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海南:2014年高招体育专业3月15日起在海南师范大学开考
2014-03-1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南海网海口3月7日消息(记者税博)7日,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考试局获悉,我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考试定于3月15日—17日在海南师范大学举行。

考生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和报考卡,于2014年3月13日前到高考报名所在的市县招生办领取准考证,逾期不领取的,将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

体育专业考试包括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考试两个部分。除报考铅球、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铁饼、标枪及乒乓球专项的考生以外,其他考生以市县为单位分批次进行。每天上午进行身体素质考试,下午进行专项考试。

考试期间存在替考等违规行为,无论何时发现,均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直至取消今年的高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和高校学籍。

批次安排

第一批(考试时间3月15日):安排儋州、定安、临高、琼海和五指山等5个市县的考生(不含报考铅球、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铁饼、标枪及乒乓球专项的考生)参加考试。

第二批(考试时间3月16日):安排保亭、澄迈、东方、海口、陵水、屯昌和洋浦等7个市县区的考生(不含报考铁饼、标枪及乒乓球专项的考生),以及所有市县(洋浦)报考铅球、跳高、跳远及三级跳远专项的考生参加考试。

第三批(考试时间3月17日):安排白沙、昌江、乐东、琼中、三亚、万宁和文昌等7个市县的考生(不含报考铅球、跳高、跳远及三级跳远专项的考生),以及所有市县(洋浦)报考铁饼、标枪及乒乓球专项的考生参加考试。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海南师范大学位于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现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海南省重点大学,是海南省卓越师资、高级专门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建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18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高级人才,被誉为“琼岛名校,教师摇篮”。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可追溯到有300多年历史的琼台书院,1949年秋正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是海南省第一所公办高校;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恢复海南师范学院建制;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成为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培养体系完整。学校现有24个学院,全日制学生2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9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有67个本科专业,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较强。现有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13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5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1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人员480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海南省杰出人才8人,领军人才65人,拔尖人才195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254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5人,海南省“百人专项”人选6人。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宣部与校共建新闻学院、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是海南省获得最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高校。近五年,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专业竞赛中先后取得国家级奖励575项、省级奖励617项,毕业生毕业去向初次落实率连续多年高达90%以上,是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检查评估中唯一获得A等级的公办本科院校。学术水平较高。着力建设文理优势基础学科、特色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三大学科”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等优势学科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学校现有部委级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1个、其他省厅级平台4个,成立了海南省首个人文院士工作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建成省级院士创新平台19个。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20余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均实现零的突破。共发表学术论文3365篇,其中SCI、CSSCI收录论文1050篇,首次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Science》(letter形式)发表论文;出版著作282部、获批专利121项;多份智库报告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服务地方扎实。学校以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自2007年来,积极响应海南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双五百师范生与在职教师置换顶岗支教培训”“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等项目,为提升海南省基础教育水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全国20所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高校之一,分别与儋州市和定安县共建“海南省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试验区”。面向海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在南海开发、海南生态省建设、黎族文化教育、教育扶贫、热带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海南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近三年新增横向科研合作项目103项。学校图书馆长期注重海南黎族、南海区域等地方文献、东南亚历史文献收集,是海南地方文献收藏最多最丰富的图书馆。学校创建的海南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填补了海南省自然类科学博物馆的空白。学校还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累计引进入孵企业762家,2021年企业总产值近6亿元。开放办学有力。与60多个国家、10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夏威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德国巴特洪堡大学、日本广岛大学等8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合办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教育专业,与美国德保罗大学合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建有海南唯一的来琼留学生预科学院,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现有来自47个国家的1000多名留学生在读。学校与陕西师范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黑龙江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海口市、三沙市、儋州市、东方市、定安县、琼中县、四川省富顺县等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校园和谐稳定。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思路,有力地提升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在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中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为海南省唯一获奖高校。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大学生艺术展等活动中获金奖等国家级奖项20多项。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抓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师教育主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不懈努力,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培养更多的卓越师资和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海师力量!
  • 海南大学海口市美兰区
    学校简介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学校秉承“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敬业 厚德弘毅”的校风。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建设支持;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学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900多项科教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并获准设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建校以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岚清、尉健行、刘延东、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怀备至、倾力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学校现有校园面积6073亩,全日制学生4.1万人,拥有36个二级学院,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4个本科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作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科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专任教师25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近40人。在科研平台方面,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1个培育基地),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1个省级人文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15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2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立项4项。学校依托海南区位优势,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宗旨,凝练出“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办学特色,将“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确定为办学总体思路,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营造“知行合一、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求知治学氛围。近年来,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学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进完全学分制、书院制和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三项重大改革,力求打破学院、学科壁垒,强化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坚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思路,聚焦“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个重点研究领域组建协同创新中心,支撑、引领学校相关领域或学科方向成为“海南急需、国家一流”,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已达成合作的境外院校、国际科研机构和高校联盟208所(个),分别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已建成国际学生教育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2017年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立“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是旅游学科全国唯一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批批莘莘学子满怀激情与梦想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用青春热血奏响创新奋进之歌。60余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近3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造就了遍布全国和海南各大行业的管理与技术骨干,还有一大批人才在境外创业就业。当前,海南正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作为海南唯一和全国热带地区唯一、面向南海最前沿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海南大学正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海南省委沈晓明书记对海南大学提出的“要当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参与者、参谋部、孵化器和后备队”的要求,乘着海南“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东风,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全局,落脚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践,在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与海南自贸港发展相适应的一流大学。
  • 学校简介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是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海南明代先贤唐胄创办的养优书院原址——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的海口攀丹村。学校前身为2004年创办的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4月,教育部批准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海南工商职业学院”。2012年,唐捷先生全资受让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并出任学校董事长。   学校传承“养优”之校训,坚持“师生为本,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优校”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优秀之品德、优容之胸怀、优良之习惯、优异之学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南渡江、西衔美舍河,位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分钟步行交通圈内,紧邻中共海南省委、人大和政协,毗邻海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歌舞剧院、文化艺术中心、体育运动中心等。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校区占地面积约1015亩,拥有标准的室外运动场和泳池,可容纳2000多人的综合性大礼堂。学校实训楼配备各类先进的实训仪器,拥有目前省内最大的私有云平台,为学校开展高水平的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馆藏。学校办学面向市场,形成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具有鲜明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群。现设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旅游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和交通工程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思政课部、公共课部2个教学部。2022年共有大数据与会计、药品生产技术、电子商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37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学校现有学生10000余人,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大批专家、学者、博士、教授、能工巧匠在校任职任教。学校依托海南区位优势,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建有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以及“专升本”和“专接本”继续教育平台;设有国家级海洋生态与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省人文社科基地)、省高校特色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校企联合共建的省级海洋环境检测中心、唐胄养优文化研究中心;辟有国际合作办学渠道,2013年获批为可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2020年获批可招收台湾籍学生资格;2021年获批可招收港澳籍学生资格。我校是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并设有“海南第8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一技多能、特长鲜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重视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历年来,在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依托海南区位和办学体制机制优势,按照国务院“五个对接”要求,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继续推进创新行动发展计划的任务(项目)建设,将创新行动发展计划的实施融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项目)目标;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与工学结合,强化校内实训,密切校企合作,部分专业与相关单位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拓展并不断深化“订单式”培养,形成招生、教学、实训、就业一条龙和学生毕业即就业完整链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和“一院一品”工程,开办院办实体7个,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室、点)79个,与海南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鸟职业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南幼护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三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90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密集地区设立就业联络处,搭建毕业生就业联络平台。2010年至2021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我校均在90%以上。
  • 海南医学院海口市龙华区
    学校简介海南医学院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唯一一所公办医学院,办学7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七万余名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院校、海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牵头单位、国家水上应急教育培训基地、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座落在素有“椰城”之称的热带滨海城市—海南省省会海口市,现有两个校区,城西校区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桂林洋校区(在建)位于海口市江东新区。设有20个教学机构,形成了从专科生到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学校开设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临床医学是海南首个ESI前1%学科,药学和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8个,海南省一流学科7个。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生物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口腔医学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8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850人,博士学位占比43.49%。拥有院士工作站8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9人,引进“长江学者”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海南省高层次杰出人才7人。学校以热带医学为办学特色,形成了稳定的热带医学研究方向,构建了教学、科研、临床“三位一体”的热带医学体系。建立了热带转化医学、急救与创伤研究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卫健委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主办《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是国内仅有两种被SCI收录的全英文国际热带医药杂志,分列全球SCI热带医学期刊第16位和第17位。主办《One Health Bulletin》是中国首创的全健康领域国际性学术杂志。学校拥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101家。附属海南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等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省中医院为海南医学院中医学临床学院,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12所,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泰国玛西隆大学、中国香港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Samuel Waxman癌症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成立“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共同申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南医学院西英格兰学院;发起成立了由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2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成的“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已成功举办三届国际热带医学高峰论坛。学校弘扬“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精神,秉承“厚德、严谨、博学、和谐”校训,树立培养“红色医生”教育思想,创办了海南省首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学生荣获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大赛特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当前,学校正以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己任,坚持走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奋力建设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 琼台师范学院海口市美兰区
    学校简介琼台师范学院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和唯一的热带岛屿——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705年的琼台书院。书院时期,琼台书院作为琼州唯一官办学府,被誉为科举时代琼州学子治学修身、登科入仕的不二之地。建国后,琼台作为海南幼儿与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共向社会输送了8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学校历经书院、学堂、中师、大专、本科院校,三百余年弦歌不辍、诲人不倦,崇文重教、化育英才,是青年学子求学成才的沃土。学校现有桂林洋、府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67亩。现有教职工90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2217人。教师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也有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教学名师、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海南省杰出人才等省级人才。学校开办本科专业25个,其中13个师范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设计学等3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学前教育和科学教育等2个省级一流专业。目前海南省约50%的小学校长、70%的幼儿园园长、80%的幼儿园骨干教师曾求学于琼台。学校2022年在全国28个省份招生,招生计划人数3000多名。详细招生专业请查看各省招办公布的我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更多招生信息情况请登录我校网站招生网页查询。 学校地址:海口市琼山区中山路8号(府城校区) 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桂林洋校区)联系电话:0898—66671919 、65897455 学校网址:www.qtnu.edu.cn E-mail:qtsfzsb@163.com咨询QQ:372652719、2235837205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