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省2010年本科三批第二次征集志愿院校投档情况统计表
2010-08-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山东省2010年本科三批第二次征集志愿院校投档情况统计表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立于2009年,由大众报业集团投资创办,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高等学历统招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山东省第一所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特色人才的综合性高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院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产业兴校”的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求为目标,走以内涵发展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学院把文化研究与传承作为学科建设的主线,全力创建“文化发展的传承高地和文化产业的创新摇篮”,努力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打造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用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院坐落于青岛市莱西高铁新城,规划占地4260亩,总投资56亿元,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校区环境秀美,交通便利,北门即为胶东半岛高铁枢纽—莱西站,青荣城际铁路、潍莱高铁、莱荣高铁和规划中的蓬西高铁在此交汇,到达青岛主城区、潍坊、烟台仅需半小时,有多趟列车直达济南、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等主要城市,新校区距青龙高速莱西出口仅5分钟车程。目前,第一组团已建成近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和配套实训及生活设施,可容纳近万名师生;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米、国内高校单体最大的综合图书馆也将于2021年3月破土动工。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设有商学院、传媒学院、航铁学院、经管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智能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打击乐学院、舞蹈学院、本科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开设了30多个专科大类专业,50多个专业方向,同时作为山东省实践性本科专业考核试点院校,开设了9个实践性本科专业,倡导“专科入学、本科毕业”,面向全国招生。1.办学理念先进,文化产业特色鲜明。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强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注重培养孝老尊亲、知书达礼的传统文化气质,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获评“2020山东省最佳社会声誉高校”荣誉称号。2.区位优势明显,优越环境快乐成长。青岛是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学院位于世界休闲体育之都、青岛北部绿色崛起的典范之城—莱西。校园建筑风格现代大气,教学楼内配备空气能中央空调和多媒体智慧教室,配合一流的物业服务和专业的餐饮管理,为学生提供了快乐学习生活的优越条件。3.专业特色突出,创新培育家国俊才。我院学科专业设计充分对接市场需求,特色鲜明,注重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深受企业和社会青睐。4.校企订单培养,高端高薪精准就业。 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办学,以岗位定培养目标,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订单定向培养,实现毕业生高端高质量精准就业。师资建设Teacher Development学院实施“专家治校、教授治学、文化强校”战略,注重师德素质的培养和执教水平的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教风优良的专家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500余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35%,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91%,并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院实施“育校风、促学风、正教风”工程,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从单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转向知书达理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提升,从功利性就业型向高素质人性化的人本教育回归。我院坚持强化技能培养,实行教学研融合,实训设备优良先进,拥有各类实训室和实训车间、校企实训基地26个,校企实训基地38个,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轨道交通实训列车、高铁智能物流管理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校外实训基地、铁道通信5G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实训室、智能电梯实训室、舞蹈形体房等实验实训设施一应俱全。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兴趣爱好、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篮球、摄影、武术、相声、演艺、礼仪等20多个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歌手大赛、田径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2020年,我校先后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第七届青岛国际打击乐艺术节、青岛成人教育合作发展峰会等校内外大型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 学校简介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70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历史办学历史沿革学校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师范馆。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70年9月,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年4月,迁回济南。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教育教学办学条件完备目前,学校在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近3850亩(约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大数据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5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1个示范中心)、7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6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国专家局 教育部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山东省国际合作基地、2个山东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等77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培训机构。图书馆建筑面积61369平方米,馆藏纸质书刊346.94万册、电子图书141.67万册、数据库193个。学科门类齐全现有21个学院(部),67个招生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其中2个学科入选“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另有1个学科入围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列。13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等次,为山东省属高校最好成绩。23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4个学科居省内第一,8个学科列省属高校第一。在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中,连续5年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2021年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9位。学校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2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4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先后分别被授予中国百强中学、中国百强小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篮)球特色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迁址青州市办学,201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潍坊理工学院。历山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余人,已培养14届毕业生20290余人,赢得良好社会声誉。教学成果丰硕承担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65门;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个;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国家级地方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项目各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278项。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坚守师范教育特色,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全省同时拥有这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三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显著,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和优势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山东省空白。育人质量过硬建校以来,培养50余万名合格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许多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搏击商海的企业家。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挂靠学校;学校获评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理论宣教基地、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全省“抗疫榜样”2个、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项目1个。近年来,学校3次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26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列全国高校第87位、师范类院校第4位。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3次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获先进集体奖;连续三届入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并获得一等奖多项。连续7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连续五届获得残奥会冠军,连续14次获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和超级联赛等全国赛事冠军。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精良现有14名双聘院士。近50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工程);2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个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6人6次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5人12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5人10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学校领导连续五届当选山东省委委员。47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其中5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0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1人次入选齐鲁文化名家、齐鲁文化英才、省杰青等人才项目。50人次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称号。科学研究科研实力雄厚“十二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999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23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4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文社科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50强。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滚动支持。主办6种学术期刊。学校获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 烟台科技学院烟台市蓬莱市
    学校简介烟台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5年的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19年加入中国教育集团,2021年转设更名为烟台科技学院。学校坐落在享有“人间仙境”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山东蓬莱,面朝大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所环境优美的滨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1789亩,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建有藏书近100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建有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育馆、国际学术报告厅等学生活动场所,建有融媒体中心等80多个实验实训室,建成了以万兆为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学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设有智能工程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葡萄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体育部2个教学部。开设了统招本科专业29个,统招专科专业14个。建校17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以卓越和创新教育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从严治校”,走“务实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全面实施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五大工程”,即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学校文化品牌提升工程。重点打造两大育人特色,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品德培养体系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人工智能和数据产业服务中心、凤凰数字产业学院和葡萄酒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建设成为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最具影响力本科院校”等荣誉称号,是享誉省内外的 “山东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葡萄酒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考点院校”,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 山东现代学院济南市长清区
    学校简介山东现代学院创建于1993年,2003年在山东民进中西医进修学院和山东现代计算机专修学院的基础上,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山东现代职业学院。2015年4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现代学院。学院占地面积1266亩,现有在校生万余人,下设电子信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和人文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药学、学前教育、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中药制药、数字媒体技术、体育经济与管理、视觉传达设计、财务管理、中药学、绘画、舞蹈表演、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和21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和医护为主体,工、医、管、教育、文、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校内建有医学、护理、电子信息、计算机、汽车技术、经济管理、建筑工程、学前教育等9个实验实训中心和2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与285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在董事长刘春静教授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秉承“天道酬勤”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大办学投入,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内涵建设,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桃李满天下的万人大学。学院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德育放在育人首位,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创建“幸福现代”,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确定了“关爱学生,精心育人,启迪智慧,滋养心田,成就现代学子幸福人生”的理念,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推广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培养有文化涵养的师生,创建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现代。2016年4月,共青团山东省委批准我院开办“孔子学堂”,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助力学院进一步打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学院设立了“国学经典德慧奖学金”,对诵读和践行国学经典的优秀学生予以奖励,目前,学院已有五千余人能包本背诵《论语》《大学》《中庸》等名篇。在山东省高校大学生“2016论语大会”中,我院从数百所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组委会表彰和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学院鼓励学生开展琴、棋、书、画、传统舞蹈、体育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志愿者协会、国学社等社团,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现代名师讲坛、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宿舍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学院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爱心公益工程”,倡导学生参与爱心公益活动,以自身行动感恩国家、服务社会,近年来,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各级各类公益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实施“双证书”教育,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学生核心竞争力。同时,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倡导学生立志创新、创业,在校内成立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成为“双创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受企业、行业欢迎的现代职业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3%以上。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致力于提高教科研水平,建成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民办本科优势特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科课题等84项,主持院级教科研项目72项。我院教师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论文643篇,主编教材等57部,获各级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奖励113项,教师编写教材57部,师生获得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10项。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学生核心竞争力。近五年,我校有710名在校生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奖励。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 助推就业创业:学院与济南市高新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海尔集团、浪潮集团、山东开创集团、山东千佛山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建工集团、润华集团、佳怡供应链企业集团、山东齐鲁制药厂、山东福瑞达集团、葛洲坝集团、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与28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拥有临邑县人民医院、济南永固口腔医院2所附属医院。建立了校内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创业平台。校企融合 协同育人:学院实施校企共建工程,已与浪潮集团、北京新天亿教育集团等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开设“浪潮班”、“海尔班”、“润华班”、“佳怡物流班”、“百味堂班”、“齐鲁安替制药班”、“宏济堂班”等2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校企共同招生、培养和管理,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学生毕业后优先进入订单企业就业,部分毕业生短期内成长为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13年10月,学院成功举办“全国第五届民办职业教育高峰论坛暨亚太地区民办职业院校合作论坛”,来自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的60余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山东现代学院邮 编:250104 招生热线:0531-88766666学院网址:http://www.sdxd.edu.cn学院微信号:sdxiandaixueyuan
  • 枣庄学院枣庄市
    学校简介枣庄学院是山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1971年建立的枣庄市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枣庄学院,2012年枣庄师范学校(前身为1908年创建的实业中学)并入我校。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姚建铨教授任名誉校长。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精神,坚持“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聚焦立德树人,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市中、新城两个校区,市中校区占地1142亩,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新城校区占地188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1亿元,实验教学中心2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450余万册。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和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30余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学校设有教学院(部)22个,现有普通本科专业65个,专科专业18个,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建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8个。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年在国际国内创新创业大赛、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000余项。近三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考取率在37%以上。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以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全面改革试验学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先后引进了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等7个产教融合促进项目,以此为依托成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ICT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媒体产业学院、现代健康产业学院、锂电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了涵盖文理工管艺、功能完备的产教融合平台。2018年以来,先后承办了全国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山东省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论坛,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山东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山东最具行业影响力本科院校”等称号。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建有山东省微纳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山东省石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慧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低维量子传感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石榴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危险化学品)、中国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70余个。学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科研课题360余项、企事业委托科研课题15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800余篇,其中高水科研论文1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8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地厅级400余项。学校积极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与枣庄市及地方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110余个。学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来自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等17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64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学历留学生教育等项目。学校与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及南非高教部合作开展了“实习+实训”留学生培训项目。有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萨摩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学历留学生在校进行为期四年的本科阶段学习。学校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联合建设了世界展陈面积最大的世界语博物馆,2019年获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连年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