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吉林:2012年普通高校第一阶段录取工作全部结束
2012-08-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截至8月1日,随着我省2012年普通高校录取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工作的结束,今年我省第一阶段本科批次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共计录取新生90895人,比计划多录取了4772人。

  第三批次录取院校为独立学院(民办)本科(含体育类专业)院校,共计188所,录取新生15776人。

  8月3日-5日,考生填报第二段专科批次志愿。专科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将在考生填报志愿后确定,并于录取前公布。

  8月7日-9日,进行专科提前批次录取,参加录取的院校为普通高校(高职)艺术类专科专业。

  8月10日-19日,进行普通专科(高职)批A段、专科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普通专科(高职)批B段录取。

  8月20日-23日,进行独立学院(民办)专科(高职)批录取。

  期间,我省将对各批次(不包括专科提前批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和专业进行网上征集志愿,8月13日、14日进行普通专科(高职)批A段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和专业网上征集志愿;8月16日进行专科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网上征集志愿;8月19日进行普通专科(高职)批B段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和专业网上征集志愿;8月23日进行独立学院(民办)专科(高职)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和专业网上征集志愿。提醒考生要密切关注省招生办发布的信息,以免错过填报征集志愿的时机。

  特别提示:随着本科段录取工作结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落选考生的投机心理和考生家长的焦急心态,谎称能够通过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新生未报到进行补录等办法帮助考生录取,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财物。省招生办提醒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我省录取工作严格按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所有录取环节均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并邀请省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介入,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要通过省招生办向社会公布的考生录取信息查询平台查询有关高考录取信息,不要听信谣言,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要谨防混淆办学类型(成人学历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等)其他入学通知书或虚假入学通知书的蒙骗。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1999年经原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由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2005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专项评估,评价是“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规范,德育特色”。2008年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与长春工业大学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联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现有在校生一万余人,逐步形成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43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具有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公有民办的办学体制 2006年12月,三位创建人陈坚、张兆华、尹长河共同发表声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全部资产归学校所有(含创立时的投入),不归创建人所有,不归其他单位和个人所有,今后永久不变更。”学校成为一所“公有民办”体制高等院校。2014年3月,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学校积极探索非营利性办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16年12月,学校作为吉林省省属高校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学校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层次。学校各学院均有名师担任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现有专任教师4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2人,占教师总数的51.6%;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53人,占教师总数的78.4%;“双师型”教师78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十余人。 完善的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享有“亚洲最大人工林海”美誉的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校园环境幽雅,校园绿化面积达48.8%。学校已建成近百个实验室和设计室、9个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电气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软件实训中心、机器人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金融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外语多功能实训中心)、2个大学生创新室;建有19000平方米图书馆,馆内藏书28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191万册),中外文期刊23400余种(其中纸质期刊800余种,电子期刊22600余种),拥有中国知网博硕论文系列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资源平台、马列主义专题数据库、网上报告厅、MOOCS学习平台,先后加入CALIS、CASHL、CADAL等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校伊始即成立了党委。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党委班子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被推选为全国民办高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近年来,我校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 “两强”的办学特色 奉献和创新精神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全覆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扎实推进学生“三爱”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奉献、诚信”的品格;以“开展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奉献、创新”精神。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学校还设立成才奖学金等校内奖学金,用于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实施分流分级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培养。各专业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实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技之长。学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按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修正药业、浙江吉利汽车、金田铜业、一汽国际物流、苏州博众、京东方、阿里巴巴、北京中科软、苏州绿控、北京链家、宁波亚德客、久盛地板、安徽水利等一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学校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留学深造机会,拓展国际视野。 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现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金课1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1门,吉林省精品课程5门,省级优秀课程18门,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2门,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获得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多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绿化生态单位”、长春市“文明校园”、长春高校文明杯“优胜单位”、长春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高校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近5年共有220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800余项。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35000余名,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特别是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吉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了学校特色兴校的经验成果,其中《中国教育报》连续6年对学校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白城市洮北区
    学校简介白城职业技术学院是2007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教授3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15人,“双师型”教师116人,硕士研究生71人。教学系(部)10个:艺术教育系、师范教育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生化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部、政治教研部。现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24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学院拥有工程训练中心、汽运实验室、建工实验室等3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以白城市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40家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校内外实验实训需求。现面向全国18个省份招生,在校生3518人。学院与北京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白城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一汽吉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技能型人才。 学院的办学质量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被吉林省总工会确定为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委等五部门联合评选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市南关区
    学校简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建于1952年,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与认证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综合性职业技术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147.01亩,建筑面积39.7万平方米,教职工1080名,全日制在校生11391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2.8万元。学校设立了信息学院、机电学院、汽车学院、食品与生物学院、旅游学院、商贸学院、现代农学院、艺术学院等8个学院64个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招生。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20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2%。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秉承“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练出“铸诚精艺”的校训精神。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被授予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等称号。学校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百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陈至立等曾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给予较高的评价。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校根据吉林省、长春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卫星及航天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设置18个专业群64个高职专业,涵盖13个专业大类和5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示范专业点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0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群7个、省级特色专业(群)8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序列,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62个。 师资建设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4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到62.8%,有博士12人。学校拥有全国最美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首席技师”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1人、“长春工匠”25人。学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中国第一代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等大国工匠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3个。先后有2名教师获得吉林省劳动模范,2名教师获得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 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是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实验校。有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实训中心、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全部通过了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校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28个,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达100%。 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学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参与建设9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出版教材200余部,其中“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2部、“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9部,1部教材获全国教材建设奖。近五年教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奖项8项。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43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76项,学生竞赛成绩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居全国前五名。先后有13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吉林省十佳大学生、长春市十佳大学生称号。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省赛金奖7项、银奖13项。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香港华夏基金会职教师资培训单位,是吉林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是长春市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国际、国内培训认证机构,每年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4万人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2%。 对外交流广泛活跃。在赞比亚设立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二百多名专业教师赴海外培训、研修、访学,聘请了近百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近百名学生通过“免费交换”“奖学金”等项目赴外留学,招收20多个国家的二百余名留学学生,一百多名毕业生实现海外就业。
  • 学校简介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内招生,具有独立颁发毕业证书资格的普通高校。学院以信息技术为主,工、管、经综合发展,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分别于2010年9月、2015年9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顺利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学院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校园面积3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95万元。学院下设七院三系三部:计算机学院、中兴通讯NC学院、航空学院、数字传媒学院、通企技术学院、汽车机电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管理系、通信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基础教学部、五年高职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学院现有在校生8345人,开设38个招生专业,面向全国10省、区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能力赢市场的办学理念,形成面向信息科技、面向高新企业输送人才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形成校企联合培养,实现订单人才输送新模式。学院现已成为一所多学科发展,具有优良办学条件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被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高校工委连续多年授予“长春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十年授予“长春高校文明杯竞赛优秀学生管理集体”,并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示范100强”、“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开源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测评试点单位”等称号。
  • 学校简介【历史概况】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吉林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院前身是建校于1948年的吉林铁路经济学校和1958年的吉林铁路运输职工大学,1961年曾改名为吉林铁道学院,举办过本科层次教育。2005年8月,学院由行业办学移交地方办学。2006年2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改建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6月和2014年10月,学院两次分别以较高评价通过国家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一直坚持“根植铁路,服务吉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荣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职业技能型”的办学类型,实施“坚持服务宗旨,就业导向”的办学定向,实施“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入合作、国际化办学深入开展”的办学特色,坚持“打造高寒高铁高端工匠人才育训高地”的办学基点。 【办学条件】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校区位处国家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地带,是国家批准的长吉新区的重要节点。学院占地面积89.49万平方米(1342.35亩),建筑面积33.93万平方米,总资产14.45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40人。学院建有全国铁道类高职院校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室外铁路综合演练基地,集车、机、工、电、辆所有铁路专业实训于一体。建有吉林铁路博物馆、吉林铁路科普馆、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等,各类设施齐全先进。 【标志成果】学院荣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拥有国家双高专业群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级试点特色专业、示范专业4个,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6个,省双高专业(群)9个,吉林省级特色专业(群)4个,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3个,参与制定全国铁道类专业标准7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优秀课程2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获评国家级样板支部2个、省级3个。 【院部专业】学院设有东北亚高铁学院、铁道运输学院、高铁综合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学院、铁道机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乡村发展学院10个二级学院,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部3个教学单位。学院现有42个专业,构建“铁路专业引领,城轨、汽车、管理等非铁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形成“特色鲜明、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体系。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710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5人,硕士生导师22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人,全国教科研优秀教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2人,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全国铁路职工创新能手1人,“火车头奖章”3人,铁道部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长白山技能名师8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吉林省黄炎培杰出校长1人、杰出教师2人,“吉林好人·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1人,吉林省技术能手1人,“吉林青年工匠”1人。 【学生培养】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吉铁院6+1特质学生”,在“五育并举”下,注重红色传承,赓续红色血脉,突出铁色淬炼,强化特色打造,使学生具备“铁一般信仰,铁一般意志,铁一般担当,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本领,铁一般体魄”,取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六铁一全”学生,达成“吉铁院6+1特质学生”目标。学院有国旗护卫队、礼仪协会、火车迷协会、雏鹰志愿者、雏鹰之声广播站等广受学生欢迎的社团。学院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赞誉,他们之中产生了火车头奖章、铁路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路新长征突击手、全路最美青工荣誉称号获得者。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吉林省职业院校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国家银奖,在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双创赛事中捷报频传;学生荣登人民日报《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等栏目中展现青春风采;在多个体育项目上屡登最高领奖台。 【招生就业】学院进口旺、出口畅,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单独招生报考率和录取率、高职扩招报考率和录取率、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均位居省属高职院校前列。学院是全国18家铁路局集团招聘的指定学校,基本形成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起薪高、就业稳定性强、工作发展前景好的良好就业格局。 【国际合作】学院是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培训联盟、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等成员单位。与俄罗斯交通大学联合创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亚高铁学院,与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铁道车辆技术专业,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举办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等专科教育项目。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先后培养了肯尼亚、哈萨克斯坦等3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0余名铁路行业官员及留学生。与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泰国东部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共建“中泰詹天佑学院”“泰国高铁鲁班工坊”,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方案和专业标准。每年选派师生赴俄罗斯、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境)外研修学习。 【校企合作】学院不断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际联合步伐,让学业紧盯产业、专业对接企业、事业领先行业,以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吸引合作伙伴、夯实合作基础、把握合作热度,在教育教学、科研开发、质量评定等方面,开拓了与企业间的共处、共赢、共享的良好局面。学校先后加入4个校企合作联盟组织,创办4个产业学院、2个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共建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87个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7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27个顶岗实习基地。 【社会服务】学院突出职业培训的办学特色,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培训基地、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培训基地、全国地方铁路协会培训基地、吉林省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每年为铁路行业企业培训干部职工80000人天,其它各层次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9000余人。学院相继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东北两省首届“一企三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社会美誉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主要荣誉】学院荣获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全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部省品牌培育共建单位、全国“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高校、全国网络影响力50强高职院校、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雏鹰之巢”荣获全国职院百强校媒、“雏鹰青媒”荣获全国优秀职院媒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荣获吉林省文明单位、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吉林铁道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省五大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省级荣誉称号。 【奋斗目标】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高寒高铁高端工匠人才育训高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技能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