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2011年高考艺术加分测试将于六月举行
2011-03-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0日,四川省考试院公布了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尖子生加分测试的通知,通知表明,测试工作于2011年6月15日到17日在四川音乐学院进行。

  通知规定,申报参加艺术尖子生加分测试的考生必须填写一式二份的《四川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尖子生加分测试考生登记表》,于2011年4月25日前报所在中学进行初审,再经由各级教育部门审核,对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将通知学生本人。测试项目包括仅限美声和民族唱法的声乐、16种西洋管弦乐、10种民乐、3种键盘乐及舞蹈、美术、书法、语言表演。此次测试的所有项目均于2011年6月15日报到,16~17日测试,地点在四川音乐学院。参加测试的考生,必须持二代身份证、普通高考准考证和符合报名条件规定的艺术活动、比赛获奖证书(原件)报到并参加测试。(记者 蓝婧)

热门院校

  •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武侯区
    学校简介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国内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学校有武侯、新都、临空经济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500亩,设有24个教学部门、10个研究机构。办学层次涵盖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在校生规模15000余人,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学校秉承“办好艺术教育、培养一流人才、促进文艺繁荣”的办学理念,恪守“尚美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现在、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办学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形成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建设专业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精品型艺术院校。学校以音乐与舞蹈学科为主体,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与设计学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布局持续优化。省级重点学科为:作曲、键盘乐器、绘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音乐学、舞蹈学、绘画、产品设计。学校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MFA)、教育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现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0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部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8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2人。学校还有多个由热爱艺术教育事业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常苏民、羊路由、邹鲁、刘文晋、郎毓秀、黄虎威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海内外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 1 项,省教学成果奖25 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26 项,“中国音乐金钟奖”35项,各项专利40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近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近40项。近五年来,学校师生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比赛和评奖中共获得奖项260余项。其中2021年,我校青年教师孙麒麟,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总决赛第一名;青年教师张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声乐比赛总决赛第四名。学校拥有“中国——中东欧青年艺术人才培训与实践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音乐艺术普及基地”“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等一批省级重点学术研究平台,与国外学术机构建设有“中美视觉艺术表演中心”“法国格拉姆电子音乐创研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中国音乐剧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和“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等学术团体的日常工作。学报《音乐探索》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重视国际学术和人文交流,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各级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涉外活动。学校与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选送上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各类研修学习和学位攻读,每年有超过200名在校本科生参加各类海外交流项目。学校从2003年开始招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学校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发展,与多个城市、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联合全国十所专业音乐学院成立“中国专业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发展联盟”,推进中国原创音乐发展。学校积极响应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牵头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共有72所高校参与,为成渝双城文化艺术、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与成都市共建的“成都城市音乐厅”已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学校与地方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校艺术实践提供了高水平展演场地,也有力地推动了成都市打造“音乐之都”和“西部文创中心”。经过八十多年的办学发展和几代川音人的共同努力,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艺术人才。涌现了作曲家高为杰、何训田、贾达群,歌唱家范竞马、霍勇,表演艺术家刘晓庆,音乐教育家黄万品,钢琴教育家但昭义,钢琴演奏家陈萨,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文薇等一批杰出校友,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近年来,学校还培养了李宇春、谭维维、何洁、王铮亮、魏晨等一批流行音乐歌手,活跃在各类舞台上,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定位,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人才振兴、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追赶跨越、开放合作”五大战略和“创新驱动、人才强基、学科攀升、教学提升、科研提升、外向拓展、基建提升、党建引领”八大工程,努力把川音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院校!
  • 学校简介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创办于1999年,前后经历了10年本科办学和10多年高职办学。1999年,学校前身四川师范大学南洋学院成立;200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7年,在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外事学院基础上组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2013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升本院校;2021年,通过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现场复核;2021年,被列入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学校办学条件总体高于专科高职学校设置标准,数字校园基础设施高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   学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现代服务、医学健康等 5 大专业集群,开设 3 年制高职专业 69 个和“3+2”贯通培养专业 19 个,初步建成 15 个专业群,以群组建 6 个专业学院,专业建设机制和特色进一步彰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现有成都和眉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2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藏书195万册。全日制在校高职专科学生16000余人。设信息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6个专业学院,东坡书院、明德书院、致远书院等3个社区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眉山校区校园建筑,沿着山势和坡地,高低起伏,“山校相映”,建筑群落疏密有序,疏林草坡相得益彰,校园环境非常漂亮。眉山校区也是智慧校园,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全苹果IMac一体机或电子白板系统,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交互,能让你体验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活。“国际范”更是眉山校区又一个亮点,学生公寓里,每层楼都有自助洗衣房和干洗房,每层楼都有健身房,校内IMAX3D电影院,让你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最新的国内外大片。而成都校区则有非常完备齐全的教学、生活设施,东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伴书山上林木众多、曲径通幽。整个校园植被茂盛、四季繁花,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四川省最美校园。《林师傅在首尔》、《青春驿站》等众多影视剧组外景拍摄地都选择在了成都校区。      “十三五”期间,获批全国职业院校首批养老服务类专业示范点 1 个(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建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 1 个(艺术设计),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1 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建成省级民办高校质量提升计划重点特色专业 3 个(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成省民办教育协会骨干专业 2 个(软件技术和智慧健康服务与管理)。建成各类省级课程 20 门(精品课程 1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6 门、精品资源在线开放课程 3 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4 门、课程思政示范课 6 门);建成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2 个。   “十三五”期间,建成各类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总数7个。承担5项省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主持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累计获得厅局级以上课题290项,其中省部级6项,获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29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37部;发表学术论文2480篇。建立了国省校三级师生竞赛体系,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 135 项、省级奖项 398 项。学校将入学质量等级为 E+的学生培养到毕业时质量等级为B+,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现有各类教师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8.92%以上,硕士学位及以上占比55.86%,“双师型”教师占比54.48%,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根据“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显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12位、全省第2位。   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1个,校内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室226个。建成了西南地区唯一的卡尔拉得汽车实训基地等多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培训基地,上线了西门子4.0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成了成都地铁10号线全真实训环境、阿里巴巴全真立体仓库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西南地区最大的京东校内实训基地等。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筑工程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民办教育汽车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3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有力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500余家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先后开设“四川蓝光嘉宝订单班”、“成都地铁订单班”、“蒙牛集团订单班”、“京东订单班”、“伊藤洋华堂订单班”、“元迪教育订单班”、“万科订单班”、“北汽银翔订单班”、“四川现代汽车订单班”、“成都力方订单班”等20多个知名企业订单班。校企合作紧密,合作成效显著,为改善办学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学校先后与韩国、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2013年开始,每年有近100名学生出国留学。采取联合培养模式,两年后在取得国内大学专科文凭的同时,还将获得国外大学的本科文凭。为了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让优秀的学生实现继续升造的愿望,学校执行省教育厅“专升本”政策,每年都有超过500名的学生升入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医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为了提升全院学生的学历层次,积极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联系,已开设建筑经济管理、汽车服务工程等几十个自考本科专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就业,启动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与四川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建设厅等单位进行沟通,保障了各个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连续10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先后获得“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扶贫记功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行为得到了包括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四川省高等教育协会原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俞仲文等众多教育名家的高度肯定,认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体制机制好,管理模式好,民办院校就应该这样办!”
  • 学校简介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嘉陵江中游的川东北中心城市、千年绸都——南充市。南充是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和首任国家副主席张澜的故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高等教育强市之一,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在这里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全省高校卫生工作优秀学校等荣誉。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保留部分中职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6472人。学院附设初级中学和幼儿园各1所。专业门类齐全 学院现设有财经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教师教育系、农业科学技术系、汽车工程与交通运输系、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外语系、艺术系9个教学系57个普通专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为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会计为省级重点专业,畜牧兽医、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为省级示范性专业,畜牧兽医、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电算化、印刷技术、通信技术为学院八大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员工716人,校内专任教师64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29人,“双师素质”教师284人,博士4人。另有外聘教师211人,聘有十余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省(部)级表彰的优秀教师、省市“三•八”红旗手、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师德标兵、市科技顾问团成员。2020年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科研成果丰硕 建有南充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充市农业产业技术学院等市级研究院2个;动物疫病防控与检测、工业机器人、果实品质控制与深加工技术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中心等南充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会计文化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建有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汽车汽配发展研究中心、现代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院级科研机构4个,建有现代畜牧业研究所等系级科研机构12个;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学院科研创新团队10个。建院以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3730余篇,编写教材350余部,出版学术专著40部,知识产权授权173项;市级及以上立项科研课题453项(教育部社科司1项、省科技厅2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262项;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2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3项。成功申报17项“1+X”证书制度。办学条件优良 学院占地1403.4亩(另有200余亩正在规划中),现有建筑面积32.7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4.1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先进,设备总值1.15亿元,拥有教学用微机3912台、馆藏图书86.28万册,有电子图书38万册,中国知网等电子资源。校外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印刷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实习实训基地157个,另建有校内实践基地67个,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践基地。学院全面建成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取得标志性成果268项。四川省“三全育人”成功试点,成为全省23所入选高校中唯一一所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学院还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川东北科技培训中心、南充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南充市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单位、南充市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基地、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国智能制造教育联盟、中国机电协会智能制造产业分会秘书长单位。学院现设有国家、省、学院三级奖助学金。香港利奥集团、香港镇泰集团、上海协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迪信通商贸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在我院设立了“奖助学金及奖助基金”。健全了贫困学生扶助机制和优秀学生激励机制,为家庭经济困难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拓宽了求学就业的绿色通道。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秉持“教学立校、服务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06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学院与香港利奥纸品印刷集团实行股份制合作办学,开创了公办高职院校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创新了学院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引领下,学院相继组建了南充职业教育集团和南充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了利奥学院、空间信息产业学院、德克特互联网学院、拓格机器人学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等多个校企双主体二级学院。目前,与学院合作的企业已达260余家,深度合作的企业20余家,实现了校企合作专业全覆盖。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彰显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产业特征,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就业安置可靠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学院与香港利奥集团、香港镇泰集团、京东物流、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务汽车、大北农集团、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好利来工贸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以及各地人才市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四川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开设了多个冠名班,构建了广泛的就业网络,为毕业生施展才智提供了广阔舞台。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 学校简介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的,西南地区第一所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市。2015年,学校与绵阳工业技师学院强强整合,实行一校两牌办学。 在近百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曾被评为“全国红旗学校”“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级优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被教育部表彰: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 学校在绵阳、江油设有三个校区,占地970余亩,建筑面积26.27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2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4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33人,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教师225人。在绵阳、江油办有两所附属幼儿园。 学校现有19个招生专业: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舞蹈教育、幼儿保育、音乐表演、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智能产品开发、酒店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技术。 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指委中小学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四川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和绵阳市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是全国幼教舞蹈素质与能力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前教育专业获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 学校弘扬“艰苦奋斗、立德树人”的学校精神,秉承“厚德、尚美、砺能、乐业”的校训,坚持“多元融合、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型开放式发展道路。坚持 “综合+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创新创业意识强的卓越幼儿、小学教育师资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艺体类、工业应用技术类高技能人才。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立足绵阳、面向四川、服务全国,努力把学校建成全省领先、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幼儿师专。
  •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简称武警警官学院,下同),是一所直属武警部队领导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也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军事院校。一、历史沿革:武警警官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50年2月成立的西南军区军政大学,经历了川北分校、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军政干部学校、四川省公安学校武装警察训练大队、成都军区独立师教导队、四川省公安局(厅)人民武装警察教导队、四川总队教导大队等九次变迁。1984年5月在原四川总队教导队基础上重新组建武警成都指挥学校,2000年更名为武警成都指挥学院,隶属武警四川省总队。2011年学院由初级指挥院校转型为学历教育合训院校,更名为武警警官学院。2017年7月22日,根据习主席整编命令,在原武警警官学院、福州指挥学院、广州指挥学院基础上,调整组建成立新的武警警官学院,为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担负长江以南执勤分队指挥类生长警官、机动分队指挥类生长警官和交通分队指挥类生长警官的培训任务。二、地理位置:学院本部地处成都市双流区,北距成都市中心18公里,毗邻双流国际机场,南距2000年古镇黄龙溪20公里,自古就是水陆要冲和军事重镇。学院训练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三、学科专业:学院设有作战指挥、军事大数据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哲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数学类、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8个专业。四、教学设施:学院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大讲堂、训练中心和非线性电视录像编辑室配置齐全。校园网于2002年建成并开通军队院校校园网,实现了教学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图书馆馆舍面积5400余平方米,收藏各类纸质图书20余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万种,中文期刊400余种,报纸20余种,拥有多个阅览室。建设集通用资源、特色资源为一体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拥有国内主流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中外名校精品课程等通用数字资源,自建军事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30TB。五、教学科研:学院转型以来,积极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军队、武警部队级课题60项,省部级课题60余项;军队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项19项,武警部队级奖项30余项,省部级奖项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著作共200余部;学院还大力开展学员创新实践活动,在“全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科研类航模比赛”“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兵棋推演大赛”等国内、外大学生创新竞赛中获奖,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次逐年上升。我院摸索出的“10+1”军地融合式教研模式,开创了军地联合办学的先河,与驻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在教学中相互扶持、在科研中联合攻关,全面拓展融合发展平台,持续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和科研水平。六、主要成果:建院以来,先后为部队输送指挥生长干部万余名,“武警初级指挥专业”被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武警战术”被评为全军“百门优质课程”,获奖科研成果40余项,国家专利20项,有35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和“银奖”。出色完成了“3·14”藏区维稳、“5·12”汶川和“4·20”芦山抗震救灾任务,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涌现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吴荣春,“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雷敏、王建国、王翩翩,武警部队教学名师薛振中、陶应奇,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廖其炜等先进典型。学员一旅二营四连被军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并荣立一等功。训练基地先后被表彰为“全军思想政治建设先进单位”“全军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先进单位”“全军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亚运安保先进单位”“大运安保先进单位”“春运工作先进单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