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关于查询2022年度公安院校招生面试体检体测结果的通知
2022-07-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参加2022年度公安院校面向江苏招生的考生面试体检体测结果已发布,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上办事——查询中心”查询结果。

如对结果有异议,请拨打025-52888910进行咨询。

省公安厅公安院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7月1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可溯源至1978年全国创办最早的旅游专业学校—江苏省旅游学校(后更名为南京旅游学校)和1989年成立的国内唯一一所专门培养酒店业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2001年两校合并办学,2007年正式转制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2011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学院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成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拥有江宁和华严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21亩,建筑面积17.6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300余人。下设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旅游外语学院、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等9个教学院部。学院现有教职工34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占73.5%,“双师型”教师超过84%。拥有全国旅游行指委、餐饮行指委委员2人,国家级饭店星评员、A级旅游景点评审专家等46人,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2人,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2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3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院开设20余个与文化旅游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A类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5个专业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建有50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高职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高校酒店博物馆和烹饪博物馆各1个。高标准建成并运营御冠教学酒店,成为学院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孵化载体。2009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1部,省级重点教材、精品教材7部。学院紧密依托文化和旅游行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与洲际酒店集团、金陵饭店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蓝蛙餐饮集团、美心集团、吉祥航空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协议,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创一体的育人模式。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全国和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摘夺桂冠,屡获嘉奖。2012年以来代表江苏连续八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34个一等奖,居全国同类旅游院校第一,学院多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学院充分发挥江苏中心旅馆管理咨询公司、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校办企业的服务优势和酒店、烹饪、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所的智力优势,积极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先后为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400家高星级饭店提供咨询、管理服务,培训中高级酒店管理人员10万多人次,为全省旅游企业2万余名职工提供9个工种的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先进技能鉴定所。面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景区、乡村旅游区等专项规划和设计服务60余项,曾获“2016年中国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原创作品展”公共艺术类一等奖和规划设计类一等奖。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与13个国家(地区)25所院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境外54家企业搭建研修就业平台。每年学院赴外研修、就业和留学人数保持在200名左右,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学院两度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四十多年的历史积淀与办学探索,学院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骨干,在全省旅游行业和全国旅游职业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受到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的嘉奖与表彰。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院积极适应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紧密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行业发展、文化和旅游中心工作、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行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美丽富饶、人文荟萃的陶都宜兴。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1959年调整为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33年创办的江苏省立宜兴陶瓷科职业学校。1985年更名为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2004年升格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走内涵提升的发展道路,办学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4年以优异成绩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1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紫砂陶为特色,以艺术设计为重点,覆盖电线电缆、眼视光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等艺工文商相融合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现设有陶瓷学院、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时尚艺术与设计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4个公共教学单位,开设38个专业,其中陶瓷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电线电缆制造技术、室内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市场营销等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陶瓷材料、眼视光技术等是省属高职院校中独具特色的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着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在校生9000余人。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双元双创双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拥有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高校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示范重点建设专业3个。近五年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0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国家级6项,省级374项,市级283项。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师德高、数量足、结构优、业务精、特色明,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48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43%,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80%。现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轻工行业“大国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等30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等23人;各级各类教学名师18人,特聘江苏省产业教授10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大工匠工作室1个,江苏工匠工作室1个,无锡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6个。学校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整个校园依山而建,红瓦白墙,错落有致,是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现代江南校园。教学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现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以及各类实训室312个。馆藏纸质图书69.8万余册。数字资源26152GB,其中含电子图书资源23.06万册。目前学校是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宜兴紫砂陶)、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中国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江苏省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建学校,与宜兴市政府共建宜兴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和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并挂牌成立了宜兴徐悲鸿艺术学院。同时学校也是全国轻工行指委陶瓷玻璃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指委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眼镜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拥有多项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资质。学校是江苏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单位,先后与南京艺术学院、常州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太湖学院等合作开展专科与本科“3+2”“4+0”分段培养项目,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8所本科院校进行专本对接合作。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境外教学支援、国内外校际合作、艺术文化交流等活动,选派师生赴境外研习,资助优秀学生赴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参加游学项目,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称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将秉承“乐善至诚,强学力行”的校训精神,本着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全力推动学院发展成为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助推者、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新发展的引领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弘扬者,努力建成行业特色型一流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999年3月,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教中心合并,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之初,学院与全国一百多所职业大学率先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实现了“办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08年,学院搬入连云港市科教园区,建成了千亩美丽校园,办学条件和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铸就了“大起来”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区域知名、业界有名、特色鲜明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2020年,学院首次实现高职在院生万人办学规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全院上下正聚力提升学院办学综合实力,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改革发展,致力建设文明和谐最美校园,不断奏响学院高质发展的奋进强音。学院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坐落在著名的西游圣境花果山脚下。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院生11000余人。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公共体育部)、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共11个教学单位。学院开设近50个专业。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院内产教融合企业6家,总投入7000余万元。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有博士18人,硕士283人,正高32人,副高20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61.7%,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比49.4%。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学院秉承“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校政行企携手共建、深度合作,不断推进资源整合,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学院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9年至今,与韩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等国家高校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与加拿大荷兰学院联合举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面向未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抢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全力谱写学院事业“强起来”的新篇章,为连云港市开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为江苏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 学校简介学校位于南京市江宁大学城中心区域,周边教育资源丰富,毗邻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名校;交通便捷,高铁、地铁、多条公交线路均直达学校;学校文化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整体规划和新校区建设。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坚持“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践行“天道酬勤”的校训,形成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优良校风。鲜明的专业特色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确立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发展方向,现有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环境艺术设计、老年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会计、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等20余个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占72%,40%以上的教师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优质的人才培养学校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优异的就业质量学校不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成立了“应天学院校企合作联盟”,建立了15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学校、幼儿园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人オ,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率良好。高度的社会评价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学校的省级特色专业、重点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实训基地以及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奖、技能竞赛奖、优秀毕业设计奖、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 三江学院南京市玄武区
    学校简介三江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三江学院的校名来历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前身)。1992年3月,东南大学陶永德、戚焕林,南京大学丁承憼,南京职工大学谢明才四位退休和即将退休的教授、教育管理工作干部发起并创办三江大学,1993年6月江苏省政府同意三江大学筹建并试招生,1995年4月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校,1999年学校定址于雨花台区铁心桥,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定名为三江学院。2006年5月通过江苏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07年5月学校作为全国首家民办本科高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江苏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项目的试点高校。2014年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7年学校获批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学校在省编制部门登记为事业单位。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三江学院在创建时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原南京工学院院长钱钟韩教授出任首任董事长,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出任名誉校长,并亲笔题写了“唯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校训,东南大学陶永德教授担任首任校长。2003年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学校在原董事会基础上改组成立理事会,由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原江苏省教委主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陈万年教授任理事长、校长、党委书记,著名社会活动家、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生前任学校名誉理事长,世界著名侦探家、美籍华人李昌钰博士任学校名誉教授。学校现任理事长丛懋林教授、校长吴中江教授、校党委书记封超年教授。钱钟韩教授在学校创建时曾挥毫写道:“弦歌不绝、学海无涯、泽被三江、志兴中华”,可谓是“三江传人办三江”,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江传人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江学院弘扬三江师范学堂“俭朴、勤奋、诚笃”的优良传统,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以“唯实求真,开拓创新”为校训,以“严谨、勤奋、自强、和谐”为校风。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宗旨不动摇,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全面开放、协同发展的办学道路不动摇,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改革创新,各项事业长足发展。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改革,细化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把三江学院建设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成功的、充满幸福感的、地方离不开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学校现有铁心桥主校区、东校区、南校区、东山校区四个校区。铁心桥主校区座落于南京城南雨花台区牛首山麓新秦淮河畔,位于二水三山之间,“南望牛首,东望方山,北望紫金”“大江雄浑,秦淮澄清”(均选自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创作的《忆江南》一诗),欧式校舍,典雅壮丽,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绿化率达70%。四校区占地面积共1030.4亩,建筑面积47.47万㎡,教学行政用房约20.75万㎡,学生宿舍面积14.37万㎡。千兆光纤校园网覆盖整个校园,图书馆藏书373万余册。三江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000余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学校以“强化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为指导,组建了与江苏省支柱产业和新产业密切对接的六个专业集群,形成了工、文、管、经、法、艺、理等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目前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江苏省级品牌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利用“名校强市”的资源优势和民办机制,实施“积极引进、着力培养、择优聘用、逐步强化”的建设方针。任课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8.8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6.9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3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5人、入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54人,专业带头人均具有高级职称。学校一贯注重科研平台建设,近三年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1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同时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新增横向课题236项,知识产权授权44项。全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50余篇,在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80余篇;2020年,获批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外南海历史舆图研究基地”。三江学院实施综合改革,凝炼培养特色。坚持应用型培养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认证导向、业界认可”的培养标准,构建了“模块结构、项目载体”的培养方案,试行了“分流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机制,开展了“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课程改革,强化了“贴近工程、综合应用”的实践教学,采用了“能力导向、多样多维” 的学习评价,实行了“三师引领、三段对接”的学生管理,创建了“三教融合、三院协同”的培养模式。获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立项建设教材8本,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9门。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已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555”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置了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开设了“基础+模块”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以竞赛为核心、创新项目训练及创业项目实践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通过建设双创竞赛平台、双创活动交流平台、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双创教学资源平台、众创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推进实施一生一赛、一生一项、一生一证、一生一课、一生一师等“五个一”工程,积极打造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赛训平台,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活动普及化,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日渐凸显,自2007年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来,学校累计立项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2218项,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竞赛中获奖1464项,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400余所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8名、在2017-2021年全国近700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50名。学校注重校企协同,共建实践平台。与西门子公司、三菱公司、恩智浦公司、中电光伏、古檀网络等企业共建有20多个特色实验室(实验中心),与华为、隆基乐叶、天目湖旅游股份、江苏省演艺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了电子与信息产业学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数字贸易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研学教育产业学院、演艺学院等多个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拥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有近300个实验室,校企共建、协同育人的资源条件基本形成。三江学院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多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与美国普渡大学、纽约电影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蒙福特大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韩国全州大学、日本爱知文教大学、泰国那黎宣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校际交流、举办本、硕联合培养项目。2019年,我校成为“泰中教育联盟理事成员”,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合作。学校长期聘请美、英、日、韩等国外籍教师任教。2020年,学校获准建设“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为学校引进国外优秀人力资源搭建了广阔的平台。2021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助力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获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首批立项建设重点项目。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近三年就业率持续攀升,2021年达98.63%,既好用、又耐用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办学以来,学校已经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质量人才。三江学院设有新生奖学金、学年奖学金、优秀贫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多种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部分学院还设有企业奖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优秀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