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三类特殊招生方案公布 今年仅四类考生可保送
2016-02-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记者1月31日获悉,目前2016年我省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和保送生三种特殊类型的招生办法已经出台,其中明确了报考对象的具体要求。如果你想通过这三种方式圆大学梦,那就要特别注意了。需要提醒的是,三种特殊类型的招生时间十分紧张,考生春节后就要做好准备。

高水平艺术团江苏7高校试点招生

春节后将启动专项测试

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我省7所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其招生具体办法也一并公布。

■试点高校全国共53所高校试点招生。我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7所试点。

■招生对象报名我省2016年高考,具有音乐、舞蹈、戏剧艺术特长,符合拟报考高校高水平艺术团要求,自行向拟报考高校报名。

■专项测试我省2016年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专业测试工作由招生高校自主进行。测试中,每组专家评委的人数应在5人以上,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测试时间应安排在2016年春节法定假日之后进行。

■成绩评定艺术团招收的特长生测试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省内7所部属高校须在测试工作结束后,将优秀和合格等级的评定标准及比例等情况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方可发布测试结论。

■录取要求特长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须达到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或招生计划中提出的等级要求。如高校未作具体说明的,则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须达到该校对其所属科类一般考生的等级要求。

专业测试达到合格等级、高考文化分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相关高校投档线下20分(含)以内(除个别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外)、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达到上述要求的考生,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其志愿向相关高校投档,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高水平运动队20所省内高校试点招生

优秀入选考生可申请文化单考

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类似,今年我省有20所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将从春节后启动。

■试点高校全国共275所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其中江苏省有20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科技学院。

■招生对象参加2016年江苏高考,年龄不超过22周岁者(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符合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等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所持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中的运动项目应与报考高校的运动项目一致,否则测试成绩不予认可。

■专项测试由高校制订并具体组织实施。要根据项目特点和人员情况,实行校内选拔和校外聘请相结合,校外评委原则上应占50%以上。

■成绩评定专项测试达到优秀等级且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的入选考生,可申请参加拟报考高校组织的文化单考;达到合格等级的考生,须选报文科类或理科类,并按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的科目要求参加相应的学业水平必修和选修科目测试。

■录取要求4月20日前将通过文化单考拟录取考生信息报教育部学生司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办理录取手续。享受该政策的考生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的20%。对体育专项测试合格、文化统考成绩达到其所属科类省本科第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且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中D级不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的考生,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按考生的所属科类及高考志愿投档,由招生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保送生

江苏今年仅4类学生可保送

保送后不再参加高考

从去年开始,保送生的门槛就被提高,今年也一样。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仅四类考生具有保送资格。

■保送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达到4C1合格的考生,具有保送生资格:

1.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2.南京外国语学校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优秀且高中阶段均在本校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保送。

3.曾获指定项目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和武术项目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等级,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高校学习。

4.符合条件的公安英烈子女,可以保送。

■保送程序中学须公示拟推荐保送生人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两周,有关信息保留至今年8月底。

■考核录取高校不得以保送生招生形式录取教育部公示的具有保送资格学生名单以外的或未经文化测试和考核的学生。已确认保送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其他形式的录取。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长江水长,太湖水广;学府宏开,桃李芬芳。这里,先后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邓永久,全国行业劳动模范吴长美,中国著名西服工艺大师印柏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唐炜、胡继华、曹阳,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向文君、卞嘉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亚平,青年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得主杨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留青竹刻传承人徐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融理工文艺多学科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现代化企业密集、办学腹地广阔、人才需求旺盛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科教城内。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依托纺织产业起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2001年由国家级重点中专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2011年均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学校设有创意学院、纺织学院、服装学院、机电学院、经贸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教学单位,设有41个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资助发展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含培育),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55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2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9项。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国家规划教材10部,江苏省精品教材16部,江苏省重点教材17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一等奖1项,省信息化大赛一等奖5项,省微课比赛一等奖14项。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优良。学校占地825亩,建筑面积30.6万,固定资产9.00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1亿元。目前,拥有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十大部委联合定向支持建设、区域内唯一的国家动画无纸化公共技术教育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6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级创新实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学校还是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纺织服装产学研示范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江苏省各类人才项目近125人;江苏省市产业教授38人。国内、省内高级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工程师47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3个。同时培养了“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品牌专业儒雅领军者”、“亚太地区竹工艺名匠”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建设。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探索政校企行联动,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牵头成立“江苏纺织服装产教联盟”,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数字创意设计、生态纺织技术研究、时尚服装设计研究、节能环保染料助剂开发、智能纺织装备研发、现代服务业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对外服务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现有300多家紧密依托研发型企业,上千家动态遴选性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服装技术与管理”培训响誉全国,形成了显著的对外辐射与示范的品牌效应。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教育部行指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专项课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完成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等科研项目,并创新性地开展了乱针绣数字化处理技术项目研究工作。“江苏服饰文化研究院”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新产品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常州市产学研优秀项目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双创体系。学校把专创融合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系统课程体系,纳入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基于以学业为基础,以职业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就业为保证,以创业为拓展的“五三三”创新创业体系,并全面系统推进,即构建了教学—培训—竞赛—实践—研究“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教学体系、打造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实践平台、建立了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校协同“三个协同”的育人机制。先后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金奖、一等奖;“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铜奖;荣获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6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大学生最喜爱的创业项目等多项荣誉;多个创业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学子。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国际化发展。先后与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创新推进产教融合,成立常纺院-越南丝路培训中心。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招收和培养学历留学生,目前已招收来自19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现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试点”学校。办学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纺织/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国际服装节特别贡献奖、江苏省社会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围绕创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型、创业型”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绘就新的篇章!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盐城市盐都区
    学校简介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是省卫健委直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省市三方共建学校。学校前身为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7月创办的华中卫生学校,1958年成立盐城医学专科学校、盐城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7月改办江苏省盐城卫生学校。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较长时间承担普通大专及本科的培养任务。1996年开始五年制高职招生,开展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3月1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政发〔2005〕25号)、教育部备案,升格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2月起更名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盐城。学校占地面积843.3亩,建筑面积28.5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6亿元,教学设备总值1.44亿元,图书馆藏书75.46万册。有护理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护理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等医药卫生大类专业21个。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卫生行指委康复治疗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食药行指委药学服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发起单位和主席团单位,江苏省医药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和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卫生高职院校教学协作会牵头单位。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获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骨干专业5个、省级A类品牌专业1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高校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央财支持建设专业2个;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2个,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3门、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优秀在线课程项目2门,国家规划教材10本、省精品教材4本、省重点教材13本、“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秀典型案例”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项目2个、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项目1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5个。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现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944人,校内专任教师453人,其中教授31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72人,博士学位教师56人。有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8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5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7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5人。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人才培养质量全国领先。学校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7年保持近100%,临床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2年保持在90%左右,预防医学专业公共卫生执业助理考试通过率95.35%;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总数16枚。目前,已累计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和团体奖127个,其中特等奖2个、一等奖42个。2021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中获一等奖1项;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获得省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成为全省唯一一所入围国赛的高职院校。学校始终坚持校地融合发展,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近5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3项,其他纵向课题670余项,共获资助经费近1000万元;承担横向课题85项,合同经费总额近3000万元。获淮海科学技术奖、盐城市自然科学进步奖等科研奖项35项。首次发布国内唯一省级层面的基层卫生发展与改革报告——《江苏基层卫生发展与改革报告》;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26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以上190篇,SCI收录论文170篇,获国家专利710余件。同时,学校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药物一致性评价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等4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有效促进盐城及苏北地区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提升,不断提高科教联动服务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的能力。办学8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立业,医德立身”的办学理念和“面向基层、立足苏北、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秉承“行方智圆”的校训精神,弘扬“诚、爱、美、洁、精”的校风、“博学卓识、慎思笃行”的教风和“业精于勤、技进乎道”的学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先后涌现出以“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袁今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护士”周桂娟,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王兆军,学校护理专业创始人、捐资180万设立“奖教金、奖学金”的“中国好人”奚家凯,舍己救人的“中国好人”徐兆学、“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刘启慧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等省级以上表彰30余项。展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将继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苏医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牵头单位、中国软件产教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执行秘书处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长三角地区软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入选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江苏省首批高职扩招试点院校。学校创办于1962年,初名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1980年更名为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2000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充满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常州高职园区,占地1,042亩,建筑总面积32.03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334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5394人、全日制留学生95人,教职工824人。设有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产业工匠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4个教学部。学校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注工业互联网,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的“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人才需求。现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骨干专业7个、实训基地8个、精品课程9门、资源共享课程3门、优秀教学团队4个(含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全国性职教集团1个、区域性职教集团(联盟)3个,并建有省品牌专业3个、省骨干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实训基地9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人文社科重点建设和培育基地2个,省教学名师3名,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学校办学成果得到广泛认可,连续4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跻身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服务贡献50强。原国家领导人温家宝、贾庆林等先后来校视察,给学校以巨大鼓舞。
  • 陆军工程大学南京市秦淮区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座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全军重点院校。她是由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史的全国重点高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点燃“亚洲第一爆”的全国重点高校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开拓新中国军事气象事业先河的空军气象学院和在高科技领域一枝独秀的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   并组建,形成了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格局,担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和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进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的重要基地。   学校占地3700余亩,校舍总面积90万平方米。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并具有工程硕士(8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全军重点学科,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7个全军研究和培训中心。   学校以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为主,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学术造诣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授、副教授65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4人,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可靠保证。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根本,坚持从严治校,注重学风建设,对学员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和行为规范要求严格。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及网上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批学士、硕士、博士等各类军事指挥和专业技术人才。   凡志愿献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止当年8月31日),身体条件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外语语种为英语的地方应届理科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学员入学后,经复查复试合格,三个月内取得军籍和学籍,家庭享受军属待遇;在校学习期间,享受部队供给制待遇;毕业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全军统一分配。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海福巷1号 解放军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10007   联系电话:025 — 84483366 84867716 84864675   网址:http://www.ust.com.cn   电子邮箱:jlgzb@jlonline.com
  • 学校简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位于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高地、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城市——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学校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住建厅共管,省住建厅主管。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86年的“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和始建于1979年的“常州市建筑职工大学”。现有殷村和清潭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13亩,总建筑面积27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员工477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37人,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位占比54.87%,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46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余人。学校是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是国家和江苏省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全国第一批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单位,是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职委员会主任单位和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理事长单位,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校园)、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先进集体等称号,荣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2020年度省委省政府高质量考核争先进位奖,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学校被授予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江苏集训基地、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学校现有内设机构27个、直属单位1个,设有建筑艺术、土木工程、管理工程、设备工程、公用事业等5个二级学院,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基础部等3个教学部。围绕城乡建设行业,以土建大类专业为主共开设39个高职专业,其中高中后三年制高职专业35个、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专业17个,两种学制重合专业14个。有省级高职示范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五年制高职评估优秀专业4个,市级高职示范专业7个,是省内土木建筑大类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高职院校。其中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群和工程造价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入选省级重点教材项目、《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实务》获推国家优秀教材评选。5个项目(1个骨干专业,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获得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开展3+2专本贯通合作,与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新西兰坎伯雷理工学院等海外院校开展海外直通本科,依托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职教联盟与中建三局、省建工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合作,搭建了升学、就业一体化立交桥。学校以“明志、笃行”为校训,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立德树人,服务发展,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办学以来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培养了近三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