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扩招专项考试补报名即将开始
2019-05-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扩招专项考试补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包括考生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等环节。为便于考生完成好高等职业院校扩招专项考试补报名,现就有关事项介绍如下:

一、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5月29日至6月1日,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时间为2019年5月30日至6月1日;各市须于2019年6月1日15:00时前完成考生报名的最终确认工作。

考生不按时完成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均视为放弃补报名。

二、报名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

2019年退役军人报名将在10月上旬进行,具体报名安排另文通知。

三、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按照《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2018﹞27号)执行。

2.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应届考生由所在学校组织报名,往届考生及其他类型考生补报名按户口所在地或常住户口所在地报名。

3.已经参加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试报名的考生不得报名。

四、报名办法

(一)报名基本流程为:考生网上注册→填报基本信息→报名点现场资格审查无误后初步确认→报名点采集身份验证信息→招生考试部门对考生报名进行最终确认(编排考生号)。

考生基本信息由考生本人于规定时间在网上按要求填写;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到指定报名点进行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交验各种证件,采集照片(面颊特征)及指纹特征信息,核验本人报名信息;各地招生考试部门根据考生填报信息、资格审查等情况对考生报名进行最终确认(编排考生号),经最终确认的考生方视为完成报名,报名信息以各市招生考试部门最终确认为准。

报名工作完成后,县(市、区)招生考试部门使用网上报名系统管理端下载打印《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交由考生本人核对并签名确认。

(二)考生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填报本人基本信息(首次登录须进行注册),选择单考单招考生报名,无需缴纳报名考试费。

考生在报名后,须携带招生高校要求的有关证件和网上报名所取得的考生号到有关招生高校参加报名、考试等。

(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和分配报名点(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地点),并须于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填报基本信息前通知考生本人所属报名点。

(四)考生现场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信息采集时必须交验的证明材料:

1.学历证件:应届高中毕业生持高中学籍证明(须注明考生学籍注册时间),往届高中毕业生持高中毕业证书,其他考生持最后的学历证件等有关证明材料。

2.户籍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农村考生无居民户口簿者持乡户籍管理部门的证明)。

(五)考生报名时须签写《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诚信承诺书》(各地按需自制),承诺本人符合报名条件、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报名结束后本人任何信息不再改动、自觉遵守考试各项规定等。

2019年我省高职扩招专项考试、录取及有关政策另行通知。

附件:2019年辽宁省高职扩招专项考试考生报名流程

热门院校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市旅顺口区
    学校简介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由职工捐资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学校始建于1964年10月,时名辽宁省对外贸易职业学校,在沈阳、大连两地办学。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办学,1979年1月在大连市甘井子区三道沟恢复办学,定名为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1987年5月,学校迁址至大连市沙河口区杨树沟。1997年4月,经辽宁省外经贸厅同意在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民办分校。1999年7月,教育部批准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民办分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定名为万成经贸职业学院,2001年2月,辽宁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2003年9月,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本科生。2005年3月,教育部批准建立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弘扬“团结、进步、改革、奉献”校园精神,遵循“求真、明德、至善、超越”校训,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渤海之滨、历史名城大连旅顺,占地面积5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在校生11856人。图书馆藏书124.6万册,各类实验室74个。现有专任教师69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51人,二级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1人。拥有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省优秀青年人才等组成的专业教师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校目前拥有4个学科门类,6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22个本科专业,下设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艺术学院6个二级学院14个系,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本科示范专业、省级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向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和示范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市场营销、日语、物流管理8个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商品交易分析与模拟实验室为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语言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信息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管理与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开放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外经贸人才。坚持“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才”的理念,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辽宁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先后与国家商务部、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辽宁省商务厅、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政府、辽宁省对外贸易企业协会、中国外运辽宁公司、简伯特(大连)有限公司、东软集团、中国银行大连分行等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新西兰等近10个国家的15所大学和5个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情筑物,以制度事,以文化人”,打造了优秀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勤奋创新,严谨务实”的管理作风、"学高身正,诲人不倦”的教风、“刻苦学习,文明向上”的学风,建成了令社会称赞、家长满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无烟校园”。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商务部培训中心大连基地、中日韩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位、首批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辽宁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外贸行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辽宁省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会会长单位、辽宁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单位、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曾荣获全国“首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外经贸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机关”、辽宁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大连市“环境友好型大学”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越的办学条件,优雅的学习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学子们提供了汲取知识、放飞梦想、实现发展、成就未来的广阔空间。
  • 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市苏家屯区
    学校简介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之一,目前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 学校占地面积1688亩,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其中雪上运动中心(白清寨校区)占地757亩。现设有13个教学训练与学术研究机构。学校是国家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康复学6个二级学科。学校同时拥有全日制(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被列为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体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位列全国B+、辽宁省第1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教师中5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人为国际体操联合会执委会和技委会委员、亚洲体操联合会蹦床技术委员会主席兼执委;有“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11人,省优秀教师5人;4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7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2人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资助对象,3人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 学校现有17个本科专业,涵盖教、管、文、理、艺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发展示范专业2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试点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拥有1门国家一流课程,23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4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体育优秀课,1门省级公共艺术课。 “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5项,承担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46项。学校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项目技术诊断与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专业综合性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P2级实验室,学校运动生命科学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运动生命科学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亚体育研究中心是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辽宁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是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体育主动健康研究院、沈阳体育学院-韦德伍斯校企合作健身产业研究院是辽宁省教育厅校地校企研究院。《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图书馆藏书92万余册。 学校共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6万余人,历届学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等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135枚,奖牌324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自主培养的运动员代表中国队连续参加了第18-24届冬奥会,夺得我国冬奥史上该项目14枚奖牌中的13枚(3金7银3铜)。韩晓鹏在第20届冬奥会上夺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实现了我国冬奥史上男子项目和雪上项目金牌两个“零”的突破。郑姝音在第31届夏奥会上夺得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冠军。至此,学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自主培养的运动员在冬、夏奥运会上都夺得金牌的高校。学校现有23个项目36支校代表队,644人参加校代表队训练。“十三五”以来,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237枚、银牌187枚、铜牌175枚。板球、滑雪登山、花式跳绳等校代表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洲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与美国、丹麦、法国、新西兰、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关系,以交流促进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牵头组建辽宁省体育产业校企联盟,服务“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打造高水平智库,提供咨政建议,服务健康中国;承办体育赛事,服务集训备战,派出师生担任沈阳国际马拉松比赛等赛事的裁判员和志愿者,积极发挥体育院校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建设冰雪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大学而不懈奋斗。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大连市甘井子区
    学校简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地处大连软件园核心区域,占地面积83.3万平方米(1200余亩),总建筑面积60.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学校基于中国IT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紧密把握市场机遇、瞄准产业发展前沿,聚焦“泛IT+健康医疗科技”领域,构建了计算机与软件类、智能与电子类、数字媒体与设计类、信息与商务管理类、健康医疗科技类五大优势专业集群,设置了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健康医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机构,36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特色高职为辅,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2000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了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办学21年来,学校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紧密依托东软的IT服务优势和大连高新区的产业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围实施了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企业需求的互补对接。目前,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5万余名IT应用型人才,历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据2020年麦可思调研统计,我校2019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6156元,比全国非“双一流”本科院校高940元;同时,我校201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9%,比全国非“双一流”本科院校高2.2个百分点。2015年学校成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10所试点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成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10所示范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共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5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含第三完成单位1项);2020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2021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学校现有本科专业中,有1个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首批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1个省级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3个省级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5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在2019年首批国家“双万计划”评选中,学校共有9个专业入选,其中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首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数量位居全国民办高校之首。在2020年第二批国家“双万计划”评选中,学校共有6个专业入选,其中1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14个入选“双万计划”的一流专业涵盖工、管、艺、文4个学科门类,占我校开设本科专业数量40%,覆盖我校本科在校生数的65%以上。在2012-2014年三个年度辽宁省面向全省本科高校开展的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参评的11个专业中有7个位于全省前3名。在2020中国民办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3个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专业,跻身2020中国顶尖专业行列;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物流工程、影视摄影与制作4个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专业,跻身2020中国一流专业行列。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流工程、影视摄影与制作5个专业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均排名第一;2021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数字校园试点建设项目、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合作院校;2021年获批2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及2个辽宁省职业教育兴辽产业学院。与生俱来的产业基因和创新意识,使学校于2002年就率先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tudent Office & Venture Office,简称SOVO,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学校搭建了三层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了政策、制度、行为、环境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一体化融合。SOVO成立以来累计孵化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超5500项;设立学生虚拟公司380余家,其中145家已注册为实体公司;超8万人次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并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 、辽宁省“大学科技园”,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首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等多项荣誉资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合作,目前已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南澳大学、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蒙特克莱尔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俄罗斯交通大学等10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出国长短期留学、国(境)外实习就业、长短期来华留学等多种合作。每年来校长短期留学生400余人,出国留学和短期交流学生300人左右。多年来,学校注重全面建校,被省市政府授予省文明高校、省平安示范校园(全省仅5所)、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辽宁最美校园”、市工业科教旅游示范单位、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党建方面,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评选党建类特等奖、思政类特等奖,辽宁省先进党组织、辽宁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省唯一民办高校)、辽宁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辽宁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专项工作成果一等奖、辽宁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等荣誉称号。2021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连续三年位列“民办及独立学院”第一,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中连续三年位列“民办及独立学院”第一。2022年,在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软科发布的全国民办高校排名中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三、辽宁第一,按理工科类院校排名全国第一。学校连续多年被新华网、中国网、搜狐、新浪、腾讯等媒体评为“中国最具实力民办大学”“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2021年度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等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入选汉萨大学联盟 2020 WURI RANKING产业应用类创新项目全球40强,2021年首次入围全球创新大学百强,排名97名,成为本年度入围该排行榜的第7所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大学。2017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并鼓励学校在东北转型中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勉励东软师生“面向未来、代表未来、掌握未来”。学校将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整合社会资源,以持续的改革创新提升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早日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为大连及东北转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沈阳医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9年的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1958年8月,学校升格更名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本科学校,正式更名为沈阳医学院,2001年迁入现校园。 建校72年来,学校实施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战略,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多门类、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的市属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2009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率先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7年成为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护理学专业认证;2019年通过辽宁省医学类本科专业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48.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59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0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7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232种,电子图书7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个。设有管理机构18个、教学机构15个、教辅机构9个、直属附属单位4个,非直属附属医院18个,实践教学基地150余个。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1个二级学科和领域。2020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与大连医科大学联合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本科层次设有医学、理学、管理学和工学4个学科门类20个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6个,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特色专业3个,沈阳市重点建设专业6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一流示范课程21门,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0个。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440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97人、副高级职称8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5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达到92.0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占教师总数比例达到50.44%,其中医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占医学学科教师总数比例达到65.41%。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外引进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5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12人,省、市优秀专家3人,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20人。在八届辽宁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共荣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优秀组织奖8次,连年跻身省内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现有学生19867人(其中本科生7622人,专科生2341人,研究生522人,留学生708人,附属卫校学生1221人,继续教育学生7453人)。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0年,学校在辽宁投档分数线高出辽宁省本科控制线124分,19个省投档分数超出本科控制线50分以上,14个省投档分数超出本科控制线70分以上,特别是辽宁、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六个省投档分数线超过本科控制线100分以上。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优势专业生源质量位居辽宁理工类生源前列。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总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91个百分点。在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学校八次参赛,共荣获东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次;东北赛区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辽宁省首届口腔医学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19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在第六届辽宁省大学生护理技能竞赛中勇折团体和个人双桂。实施全员专业志愿服务,倡导爱与责任是医者的灵魂,与汕头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全国率先发起“中国高校专业志愿服务行动”。荣获团中央“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李嘉诚基金会医疗扶贫行动“医者仁心”奖。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建有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是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辽宁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沈阳市先进院士专家工作站。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斐里德·穆拉德工作站。有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9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沈阳市工程中心,2个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人体科学展览馆为省、市科普基地。“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38项,纵向科研经费合计4095.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8项、市级科研项目87项;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合作项目31项,经费413.9万元。获得省、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9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国际、国家授权专利66项;发表SCI等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论文185篇;出版著作40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2004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学校成为来华留学生培养基地,为辽宁省首批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医学教育质量认证,是全国第15家顺利通过认证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得到国际认可,并被载入世界医学教育名录。先后有来自64个国家的222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培养规模位列省内高校前列。十届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73%。在“中国大学留学生比例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六名。 学校与美国印第安纳卫斯理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德国韦森特博士学校、日本驹泽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韩国康氏细胞生物技术株式会社、韩国大熊制药株式会社、东北制药等医药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日本、德国相关机构开展护士订单培养,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大学开展学生互换交流学习。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樊代明院士、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外进修、讲学或开展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代沈医人秉承“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校训,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形成了“埋头苦干、团结拼搏、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新时期沈医精神和“美丽、和谐、活力、现代”的办学理念,积淀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卫生模范单位”“辽宁最人文校园”“沈阳市文明校园”“沈阳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直属附属中心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沈阳市心血管病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附属中心医院为沈阳市西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实力居市属医院之首,编制床位1500张,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沈阳市创伤、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沈阳市医疗、护理、超声、检验质控中心、沈阳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沈阳市慢阻肺管理和预防临床研究中心。以创伤外科为特色,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突出手外科优势特色学科,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利用自体废弃小腿修复前臂缺损手再植术”。附属第二医院编制床位1400张,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中国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全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辽宁直接PCI医院、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沈阳市分中心、国家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以心血管、周围血管和心理学科为特色,以介入医学为技术优势,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手术年均4000例以上。 “十四五”时期,沈阳医学院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紧扣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主线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错位发展主线,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速特色发展、分类评价的改革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主动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创建高水平、有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医科大学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始建于1984年,为国有公办干部培训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为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院校,辽宁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院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藏书51万册。现有财经学院、商贸学院、管理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数字信息学院、旅游与康养学院、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院,拥有财经商贸类、公共管理类、工艺美术类、应用工程类共计30余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年均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省内就业率在85%以上。现有教职工5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00人、“双师型”教师近300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3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1个,校内实训基地(室)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专家工作室、教师工作站100余个,校企双向工作站(工作室)16个。建有怡亚通数字供应链产业学院、俄速通数字商贸产业学院、辽宁金信学院、顺丰流通管理学院、蓝海管理学院等5个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成绩显著。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奖项71项,省级、国家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43项,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奖项49项。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高职)综合排名全国第123名、全省第3名。 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决策咨询、干部培训、高校社科联、辽海讲坛、国际交流合作等平台,为辽宁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 崇学 精业”的院训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担负起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的法定职责,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辽宁,服务全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建设质量卓越、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