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试行)
2014-11-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美术类专业考试说明(试行)

一、考试性质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美术类专业统考)是面向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的考生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考试能力要求

美术类专业统考要求通过科学严谨的考试内容,全面测试考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技法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目的

美术类专业统考包括素描、色彩、速写三个科目。

素描考试:考查考生的造型基础和对形体、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方面的理解、认识和表现能力。

色彩考试:考查考生对色彩的感受、认识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现能力。

速写考试:考查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及运用简单工具的表现能力,同时注重考生对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的准确把握,以及画面的构图和处理。

四、考试成绩计算办法

素描、色彩、速写满分均为100分。

考生美术类专业统考的总分为素描、色彩、速写三科得分之和,总分满分为300分。

五、各科目考试内容范围、形式和评分标准

(一)素描考试内容范围、形式和评分标准

1.考试形式与范围

(1)临摹由考场提供的图片或默写相关资料所规定的内容;

(2)写生(人物头像、石膏像、静物)。

2.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

(1)答卷纸(考场提供);

(2)铅笔、炭笔均可(考生自带);

(3)小型便携式画架、4开的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带)。

3.考试时间

考试时长为3小时。

4.评分标准及占分比例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造型准确,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动态、结构透视关系、特征、神态、空间关系等);正确理解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并能完整地表现,素描关系准确,表现生动,形体刻画完整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其中:

构图占10%

造型与比例占40%

细节深入与局部刻画占25%

表现手段与技法占25%

(二)色彩考试内容范围、形式和评分标准

1.考试形式与范围

(1)临摹由考场提供的图片或默写相关资料所规定的内容;

(2)写生(静物)。

2.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

(1)答卷纸(考场提供);

(2)水粉或水彩颜料均可(考生自带);

(3)小型便携式画架、4开的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带);

(4)试卷完成后不允许在画面上喷洒任何固定液体。

3.考试时间

考试时长为3小时。

4.评分标准及占分比例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有良好的色彩感觉和明确的色调意识,整体色彩关系明确生动;色彩与形体结合紧密,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其中:

构图占10%

色彩关系占40%

色彩造型能力 占25%

色彩表现技法 占25%

(三)速写考试内容范围、形式和评分标准

1.考试形式与范围

(1)依据考场提供的文字内容默写(单个人物动态或双人物动态的组合);

(2)速写写生(单个人物动态或双人物动态的组合)。

2.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

(1)答卷纸(考场提供);

(2)铅笔、炭笔均可(考生自带);

(3)小型便携式画架、4开的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带)。

3.考试时间

考试时长为30分钟。

4.评分标准及占分比例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构图完整、比例正确、动态特征鲜明,表现手法肯定、流畅、生动;能够准确   地画出命题所要求的动态特征,有较强的画面组织能力和深入表现能力。其中:

构图占20%

人物动态表现占30%

造型与比例占30%

表现技法占20%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辽宁传媒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传媒类本科大学,全国八大传媒院校之一。学校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总占地面积1500亩, 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万人。学校是辽宁省应用型大学建设试点高校,辽宁省文化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荣获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多次被评为辽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学校以传媒类专业为主,文学类、艺术类、管理类、工科类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传媒创意为核心,以传媒艺术和传媒技术为两翼的特色办学体系。学校下设11个二级学院,四大学科门类, 44个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4大专业群,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传媒大学。学校成立于1991年。2005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辽宁美术职业学院,学校已培养出数万名艺术类专业学子,服务辽宁社会经济发展。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辽宁传媒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传媒类本科大学。2016年,设置了五个教学系、四大教学部的教学格局。2017年,辽宁传媒学院获批,拥有招收留学生资格。2019年,辽宁传媒学院组建11个二级学院,建立现代化大学管理体制,为建设成为高水平传媒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建校30年来,学校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就业提供教育”的办学理念,按照“立足辽宁、面向全国、紧贴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以内涵发展为主,促进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以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服务于辽宁振兴发展的贡献力。按OBE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成果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定制培养教育”三大课程平台,顺应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定制培养、项目教学等鲜明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实现了专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2017年我校的项目教学包在教育部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中作为典型特色案例被推广。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持续开展大学生德育答辩,对学生德育教育起到了显著效果。学校先后与省内著名传媒、广电、出版、演艺等300余家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校企合作,获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5个,学校与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辽宁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展“5G视频播控和网络直播平台”、“CITY SKY演艺中心”、“新媒体直播、短视频、运营”等项目建设,共同推动辽宁“全媒体”事业发展。学校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立项以及专业竞赛中,共获得414项重要奖项,其中国际级奖励6项,国家级219项。2020年,学校网络与新媒体、动画专业荣获省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传播学概论等13门课程荣获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引进、培养”并举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出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截至2022年初,全校现有教职工882人,教师总数607人,教师中具有正高、副高级职称252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39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级社科基金、专业大赛评审专家3人,教育部专业评估专家2人,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专家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5人,国家、省部级艺术专业协会、研究会成员30余人,教师参演参赛作品获得华表奖、兰亭奖、金犊奖、全国美展等多项国家级殊荣。为拓宽学生视野,感受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学校聘请了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意大利巴勒莫美术学院,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100余位国内外传媒与艺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和客座教授,增强学校师资力量。学校有全媒体互动式演播厅、录播厅、非线性编辑工作室、雅马哈数字调音工作室等120余间,配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数字摄影机、全画幅单反相机、苹果高清非线编辑系统、达芬奇调色系统设备及系统,以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随着北校区建设进程加速,学校办学设施不断升级,建有同时容纳千余人的报告厅、六千余人的体育场馆,功能齐全的图书馆、美术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未来将是一片气势宏伟的现代化大学城,先进的设施条件领先全省及东北地区。学校全力推进智慧化校园建设,统一智慧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高效互动的数据管理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智能综合的信息服务。拥有百万纸质藏书量、智慧教学资源、电子图书文献、中国知网数据库、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可随时随地使用。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始终推进教育国际化步伐,国际交流工作已从“外事”逐步过渡到“引智”与“国际化”阶段。截至日前,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五大洲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陆续引进了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等国外多所知名大学教授,为在校生进行线上及线下授课,加强国际间师生交流,受到学生、家长高度认可。学校开展了来华留学教育和在校生出国交流项目,目前有来自全球近50国家400余名在校留学生。此外,学校每年开展学生游学及攻读学位活动。近期,学校大力引进外方优质资源, 融合中外教学特色,开设2+2国际本科及教育部国际证书认证项目,专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加速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面向国家及行业产业战略需求,以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创新科研机制管理改革,跨学科组建科学研究所12个;成立科研创新团队29个;成立系级竞赛工作室40个。近三年,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辽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辽瓷工艺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主持国家教科规划课题《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开创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体系新局面。另外,获得文化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2项;出版专著74部,其中《尼古拉•费钦的艺术》填补了国内研究俄罗斯著名画家尼古拉•费钦的学术空白;教师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8篇,获批国家级专利技术168项,软件著作78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辽宁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一等奖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奖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242篇,参加国家级以上专业比赛获奖516人次。树立百年目标,尽展传媒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辽宁传媒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育,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教学优势,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向着建设成为中国高水平传媒类大学的目标迈进。
  • 沈阳大学沈阳市大东区
    学校简介沈阳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并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建立的新民公学堂。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是辽宁省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门类最齐全、人才培养层次最高的大学之一。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和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高校。在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整体实力已跻身中国高校200强。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9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各类在校生1.7万余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26个。学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本科示范性专业、重点建设专业等2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87门。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2个。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88人,其中,有长江学者1人,中国戏剧三度“梅花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兴辽英才计划”创新型领军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入选者、攀登学者、教学名师等29人。近年来,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49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以及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13个。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120余项,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1200余项,累计发表SCI、A&HCI、EI、CSSCI、CSCD及核心期刊论文13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是由157家高校和企业参与的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先后与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9年沈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沈阳大学建设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全力支持学校打造“全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教育品牌。当前,全校上下正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和“爱国明志 勤奋自强 创新超越 务实担当”的新时代沈大精神,大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奋力谱写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 大连财经学院大连市旅顺口区
    学校简介大连财经学院始建于2001年, 201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转设成立,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地方性、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高校,归辽宁省教育厅管理。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10所全面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学校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毗邻金石滩风景区、大黑山风景区和辽宁自贸试验区。校园环境优雅,建筑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验实训场所,多媒体教室全部采用华为虚拟化桌面云技术,建有多个基于大数据、物联网、VR等信息技术并融教学、科研、实训、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教学设施齐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拥有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4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53种、电子图书160万种,为学生提供阅览、学习座位2500余席;有大型体育馆和高标准体育场,可容纳上万人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学生生活区洗衣机、空调、独立卫浴等设施齐全,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舒适、便捷。学校具有鲜明的财经特色,形成了以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专业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类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占83%,建立了以经管为特色的专业群。学校设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11个教学单位。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会计学专业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被辽宁省推荐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建设项目。《市场营销》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辽宁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财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 个,省级大学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培育基地2个,大连市社科院智库研究基地1个。2018年学校荣获全国“年度品牌实力高校”。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以培养富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统一的教学体系。学校注重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把素质拓展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培养能力,强化实践教学,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产学研合作育人取得明显成效;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近三年来,我校获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2项、省级立项46项,学生多次在全国性课外竞赛中取得佳绩。学校现有本专科生160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国(境)外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02年开始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开展双校园联合培养项目,截止目前,学校有600余名学生在阿德莱德大学学习并顺利取得双校学位。学校还开设了ACCA国际化会计实验班、FRM(金融风险管理)特色实验班,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签署了校际本硕联合培养项目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明德正心、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和谐进取、务实致新”的校风,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立足大连,服务辽宁,辐射全国,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砥砺拼搏,开拓进取,朝着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财经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目标奋力前行!
  • 学校简介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营口,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2000年由营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营口大学)、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营口分校、辽宁工运学院营口分院、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营口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8年营口市卫生学校并入。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累计培养了13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布海内外,一大批毕业生成为相关行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互联网全覆盖,馆藏图书58.8万册,主办参办4种学术期刊。 学校现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化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体育部等教学部门。专任教师525人,其中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正高级职称6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231人。开设专业覆盖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营口市重要支柱产业,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继续教育在校生4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以上,高于全国、省高校平均就业率。 学校坚持以“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的现代化高职院校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建设项目1个、重点建设专业2个、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等专业建设项目1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1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是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营口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辽宁省教育事业、信息技术、电商产业、建筑行业、能源电力产业、现代金融、临港经济、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业等15个校企联盟、职教集团理事单位。拥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0余个,是营口市人民政府补贴项目培训基地、营口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营口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学校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辽宁现代制造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理事单位、辽宁省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100余人在学术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评审、鉴定、决策咨询专家,国家级、省级成果和发明专利100余项,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头人3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社团以及科技文化节、才艺大赛、体育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魅力的广阔舞台。100余项作品在在全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获奖,学校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组织奖。 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道路,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科研机构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学校注重发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支持、技术服务、协同创新、文化引领等作用,办学成绩显著。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营口市先进党委”“营口市文明学校”“营口市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营口市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营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积极服务“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全面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 学校简介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由原铁岭师范学校、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铁岭职工大学合并而来,从1949年建校至今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学校原校址为银州区岭东街,2009年9月搬入现校区,校区占地面积507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多种类型和功能的实验室72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8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00万元。学校现有46个专业,涵盖了11个专业大类,23个专业类,设有管理学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9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835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04人,其中专任教师398人;教授84人、副教授106人,具有硕士学位183人,博士学位2人。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全国教育科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4个。学校夯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深度转型发展的基点,创新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以会计专业为核心的二级学院——“铁岭师专新道会计学院”;与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为核心的二级学院——“铁岭师专达内信息学院”,努力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企业需求端的无缝对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承载着铁岭三百万人民的厚望,全校师生员工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秉承“修德、博学、勤奋、创新”校训,为实现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