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西:发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016-03-2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桂政发〔2016〕11号),对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具体部署,标志着我区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意见》做出系统部署,同年12月,教育部出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等4个配套文件逐项落实,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列入我区2015年改革工作总体部署,重点推进。自治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就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多次听汇报、作指示,主持会议研究部署。自治区党委改革办对制定出台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进行督查指导。自治区教育厅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部署要求,按照“遵循国家政策规定、借鉴试点省市经验、结合广西区情和教育实际”三个原则,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反复修改,于2015年6月完成了《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报教育部备案。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广西等6个省(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备案的通知》(教改函〔2016〕5号)。《实施方案》确定了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五大任务和17条措施。

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考试招生制度。

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二是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三是促进科学选才。以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为重点,逐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增加学生选择权,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立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平稳过渡。

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5年,制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启动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等考试招生单项改革。2019年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具有广西特点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我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完善义务教育就学升学办法,合理编制分配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计划,优化高校招生计划结构,实施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性专项计划,增加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生上全国重点高校和区内第一批招生本科高校的机会。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19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逐步使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录取批次设置,积极探索录取不分批次、考生志愿由“学校+专业”组成、实行专业平行投档的招生录取模式,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四是深化高考改革。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含听力)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五是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建立全区考试招生诚信系统,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我区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2年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下一步,我区将按照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一是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二是切实做好宣传引导。有针对性开展宣传解读和系统培训工作,主动释疑解惑,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各项改革。扎实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职分类考试等专项改革。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密切跟踪改革实施进展情况,全程监测评估改革进程,全面了解广大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反映,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总结,确保平稳推进。四是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强对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和招考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快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

相关链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桂中腹地,红水河畔“世界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乡---来宾市,地处来宾市教育园区,在校生10000余人。学校教学实训设备与生活运动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下设有航空管理学院、航空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无人机学院、教育管理学院、航空信息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学校现有实训基地20余个、教学飞机6架、不同型号航空发动机8台、航空器材仪器设备238件(套),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教学实践设备。学校本着“志存高远、光耀蓝天”的校训,“崇德重智,务实创新”的校风精神,坚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教育指导方针,将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紧密挂钩,著一套新时代航空教材、教程,着力打造一个受行业欢迎、得人民青睐、让政府放心、使学生无忧的中国航空工程师的摇篮,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质素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航空产业专门人才。
  • 学校简介广西财经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创办的广西商业专科学校(1962年9月更名为广西商业学校)和1963年成立的广西财经学校。2004年,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财经学院。学校现有三个校区:相思湖校区、明秀校区和武鸣校区,占地面积1,281,627.09m2,其中学校产权546,986.73m2。校舍建筑面积500,888.93m2,其中学校产权489,802.13m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1,059.93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7.32m2;学生宿舍面积153,900.3m2,生均宿舍面积7m2。固定资产总值114,681.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1,511.34万元。数字终端数12,998台,其中学生终端数10,127台。纸质图书184.285万册,电子图书1,461,838册,生均纸质图书78.46册。教室420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390间。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202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会计、金融、税务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98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1,064人、硕士研究生521人、普通专科生127人、留学生52人、预科生225人。现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1人、函授本专科学生11,00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764人,其中专任教师1,272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83.96%。拥有一批以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等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学校大力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匹配的高水平学科体系。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获批为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建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智库4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9-2023年)4个。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8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2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稳居全区高校前列。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学院、数智财会产业学院获批为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6项,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奖项400多项。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秉承“诚以修身、信以立业”之校训,立足广西、辐射东盟;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大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 学校简介广西艺术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全国8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之一。现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广西特色优势高校,广西博士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先生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于1938年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在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阳太阳、陈烟桥、陈良、黄独峰、朱培钧、陆华柏、李志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长期耕耘在学校,他们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南宁市的南湖校区、相思湖校区、西校区和桂林校区,总占地面积为659.57亩。学校下设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人文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培训中心等16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学校现有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在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美术学一级学科评定为B+、音乐与舞蹈学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评定为B,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评定为C+,美术学和音乐与舞蹈学是广西一流学科。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近五年,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5项。获得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获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获得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学校有教职工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95人,专任教师951人,博士103人。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获聘自治区八桂学者岗位,2人获聘自治区八桂青年学者岗位,5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家”称号,2人入选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有2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及2位卓越学者。有1个名师家庭入选全国首批100个教育世家,1人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7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6人荣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聘自治区终身教授,8人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目前,学校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其中1人为副主任委员,广西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人,秘书长4人,委员20人。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倡导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艺术创作,六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他各类科研创作项目800余项,获得专利50余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68项,立项数目在全国几千家申报单位中名列前茅,并实现了在校生获立项的突破,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校教师出版学术著作数百部,平均每年在国内核心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多项咨询报告获自治区领导批示。师生在“金钟奖”“文华奖”“孔雀奖”“桃李杯”“荷花奖”等各级各类专业演展比赛中获得大批奖项,六年来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5项,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共有46件作品入选。以学校美术教师为主体的“漓江画派”已发展成为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为扩大广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报《艺术探索》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刊。学校先后与21个国家及地区的60所国(境)外院校和国家级艺术团体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由学校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已成为三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论坛。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在我校挂牌成立“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专门为东盟国家培养高端艺术人才。2017年,我校与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促进区域文化艺术和教育交流,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学校以实践促发展,将学生推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先后涌现出陈永馨、杜氏清花、安迪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具有国际声誉的杰出留学生,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学校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充分依托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毗邻东盟的跨文化交流资源优势,打好 “东盟牌”“民族牌”,向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艺术大学”不断迈进,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 学校简介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20年4月1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20年5月11日通过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建设和管理,是全区第一所制造类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地处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即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800多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8.0亿元。目前,学院已完成投资10亿元,建成教舍、实训厂房、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图书馆等主体功能建筑25万平方米,基本建成教学、运动、实训、住宿、行政、活动等六个功能区,具备6000名在校生规模的办学能力。招生主要途径有单独招生、对口中职和普高招生。学院中长期办学规划:2022年在校生规模达5000人;2025年在校生规模达10000人;2030年在校生规模达20000人。校园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将建筑设计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个求学成才的好地方。学院所在处有贵(阳)南(宁)高铁经过,将建设有南宁北站、南宁市地铁二号线延长线,设有公交专线抵达,交通便利。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学院招生办学各项工作中,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广西“14+10”、“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等国家、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坚持农业院校姓“农”的办学特色,把培养农业、农机(制造)类行业企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为广西“三农”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广西“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专业设置与服务面向以农业与环境、农业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电子电气、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和主体,不断拓展面向财经商贸、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等行业领域。目前,设立有农业与环境工程学院、农业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财经商贸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与管理、软件技术、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3D打印技术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多轴加工技术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方向)、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方向)、软件技术(前端开发方向)、软件技术(前端开发方向)、信息安全与管理(安全运维)、电子商务(运营分析方向)、电子商务(网店美工方向)、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方向)等27个专业(方向)。目前学院拥有专任教师155名,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50多人,聘请了区内外制造类行业企业领域享有较高声望的区内外职教28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学院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办学”、“工学交替”、“引企入校”等方式,深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培养以制造类为主的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院已与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鸿准公司、纬创资通、立信门富士纺织机械(中山)有限公司、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三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广州上止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60多家公司合作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实践基地,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培养和造就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渠道稳定。学院确立“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拓展东盟”的办学定位,秉承“修德练技,创业报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路,以“新起点、高标准、严规矩、赶上队”为工作要求,积极构建中高职衔接、专升本衔接等一体化办学模式,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达到规模中等、特色鲜明、质量上等、持续发展,综合办学水平并基本赶上广西中等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梧州,东邻粤港澳,南接玉林,西连南宁,北邻桂林,素有“百年商埠”和“世界人造宝石之都”之美誉,是国务院全力打造的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中心城市、“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节点区域性枢纽城市。座落于这个快速发展城市中的梧州职业学院,和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充满着朝气和希望。梧州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卫生系统优秀学校、广西价格诚信单位、广西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合格单位。学院位于广西梧州市长洲区,毗邻玫瑰湖湿地生态公园,占地约600亩,规划用地1200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学院融山水园林为一体,环境幽雅,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岭南文化底蕴,是莘莘学子求索科学知识、锻造职业技能的理想之地。学院近年来先后投入7.1亿元完善校园基础设施,配备标准化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术报告大厅、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风雨操场等,还有可容纳1.8万人的体育中心。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纸质图书藏量超过30万册,电子图书16多万册。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卫生职业教育部、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8个系部,设有医药卫生、机电、汽车、建筑、管理、经济、教育等专业门类共23个专业,打造了10个国家、自治区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拥有一支由著名专家学者、海外留学生、“双师型”教师组成、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及教师队伍。目前在校生18000多人。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培养高级实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大胆开拓,锐意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秉持“把学校搬进园区,把课堂设在企业”的开门办学理念,牵头成立了梧州市机械职教集团、卫生职教集团、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汽车技术、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建筑技术、文化艺术、商务贸易和医药卫生类等一大批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打造了良好的技能训练平台。学院与区内和珠三角地区上百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及就业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学、科研、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既为学院开展产学结合和工学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就业保障。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注重培育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成立学生社团近50个,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学院多次参加广西区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和文艺展演,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师生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己任,出色承办第六届广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2015年举办的广西第十三届运动会期间,学院师生不但担纲主演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的大部分节目,并全程提供热情周到、彬彬有礼的志愿服务,受到梧州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天,学院正以现代职业教育追梦人的豪迈姿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海中不懈搏击,朝着立足梧州、辐射两广、面向东盟,建设深度服务梧州东融战略和周边地区重点新兴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职业院校而努力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