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深圳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现场咨询会邀请函
2011-06-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有关高校:

  我市高考人数较多,上线率、录取率较高,学生素质较好。2010年,我市高考本科录取率达57.4%,专科以上录取率达91.7%。2011年,我市高考报名人数达33000多人,比2010年增加近4600人,增幅达16%。为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为普通高等学校宣传招生政策、招生信息,为广大考生、家长了解招生学校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引导考生合理填报志愿,办人民满意高考,我市定于2011年6月29日举办“深圳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现场咨询会”,诚邀各高等院校参加。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协办: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

  二、举办地点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市民中心B区二楼平台。

  三、举办时间

  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9:00-12:00,13:00-17:00

  四、举办方式

  1.现场咨询:参展院校派出招生工作人员,进入指定展位,接受考生、家长面对面的咨询,以及派发宣传资料。

  2.院校风采集中展示:院校自愿并提供材料,由协办单位统一制作宣传高校特色、优势、招生规定等内容的展板,集中展示。

  五、参展单位

  经教育部批准在广东省有招生计划的普通高校。

  六、参展费用

  每个展位1200元(约3米长),各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申请所需展位数(按实际使用数计费)。上述收费包括展位搭建费、场景气氛布置费、安检设备租用费、卫生清洁费、快餐及饮用水费、协办公司工作费用等。需制作展位背景喷绘及集中展示板的,费用另计。

  七、参加办法

  1.填写好《深圳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回执》(附件1),于6月5日前传真到协办单位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

  2.6月7日前,深圳市招考办根据各院校报名及展位申报情况,对各院校的展位安排进行统筹,发出展位使用确认书。

  3.6月10日前,各院校收到深圳市招考办展位确认书后,将《深圳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申请表》(附件2)传至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并将参展费汇到指定账户(开户银行:农业银行深圳环新支行,开户名: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账号:41014000040008868)。

  4.需制作展位背景或集中展板的,请于6月12日之前将资料以光盘形式提供给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制作要求详见附件3)。

  八、有关说明

  1.展位配置:三面围板,中文楣板,铝合金咨询台1张,椅2张,纸篓一个。每个展位提供10瓶矿泉水、4份午餐饭盒,超出部分由参加单位自行购买。

  2.请参展单位于6月28日16:00-18:00到现场熟悉场地。

  3.咨询活动当天(29日)各单位于上午8:00前入场完毕。

  4.严禁携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进场。

  5.参展单位要维护好本摊位的咨询秩序,注意防火、防盗等。

  6.各参展院校,可提前将拟于咨询会现场发放的宣传资料邮寄至协办单位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海王大厦A座18B,邮编518033),由该公司于6月28日将资料运送至各院校的展位。

  7.需预订酒店的,请填写《深圳市2011年高校招生咨询会酒店预订回执》,于6月10日前传真到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详见附件4)。

  九、联系方式

  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联系人:魏新华、林瑾

  电话:0755-82294044、82294043

  传真:0755-82294042

  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敏18925200100

  陈欢18925200070

  杜英红18925200070

  胡岳情1892520003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海王大厦A座18B

  电话:0755-86122207、86122208、86122209

  传真:0755-86122210

  开户银行:农业银行深圳环新支行

  开户名:深圳市蓝桥国际会议策划有限公司

  公司账号:41014000040008868

  邮箱:QLGJ8@126.COM

  附件点击查看 包含:

  1.深圳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回执

  2.深圳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申请表

  3.深圳市2011年高校招生咨询会院校展板原稿制作要求

  4.深圳市2011年高校招生咨询会酒店预订回执

  5.深圳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参展条款

热门院校

  • 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市黄埔区
    学校简介广州航海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广州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单位,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强特色”建设高校,广东省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省级试点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我国华南地区航运业高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2018年,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2021年4月,广州交通大学建设项目立项获广州市发改委正式批准。2021年5月广州市政府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21年5月,学院获批成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校园面积68万多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其中黄埔校区毗邻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琶洲校区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溯源地广州黄埔古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服务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勤学 善思 厚德 求新”校训;立足广州,面向华南,服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培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以服务海事为特色,工学为主,形成工、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院现有教职工854人,其中专任教师61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222人,占专任教师36.3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9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31%;“双师型”教师237名,占专任教师的38.85%。学校现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南粤优秀教师”6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7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教师中有两位高级船长受中央军委和交通部委派先后3次担任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船长。学院设有海运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航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事管理、邮轮工程与管理等32个本科专业(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862人,继续教育学历学生5507名。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室123个,含校内实习工厂和设备完善的水上训练中心各1个,校外实践基地88个,与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习船4艘,拥有“广航1号”教学游艇1艘。学院拥有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成国际海事组织(IMO)示范课1门,省级一流、精品课程等20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9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8项。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4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校级科研平台11个,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项。多篇专项咨询报告、提案、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广东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课题100多项,其中,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获得市厅级及以上课题 180项,横向项目520项,总经费5377.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85篇。广州航海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共建“中英联合海事研究中心”,与外交学院共建“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海上合作基地”,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共建“泛珠国际航运创新研究院”。与澳门城市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瑞典世界海事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等22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广州航海学院以服务国家航运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7万多人,遍布华南地区航运、港口、航道、物流、海事等部门。2020年12月,1991级船舶驾驶专业蔡木德和1993级轮机管理专业程邦武两位校友同时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与校友“王牌轮机长”吴有胜、“金锚奖”船长李志等“全国劳动模范”一起成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典型代表。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广州航海学院办学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强,引领华南地区海事教育发展,是广东省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教育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 学校简介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创办于2015年3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院规划占地571亩,建筑总规划面积31.5万平方米。目前在校生近万名。学院现有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等5个系,开设临床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中药生产与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医学营养、健康管理、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等20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为国控专业。学院秉承“厚德精业、健行康民”校训精神,坚持“立足粤西,面向广东,辐射全国,服务基层卫生和健康事业”办学定位,大力推动改革发展和协同创新,扎实推进“扩容、提质、强服务”各项建设工作。近年来,学院被评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养老培训机构”“茂名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茂名市营养膳食示范基地”“潘茂名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及全国68所家政扩容提质领跑学校之一。同时,通过打造青年学生健康生活的示范单位、创建“新时代康养特色示范村”、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和实施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力求把学院建设成为广东省特色鲜明的医卫类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天河区
    学校简介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0年进入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排名前1‰,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5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2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17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2017年,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这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又一次新的探索。校区按照“卓尔不凡,臻至一流”的发展定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集聚国际高水平团队、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开展深度国际合作、聚焦前沿科学研究、推进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高地,率先办成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新工科特色的世界一流示范校区。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弘扬“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大力推进“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建设,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 学校简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我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是市政府投资兴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占地810亩。成立于2006年6月,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入榜“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先后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事业单位”“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历年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分保持全省高职院校前五名,用人单位满意度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二名,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设有素质教育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学院(筹)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13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5400余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紧贴中山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专业对接产业”布局,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度对接的38个专业和7大专业群,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无缝对接。拥有一批紧贴国家重点产业和中山支柱产业的骨干专业,中央财支持重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一类品牌建设专业2个,省级二类品牌(含建设)专业8个,一流校高水平建设专业6个,电梯维护与管理、灯具设计与工艺、创业管理是全国高职高专首开专业。学校建设了247个校内实训基地、33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建设国家虚拟仿真中心1个,省级实训基地1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建成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省级协同育人基地2个。学校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全国。学校与专业镇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超过90%,在古镇镇“国家火炬计划照明器材生产基地”成立“古镇灯饰学院”,在南区“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成立“南区电梯学院”,在“中国休闲服装生产基地”沙溪镇成立“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在小榄镇商贸物流园区成立“小榄学院”,在“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成立“红木家居学院”。将办学边界从中等城市向下延伸至乡镇,使教育科研资源辐射到镇区企业、社区,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目前,5个产业学院均形成镇校二元或多元投资结构,构建了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中小榄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和南区电梯学院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还率先试行了现代学徒制。学校积极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服务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以学校“总部”为主体,与多个专业镇合作联盟式协同发展,形成“总部+基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近百名教师作为省部产学研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农村、镇区,协助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派驻人数和科技服务项目数位列全省高校前茅。学校现有市厅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6个,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00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五年技术服务到款额超4000万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200项成果实现转移转化;由学校运营的中山市大学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教融合。学校是国内最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之一,探索构建了普及化、融合化、专业化“三化并进”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体系,形成了“分层施教、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色。连续两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是广东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批示范校。学校运营管理的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荣获“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蔚然成风,涌现出大批投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师生创客。学校搭建面向专业镇人口素质提升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累计承接各类培训20余万人次。贯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化办学,先后和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老挝、瑞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实施能工巧匠落户工程、教学名师培养工程、专业骨干培优工程、教师转型提升工程和高级人才引进工程,打破人事政策壁垒,大量引进职教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教职员工654人,其中专任教师48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1.33%,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占比71%,拥有一批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等,以明阳风电集团董事长张传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家、技术能手受聘学校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学校以创建特色鲜明产教融合高水平职业大学为目标,秉承“修德、砺能、笃行、创新”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天河区
    学校简介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98人,其中副高654人,正高685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23名(含兼职,项目数)、省级人才298人(含兼职,项目数),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25人(含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四青人才3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5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5人。立德树人成绩斐然。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8292人,硕士研究生13012人,博士研究生1437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507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0门。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师范大学。2016年作为5所高校之一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2019年获评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5个。成立“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和“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核心竞争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整体实力以及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师范高校前三,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20名。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师范生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培养质量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均落户我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国培计划”培训教师数稳居全国高校前三甲,率先持续开展中美、中英、中芬等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牵头推进“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质附校资源辐射省内17个地级市。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携手港澳成立湾区教师联合会,组建“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引领湾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对外合作日益拓展。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举办多届东南亚论坛。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设立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教学点总数达32个。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办学思路,积极打造人才队伍高地和科研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加快“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