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郝文婷 通讯员 姜玉鹏 李海容)每到高校招生录取环节,都是各地招生部门最“火热”的时节,但承担着全区近19万名考生录取任务的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今年却一直“门前冷落”,无人员聚集,无武警值守,这一变化正源于内蒙古推行的动态排名精确定位高招录取模式改革。
高考填报志愿直接牵涉到千家万户,是考生和家庭的大事,因此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甚至是一次“赌博”。因为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在填报志愿时,最为关键的信息就是自己与相同志愿其他考生分数的排名情况。从2008年开始,内蒙古实施“动态排名精确定位录取模式改革”,信息全程公开透明,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查询到本人在所报院校及第一专业的分数排名及平行分人数。同时,考试中心每隔一小时发布一次当前报名情况的统计信息,考生根据这些信息可以随时修改志愿,直到基本确定自己可以被录取为止。此外,为了避免网络拥堵和高分考生变动志愿影响低分考生,内蒙古在网报志愿期间实施分时分段控制,相对高分段先结束,相对低分段后结束。
兴安盟科右前旗考生秦少东,今年高考考了632分的好成绩。回想起7月12日自己高考填报志愿的过程,他依然记忆犹新。上午9点,他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首先填报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但他并没有离开,“因为要随时查看我的专业排名和其他几所中意学校的报考情况”。秦少东点击了“专业实考分排名”和“专业投档分排名”后,不断刷新自己的专业排名。“直到上午11点,我依然排名在前三名,当时觉得心里很轻松。但下午1点30分,我再次刷新自己的专业排名时,发现我的排名已经跌至第七名,立马紧张了。”秦少东告诉记者,“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今年在内蒙古招6名学生,为了保证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我赶紧修改志愿。”
随后,秦少东再次进入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网上填报志愿专栏”,查看13点最新公布的“网报情况统计信息”,找到自己备选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点击进入,有关该校各专业的计划数、按院校投档比例投档线上已报人数、预计1∶1录取最低分,以及学费、办学地点、专业备注等信息一目了然。“我看到自动化专业招生计划1名,但我的分数超过了自动化专业预计1∶1录取最低分616,确定可以报这所学校。”秦少东说,“改报志愿成功后,我又不断刷新专业排名,看到自己持续保持第一名,我才又松了一口气。”最终,秦少东如愿被哈工大录取。
与秦少东一样,从2008以来,内蒙古已有130多万考生分享了内蒙古高考录取模式改革的成果。“内蒙古高招录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对称、全程阳光。”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韩荣飞主任介绍,信息对称,就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招生部门提供的信息,能够全方位地知晓本人和其他人以及各院校的填报志愿情况;全程阳光,就是从填报志愿到最终录取,招生部门向考生公开、公示、查询的内容60多项,例如录取结束后会对投档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进行公示,以本科一批普通理科的复旦大学为例,公示页面显示录取4人,最高分670分,最低分659分;点击“复旦大学”看到每个专业的最高分最低分最录取人数,点击专业名称看到最终录取到该专业的考生姓名和分数,再点击任一考生号,该考生的基本信息、考试情况、志愿信息以及录取情况全部出现,实现了让考生清清楚楚报志愿、踏踏实实等录取、明明白白上大学。
据了解,高招录取模式改革以来,内蒙古高分考生的落榜率和复读生比例明显降低,复读学生从2008年的23%下降至2012年下降的7%,远低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改革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院校生源的质量、数量一直相对稳定,重点高校录取分数线更是从未“沉底”,“大小年”现象不复存在,第一志愿录取满足率也大大提高,比如2013年本科一批部委属院校一志愿录取率达到97%。同时,2013年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提供数据,针对每名考生“一诊一治”,在公布高考分数时,为每名考生量身提供40所可供选择的院校。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侯元:
以信息公开保证高招录取公正公平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是考生和家庭的大事。以往信息公开不够,考生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工作不透明时,考生和家长靠估计、推测和经验填报志愿,往往出现“高分低就”或“低分高就”现象,给考生本人和家庭都带来很大困扰,也影响着考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对招生考试公平的信任程度。
内蒙古实施的“动态排名精确定位”高招录取模式,通过为考生提供动态排名等信息,充分保障了考生的知情权、自主权和监督权,实现了让考生清清楚楚报志愿、踏踏实实等录取、明明白白上大学。同时,自治区招生录取信息全部、全程在网上公开,让所有工作在“阳光”下进行,以公开保证了公正和公平。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区深入实施高考录取模式改革,就是一种“自我革命”,主动把手中的权力资源交给百姓,全程阳光的透明体制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均没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