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内蒙古:高考改革遭遇“拉锯战”
2013-05-2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学业水平考试拟与高考挂钩

  5月20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挂钩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

  这项高考“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等第所获分值计入高考总分,被认为是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内蒙古从5月6日开始的此次“民意征集”活动引起了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内蒙古此次征求社会意见的《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共八条。

  按照规定,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共9科。按成绩等第折合分数计入高考总分。9个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等第加2分,每取得一个B等第加1.5分,每取得一个C等第加1分。

  此外,《实施办法》还对普通高中以外其他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毕业生,往届生,自治区以外考生,保送生等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的情况做出了详细规定。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多年研究高考改革的林晨教授认为,这个《实施办法》充分考虑了挂钩后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较细致。

  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考务二处副处长李秉业说,内蒙古从2011年开始实行的学业水平考试原来只针对自治区普通高中的在籍学生,并不是社会性的考试,与高考挂钩后就必须考虑到各种情况,比如往届生、区外考生等等,不能剥夺他们参加高考时学业水平考试加分的权利。

  《实施办法》还规定,2014年作为过渡,在学业水平考试的9个科目中,凡取得A、B、C等第的科目,均按1分计入高考总分,从2015年开始正式执行。

  公开征求意见引来半数反对声

  李秉业介绍,《实施办法》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前,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已经在教育系统内部征集建议,几易其稿。

  “高考改革关乎每个家庭和考生的切身利益,自治区为慎重起见,还是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目前看,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李秉业说。

  据初步统计,截至5月20日,网上共征集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9275条。

  值得关注的是,在所有意见中,反对与高考挂钩的有4689条,超过了五成。

  有网友明确提出,反对越来越多的挂钩,不是因为挂钩不起作用,而是作用有限。应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发挥出自身的特长,何必再增加意义本来有限的鸡肋呢?

  还有的网友意见认为,高中文理科学业负担太重,增加考试科目,只会更加促使高中学校通过补课或其他途径增加课时,增加学生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林晨教授认为,之所以反对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主要是目前文理分科的缘故,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从高一开始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备战高考上,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科目。

  “这实际上是一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拉锯战。”林晨说。

  李秉业说,两项考试挂钩后,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和评价学校日常教学,引导和激励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克服普通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实际上,改变具有独木桥特征的“高考指挥棒”的消极影响,推进素质教育在近几年几乎成了我国教育部门的长期性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积极推进高考改革试点,探索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计入高考成绩的办法。

  大步走还是小步走?

  “改变一考定终身,实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成绩挂钩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大势所趋。”林晨说。

  实际上,在公开征集的意见中,同意两种考试挂钩的也为数不少。

  但是,更多的意见则集中在加分的分值和具体实行的时间上。

  有网友提出,同意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但是目前加分分值太小,区分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应当加大分值,可以考虑优秀加3分,良好加2分,合格加1分。

  林晨教授的观点是,要“小步走,慢慢来”,开始分值差距应该小一些,然后逐步加大,分值分配问题的原因是个人需求的不同,文理需求的不同,要让学生和社会逐步适应。

  按照《实施办法》,挂钩制度从2015年高考正式施行,2014年高考作为过渡。这引起了内蒙古2011级高中学生的反对。

  从201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内蒙古普通高中在籍学生统一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区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9个科目。到目前,2011年入学的学生已参加了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地理、生物、历史3个科目的考试。

  有网友提出,刚入学时也没有说要和高考挂钩,现在3个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这对2011级高中生不公平,尤其是没有通过这3个科目考试的考生。

  《实施办法》规定,2014年作为过渡,在学业水平考试的9个科目中,凡取得A、B、C等第的科目,均按1分计入高考总分。

  有意见认为,应该取消2014年的过渡期,直接从2015年高考开始,或者从2013年的新高一开始实行。

  李秉业说,自治区教育部门会充分考虑已经征集到的各方面意见,经自治区政府研究确定最终的实施办法。

  林晨教授认为,无论是大步走还是小步走,推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都是高考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一考定终身”意义重大。

  “但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个综合性的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关键是要注重学生品行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综合推进教育评价制度、办学体制机制以及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等改革。”林晨说。

  中工网实习生 杨宇清 记者 张玺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大学园区,始建于1984年,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国家计划统一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政策上享有自主招生的优势。先后为国有和自治区输送应用型人才17万余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院占地约521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56万余元,各类图书资料23万余册。建有标准化的护理、中医、针灸推拿实训中心;中药制剂实训室、会计实务实训室等20余个;还拥有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农村医药报社,圣邦驾校,学院并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院等1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了教学关系,同时建立了6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区内相关本科院校建立专升本合作关系。学院设有护理学院、医学系、理工系、经管系、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学前教育、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畜牧兽医等专业。以医、护专业为特色、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形成以发展高职教育为重点、中专及大专续本教育、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护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还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学》、《基础会计》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学院办学37年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多元化发展的办学之路。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育人报国”的办学理念,先后被教育厅评为“教育示范学校”、“优秀办学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就业示范100强”、“百名优秀学生母校”等荣誉称号。党组织也分别于2011年7月和2016年7月两次被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学校简介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是在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等办学资源基础上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4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是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本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1149.36亩(其中康巴什校区914.04亩,东胜校区235.32亩),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2463.36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529.74万元。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目前有11个教学系部,2个教辅单位,2019年建成了大飞机学院,并依托现有本科专业开设了3个专业方向。学院目前开设2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交通运输、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机场现场运行管理方向、航空管制方向)、机械工程(机务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系统与机载设备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矿物资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医学影像技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社会工作、财务管理,开设3个专科专业,分别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形成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艺术学、管理学、法学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教职工478人,其中专任教师342人,占教职工总数比重为72%,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1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双师型”教师1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5%。教师中,中国工程院特聘院士1人,硕士生导师27人。内蒙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才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3人,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5人,鄂尔多斯市“草原英才”11人,“鄂尔多斯英才”9人,“鄂尔多斯市优秀青年人才”12人,享受鄂尔多斯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好地满足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院拥有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即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特聘教授武强主持的矿山地质与环境院士专家工作站。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即机械与交通工程系“云·智工坊”,建成全区首家智能制造实验实训中心。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现有在校生6978人,其中本科生人数为5800人。学生累计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9项,自治区级奖励63项,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总决赛金奖两项。毕业生中累计有29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学院就业率达90%以上。学院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联合开展研究生和职业类本科教育协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中国商飞、神东集团、内蒙古兴泰建设集团、奇瑞汽车、联邦制药、包头稀土研究院、清华紫荆研究院等多家企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学校简介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前身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学院于2008年开始本科生招生;2010年获准开展留学生教育;2016年启动双学位教育,并被确定为自治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7年获准“专升本”招生资格;202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教发函〔2020〕16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临白塔国际机场,西接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南北两侧紧挨地铁1号线和京呼高铁,交通非常便利。学院毗邻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科技馆,处于呼和浩特市文化中心,是距离自治区政府和呼和浩特市政府最近的高校。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2016年被呼和浩特园林局评为“呼和浩特市园林式单位”,2020年被呼和浩特市绿化委员会评为“首府花园式校园”。学院依据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现有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6大学科门类、15个一级学科,涵盖26个本科专业。26个本科专业为:金融学、保险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物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美术学、绘画、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其中,学前教育、英语、广播电视编导、会计学、美术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设5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建校以来,学院在“立校为公、执教报国”办学理念指引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并以“平安校园”“内涵建设”“国际化办学”为工作指导思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学院被学生和家长称为“内蒙古管理最严格的大学”。在教学方面,学院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通过每天查上课情况、每周开系主任会议、每学期组织教学检查等方式,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团建“五大工程”(人文素质拓展、卓越管理培训、校园文明建设、社会义工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四查制度”(查早操、晚自习、夜不归宿、劳动教育)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了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院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4年增长了14倍,截至2021年共培养输送出近2万名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均居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学院成立有科研工作促进委员会,出台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的科研经费以100万元为基数逐年递增,每年开展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月”。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各类科研立项上百项,发表论文千余篇。在科研方面学院最具特色的是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于2015年成为世界岩画组织第53个成员单位,目前建起了中国北方岩画数据库,出版了《世界岩画艺术》译著系列丛书,发表了20多篇论文。学院的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在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巴基斯坦《外交视野》杂志供稿单位,承担着巴基斯坦两所高校和一家国际期刊的论文评审工作,还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项目,近年来出版3部译著,发表30多篇论文。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外籍师生最多的大学之一,近年来国际化办学特色突显,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和校园文化国际化。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韩国、巴基斯坦、多哥等国家的20余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附属小伦敦英语学校共聘请外籍教师70多人,先后招收来自多哥、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巴基斯坦留学生200多人。2010年,学院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建立友好关系,两任大使先后4次访问我院,至目前共派往巴基斯坦的师生达40多人次。2017年,我院与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共五所院校成为巴基斯坦政府奖学金项目的合作院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保证监督作用推动了学院健康快速发展。建校伊始,学院就提出“三个放心”和“三个前列”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并将党建工作列为学院长期工作的重点。“三个放心”即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家长和学生放心,让教职工放心;“三个前列”即在学院内各项工作中,党建工作要走在前列;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转设前原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各党总支中,我院的党建工作要走在前列;在全区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中,我院的党建工作要走在前列。近年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成绩日益突出,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随之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自治区平安校园”“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先进党委”“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六个好’党组织示范点”等称号。
  • 学校简介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锡林郭勒盟9所大中专院校整合组建而成。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前副总理刘延东等领导曾莅临学院,对学院的办学工作及成绩给予肯定。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609亩,建筑面积43.85万平方米。设有医学系、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护理等51个高职专业及部分中职专业。实训、图书资料等条件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77人。已基本形成了以高职为主、中职教育和合作举办职业本科教育为辅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2019连续三年入选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9年入选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职业院校官微五十强院校”;2020年被人社部评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得了教育部老年护理、汽车维修、Web前端等11个专业1+X试点高校;是“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首批“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基地”、自治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三风一训”:校训:今天的实力,就是明天的机会学风:学中做 做中学教风:博学善教 敬业爱生校风:立德树人 明礼诚信教育理念:成就每一个人奋斗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 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市
    学校简介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1951年1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于1952年在乌兰浩特市建设内蒙古师范学院并招生。1954年8月,学校西迁至呼和浩特市,与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而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的内蒙古师范学院。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2年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高校。2000年,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学校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2亿余元。馆藏图书276万余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33万余册。学校下设20个党政管理机构,26个教学机构,3个合作办学学院,4所附属学校(含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学校)。现有教职工2166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5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3%,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8%,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8%;有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20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5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6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8人(次)、团队12个。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954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71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67人,各类留学生593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97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师范专业24个,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0个,2021年招生专业71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有自治区精品课程78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建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11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自治区众创空间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1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5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1个。建校70年来,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8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8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0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以“兴国必先强师”的使命担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