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内蒙古: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公告(第26号)本科二批第三次
2021-07-2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现将本科二批第三次网上填报志愿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网上填报志愿的批次及科类

批次:本科二批

科类:文科、理科、蒙授文科、蒙授理科。

二、网上填报志愿条件

考生状态必须是自由可投,其投档分(即高考总分加政策性加分,下同)须达到本科二批相应科类最低控制分数线下20分。

对专业备注中标明“不降分”或特定分数要求的院校(专业)按相应分数执行。

三、网上填报志愿时间

1.7月29日15:00开始填志愿;15:30后不允许删除志愿,但可以新填志愿;15:50时后既不允许新填志愿也不允许删除志愿,只允许修改志愿。

2.16:00发布第一次统计数据,18:00发布最终统计结果。

3.网报志愿分段结束时间:

四、网上填报志愿计划

本次填报志愿所用招生计划见“2021高考填报志愿专栏”中的“本科二批第三次网报计划统计(网上填报志愿专用)”。

五、投档与录取

网报志愿结束后按1:1进行投档,如有退档,对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顺延投档。

六、其他未尽事宜按《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公告》(第22号)执行。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学院概况: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2020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2020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现有农林、畜牧兽医、乡村建设与水利工程、信息技术、健康管理、现代服务与管理、文化艺术等七大专业群。开设畜牧兽医、护理、园林技术、水利工程、大数据与会计、空中乘务、大数据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等27个专业。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办学特色,以“新农科”为专业建设重点,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倾力打造“理念先进,开放共享,德技双馨,民主和谐,环境优雅”的新型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学院坐落于赤峰市松山区查干沐沦大街与大宁路交叉口,位居城区,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规划占地面积800亩,总建筑面积20.82万㎡,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图书馆、体育场、餐厅等教学基础设施,2023年全面竣工。学院投资1.2亿元用于实训室建设,现有实训室70多个,实训设备3万余台(套)。目前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40多个,附属医院1所。图书馆藏书16万余册。新校园建成后将是一所空间集约、功能复合、生态健康、设施齐备、自由开放的花园式、智慧型、文化型校园。“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学校的发展寄予厚望,并为学校题写校名。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以国家名师、省市级专业带头人、技能大师为引领,“双师型”教师为骨干,专业客座教授为补充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24人,硕士研究生76人,外聘客座教授和技能大师40余人,建有4个大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学院秉承“以就业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主线” 的教育理念。摒弃以知识单向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与岗位能力和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体系,采取“项目教学”、“模块教学”等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减少理论课时,加大实训和实践力度,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历练技能,形成本领。管理模式:学院牢固树立新型学生发展观,办适合的教育,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思想,践行“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德育理念,把“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落到实处。实施提升学生自信的“亮点工程”,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点,重塑学生信心。开展以育人为本的学生活动和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拓展爱好、发挥特长、锻炼技能的平台,让学生在其中放飞自我,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构建民主、自由、平等的校园环境氛围,打造活力四射的青春校园。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学校简介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是由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大学与社会投资方合作,于2005 年开始筹建,2008 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并在当年开始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毗邻南湖湿地公园和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院秉承“立德立学、创新创业”的办学宗旨,按照“立足北方、育人育才、创业实干、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在继承内蒙古大学品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有艺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 8 个院部,开设了绘画、动画、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汽车服务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软件工程 28个本科专业,形成文、理、工、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8400 余名。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教师在自治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1人、教学团队2个、优秀教师2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精品课程5门。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5项,校级项目98项,发表论文92篇,获得专利2项,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12本,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1项。学院建有过程控制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录播演播室、同声传译语音室、服装产品艺术实训室、动画实验室、会计仿真实验室等50间专业实验室,与78家单位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着力构建“立德立学、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立了学风教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以生为本、求实拓新”的教风和“崇德尚学、勤勉笃行”的优良学风。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形成了“教学深化—科研辅助—以赛促创—服务支撑—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实现教学嵌入与深度融合。开设创业仿真实训课,系统进行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学分和“双创基金”,实施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孵化。“程序设计大赛”、“工程制图大赛”、“英语知识竞赛”、“成语大赛”、“财会技能大赛”等专业竞赛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创新育人平台。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骄阳之家”成为创新教育的先锋代言。近5年共完成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5项。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铜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华北五省赛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近5年,共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竞赛奖项170项,生动诠释出创院学子的创新实力和青春风采。学院敞开胸襟迎接全球化浪潮,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间交流合作,举办中蒙俄艺术文化研讨会、大学生设计艺术展,彰显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缔结伙伴院校,与英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本硕连读保送研究生项目、学历提升计划,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出国深造和交流学习平台。学院聚力打造文化育人平台,深耕精神文化沃土,涵育师生品行情操,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青年成才圆梦。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心理健康活动月……青春舞台千帆竞舞,活力绽放。“志愿服务季”、“毕业季”、“迎新季”、“感恩季”主题活动,激发精神动力,汇聚青春能量。创院大讲堂、主题朗诵会、诗词吟唱、创意涂鸦、话剧展演,诸多文化育人品牌亮点纷呈,影响广泛。“创院之星”、志愿服务,立责任担当,树青春榜样。学院每年开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200余场,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弦歌昂扬。这里,是青春绽放的舞台,是敦品励学的殿堂,创院学子精于学业,全面发展,放飞希望,成就梦想。截至目前,学院已向区内外各单位培养输送毕业生近2万人。学院各届毕业生遍及区内外教学、科研、党、政、军及企事业各条战线。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能力,贏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大批创院优秀学子在地方岗位上奋发有为,成为骨干,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书写创院华章。
  • 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市
    学校简介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1951年1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于1952年在乌兰浩特市建设内蒙古师范学院并招生。1954年8月,学校西迁至呼和浩特市,与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而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的内蒙古师范学院。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2年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高校。2000年,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学校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2亿余元。馆藏图书276万余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33万余册。学校下设20个党政管理机构,26个教学机构,3个合作办学学院,4所附属学校(含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学校)。现有教职工2166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5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3%,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8%,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8%;有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20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5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6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8人(次)、团队12个。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954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71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67人,各类留学生593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97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师范专业24个,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0个,2021年招生专业71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有自治区精品课程78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建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11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自治区众创空间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1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5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1个。建校70年来,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8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8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0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以“兴国必先强师”的使命担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学校简介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前身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学院于2008年开始本科生招生;2010年获准开展留学生教育;2016年启动双学位教育,并被确定为自治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7年获准“专升本”招生资格;202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教发函〔2020〕16号),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临白塔国际机场,西接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南北两侧紧挨地铁1号线和京呼高铁,交通非常便利。学院毗邻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科技馆,处于呼和浩特市文化中心,是距离自治区政府和呼和浩特市政府最近的高校。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2016年被呼和浩特园林局评为“呼和浩特市园林式单位”,2020年被呼和浩特市绿化委员会评为“首府花园式校园”。学院依据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设置学科专业,现有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6大学科门类、15个一级学科,涵盖26个本科专业。26个本科专业为:金融学、保险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物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美术学、绘画、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其中,学前教育、英语、广播电视编导、会计学、美术学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设5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建校以来,学院在“立校为公、执教报国”办学理念指引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并以“平安校园”“内涵建设”“国际化办学”为工作指导思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学院被学生和家长称为“内蒙古管理最严格的大学”。在教学方面,学院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通过每天查上课情况、每周开系主任会议、每学期组织教学检查等方式,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团建“五大工程”(人文素质拓展、卓越管理培训、校园文明建设、社会义工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四查制度”(查早操、晚自习、夜不归宿、劳动教育)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了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院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4年增长了14倍,截至2021年共培养输送出近2万名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均居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学院成立有科研工作促进委员会,出台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的科研经费以100万元为基数逐年递增,每年开展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月”。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各类科研立项上百项,发表论文千余篇。在科研方面学院最具特色的是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于2015年成为世界岩画组织第53个成员单位,目前建起了中国北方岩画数据库,出版了《世界岩画艺术》译著系列丛书,发表了20多篇论文。学院的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在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巴基斯坦《外交视野》杂志供稿单位,承担着巴基斯坦两所高校和一家国际期刊的论文评审工作,还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项目,近年来出版3部译著,发表30多篇论文。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外籍师生最多的大学之一,近年来国际化办学特色突显,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和校园文化国际化。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韩国、巴基斯坦、多哥等国家的20余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附属小伦敦英语学校共聘请外籍教师70多人,先后招收来自多哥、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巴基斯坦留学生200多人。2010年,学院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建立友好关系,两任大使先后4次访问我院,至目前共派往巴基斯坦的师生达40多人次。2017年,我院与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共五所院校成为巴基斯坦政府奖学金项目的合作院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保证监督作用推动了学院健康快速发展。建校伊始,学院就提出“三个放心”和“三个前列”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并将党建工作列为学院长期工作的重点。“三个放心”即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家长和学生放心,让教职工放心;“三个前列”即在学院内各项工作中,党建工作要走在前列;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转设前原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各党总支中,我院的党建工作要走在前列;在全区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中,我院的党建工作要走在前列。近年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成绩日益突出,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随之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自治区平安校园”“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先进党委”“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六个好’党组织示范点”等称号。
  • 学校简介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0年,时名伊克昭盟蒙古族师范学校,1989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2000年与原伊克昭盟艺术学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2012年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使用蒙汉双语授课、以培养培训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金三角”——呼包鄂之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占地面积28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5100余人。建校四十余载,学校秉承“仁爱、博识、笃行”的校训,坚持“以德立校、用爱育人,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管理赢校、特色优校”的办学理念,崇尚“爱生、爱岗、爱业、爱校”的教风和“好学、善学、博学、尚学”的学风,深耕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领域,全面推进“双高”建设和内涵发展,积极开展“3+2”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和专本衔接培养项目,设有“三系两部”5个教学单位,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18个专业,形成了以“幼、艺”为特色的两大专业群。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在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多次获奖,成为推动自治区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中坚力量,被誉为“幼儿教师的摇篮,艺术人才的沃土”。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育并举,大力推进人才工程。现有教职工31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6人,副高级职称者6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者102人;1人入选草原英才,1人入选鄂尔多斯英才,1个团队入选鄂尔多斯产业创业创新人才团队,1个团队获评自治区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学校有全国社科评审专家、自治区教材评审专家、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教学能手等各级各类专家21人,柔性引进及外聘专家教授70余人。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民族、幼教、艺术”特色,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之路,先后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出2万余名幼儿教师、学科带头人、幼儿园园长、艺术人才和文艺尖兵,广大毕业生已经成为区内外幼儿园和艺术团体的骨干力量,招生就业始终呈现“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舞蹈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屡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舞蹈专业师生曾荣登央视春晚舞台。学校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积极承接国培计划,大力培训自治区各级各类幼儿园骨干教师;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成立校园乌兰牧骑,承担自治区乌兰牧骑队员培训项目,多次参加全国、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各类大型演出,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服务基层人民群众,有效提升了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学前教育学会,依托学会为自治区学前教育发展组建智库,承担自治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等多项国家标准的研制,有力推动自治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师生心中牢牢扎根。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为建设特色鲜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支柱性专业区内一流、标志性专业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院校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