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关于网络传播2017年招生录取不实信息的声明
2017-07-1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近日,网络媒体出现了所谓的2017年在川招生本科第一批次高校投档分数线,并迅速传播。在此,省教育考试院郑重声明:目前,网上流传的相关信息均为虚假信息,请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勿轻信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根据我省录取日程安排,本科一批次预计将于7月18日下午开始投档录取;本科二批次和专科批次将分别于7月27日和8月9日开始投档录取。另外,每个批次正式投档后的次日下午,省录取场将通过省考试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各批次录取院校投档分数线,请广大考生及家长密切关注。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17年7月12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是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和四川旭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校园占地1000亩,现设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艺六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1500余人,教师1000余人。百年川大底蕴,千年东坡文脉。学校以“创全国一流本科大学,建中国式的小常青藤”为办学目标,践行“学生为本、通专并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恪守“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校训,弘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锦江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注重素质教育,创造性实施“五大素质养成计划”,率先在全国实行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品格优良、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新兴产业,优先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形成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管理、国际经贸与金融投资、土木工程及管理、白酒与绿色食品七个专业集群。学校注重教学建设和改革,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四川省地方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4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提升计划项目3个、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项、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获批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6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 项;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项。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科大讯飞、用友新道、京东等知名企业合作,组建了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项目班;牵头成立了泸州老窖、水井坊、四川食品研究院、四川酿酒研究所等30余家酒企、科研单位参与的“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2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3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标准建成建筑信息与仿真、电子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实验中心,以及商科、融媒体、文化创意等实训中心,共59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技术实验中心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科实训中心被列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学校与京东、科大讯飞、泸州老窖、宁江机床集团、华西建筑集团、中国电信、华西都市报、四川电视台、工商银行、育碧娱乐软件、黑蚁设计等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70余个。学校开设“锦江大讲堂”名家讲坛,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营造学术氛围,开阔学生视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外交部原副部长周文重、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著名哲学家陈来、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杰出院士伊恩•普尔教授、德国总统科技顾问马克斯•多曼教授等百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做客“锦江大讲堂”。学校大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00余项,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学生在全国及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3078个奖项。近五年来,学校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成绩突出,名列四川省参赛高校前10位。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2+2”、“3+1” 本科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3+1+1”、“3+2”、 “4+2”等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以及“3+1”、“3+1+1”专升本、专本硕连读项目。开展了赴境外交换生、冬夏令营、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暑期海外带薪实习等项目。搭建“锦江东方论坛”国际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学术年会。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先后成立了南丝路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白酒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院、东坡文化普及教育中心;学校获批成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高校团体会员。学校“东坡文化普及基地”获批“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彭祖养生文化’科普作品开发”获批四川省“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计划”立项。近三年获四川省社科项目9项、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项目4项、眉山市科研项目10余项。建校十六年来,学校办学成效显著。生源质量稳步提升,近5年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次录取中,调档线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3%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学生深造率居同类院校前列,共有2409人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学生被美国马里兰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书香校园”“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十佳心育学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7年位居中国校友会网全国独立学院百强排行榜前3名。
  • 攀枝花学院攀枝花市东区
    学校简介攀枝花学院是教育部布点在川西南、滇西北唯一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法、经、管、医、艺、农9个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的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市区。近年来,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文明校园”“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兴川战略人才强省示范基地”“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养单位”。历史沿革:学校应三线建设需求而生,始建于1983年,由方毅、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费孝通先后题写“攀枝花大学”校名。1994年与攀枝花教育学院合并,1998年攀枝花卫生学校并入,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攀枝花学院”;2004年攀枝花市高级技工学校整体划归学校,2005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直管附属医院划归学校管理,2017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成为学校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起举办研究生教育(与西华大学等大学联合培养),2017年开始举办留学生教育,2018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定位:学校立根攀西、放眼全国、胸怀世界。经过39年办学实践,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定位更加精准、路径规划更加清晰。办学理念: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应用为先。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发展目标定位: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卓著的应用型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家国情怀、现代文明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发展路径: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30年基本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2035年全面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四季如春,春有百花秋有荷,冬沐暖阳夏拥风。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224亩,教学科研主要在紧邻的南苑、西苑两个校区,校舍面积57.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99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495万册,为四川省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被誉为攀枝花市网红打卡地。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扎根三线、无私奉献、奋发有为的师资队伍。学校下设21个教学单位、1个科研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个直管三甲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068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92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近41%,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天府峨眉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省市各类专家116人次。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7个、专科5个,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优势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2项、省级精品课程11门,形成了以钒钛为优势,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2016年成立全国首个康养学院,2017年成立全国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2018年成立钒钛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与《廉政瞭望》杂志社、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联合共建)。人才培养:学校身在“三线”,对标“一流”,以“自律”搭建人才培养高地。学校确定了“自律攀大人”示范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大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增量”一流。生源范围稳定保持在28个省(市、区),临床医学专业率先纳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及研究生、留学生15428人,中专、技校在校生1483名,成人教育学生2940人。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4%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考研通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二批合作高校,拥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实训实践平台7个,近年来孵化学生创业项目265个,成功孵化企业62家,带动参与创业大学生近11000人次。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是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四川省首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建有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攀枝花钒钛孵化器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5个、市级科研平台16个,管理运行在川高校钒钛材料协同科创平台。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5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235项,转化科技成果52项,创造社会效益12.7亿元;获得专利授权14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4件;发表高水平论文4311篇,其中SCI、CSSCI、EI论文479篇。2021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基金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乌克兰、加拿大、瑞典、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独联体钛协会成员,在师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学生可通过游学、交换项目、本升硕项目等到合作高校学习或学历深造。积极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钢集团公司、西南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大型企业在科研合作、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了中德、中日护理人才交流项目,承办了2017年中国(四川)--尼泊尔卫生医疗人员研修班(该项目为我省首次在成都以外地区承办的国际医疗卫生培训交流项目)。获批四川省引才引智基地1个,承担2020年度四川省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1项,柔性引进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等7人为客座教授或担任钒钛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全职聘任外籍教师7人,现有在读本科留学生63名。服务社会: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智聚力增强服务能力。深耕“钒钛+”,建立全国首个国际钒钛学院和国际钒钛研究院,承担涉及钒钛的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钒钛方面专利100余项、研究成果奖34项,在钒钛材料研究领域居全省第一方阵。紧密对接绿色低碳,积极服务阳光产业布局,建成中国攀西康养产业文化基地、攀枝花市阳光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攀枝花康养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卒中中心、治未病中心,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积极助力清洁能源发展,建立了太阳能利用技术集成工程实验室,建成了全省首个扬程为620米的逆变升降压光伏提水系统、全省首条年产12万吨工业型煤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干燥生产线和全省首个110KW屋顶分布式光伏实验电站。创建了以“攀枝花县域发展论坛”为平台的校地合作模式,近年来承担政府委托课题和咨询项目40余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2016年、2017年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五个一”精准扶贫先进单位,2021年获评“四川省高等学校及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教育脱贫攻坚专项嘉奖单位”称号。继续教育事业持续繁荣,累计输送毕业生5万余人,培训90.5万余人次。迈步从头越,自律启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攀枝花学院将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潜心培育自律之品质和自律之校风,以“自律攀大人”作答新时代育人“答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增量一流。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旺盛的干劲躬身“更名”和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献身“新三线”、服务“新战略”,以一流的过程实现一流的梦想!
  • 学校简介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创办于1999年,前后经历了10年本科办学和10多年高职办学。1999年,学校前身四川师范大学南洋学院成立;200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7年,在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外事学院基础上组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2013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升本院校;2021年,通过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现场复核;2021年,被列入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学校办学条件总体高于专科高职学校设置标准,数字校园基础设施高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   学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现代服务、医学健康等 5 大专业集群,开设 3 年制高职专业 69 个和“3+2”贯通培养专业 19 个,初步建成 15 个专业群,以群组建 6 个专业学院,专业建设机制和特色进一步彰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现有成都和眉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2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藏书195万册。全日制在校高职专科学生16000余人。设信息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6个专业学院,东坡书院、明德书院、致远书院等3个社区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眉山校区校园建筑,沿着山势和坡地,高低起伏,“山校相映”,建筑群落疏密有序,疏林草坡相得益彰,校园环境非常漂亮。眉山校区也是智慧校园,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全苹果IMac一体机或电子白板系统,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交互,能让你体验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活。“国际范”更是眉山校区又一个亮点,学生公寓里,每层楼都有自助洗衣房和干洗房,每层楼都有健身房,校内IMAX3D电影院,让你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最新的国内外大片。而成都校区则有非常完备齐全的教学、生活设施,东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伴书山上林木众多、曲径通幽。整个校园植被茂盛、四季繁花,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四川省最美校园。《林师傅在首尔》、《青春驿站》等众多影视剧组外景拍摄地都选择在了成都校区。      “十三五”期间,获批全国职业院校首批养老服务类专业示范点 1 个(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建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 1 个(艺术设计),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1 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建成省级民办高校质量提升计划重点特色专业 3 个(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成省民办教育协会骨干专业 2 个(软件技术和智慧健康服务与管理)。建成各类省级课程 20 门(精品课程 1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6 门、精品资源在线开放课程 3 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4 门、课程思政示范课 6 门);建成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2 个。   “十三五”期间,建成各类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总数7个。承担5项省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主持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累计获得厅局级以上课题290项,其中省部级6项,获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29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37部;发表学术论文2480篇。建立了国省校三级师生竞赛体系,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 135 项、省级奖项 398 项。学校将入学质量等级为 E+的学生培养到毕业时质量等级为B+,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现有各类教师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8.92%以上,硕士学位及以上占比55.86%,“双师型”教师占比54.48%,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根据“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显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12位、全省第2位。   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1个,校内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室226个。建成了西南地区唯一的卡尔拉得汽车实训基地等多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培训基地,上线了西门子4.0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成了成都地铁10号线全真实训环境、阿里巴巴全真立体仓库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西南地区最大的京东校内实训基地等。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筑工程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民办教育汽车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3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有力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500余家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先后开设“四川蓝光嘉宝订单班”、“成都地铁订单班”、“蒙牛集团订单班”、“京东订单班”、“伊藤洋华堂订单班”、“元迪教育订单班”、“万科订单班”、“北汽银翔订单班”、“四川现代汽车订单班”、“成都力方订单班”等20多个知名企业订单班。校企合作紧密,合作成效显著,为改善办学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学校先后与韩国、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2013年开始,每年有近100名学生出国留学。采取联合培养模式,两年后在取得国内大学专科文凭的同时,还将获得国外大学的本科文凭。为了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让优秀的学生实现继续升造的愿望,学校执行省教育厅“专升本”政策,每年都有超过500名的学生升入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医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为了提升全院学生的学历层次,积极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联系,已开设建筑经济管理、汽车服务工程等几十个自考本科专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就业,启动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与四川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建设厅等单位进行沟通,保障了各个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连续10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先后获得“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扶贫记功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行为得到了包括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四川省高等教育协会原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俞仲文等众多教育名家的高度肯定,认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体制机制好,管理模式好,民办院校就应该这样办!”
  • 学校简介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于1956年,因水而起,依堰而兴。建校以来,学院在水利部的亲切关怀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恪守“禹脉传承,厚德励志”校训,牢记建校使命,坚持为国育才,培养了以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兴奎教授等为代表的近七万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力量,为我国,特别是四川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有占地854.3亩,建有羊马、都江堰、清江和双合四个校区,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藏书量73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资产总值近8亿元,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1000余人,开办专业涵盖水利、水电、水产、建筑、测绘、地质、资源环境等行业,其中,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5个、水利部示范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参加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4项,是全国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院专任教师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70人,其中,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四川省青年学术带头人、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全国水利职教新星、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人。在六十余年办学历程中,学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五十年代,自力更生建校舍;六十年代,坚守工地一线育人才;七十年代,师生齐心建设“黑龙滩水库”,发展校办工厂;八十年代,创建国家级重点中专;九十年代,自建教学科研电站、勘测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2008年“5.12”汶川地震学院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学院走过了震后最为艰难的岁月。2011年,学院羊马新校区全面落成并举行开学典礼,标志着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学院自2003年起连续多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得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直机关共产党员示范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院全面建成全国水利行业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荣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和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兴蜀党支部成功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并成功创建全国水利优质高职院校和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一跃进入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和四川省职业院校先进行列。学院水利职业教育特色突出,产学研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院建设了集3×1250KW教学科研水力发电厂、水工机械制造实习工厂、勘测设计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于一体的实训校区。实训校区产学结合,在提供1000余名学生专业生产性实训的同时,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数千万元,技术服务延伸至中亚、东南亚以及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中独具特色。近年来,学院实施“开放办学”,先后与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凯泽大学、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坦桑尼亚水利学院等境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学院突出产教融合的主线,先后组建了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和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以都江堰老校区毗邻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地域优势新组建李冰继续教育学院服务继续教育和行业在职培训,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国际电工学院”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建筑工程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建设集团、武警水电部队和西部十省区水利、电力、勘察测绘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站在新的起点,作为四川水利职业教育的领头羊,学院将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改革创新、巩固成果、转型发展、提升质量”的工作方针,笃定“敬水修身、博学兼善”办学理念,坚持“依托水利、服务社会、立足四川、走向世界”办学定位,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做精内涵发展,做实校企合作,做足教育培训,做强职教品牌,做大社会服务,努力建设行业领先、国内一流高职院校,不断续写四川水利水电行业“人才摇篮”新的辉煌,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办学理念“敬水修身、博学兼善”办学定位“依托水利、服务社会、立足四川、走向世界”校训“禹脉传承、厚德励志”人才培养模式“亦厂亦校、师徒传承、能力递进、进阶入岗”校风“崇尚科学、教学相长”教风“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学风“勤思乐学、躬身实践”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南充市西充县
    学校简介南充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502亩、建筑面积40万㎡,一期占地515亩,建筑面积14万余㎡,后期规划占地987亩,规划建筑面积26万㎡,已配置4000余万元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图书30万余册,其中电子图书3万册,各类电子资源200TB;已建成10个校内实训中心、100个实训室,已同11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学院师资队伍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好、综合能力强,管理团队具有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3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7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教师91人,“双师型”教师73人。学院秉持“陶铸人才,以为国用”的办学理念,按照“1+N+M”的办学模式,已开设护理、学前教育、建筑消防技术、应急救援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助产、康复治疗技术、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机械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建造技术等21个专业。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模式,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建的全新的育人平台,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着力打造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一体化的订制式企业学院为特色的新型高等职业院校。上一篇:无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