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西: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征集志愿公告[2021]第1号
2021-07-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目前,我省提前本科一批、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第一批本科院校因生源不足或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出现缺额。现予集中公布,公开征集志愿。

一、征集志愿时间:

7月11日21:00分—12日11:00分,逾期不予受理。

二、征集志愿条件:

1、提前本科一批文化课成绩需达到第一批本科最低控制线:文史543分、理工505分。

2、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第一批本科院校限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报,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详见《填报志愿指南》,成绩需达到第一批本科最低控制线:文史 543分、理工505分。

国家专项计划:限中央确定的我省2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具有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和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考生,且符合2021年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地方专项计划:限我省22个省级贫困县及4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具有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和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农村考生,且符合2021年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三、符合条件的考生,凭考生号、登录密码登陆山西招生考试网()填报志愿。

1、提前本科一批院校,考生可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六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2、面向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第一批本科院校,考生可填报五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六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四、征集志愿院校的收费标准、专业要求等以我省《填报志愿指南》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五、考生请保管好自己的登录密码,切不可泄露给他人。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若因自身保管不慎而泄露密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山西管理职业学院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于2003年11月由原山西省行政管理学校(1986年成立)改制而成。2021年1月由省人社厅划转到省教育厅管理。学院坐落于享有“华夏第一都”之美誉的尧舜之乡,位于临汾市尧都区滨河西路北段,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建有综合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400米标准田径场等教学设施。拥有8个校园网应用系统、42个专业实训室、1个现代物流实训中心、60余个顶岗实习实训基地、1600余个实训工位、各种实训设备5361台(件、套)。学院现有在校生4000余人,教职工167人,有专业教师14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70余人,“双师型”教师80人,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5个,专业带头人12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7人,SYB创业培训讲师20余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职教集团教师创新团队1个;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员2人。学院内设机构23个,其中,党政管理部门10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业务机构和教学辅助机构11个。教学上设有公共管理系、商贸系、信息管理系、财会系、艺术系5个系,有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摄影摄像技术、大数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25个专业和方向,可以承担22个“1+X”证书的培养和考试。学院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企业建立了7个“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订单培养;与山西省就业局进行政校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与临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政校合作,成立临汾市退役军人高职教育基地;与航铁公司、杭州星汉泰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与陕西科大高新国际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摄影摄像技术等6个专业是央财、省财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或骨干专业;摄影工作室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院是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单位。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省直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省直文明校园”、“创建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三个调整优化”和“1331工程”,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长治学院长治市
    学校简介长治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当时,作为晋东南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为上党大地输送了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等师资人才。2004年升格为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9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曾荣获“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山西省文明校园”“本科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平安校园”“山西省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是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治学院所在的山西省长治市是太行精神的孕育地。长期以来,学校扎根这片红色土地,传承弘扬太行精神,赓续红色精神血脉,形成了“求真 求实 求善 求美”的校训,培养出了“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一大批扎根基层的杰出优秀人才。目前,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14000人,生源遍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现有教职工944人,专任教师700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195人,其它副高级职称人员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7人,硕士学位教师532人。全国优秀教师、“三晋英才”、省级青年拔尖人才、模范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好老师50余人,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70余人受聘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校有14个教学系部,分别为中文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历史与旅游管理系、法律与经济学系、外语系、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系;有4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设有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赵树理研究所、彩塑壁画研究所、合唱艺术研究所、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等14个科研机构。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课程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课程13个,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行生态文化研究院)、“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1工程”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培育)、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培育项目各1个。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基金项目196项;横向课题97项。其中,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2021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3项),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学校现有教学实验、实训室201个,多媒体教室119个,舞蹈排练厅6个,专业琴房118个。学校建有标准化运动场、体育训练馆、多功能实验剧场、带终端显示的数码钢琴教室。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22.9万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4个。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学校大力推进“三馆”建设,其中动植物标本馆收藏13000余份动物标本、10000余份植物标本;上党文物陈列馆藏有3200余件上党地区的珍贵文物;校史馆以1000余件图片、实物和音像材料生动展现几代长治学院人立足上党大地,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与发展历程。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与日本作阳大学、澳大利亚教育联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施坦尼劳斯分校等21所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派出师生共110余人次。邀请9名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层外籍专家到我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短期授课。展望未来,学校将按照第三次党代会部署的“1136”战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建设为主线,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力争早日建成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 学校简介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坐落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培养高等财经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山西省教育厅。学校秉承“至诚至信,至善至美”的校训,坚持“创新驱动、深耕改革、产教融合、强化特色、开放办学、创建名校”的办学思路,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等财经类职业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内在品质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全日制毕业生6万余人,培养在职干部14万余人次。学校设财税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开设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财税大数据应用、金融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软件技术等25个专科专业。拥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学校位于美丽的汾河西畔,迎泽西大街以南,交通便利,条件优越,占地面积92932.7平方米,建筑面积155724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文献51.84册(套),教学用计算机2228台,教学仪器设备值4937.7万元,网络计算机教学中心、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等教学设施国内一流。建有会计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市场营销综合实训室、证券金融综合实训室、税务综合实训室等38个校内实训基地,8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100余个校外产学合作基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现有教职员工43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1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名,“三晋英才”1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青年教育专家5名、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10名、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17名、山西省青年教育(教学)专家9名,省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者24名。学校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达100余人,建成了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双师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精湛,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主编部级核心教材、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等均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奖4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学校被推选为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职业院校爱国主义联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等财经职业教育协作委员会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财经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职院校分会会长单位等。学校还是为财政部干部定点培训基地、全国财会类师资培训基地、山西省国税系统干部定点培训基地、山西省地税系统干部定点培训基地等。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改革创新、文化引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力开启“十四五”山西财专事业发展新征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中国财经职业教育改革、支撑山西转型发展、彰显三晋文化特色、具有国际影响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运城市盐湖区
    学校简介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开设本、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学校坚持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7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17项;授权专利227项;发表论文102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55篇,省级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5项。服务煤炭行业产业升级,开展重点产煤县煤矿安全专题研究班等国家级培训100人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省级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开展职工培训2.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下岗职工培训1000余人次;服务中国矿大、太原理工等11个涉煤高校学生实习9587人次;培训收入4000余万元。学校还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10000余人次。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产权关系、长期合作关系为纽带,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多企、多校共同建设、协同发展、共享价值的生态圈。学校是省级煤矿智能化开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共建单位,运城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与上海创力、常州易控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新的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力争在职业本科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工程思维、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的中坚力量,为实现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 山西中医药大学晋中市榆次区
    学校简介山西中医药大学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同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办学资源充足。现有太原、晋中2个校区,占地979亩。晋中校区建筑风格独特,庄重典雅,环境优美,建有中医药文化浮雕、中医药先贤雕像、上湖、神农药谷等文化景观,充满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元素,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9383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0.4万册,电子图书310万册,各类数据库36个,建立了性能先进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完备,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开办有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工、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山西省品牌专业3个、山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现有3个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32人,其中研究生903人。教师队伍结构渐趋合理,师资力量逐步增强。学校下设15个二级教学机构,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教学医院、18个非医学类实践教学基地。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183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16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92人。现有国医大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全国名中医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双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6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6人,入选“三晋英才”支持计划108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育厅“131”领军人才17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5人,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山西省名老中医18人,山西省名医8人,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人,山西省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31人,傅山学者4人。学校学科特色鲜明,科研基础较为坚实。学校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一级)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2个,山西省卫健委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学校牵头成立了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学校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科技合作基地,现有省部级以上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20个,其中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学校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日益广泛。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首批中医药院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招收沿线国家留学生184名。连续20年承办商务部举办的国际针灸技术培训班,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余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学校与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建立了中-澳分子中医药学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以国际化产学研联合模式设在西方著名综合大学的中医药联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校与江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阿德莱德大学共同组建的“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围绕中药农业、中药创新药物与健康产品研制、制药工程等领域开展研究。附属医院特色突出,医疗水平持续提升。现有4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是一所综合性中医院,中医特色突出,是全国中医院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单位;附属针灸推拿医院(第二临床学院)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之一,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其新九针技术享誉国内外;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临床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单位,医疗设备先进,综合实力雄厚;附属晋中医院(第四临床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康复养生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积极探索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模式,分别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晋中市政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等44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做好和顺县精准扶贫和石楼县教育帮扶工作,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扶贫工作格局。学校承办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三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学校成为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高校精神文明标兵单位,连续10年荣获省级“平安校园”称号。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示度和贡献率不断提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正以挺进博士授权单位方阵和建设成为区域性、有特色、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承“厚德求真,守正创新”校训,主动适应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形势,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12310”战略发展思路为统领,坚持“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坚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实现“健康山西”和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