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2017-06-2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市州招考办:

根据《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规定>的通知》(川招考委[2016]57号)、《关于做好我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7]20号)和《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改进意见>的通知》(川招考委[2016]78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为做好我省2017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填报志愿政策办法

1.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和省外单独组织专业考试的“985工程”及“211工程”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单独考试,专业成绩合格且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文化成绩达到我省或所报学校相关要求的考生,可以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志愿。

2.参加其他单独组织专业考试的院校的专业校考,专业成绩合格且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文化成绩达到我省相关要求的考生,可以填报艺术类本科第二批志愿。

3.参加四川省艺术类专业统考且专业、文化成绩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省内学校和认定我省专业统考成绩的省外学校(以下简称认定成绩学校)的艺术类本科第一批、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艺术专业或文化成绩只达到省定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只能填报省内和认定成绩学校的艺术类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

4.体育类考生按专业的本、专科层次分别填报本科、专科批次志愿。体育专业统考成绩及文化成绩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省内外学校的体育类本科、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体育专业统考成绩或文化成绩只达到省定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只能填报省内外学校的体育类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

5.报考艺术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可以兼报民航、空军招飞和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同科类其他普通高校。兼报民航、空军招飞时,招飞志愿优先于艺术和体育类专业志愿(体育单招除外)。

6.参加普通高考的艺术考生依据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参加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艺术考生依据普通高校艺术类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计划填报志愿。两类考生志愿不能交叉填报。

7.艺体类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音乐类招收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美术与设计类招收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体育类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第一志愿投档时,在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成绩,结合分市州招生计划,按规定的投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放分市州实施范围县的合格考生档案,供学校审录。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则在全省考生中根据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或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分别向学校投档,供学校审录。

8.艺术、体育类专业本、专科各批次和免费师范生本、专科录取中未完成的计划,将向同批线上未录取考生公开进行征集志愿。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征集志愿时间内未填报征集志愿的,则视为自动放弃。

二、关于投档方式

我省对省内学校和认定成绩学校艺术类本、专科招生按“多类兼报,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体育类本、专科按“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供学校审录。

单独举行专业考试的学校,采取“根据志愿,全部投档”的办法。其中,对于填报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志愿的考生,只要校考成绩合格,且其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则全部投档,供学校审录;对于填报以上学校之外的单独举行专业考试的学校志愿的考生,除校考成绩合格,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外,其文考成绩还需达到我省同类专业同批次招生录取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

三、今年指导考生填报艺体志愿的几个注意事项

1.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内设1个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1个专业志愿和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2.艺术本科第一批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只能填报同一类别的专业,其中音乐表演类只能填报1个专业志愿,其余类别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⒊艺术类本科第二批内设1个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1个专业志愿和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⒋艺术类专科专业招生录取为一个批次,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只能填报同一类别的专业,其中音乐表演类只能填报1个专业志愿,其余类别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⒌体育类本科专业招生录取为一个批次,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设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⒍体育类专科专业招生录取为一个批次,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设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⒎艺体类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的本、专科分别设置2个顺序志愿。其中第一志愿设置1个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1个专业志愿(市州);第二志愿设置4个平行的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6个平行的专业志愿(市州)。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的第一志愿仅限本市州实施范围县合格生源填报,考生填报非本市州志愿无效;第二志愿和征集志愿全省所有考生均可填报。艺体类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的录取,原则上安排在同层次相应批次前进行。

⒏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各类专业成绩分段统计表在“www.sceea.cn”上向社会公告,可作为考生选报志愿的参考。

⒐今年在我省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学校、专业、招生代号,招生层次、专业类别、投档模式、计划数等信息公布均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招生考试报》招生计划合订本”为唯一权威发布。

⒑对省内学校和认定成绩学校,除音乐类中的音乐表演类专业外,其余类别均以学校为单位按专业大类(编导类区分文理科)划线投档。各地在指导填报志愿时,除引导考生查阅“招生计划合订本”、学校《招生章程》或《招生简章》,了解各学校对专业、文化、身高、体检、单科、性别以及文理科类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各学校的投档模式及录取规则,根据自己优势选报学校及专业志愿,避免误填。

⒒填报志愿时,若有考生因报考学校及专业代号不能在“招生计划合订本”中查到,请各县(区)招考办进行认真复核后速与各市州招考办联系询问,市州招考办应及时与省教育考试院联系,待得到确认后再行指导考生填报。

四、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及要求

⒈艺术体育类考生在我省公布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后填报艺术体育类专业志愿。

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 且公布各类专业招生录取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后、6月28日17∶00前进行。

⒉对每个批次未完成计划采取公开征集符合条件未录取考生志愿的办法。征集志愿的办法及要求将在录取期间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时尚未录取、但在征集志愿投档时已确定录取的考生,其征集志愿无效。

⒊针对今年艺体类专业招生录取改革力度大的实际情况,各级招考办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根据本通知的精神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加强对填报志愿的指导,切实保障艺体志愿填报工作圆满顺利。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17年6月7日

热门院校

  • 成都东软学院成都市成华区
    学校简介成都东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投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兼顾留学生教育和专科教育,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学校位于成都市郊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校园独具川西园林特色,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目前,在校生16000余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国家创新创业战略背景下,面对“互联网+”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学校依托东软IT产业优势以及成都软件产业的环境优势,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明确了服务IT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已发展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高校。学校与东软集团、华为、百度、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微软、英特尔、IBM、SAP、惠普、思科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运用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新应用”持续更新教育教学,有50%的专任教师具有产业经验,同时与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坚持OBE-TOPCARES方法学,紧紧围绕“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三个关键词,深入推进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专业4个,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四川省线下一流课程4门,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5门,四川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1门。创新的教育模式以TOPCARES教育方法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改革成果,依据IT人才能力要求,创造性地构建了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八大能力体系(技术知识与推理、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形成了以OBE为导向的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学校强调“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实施“1321”学期设置:1个学年3个学期,其中2个基于案例和项目的理论学期,1个集中训练的实践学期。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既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能力将拥有的知识不断创新和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去。强化外语应用能力学校注重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常年聘请十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从事英语、日语课程的设计、开发与教学。“立体化”和“行业化”特色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上有实质性的收获,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构建了“六有八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和因素实施监控,实现了教学质量保障有目标、有标准、有监控、有评价、有反馈、有改进。三校三地交换学习东软教育在国内有三所本科高校,各有特色,分别位于四川成都、辽宁大连和广东佛山。成都东软学院的学子可以在就读期间自愿选择前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或者广东东软学院相关专业交换学习一年,以获取第二校园学习经历,感受区域文化,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促进自身多元化发展,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状况,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良好的教育环境条件数字化校园校园内遍布31000余个信息节点,网络覆盖全部教学区、宿舍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得需要的信息。学校中心机房互联网接入带宽为40G,充分保证学生上网的需求,采用全千兆综合布线,100余台高端服务器搭建应用服务平台,超大存储阵列容纳海量信息,为学校IT教学、科研与在线实验平台提供坚实保障。所有教室均为全空调、多媒体一体化教室,配置多媒体投影设备、扩音设备和教师工作用机,学生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和部分综合性实验。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职称学历高、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0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参与英语、日语和专业课的教学。学校十分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从东软集团、思科、SAP等知名企业聘请60余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授课能力的教师到学校授课,同时定期选派在校教师到东软集团的相关企业参与开发。 实验资源 学校建设了虚实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现有77个实体实验室和4A柔性学习实践教学云资源,服务于全校42个本专科专业。全校建设有计算机类实验实训中心、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数字艺术实验实训中心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四个实验实训中心。依托学校4A柔性学习环境与“笔记本大学”特点,教师可以在任何一间多媒体教室访问云资源,将教室变成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学校与东软集团、东软睿道、东软思芮、索尼(中国)、中国移动、ARM、苏宁集团、亚马逊、NetEye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了14家联合实验室。学校实验室均为开放实验室,在完成实验教学后,面向各专业学生全面开放,为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真实项目开发、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活动创造条件。图书馆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99万余册,藏书体系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艺术、外语、医学医疗等为重点并覆盖经济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门类,实行藏、借、阅、查、咨、习一体化的全网络、全开架服务模式。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馆藏电子图书130万余册(含电子期刊)。与学校所有学科专业相关的多个电子图书数据库,每年不断更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持和保障。 学生可在校园内随时以有线、无线方式接入学校数字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进行电子图书的选择与阅读,亦可方便地对学校图书馆藏书进行查询、续借等操作。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市龙马潭区
    学校简介一、办学定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以全日制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成人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和聘请外教专家资格。二、悠久历史学校的前身是川南经纬学堂,成立于1901年,是四川第一所“新学”。清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晚清第一词人赵熙为首任校长,朱德、恽代英等曾在这里辛勤耕耘,培育出吴玉章、曾德林、黎英海等知名校友。三、主要荣誉四川省“双高”院校B档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泸州技师学院,是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办学条件学校坐落于激流澎湃的长江之滨、沱江之畔,开设46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生15818人,占地1344亩。拥有馆藏图书1448500册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工程造价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渝双城经济圈川南公共实训基地、川南最大的诺博幼儿园、五星级首旅建国饭店、四星级洲际酒店、酒城文化创意美食街、天猫超市等优越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室内体育馆、恒温游泳馆,温馨舒适的标准化宿舍、食堂,为师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保障。五、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23人,其中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首批“天府万人计划”专家2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常驻外籍教师4人。聘请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国平等兼职教师307人。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近年来,教师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01项,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专利20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2项。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省级以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120余人次。六、合作交流学校主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泸州市“一体两翼”战略新需求,按照“专业—产业集群—产业链”逻辑,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构建333专业群体系,重点建设学前教育、酿酒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3个核心高水平专业群,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等3个骨干高水平专业群,大力支持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3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以群建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推行“1+1+1”专业建设模式(即一个专业对接一个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依托一个本科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与中国酒业协会、郎酒、泸州老窖、哥大诺博、华为、国信蓝桥、阿里巴巴、吉利汽车、洲际集团、豪能科技等合作,毕业生高端就业达50%,海外就业达10%。七、教学科研学校有国家骨干专业3个(学前教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学前教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酿酒技术专业),国家1+X试点证书7个(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财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web前端、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传感网应用开发),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艺术设计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5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50余篇(EI和ISTP收录近40篇)。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先后在全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全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大赛等技能竞赛中获奖1100余人次,其中省级一等奖以上240余人次,涌现出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林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勤学奋进新青年林厚坤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八、社会服务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承担机械及制造、电子电工、建筑等18项职业技能鉴定。学校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四川省技师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省统计人才培训基地”“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每年承担各类社会培训近30000人次。
  • 学校简介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全国计划内统一招生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初创于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开放大学(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于2007年全面接办华新学院。2011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办学实力和水平逐年提升。开大接办十余年,办学规模由不足800人发展到2021年已达10127人,办学使用总资产达5亿元,现建有西河校区。学院设有18个党政部门、9个二级学院。经过多年的磨砺,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居同类院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基层复合型应用人才。学院巨资投入,建设规模宏大。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标准运动场和校园美食城等软硬件配套设施完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含技能型教师在内的专兼职教师619人,其中正副教授1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239人。华新学院在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关心帮助下,在四川开放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定位于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围绕学院办学特色,重点支持一批优质专业群率先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商科、新工科为主体,以电子商务为重点,建设多专业群协同发展的专业生态体系。着力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群、智能互联专业群、建筑交通专业群、医护康养专业群、现代商贸专业群、文旅专业群等,打破各专业行政所属院系管理建制,跨院系组建专业群。学院目前共开设58个专业及方向。其中教育部高职创新发展骨干专业2个(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全国电商行指委骨干专业2个(移动商务和网络营销),省级重点专业1个(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4个(建设工程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技术和市场营销)。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努力探索校企专业共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腾讯云、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北方汽车教育集团、北京慧科集团、西南交大教培中心和中航联盟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了大数据学院、互联网学院、北方汽车工程学院,开设了大数据、云计算、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14个优势共建专业,校企合作专业现有学生2632人,约占学院在校生总数的26%。
  • 学校简介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创办于2001年,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定名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并当选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单位。学校地处李白诞生地、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现有绵阳、梓潼两个校区。学校秉承“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办学精神,坚持“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综合性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遵循“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实施校园学分制,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开放式教学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品德优、基础宽、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文化艺术人才。学校现开设本科专业42个、专科专业29个,涵盖艺术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历史学、法学等8个学科,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数字传媒学院、美术设计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心理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2个二级学院,以及国际学院。建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王蒙文学艺术馆、文昌文化研究院、巴蜀石窟乐舞艺术研究院、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科技艺术研究院、文化艺能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9116人。学校通过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形式,搭建多层次、多角度、有重点的就创业平台,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就创业环境,毕业生就业率达92.41%。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高职称、高素养的教育专家和教师队伍,设有20多个名师工作室。通过 “引进与培养并举”,形成和聚集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教学团队;从行业、企业、社会中引进双师型人才,建成了一支整体水平高、充满活力、具有现代气息,适应当今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近三年,学校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共计4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33项、市厅级项目4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2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1篇,专利30项。为支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学校已与海外40多所高校建立了多渠道合作项目,开展了国际冬(夏)令营和学生海外实习活动。分别从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奥地利、韩国等国家引进国际人才,在校长期从事教学的外籍教师二十余人,短期交流的海外专家、学者百余人。学校长期坚持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及重要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先后获奖2000余项;先后获得“中国十大艺术院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院”、四川省旅游“特别贡献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 学校简介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学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更名为成都建筑工程学校。1963年迁建至四川德阳,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再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原中国第二重型机械有限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并入,集四校之力,学院办学实力迅速增强。2004年,学院通过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级。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夯实了学院发展基础。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验收,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最高等级奖励。2011年,学院在川内高职高专院校中第一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工作站),与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的“双一流”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后。2013年,成都(青白江)校区投入使用,学院总体办学能力得到提升;同年,学院成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学院获全国文明单位;同年,学院启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被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开启了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的校训,确立了“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开创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办学格局。学院是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建设部确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训基地”,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道路桥梁工程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单位,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率先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建成唯一的A类优秀省级大学科技园,获“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学院有德阳、成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129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95.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6亿元,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学院现有教职工1254人,全日制学生18484人,继续教育学生31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高等学校校企联合应用技术创新基地3个,工程技术创新团队5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大师工作室4个,其中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教书育人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天府学者1人,省级名辅导员1人,省级技术能手1人。正高职称56人,副高职称252人,“双师”素质教师512人。博士54人,在读博士68人,硕士751人。学院另有兼职教师350余人,均为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学院专业设置以土建、交通、管理类专业为主,兼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测绘、材料、水利、人文等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现设12个教学系(院)、1个教学部,开设60个专业,其中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1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四川省重点专业4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和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英国林肯学院、丹麦VIA大学及马士基公司合作开设中外合作专业。主持完成国家高职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独立主持)和工程造价专业(第二主持)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课2门。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9本、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2本,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四川高职院校唯一)。统筹设计、系统推进“双高”建设,做深做细做实产教融合。建有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四川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牵头组建的四川建设职教集团,入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建设职教联盟运行良好。深入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海外工程项目。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制订12本双语施工工艺规程,招收南非、澳大利亚、土耳其、丹麦、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生及短期交换生来校学习。主持制订7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7个行业资格标准,参与制订了18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15个行业资格标准。主持职业教育土木水利类专业目录修(制)订,主持编制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主持编制21本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央企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率保持在5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取得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人才培养效果。面向未来,学院将在“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同发展”为思路,统筹规模、专业、财力,校企合作、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训并举,全力以赴建“双高”,三足鼎立(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国际交流)促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以服务建筑业为主体的、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成四川风格、国内一流、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建设类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