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天津:普通高校2020年在津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2018-05-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2017级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2020年起,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近日,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全国本科高校已经制定了2020年在津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坐落我市的普通高校2020年在津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已经天津市教委审核通过,现予以公布。

外地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待教育部及高校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我市将再行汇总发布。(津云新闻 记者 赵颖妍)

----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自2006年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奉行“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学、善思、厚德、笃志”的校训,坚持“以规模立基、以管理立业、以市场立身、以人才立命、以特色立名、以文化立魂”六位一体的办学方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追求卓越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有竞争力的专业能力,再加上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理性批判与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与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耐受挫折能力等六项能力。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学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各环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承载新的梦想,新征程开启新的希望:希望天财珠江的在校生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增长才干,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希望天财珠江的毕业生同学们在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成功实现自我的理想与抱负,并以骄人的成绩,伴随祖国与母校,共赴辉煌!希望天财珠江的教职员工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担当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希望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天财珠江,为学院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展望未来,前景可期!让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共同创造天财珠江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东丽区
    学校简介中国民航大学(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现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也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以服务航空运输业、航空制造业,特别是“两业融合”为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是一所具有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1年9月25日成立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航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持,建校始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方槐将军为学校校长,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校址,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中国民航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庆祝大会,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中国民航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书面致辞。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秉承“建民航、兴民航、强民航”之初心,“忠诚、爱国、奋斗”之家国情怀,“明德至善、弘毅兴邦”之校训精神,“严实向上”之校风、“崇德崇严、立学立人”之教风、“笃学、精博、严谨、创新”之学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在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学校设有天津东丽校区、宁河校区两个主校区,以及朝阳飞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有限公司3个飞行训练基地。学校总占地面积16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4万平方米。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安全科学与工程),1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8个本科专业。“顶尖安全、一流交通、知名航宇、精品信息、交叉理学、特色文管”的学科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安全科学与工程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和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航空宇航和交通运输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天津市品牌专业;8个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和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交通运输和通信工程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中欧航空工程师加入了教育部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和飞行器制造工程等3个专业是国内唯一通过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认证的本科专业。所有本科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38门,“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在最近两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由中国民航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项成果二等奖。学校设有15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飞行分校、科技创新研究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其中各类在校研究生近3000人,留学生近2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5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2人,民航特聘专家3人,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等省部级人才共150人次,省部级教学团队11个(2010年以来)。学校现为国内第一所成为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AA BI)正式会员并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同时是国际民航组织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ICAO TRAINAIR PLUS Programme)会员。学校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GEA)共同创办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系统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已连续两次获得法国工程师学衔委员会(CTI)最长期限(6年)的认证,一直担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席单位之一,并于2016年6月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学校与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法国阿尔比矿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分互认和双学位项目。学校不断适应民航强国“转段进阶”发展特征,深化国际化战略,通过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引进优质境外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实践教学丰富,有各类飞行教学训练飞机75架,机务维修实习飞机22架,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3台,其他各类训练模拟机/器208套,各类飞机发动机62台套。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38万册,电子图书317万册,数据库106个,与全球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共建了中商飞、空客、波音、赛峰资料室,开通了中商飞在线、波音在线、空客在线网站,可直接访问相关技术资料。学校生源质量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本科招生质量接近全国高校前5%。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兴业人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主要服务于空管局、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相关单位和中国商飞、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研发制造单位,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铸魂育人。不断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成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发起成立民航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联盟,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6部,获批中国民航行业文化研究中心。学校不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着力构建“十大育人”工作体系。学校坚持文化育人,注重校园文化和智慧美丽校园建设。学校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十三五”以来相继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及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获批民航局“四型”科研院所和“三大”基地,拥有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民航局重点实验室5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6个,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入选团队3个,省部级智库6个。推动民航科技创新(大兴)基地项目建设立项。助力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成立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3个学科群列入首批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近年来,学校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以支撑航空领域国际“ABC”格局形成的科技创新为使命,围绕民航发展战略需求和民航科技发展前沿,以解决国家“民航强国战略”“卡脖子”问题为牵引,着力深化打造“五纵一横一园”科技发展战略主题。在民机安全性与适航、空域安全运行、未来机场及智能装备、通用航空与无人机运输系统、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业务领域组建五大研究院,其中以航空安全为主体,着力打造“顶尖安全”学科高峰,先后成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建和参建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民航热灾害防控与应急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航空装备安全性与适航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航空安全领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正在积极冲击民航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器安全性与适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融入民航科教创新攻关联盟、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全力打造民航科教创新联合体;加强与航空制造业的产学研合作,突破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在民航重点领域形成技术标准,在获批天津市第一批大学科技园基础上努力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做出一流贡献为使命,构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大做强科技创新研究院;培育若干活跃在国家战略必争领域、能够解决重大问题的一流团队,冲击国家科技成果奖励,造就若干国家级领军人才;围绕五大战略主题布局科技创新力量,强化对国产大飞机及发动机、智慧民航的科技支撑。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等航空运输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航空制造企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云南省政府、北京市大兴区委、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政府等政府机构,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机场单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民航机场协会等协会单位,以及华为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特色,在学科建设、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 历经70多年开拓进取,学校已成为中国民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学府、主基地和主力军,致力于成为民航领域的高等教育引领者、科技创新示范区、政策咨询智力库、国际交流排头兵,并最终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
  • 天津农学院天津市西青区
    学校简介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2001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292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现有在校生14000人。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现有15个学院(部),7个学科门类,47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批为天津市2017-2020年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培育)高校,作物学、兽医学和水产三个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有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级特色学科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天津市级精品课程,7个天津市级品牌专业。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植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天农毕业生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学子的共识。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自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专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国家级人才7人,省部级人才5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1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1支,天津市级创新团队11支。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设有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等4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等50个省部级平台。此外,还建有产学研联合体94个,与11家企业联合共建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85项。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7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天津农学院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天津市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列为农业类重要刊源。 学校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以全面有责、全员尽责、全程担责为机制,以培养“思源”奋进、立志乡村振兴、知农爱农的天农学子为目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学校重点打造以“爱党、爱国、爱农、爱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岁末思政课”“天农名家讲堂”“思源大讲堂”“百团百村社会实践”等文化品牌;建设校史馆、智慧园小剧场等文化场所,使其成为弘扬天农精神、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的重要文化资源。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德国、乌克兰、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展望未来,天津农学院将继续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农业大学的新征程。学校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东校区),邮政编码:300392 天津市西青区津同路19号(西校区),邮政编码:300380 天津市蓟州区五百户镇青池1村(蓟州校区),邮政编码:301936 校办电话:(022)23792065 传真号码:(022)23781315
  • 学校简介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天津天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合作办学,从事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大港生态高教园内,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院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紧紧依托母体校——天津外国语大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继承和发扬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努力践行“中外求索 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外语教学的权重,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和涉外型人才。   学院着眼于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模式,主动适应专业转型发展的要求,结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专业需求,先后共设置了19个本科专业,即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日语、朝鲜语(韩国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行政管理、酒店管理、新闻学、学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和护理学。  学院拥有一支精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教授,有在本专业领域享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学者,有在我市相关学科享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还有一批年富力强、爱岗敬业、潜心科研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在各专业已初步建成了学科梯队。现有专任教师269人,其中正、副教授69人,每年聘请外籍教师10余人。现有在校生5800余人,生源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建校以来,我院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大力开展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已成时代之需。我院始终致力于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懂外语、精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法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10余国家4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合作举办了“2+2”(双学士学位)、“3+1”(语言进修)、“3+1+1”或“2+4”(本硕连读)、“4+2”(研究生)及假期短期游学项目,其中还包括对方学校奖学金生、政府奖学金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及线上学习项目。截至2019年底,学院累计派出1600余名学生赴海外留学深造,其中不少学生毕业后就读于所在国名校研究生院,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    此外,学院每年还邀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等语言对象国的外籍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国外知名院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合作,成为学院国际化办学的鲜明特色。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电化教学仪器设备,建有语音实验室21间,多媒体教室72间,计算机实验室9间;还建有同声传译、模拟法庭、平面媒体、护理等专业实验室;拥有7个语种、24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学院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平台和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知与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文献种类齐全,可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联网借阅。学院体育设施完善,拥有标准运动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外体育设施和网球馆、乒乓球馆及健身房等室内体育场馆。
  • 学校简介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行业优势,以能源、建筑、城市管理三大类专业建设群为主,围绕天津区域能源产业强大的综合实力,凸显了行业优势的办学定位,助推了学院多方联动、多元参与、开放共享的办学格局。学院是天津市“十三五”提升办学能力“国内一流水平优质校”、“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具有教育部“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学院党委带领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八项举措,坚持思想引领,打造了一支干事创业的育人团队,多次承办了全国有影响力的技能大赛及“职教周”系列活动等,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多个全国及天津市奖项,成绩斐然。 学院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天津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天津市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效奖,获批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荣获天津市文明学校称号等;教师荣获全国教师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等奖项,获批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学生荣获天津市高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决赛一等奖,天津市大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特等奖等。 学院把人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做足做优做特建筑类专业,发展能源类专业,开发城市管理类专业办学定位,开设31个相关专业(含4个三二分段专业)。在专业培养方向上,学院突出体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增强办学活力,在内涵全面提升中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着力推行“政行企校研”五元融合的办学模式,将“工匠精神”和“担当、守正、有为、共进”企业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学院加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整合资源、效能开放,推动打造职业文化环境,建设美丽校园,促进职业院校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学校实施“温暖工程”,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等多元化资助育人体系;建立了能源集团“聚能爱心助学金”,不让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提升学历的愿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构建了便捷、通畅、完善的学历提升体系,学生可通过推荐、高职升本、专接本等多种渠道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深造。 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优秀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与全国各地26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建院以来,学院为全国各地能源、建筑、电力、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欢迎您报考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