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北:新高考你应该知道这些
2019-04-2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改革后,我省普通高等教育阶段 考试招生基本模式主要有哪些?

在本次高考综合改革中,我省确立了以普通高考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为主要形式的普通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普通高考以本科层次招生为主,主要为普通本科高校选拔学生,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调整统一考试科目和选考科目,改革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以高职(专科)层次招生为主,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主要为高职(专科)院校选拔学生。待条件成熟时,整合我省现有的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对口升学等招生方式,允许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选拔学生。

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文化) 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选择考如何组织考试?

选择考由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普通高中在校生只能在高三年级参加选择考。选择考每科考试时长均为90分钟,每科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选择考的自选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合格考结束后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但在实际操作时,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的部分选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 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科中选2门?

一是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这两个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省各地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或历史作为考生必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性考试,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

四是为了便于投档录取,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分两个序列进行排队录取。也就是说,同一名考生无法同时在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两个队列中排队录取,因此考生只能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参加选择性考试。

热门院校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市海港区
    学校简介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学科结构完善,学术实力雄厚,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办学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在9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创新战略,承担“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 主动融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现已成为一所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大学。2017年,东北大学与秦皇岛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东北大学与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共赢发展、共建秦皇岛分校的序幕。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生活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学校占地700.68亩,建筑面积348669.12平方米。设有研究生分院和8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同时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本科生984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00余人;教职工829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教授、副教授22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2人获河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5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51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学校按照“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搭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平台,着力加强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了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现有6个实验中心,包括多个专业技术实验室、外语语音室和计算中心机房。还拥有无线校园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通信与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校还与清华大学等30余所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混合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秦皇岛分中心1个(智能感知与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985工程”实验室2个(测向定位实验室、下一代网络技术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河北省电介质与电解质功能材料实验室、河北省微纳精密光学传感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7项。近五年,各类科研立项1111项;发表科研论文3223篇,其中,三大检索1125篇,SCI论文619篇;授权专利438项,出版著作144部。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逐年提升。通过开展各类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均衡发展。学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通过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自2017年来,在国际、国内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及以上奖励1065项、省级奖励2087项。学生志愿者还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秦皇岛连续五届国际马拉松锦标赛、2017年全国煤炭交易会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名列河北省前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学校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学校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使命,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提供服务。先后成立中国长城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满学研究院、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等41个研究院所,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决策智库作用。目前,已与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市100余个地、市、县和一批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学校师生采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云科普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河北省的科普网络资源,已打造成覆盖全省的立体型科普工作阵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开发的“智慧党建平台”得到了中组部、河北省委组织部和秦皇岛市委组织部的关注。学校还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开展留学生教育。引进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世界高水平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位列140名)合作举办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培养掌握前沿智能科技、具有全球视野的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先后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英国邓迪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形式的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海内外影响力。目前,已与美、英、澳、德、日、韩等多个国家的近30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和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合作科研。学校积极鼓励教职工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长短期出国交流项目60余项,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培养已培养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各个层次。面向未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将全面贯彻东北大学的办学思想,秉承“同一家园、同一梦想、一同奋斗、一同分享”的理念,践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按照“加强内涵、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努力建成与东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数据截止日期:2020年5月31日
  • 学校简介  冀中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冀中职业学院是一所古老而年轻的普通高等学校,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百年师范教育历史。民国初年直隶女子师范在此兴办,1947年定州解放,改建为冀中区第一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名为河北省立师范学校,2002年3月18日升格为保定师专定州分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遵循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我院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实施由师范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2006年7月27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改建为冀中职业学院。   学院从1997年就开始了职业教育的探索,曾开创了计算机教育的先河,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英语教育和中文专业是学院的特色优势专业,备受河北省 教育厅关注。目前学院形成了“四系一部”的专业体系:信息技术系、机电系、应用艺术系、人文管理系、公共教学部。   学院拥有一支敬业精神强、勇于创新、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学院教学设施完备,尤其重视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设施的配备,现建有微机室、电子备课室、语音教室及网络、单片机、电子电工、数电模电、制图室、焊接、钳工等现代化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车间已投入使用,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创新的氛围。同时还与天津市的几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青岛博益职业专修学院、北京科技高级技术学校进行了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学院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特色专业创优势,以高技能人才创品牌”的办学思想;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与技能相融合”,“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对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的办学方针,已经成为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目前,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时期,全院干部教工正在同心同德,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传承千年文化历史、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展示时代风采,冀中职业学院正在扬帆远航,走向辉煌!
  • 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市
    学校简介  河北体育学院1958年始建于天津,1984年恢复重建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体育专业院校。学院学府路校区位于石家庄市北部生态区、美丽的滹沱河畔,占地面积500余亩;正定新区校区占地200余亩,毗邻河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校园内繁花似海,绿树成荫,错落有致,相映成趣,为莘莘学子学习、训练、生活、成长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育人为本,服务社会。”学院办学实力雄厚,本科教育开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英语、舞蹈学、舞蹈表演、休闲体育、物业管理(大型场馆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等11个专业。并设有体育教育(高尔夫球和网球方向)、运动训练(3+2)专科专业和成人教育。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院先后被授予省级本科体育教育创新高地、省少数民族综合训练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等。《田径运动》、《体育科研方法》、《河北民间武术》、《健美操》、《运动生物化学》、《体操》、《运动训练学》等7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河北省国民体质信息中心、河北省模型运动协会、河北省定向运动协会、河北省地掷球协会总部均设在我院。体育运动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严以治教,敬业奉献。”学院拥有专任教师320人,其中正高级40人,副高级110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教师2名、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16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9人,其中博士2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2%。具有运动健将资格教师30人;国际级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1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3人;全国武林百杰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协会理事以上职务人员30多人;田径运动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崇德砺能,笃学拓新。” 河北体育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为主,以体育学科为骨干学科,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教学、科研、训练紧密结合的高等体育院校,承担着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管理、全民健身等各类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多年来为河北省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较大贡献。如奥运冠军郭晶晶、蔡亚林、苏惠娟、庞伟,世界冠军张亚菲、任杰、赵颖慧,乒乓球国手牛剑峰等。截止到2012年8月,已毕业本、专科学生13194人。   “文明、求真、和谐、创新。”近五年来,体育学科学术团队共承担各级别课题4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24项,厅局级课题230项;横向课题75项;共发表论文1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1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1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9项;有10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艰苦奋斗,自强自励。”多年来,学院立足“一校两区”格局发展主线,坚持“立足体育、育人为本,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弘扬“因拼搏而充实,因进取而快乐”的体院文化,明确了“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大众健身三兼容”的办学思路,强化“院企联合、学训结合、分段教学、特色培养”的办学特色,深化“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队伍发展等质量工程,注重后备人才培养,提高服务社会意识,全力打造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院校。在河北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逐步确立了全省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骨干地位。   追求卓越高远,使命艰巨光荣。“十二五”期间,河北体育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加快“一校两区”建设进程,为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国、振兴河北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学校简介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7年,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举办者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办学业务受河北省教育厅指导,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电力类高职院校。2012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批准成立技能培训中心,与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署办公,学院形成了高职教育与职工培训两项业务并举并重、相融共促的发展局面。建校六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电力行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办学条件优良。学院现有北院和南院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在12项教学诊改核心指标中,生师比、生均实践场所等11项指标优于全国高职示范校中位数。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发布的2018年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学院教育质量指数位列全国一般高职院校第十名。行业特色鲜明。学院始终植根电力,“缘电而生,倚电而立,因电而强”,形成了以“电”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及核心竞争力,确立了在能源电力领域的优势。同时,学院为电力企业办学,了解电力发展新趋势、掌握电力新知识与新技术,并通过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相互融合,使企业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充分保障。办学功能完善。学院设有16个机构,包括教务部、学生管理部等7个职能部门及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等9个业务机构,具有开展高职教育与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现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技术等11个专业,其中,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21年4月,学院有教职员工292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111人、本科及以上278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8人,专职培训师48人,专职教师114人。学院还常年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实训设施齐全。学院拥有反窃电实训室、输配电线路实训场、500kV变电仿真实训室、600MW发电厂仿真实训室、信息通信实训基地、网络设备实训室等实训室(场)108个,其中反窃电实训室和信息通信实训基地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院挂牌成立国家电网公司信通专业共享培训、河北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国网中兴公司电气技术人员实训、承德热力集团培训、河北农业大学“电器类”专业质量教育实践等多个基地。招生就业良好。学院坚持做精做优的办学思路,严控招生规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的高标准。现有在校生2300余人,生源主要来源于河北省、山东省等18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平均协议就业率达70%以上,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有及民营电力类企业,其中,签约国有企业比例达半数以上。校企合作深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开展“1+2”校企合作办学,与张家口盛垣供电服务公司、粤丰环保电力公司等7家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河北建投宣化热电公司、金隅冀东水泥(唐山)公司、保定热电厂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职工技能培训和相关技术服务。服务发展有力。学院坚持着眼公司、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基本建成了覆盖电网企业主营业务主要技能岗位的培训资源体系,同时充分挖掘利用软硬办学资源,积极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提供职工技能培训和线损治理、冬奥保电、柔性直流输电、电力无人机等全面支撑服务,为电力行业和社会企业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同时,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等级评价中心等资质,积极开展技能鉴定及评价服务。“十三五”期间,学院累计开展职工培训20.8万人天、鉴定及评价2.5万人次。办学成果丰硕。建校以来,学院先后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华北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2016年度河北省省级文明单位、2014-2016年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文明单位、2016年度河北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进入新发展阶段,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高水平电力职教高地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工作部署,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着力建设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电力职教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电力职教产业化发展创新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和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市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学校简介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市属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河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北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建设院校、河北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廊坊市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优秀竞赛基地。学院始建于1957年,2003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廊坊市农业学校、廊坊市财贸学校、廊坊市工业学校三校合并,升格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分三个校区办学,总占地面积467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8万册,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27个及60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现设置10个党政职能部门、13个教学单位、3个教辅机构,教职工759人,在校生1万余人。学院建有43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重点专业8个、院级精品课程6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和信息产业四大专业群。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3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43名、“双师型”教师265名、河北省技术能手16名,拥有最美河北人、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市管专家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学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教改项目和科技攻关专项,形成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和发明实用专利。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国际合作协会(GIZ)签署农业专业合作备忘录,“中德合作园林技术专业试点班”进入初步准备运行阶段;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国际学院签订“3+1”专升硕合作协议,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学院长期致力于服务京津冀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技能传承、学生发展四大职能,着眼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学院实际四个层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文化优校、特色名校,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打造社会服务、校企融通、技能文化“三个品牌”,做强社会服务,做实校企融通,做亮技能文化,以品牌促融入、以融入促提升、以提升促发展,实现了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新跨越,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学院逐渐彰显出“‘三品’同育,融入提升”的办学特色,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学院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连续多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荣获“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文明校园”等30余项荣誉。近三年来,300余名师生在国际、国内、省内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先后荣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比赛物联网分项国际比赛一等奖”,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全国文秘速录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三等奖”等18项国家级奖励,同时荣获“河北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北省会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大赛团体一等奖”等177项省级奖励,其中省级一等奖25项。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中,牵头组建河北省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与京津冀100多家企业、院校联手组建京津冀航空服务业产教联盟、现代商务产教联盟,成立京津冀航空服务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紧密对接京津冀及廊坊主导产业,近4年,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1.3万余名;主动融入国家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及师资优势,在阜平建立“食用菌学院”,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组建了以侯桂森教授为首的“食用菌技术”团队,长期服务于太行山区,“食用菌技术”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产业链,获得“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河北省山区创业奖”。《经济日报》《河北日报》《廊坊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对学院典型经验做法宣传报道,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新的历史时期,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书写办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奋进之笔”。院址:廊坊东方大学城二期居易道邮编:065001网址:http://www.lfzj.edu.cn联系电话:0316--6028816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