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复查工作的通知
2017-03-1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鄂高考﹝2016﹞46号

各市(州、神农架林区)、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管理,防止弄虚作假、违规报名,2017年普通高考前,将在全省范围内继续组织开展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复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查内容

复查对象为在我省报名参加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统考、技能高考、高职单招)的所有考生。按照《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鄂高考﹝2016﹞35号)的要求对本地考生普通高考报名资格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为:各报名点在组织报名时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资格审查,考生材料是否真实、完整,现场确认工作是否严格按程序办理;一般普通高中报名点是否有往届生报考;是否有非本地学籍和户籍的考生报考;是否有高一、高二学生报考;是否有往届生当应届生及应届生当往届生报考;是否有在校大学生违规报考;是否有不符合条件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报考;是否有无学籍或无同等学力证明的应届生报考(特别是我省户籍在外省学校就读的应届生要严格审查)。复查前要通过网络、报纸、板报等形式以县(市、区)或报名点为单位,对考生的报名号、姓名、性别、民族、毕业学校、学籍号、考试科类、考生类别等报名信息进行集中公示,对公示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核查处理。

二、复查办法

(一)普通高中应届生复查要结合我省2017年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主要复查二代身份证、户口簿、学籍以及学业综合素质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即考生能否如期拿到毕业证书);普通往届生复查二代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件及考生档案;中职生复查二代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往届中职生为学历证件及考生档案)。

对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重点复查是否具有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籍,并在我省完成三年高中阶段教育学习;复查考生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是否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在现居住地是否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二)在非学籍所在地报名的应届考生和在非户籍所在地报名的往届考生,在上述复查的基础上还要审查是否有本人申请以及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负责人的批件,是否登记造册,是否有市(州)教育考试机构准许报名的材料。

(三)复查工作采取自查、互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即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各报名点进行自查、互查,在此基础上,市(州)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县(市、区)相互检查,省教育考试院组织抽查。

(四)自查、互查和抽查可通过与考生当面询问、核对证件和资料、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对非在校考生、在外地就读或工作临时回户口所在地报名的考生、户口或学籍不在报名地的考生、报名前迁转户籍或学籍的考生,可采取核查复印相关材料,以及公示收集反映情况等方式进行资格复查。

三、时间安排

资格复查工作安排在2017年1月进行,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各报名点进行自查和互查,并向市(州)教育考试机构书面报告自查和互查情况。

3月份,市(州)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相互检查并向省教育考试院上报本辖区报名资格复查工作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各级教育考试机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专班,从班主任、校长到各级教育考试机构等所有承担报名任务的单位及人员都要明确责任、认真履职,复查结果以文字说明为准,由市(州)考试机构保存备查。报名点自查、互查面要达到百分之百。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要对本辖区重点单位全面复查,并随机抽查一半以上的报名点(学校)和所有往届生报考材料。

(二)复查工作涉及二代身份证和户籍问题,应同公安部门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必须严格审查考生二代身份证原件,利用二代身份证阅读器识别二代身份证真伪。对二代身份证遗失、证件芯片损坏或证件过期的考生必须督促其尽快重新办理二代身份证。

(三)各地要把2017年的报名信息库与各地2017年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综合素质评价合格库进行比对,对合格库中没有的考生,要查明具体原因;要通过身份证号、姓名、家长姓名等线索,将2017年报名信息与2016年乃至2015年的报名信息进行比对,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2016年12月29日

热门院校

  • 武汉学院武汉市
    学校简介武汉学院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学校举办人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投资办学不求回报。2016年设立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每年配套设有奖学金,社会捐赠设立陈一丹奖教奖学金,还设有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奖学金。学校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两面环湖,拥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邻军运村,地铁8号线直达学校东门。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校园规划设计,建筑楼群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恢宏。陈一丹伉俪图书馆、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知己教学楼、晨晔实验楼、弘励实验楼等捐赠冠名建筑,凸显与社会公益力量的紧密联系。学校目前设有会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等8院1部,在校生12800余人。现有招生本科专业33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势学科办学基因,彰显优势;文学、艺术学、教育学、 理学类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武汉学院积极探索“一主体,两融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专业和实践能力为主体,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创新育人。学校与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英国专业协会合作,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的特色班,2016年以来获准在一本招生(湖北省民办高校唯一);长江商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设长江公益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到校讲座。学校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会计学ACA特色班;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财务管理CIMA特色班。与英国剑桥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5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剑桥大学为我校学生开设剑桥名师在线讲堂。学校每年全额资助一定数量的学生出国(境)访学交流。武汉学院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居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报告显示,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对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在90%以上。2020年软科民办高校全国排名第6位,2021年艾瑞深校友会民办高校全国排名并列第3位。
  • 学校简介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是2003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湖北经济学院、湖北亿优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合作共同举办的非营利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汤逊湖畔,占地面积500余亩,是一所人文、生态的现代化大学。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坚持走与举办高校——湖北经济学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依存、共同发展”的道路,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开设有2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2000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院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提升”和“共享一批、引进一批、签约一批”的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教育教学团队。学校现有教师676人,其中专任教师54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10,占比57%。学院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明德尚学、笃行致新”校训精神,围绕“三有三型”(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应用型、创新型、实干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综合改革、课程质量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科专业竞赛,多名学子在全国、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学院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完善学院治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发展保障体系,加强内涵建设,积极融入“双万计划”,加强一流本科教学建设,推进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电子商务、英语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市场营销学》、《中级财务会计》、《建筑供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个人投资理财》、《标志LOGO设计》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市场营销教研室、会计教研室、金融学课程组获批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立了本科、专科、专升本等多层次办学结构。形成了“社会声誉优良,知名度高;专业建设强化,集中度高;招生就业稳定,满意度高;校企合作深入,契合度高;学生管理细实,精准度高;教学资源完善,共享度高”的办学特色。19年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3万余名人才。开放融合,协同育人。学院建立与社会用人单位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分别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人福药业、中百集团、东呈集团、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湖北粮油、加多宝集团、土老憨集团、中商集团、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百胜餐饮集团、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等企业,与黄冈市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黄冈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浠水县人民政府、浙江省安吉县、长兴县等地方政府建立校政行企合作关系。学院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高素质大学课程,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管理与商业学院、西悉尼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等建立对外交流机制,为学生提供“3+1本科双学士学位”“专升硕”“本升硕”“硕士预科”等多种深造渠道,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学院先后荣获“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湖北省十大民办高校文化品牌”、“湖北省十大教育文化品牌”等荣誉称号。2022年学院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Ⅲ类)排名第36位,在中国独立学院中排名第19位,为4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21-2022年中国独立学院排名榜中,我院以4★等级位居21名(湖北省内第2名)。(2022年3月)地 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邮 编:430205电 话:027-81973701传 真:027-81972865网 址:http://www.hbfs.edu.cn/
  • 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市江夏区
    学校简介湖北经济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于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 学校现设本科专业62个,在校本科生16976人、研究生775人;专任教师1070人,其中教授139人、副教授4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56人、占比51.96%;校园占地面积2192亩,校舍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学校位于武汉市光谷科创大走廊腹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美丽的校园生态主轴,疏朗别致,绿水环绕,林木葱茏,花香四季,人文智慧绿色相映生辉,获评省级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办学方针,建立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学习经历,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人才(简称“三有三实”人才)。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专业体系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协调发展,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与碳中和、法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聚焦聚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聚焦聚力“三全育人”“五个思政”,积极建设好专业、好课程、好教材、好实验室、好课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法学、软件工程、商务英语、新闻学、休闲体育等1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货币金融学等29门课程获评国家级省级“金课”,建成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经济学院)。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4项。 学校聚焦聚力发展学术生产力,坚持科研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围绕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布局,在数字经济、低碳经济、长江经济带发展、营商环境建设、楚菜产业等领域构建平台、汇聚人才、培育成果,建成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委省政府改革智库2个。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科研机构14个。与武汉市、荆州市、黄冈市等开展战略合作。近5年,承担国家自科、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13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项,52份研究报告得到中央、省部级领导批示,一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进入政府的规划和决策。 学校聚焦聚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重、聚才兴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人才项目人选者6人,省级人才项目人选者28人。近年来,学校加强对台引才引智工作,已有全职台湾教师42名,得到国家和省对台工作机构和台湾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我校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是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学校积极推动开放办学,先后与美、英、法、德等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40多所著名大学或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互访、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和保荐硕士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意大利乔凡尼·巴蒂斯塔·堤埃坡罗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企驻校、共建共享,与政府、行业和企业深入开展“六个共同”多元化深度合作,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240多个,建成国家级实践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6个,创新了校政行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今天,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体师生正以勇于担当、从严从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奋斗精神,昂首阔步迈上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新征程,努力服务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战略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湖北大学武汉市
    学校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一、历史沿革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二、校区概况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三、学科专业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8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拥有3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四、人才培养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8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4个新工科学院,组建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五、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0人,硕士生导师926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62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72人(次)、省市级人才290人(次)。六、科研与社会服务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组建了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建有省部共建有机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武汉市)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1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35项,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七、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八、国际交流上世纪60年代,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09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8个学科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教授14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和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研基地,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个国家医学中心、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科研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学研产相结合,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友好合作。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四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之一。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