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吉林: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实行
2016-04-0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据有关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已有16个省份相继公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我省高考改革何时开始?昨日,长春晚报记者从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处获悉,我省将于2018年正式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教育部已批复。

该教育界人士提醒学生和家长,目前在互联网及朋友圈中传播的关于吉林省2016年、2017年高考改革的方案均不准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18年开始正式实行,确切地说,是从2018年秋入学的那届高一学生开始。

我省的高考要怎么改?据悉,我省去年已制定出台《吉林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应该和上海等高考先行试点的省市大致相同,实行‘3+3’模式、不分文理科、英语等部分科目提供多次考试机会等。”该教育界人士说。(记者陈琼)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座落于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环境优美、生态宜人,是名副其实的山水校园。校园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2021年10月,一期正式投入使用。 1960年,学校由财贸部主导建立,名为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与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院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同根同源,1969年停止招生。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基础上恢复建立吉林省银行学校,1979年更名为吉林银行学校。1983年在校内创办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职工大学,1984年升格为长春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共管的金融院校。学校集金融人才培养、金融行业培训、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一体,是吉林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服务基地和金融服务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 学校现有在校生9060人,设有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基础部和体育教研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服务与管理、国际金融、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空中乘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等44个专业,是吉林省金融专业设置最早、专业覆盖面最广的院校之一。现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课5门、优秀课2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支、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现有教职工402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83人,博士、在读博士34人,硕士24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金融行指委委员1人、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吉林省社会科学学科规划专家5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1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69%,形成了一支学历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以服务金融领域为特色,致力于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与多家银行、企业合作,建立了百余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了27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电子商务等专业全覆盖的校内实训基地,全面推进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创办创建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东北亚金融博物馆等国内首创和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正逐步成为吉林省金融业发展的智库。 学校在金融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办学治校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先后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因在全国和我省金融教育领域影响广泛,被吸纳为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单位、教育部全国金融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教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金融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长单位、吉林省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和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和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院校、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得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示创新型物流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金融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高校社科期刊研究会秘书长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学校生源质量优良,人才培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招生工作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投档率和报到率连续保持吉林省同类院校之首。其中金融、会计专业均在二本线左右,普通专业录取均为三本线上,毕业生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100%,在金融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超过50%;专升本录取率达到50%,名列全省前茅。 恢复建校以来,学校为全国培养了近4万名优秀毕业生,培训金融行业员工5万多人次。校友中任各级金融机构局长、行长以上职务的1500余人,金融高管5000余人,在我省县以上人民银行、银监局、各类金融机构任中层以上干部的占50%以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监事长陈跃军、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兼外汇管理局局长周振海、吉林省银监局原局长高飞、中国银行原吉林省分行行长张平、光大银行长春分行行长王守坤、中国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行长刘清军、盛京银行长春分行行长张学文、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总裁张剑峰、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国如、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董事长田中君、吉林省阜康酒精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文柱等均为学校毕业生。学校被誉为吉林省“金融界黄埔、银行家摇篮”。 学校坚持“科学、民主、务实、求是”的办学精神,秉承“诚信、笃学、崇实、创新”的校训,全面提升内涵、拓展外延、凝聚力量,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金融特色鲜明,东北亚区域合作办学水平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强的职教本科。
  •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白城市洮北区
    学校简介白城职业技术学院是2007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63人,教授3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15人,“双师型”教师116人,硕士研究生71人。教学系(部)10个:艺术教育系、师范教育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生化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部、政治教研部。现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24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学院拥有工程训练中心、汽运实验室、建工实验室等3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以白城市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40家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校内外实验实训需求。现面向全国18个省份招生,在校生3518人。学院与北京中德诺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白城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一汽吉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集团白城中一精锻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技能型人才。 学院的办学质量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被吉林省总工会确定为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被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委等五部门联合评选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学校简介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学校前身萌发于1946年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1958年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吉林艺术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吉林省首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的院校,2020年成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地处得天独厚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拥有表演、造型、综合、城市艺术四个校区,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戏曲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和附属中等学校13个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868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45人,本科生7641人。学校“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日益彰显。学校秉承传统,弘扬优势,遵循艺术高等教育规律,积极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确立了“项目带动教学、科研深化教学、展演促进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的理念,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目前拥有42个本科专业,几乎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内的所有艺术类专业,其中音乐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产品设计、动画、音乐表演、环境设计10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雕塑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均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其中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为吉林省一流学科;有艺术、风景园林、新闻与传播3个专业硕士点。有视觉形象设计、风景写生、室内乐(民乐—古筝)、艺用人体解剖虚拟仿真实验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金课”(其中1个A类,4个C类)、12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有6个国家级科研创作平台,含冬奥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视协纪录片研究中心和动态影像视觉艺术创研基地;17个省级科研平台,含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3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高校特色智库、1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2个吉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等艺术教育研究基地。学校艺术类学科专业整体建设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学科、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平台数均位居国内地方艺术院校前列。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61人,含二级教授12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3人、省拔尖创新人才8人、省突出贡献专家8人、长白山技能名师7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教学名师6人;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创新团队4个。面向国家尤其是地方文化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创作,师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60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数居全国地方艺术院校前列;设计制作2022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得到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的高度评价和主管部门的表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项,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2项、理论评论奖1项;全国美展金、银奖各1项和铜奖3项,中国美术奖铜奖1项;6次获中国戏剧奖校园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连续3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十佳”;3次获中国动漫“金猴奖”;还在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曹禺和田汉戏剧奖评选,“桃李杯”“荷花杯”舞蹈大赛,“中国好声音”,乌镇国际戏剧节,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一系列大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长白山文艺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新闻出版奖等省级以上政府奖励100余项。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人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近十年国产电视剧最高收视记录)导演李路等6位主要演职人员,G20峰会音乐会、2017博鳌亚洲论坛闭幕式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宴演出担任琵琶首席赵聪等均毕业于我校。如今学校人才培养已桃李满枝,有中国歌剧院院长、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刘云志,著名作曲家唐建平、王丹红;著名画家贾涤非、赵开坤,“亚洲博鳌论坛”整体视觉设计者张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得者、吉林省作协主席金仁顺;中国舞协副主席、舞蹈家王晓燕;著名影视演员张凯丽、闫学晶、丁海峰、王韦智、国歌、张晓龙、侯天来、许文广、赵明明、杨童舒;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毕铭鑫;文化部原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董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刘绍勇,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静茂和赵铁春,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等一批优秀文化管理者,他们为繁荣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学校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和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组织牵头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设计、国庆五十、六十、七十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制作、上海世博会吉林馆主题陈述方案策划与设计和宣传片制作,负责“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开闭幕式、全国第十二届冬运会等的视觉形象设计,承办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长春国际雕塑展、长春国际陶艺作品展、全国艺术纤维展等;参与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国际电影节、国际动漫节等重大展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连续举办教育部俄罗斯艺术大师班,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目前学校已与英国约克大学、诺森比亚大学、胡弗汉顿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开展了2+2、3+1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与澳门城市大学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还同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开展学生交流。邀请了众多的国际高水平艺术家来我院演出、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注重繁荣社会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在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推动艺术走进社会、走进大众、走进生活。近年来,学校以师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结合“高雅文化进社区”和“百校美育工程”两项品牌实践活动,每年不间断的举办音乐会、设计作品展、绘画展、话剧小品、舞蹈专场等活动千余场,免费接待社会群众10万余人次,受到了社会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七十余年的栉风沐雨,七十余年的辉煌征程,今天的吉林艺术学院正秉承“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校训,发扬“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艺术教育理念,朝着“面向世界、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水平艺术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 学校简介吉林医药学院1952年建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2004年8月,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成为省属公办高等学校,现为吉林省惟一独立设置的西医本科院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学校现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学校现有23个机关职能部门、3个群团组织、14个教学单位、4个直属单位、2个教辅单位、1个科研单位;3所附属医院和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各类实习实训基地163家。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957(含留学生数)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341人。近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校本部教职工686人,专任教师497人,其中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60人,高级职称215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现有吉林省人大代表1人、吉林省政协委员2人,吉林省人民政府长白山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12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1人、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型教授1人、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1人、省青年科技奖2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教学新秀3人、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优秀教师2人。现开设2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分布于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高水平特色专业A类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转型发展示范单位3个、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9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项、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科研学科基础扎实。学校立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其中与南京大学合作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1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30项,其中二等奖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5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40项。临床医学、药学获批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 A类、B类。与延边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共计156人。2015年,学校成为省属首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试点单位,与延边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1人,共有省级科研平台23个,其中省科技创新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1个;吉林市应用产业研究院4个、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交流广泛开展。现有客座教授29人,外籍教师1人。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荷兰、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同香港Maryknoll医院合作开展1+N境外育才项目,与美国圣约翰大学、韩国大邱保健大学、加图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现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韩国建阳大学联合开办生物制药本科专业。现有留学生341人,来自8个国家。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出国交流学习,2014年以来,共54人次相继赴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学习。学校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首批中医类别实践技能考试11个国家基地之一、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吉林省基地、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省全科医生培养典型单位、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单位、省村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吉林市卫生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临床技能中心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吉林地区考点、社区医生培训基地。学校是中国药理学会合理用药科普吉林示范基地,是省解剖学会、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省全科医学学会理事长单位,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单位,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校附属四六五医院占地面积4.43万平方米,资产总额4.9亿元,医院编制床位数500张,大中型医疗设备1000余台(件),现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吉林市区域医疗中心和多地定点医疗单位。附属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占地面积6.00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1000张,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县级医院百强、中部省份十强”、全国文明单位、吉林省劳动模范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诚信单位等众多殊荣。附属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占地面积15.89万平方米,核定床位826张,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批认证的“高血压教育与管理规范化示范基地”,是“中国卒中协会中国卒中中心联盟”首批授牌认证的“卒中中心及卒中防治联盟成员单位;目前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职业卫生和社区卫生于一体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 学校简介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99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教职工180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省政府参事3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9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990人,其中,本科生16599人,硕士研究生3767人,博士研究生505人,留学生119人。有在籍函授生4348人。现有73个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居省属高校首位;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87个。拥有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部教材获评2020年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项目;7部教材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7部教材获批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省级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2001年和2007年在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2018年再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批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学校深入推进新农科建设,2021年,成立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成功承办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打造新农科建设协同育人的“吉林模式”。多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现有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秸秆生物学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等22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3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16项,科研经费达到8.7亿元。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奖励97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首家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科技帮扶的“靖宇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18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李玉院士荣获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93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中非绿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学校占地1347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34公顷,校园建筑面积44.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77.73万册,电子图书133.5万种。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 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0余万优秀学子。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并作为全省高校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2018、2019年,先后2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19年,学校党委被评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成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1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