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省招办提示:了解招生信息做好填报志愿准备工作
2013-06-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今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时间有所调整,全省所有考生、各批次志愿均在6月25日至28日一次性填报。高考结束后,省招办提醒请广大考生,尽量熟悉招生政策,多了解院校招生信息,提前做好填报志愿准备工作。

  1.提前批录取院校(专业)首次实行知分填报志愿。与往年在高考后估分填报提前批院校(专业)志愿不同的是,今年,我省提前批文理类、艺术类、体育类志愿在高考分数公布后填报,考生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公布的时间由往年的6月25日提前到6月23日,填报志愿时间由往年的6月10日至15日改为今年的6月25日至28日。

  2.按时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按要求修改初始密码、填写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今年,省招办填报高考志愿的网址为,6月25日至28日,省招办开通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考生登录后必须修改初始密码和填写联系电话及联系地址。特别提醒的是:提前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包括保送生、小语种考生、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高水平运动员、高职单独招生考生)、报考港澳台高校的考生,虽然不需要填报志愿,但为了学校顺利寄发录取通知书,这些考生也一定要登录填报志愿系统完整准确地填报好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

  填报志愿期间和录取期间,省招办通过“10639678湖北阳光招生短信服务平台”,发送免费短信提醒。考生每一次修改保存志愿、修改登录密码,都会收到10639678短信平台的短信提醒。考生可根据收到的提醒短信进行确认。考生一定要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认真、准确填写手机号码(仅限湖北省内联通、电信、移动的手机号,手机号长度为11位,请勿在前面加“0”或“86”,省外手机号码无效)。手机号码应为考生本人、家长或其它近亲属的,除此之外,不要填写其它人的手机号码。所填写的手机号码与联系电话一定要确保9月底之前不停机。特别提醒的是:如果考生没有填写手机号码、填写了错误的手机号码或其它原因而导致未能接收到提醒短信的,不影响考生正常的填报志愿操作,也不影响考生正常填报的志愿数据的有效性。

  3.利用高考后到填报志愿前的时间,充分了解招生信息。今年考生志愿知分一次性填报,填报志愿时间只有4天,请广大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我们建议:一是要尽量熟悉了解省招办公布的招生政策和招生信息,避免填报志愿时出现不必要的政策性失误。了解招生政策和招生信息可登录湖北招生信息网()。二是要尽量多地了解院校招生信息,特别是要重点了解院校招生章程、录取规则、往年的录取信息,为自己有针对性填好志愿做充分准备。三是尽量熟悉网上填报志愿程序和注意事项,认真阅读《湖北省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必读》,观看《填报志愿讲座》视频,确保自己在正式填报志愿时按步骤操作,不出现失误。四是要关注自己的合格信息。省招办公示了优录加分考生名单、艺术校考合格考生名单、具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资格考生名单以及单招、自主选拔入围等名单,具备资格的考生要仔细查看自己的信息,如有异议要及时向县市招办或招生高校反映,以免影响自己的录取。

  4.多途径进行咨询,避免上当受骗。高考结束后,是各种招生宣传的高峰期,请广大考生注意甄别招生宣传信息,避免上当受骗。为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帮助考生了解招生政策和信息,省招办在武汉设立咨询接待点,接待考生和家长咨询。6月9日至7月3日,咨询接待点设在科教大厦B座三楼(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广场东侧);7月4日至8月20日,咨询接待点设在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武珞路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旁),节假日不休。请考生和家长于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持高考准考证进场咨询。同时,省内各高校和各市州、县市区招办也都设立了咨询接待点,咨询接待地点、电话和网址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已集中公布,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就近就便咨询。省招办和部分高校还在湖北招生信息网上开展网上答疑,安排专人回答考生提问,考生不出家门,就可在答疑互动平台上向省招办和高校提问。同时,省招办以“巩平”的笔名在报纸和电视上及时发布各类招生政策和信息,请考生注意收集。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是2003年3月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试办、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由湖北工程学院举办的一所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校位于武汉市卫星城市、汉孝子董永故里——孝感市城区,与武汉市相距45公里,距天河机场30公里。京广、汉渝铁路,107、316国道、京珠和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孝感市、孝汉城际列车直通武汉,交通十分便利。学校依托湖北工程学院优质办学资源,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按大学科门类整合的思路现设置有语言文学系、财经政法系、信息工程系、城市建设系、生物化学系和机电工程系等6个教学系和1个公共课部,开办有35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其中大部分专业依托湖北工程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开办,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生物工程专业现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认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市场营销学》、《文字与版式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3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目前,学校共有学生近7000人,专任教师253人,外聘教师130人。近年来,学校狠抓内涵建设,逐步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学生在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其中,学生获得第八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二等奖、湖北省第二十五届翻译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湖北省第三十三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湖北省高校第十五届“福创杯”新青年小说大赛一等奖等多个省级及以上大奖;学生小说《爱上世界上唯一的你》和散文集《梦里花落,流连未央》、《逆流梦雨》等作品公开出版;法学专业学生国家司法考试年均一次性通过率保持在20%以上;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多名学生获得国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机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和“湖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地方,培植特色;创新机制,开拓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理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文化艺术、学习竞赛、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学校还有人文、科技、公益、艺术、体育等近20个学生社团,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目前,正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将秉承“明德明志,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朝着一所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有影响、有特色的独立学院的目标奋进。
  •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61.51万册。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个。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324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82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 学校简介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由原宜昌市农业学校、市电子工业学校、市工业学校、市财经学校、宜昌卫校等10所中专学校先后合并组建,2002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到2010年完成合并。办学历史可上溯到1949年8月成立的宜昌专署财经学校。学校座落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区,水、陆、空交通便利。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湖北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湖北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单位、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19年6月,学校荣登全国高职“教学资源50强”榜单;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2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等立项建设单位,健康服务与促进、绿色化工智能制造2个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占地面积1317亩,建筑面积51.87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42.04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9亿元。拥有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学校现设有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旅游与教育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康养与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部)、培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中专部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畜牧兽医、临床医学、护理等44个专业,高职在校生1.86万人。拥有6个国家骨干(示范)专业、2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荣获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2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成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获批23个1+X证书试点项目、15个考评站点。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80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66人。拥有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教学团队、湖北名师1人、2个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现有湖北名师1人,省级“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1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十三五”以来,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6项,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3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38项,在全省名列前茅。三职创客中心获评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学院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创业学院”。学校成立19年来,已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全日制高职毕业生5.7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先后与兴发集团、宜化集团、正大集团、人福药业、广汽集团、峡州集团、安琪生物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每个二级学院有一个深度合作的企业,每个专业有一个有特色的合作项目”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格局。建有兴发学院、正大农牧食品学院、茶旅学院、安琪学院等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宜昌化工职教联盟,学校牵头的宜昌三峡职教集团入围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中德老年护理研究院,与丹麦基础医疗护理学院共建“中医理论与技术推广基地”。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入选“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十三五”以来,建成国家级研究平台2个、市级研究平台6个,获批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个。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资格。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1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技奖9项、市社科成果奖15项。获得专利授权39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94项。公开发表论文2674篇,其中高水平论文135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鄂西(宜昌)山区猕猴桃丰产优质栽培示范”项目,在学校扶贫联系点五峰苏家河村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学校成立有湖北省首个“职业农民学院”,为宜昌区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2万人。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年均培训各类人员1.5万人次以上,被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始终坚持“立足宜昌,融入宜昌,服务宜昌”的办学定位,牢牢把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担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创‘双高’、升本科”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 文华学院武汉市
    学校简介文华学院前身——“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是200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全日制高校,由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文华学院”。文华学院位于华中科技大学旁,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坐落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创业街上,毗邻风光秀丽的东湖风景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40亩,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校园环境优美典雅,景观雕塑点缀其间,春秋时节丹桂飘香,初冬霜降红枫摇曳;文华学院被誉为武汉“颜值最高的十所大学”之一,“秋天到文华赏红叶”,已成为武汉市民的一种新选择。学校建筑总面积53.26万平方米,校园内现代教育及生活设施齐备。学校办学条件齐全优越,是治学求知的圣地。吴文刚先生为文华学院董事长;中国院校研究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刘献君教授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教授担任名誉校长。文华师生共享华中科技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华中科技大学三分之一国家级教学名师及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干部在文华任教、任职。学校还聘任一批武汉名校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校、学部和系学术带头人。在办学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和秉承“博学笃志、本立道生”的校训,坚持教育家办学,倡导共同创造,实现共同发展;在教改中,优化结构,重点突破,守住根本,不断创新,在教职工、学生中形成了懂得尊重、承担责任,提升境界的价值追求。学校办学定位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湖北、服务中部、辐射全国,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具有现代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8837人,设置本科专业47个,涵盖6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专业25个占53.1%、法学专业1个占2.1%、管理学专业6个占12.7%、艺术学专业5个占10.6%、文学专业8个占17%、经济学专业2个占4.2%,初步形成“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有专任教师900余名,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占自有专任教师的55%,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8%,双师型专任教师占总数的30.8%。学校坚持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了六大特色专业方向和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项目中五个特色专业群,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有湖北省重点学科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设有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媒体人才外包服务基地等省级机构。学校个性化教育特色凸显,形成了 “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三种类型学生,即学术型、应用型、潜力型;三个关键点,即潜能、立志、空间;三个一工程,即一人一规划,一生一课表,一师一优课。学校努力探索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遵循个性化教育的路径:尊重学生,严格要求,科学指导,自主学习。创建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与氛围。学校个性化教育探索,吸引了潘懋元、周远清、顾明远、叶澜、王英杰、瞿振元、钟秉林等数十位著名教育家到学校调研和指导,更加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专家们说:“文华是一所有理想、有追求的学校,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由发展的空间。”2013年3月,学校《独立学院本科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课题,获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秉承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优良传统,营造大学人文氛围,开设了“院士、名人、企业家”讲坛,杨叔子、李培根、罗俊、李德仁、杨家福、叶朝辉等20多位院士、校长与学生交流50多场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形成了良好学风。文华学院先后被政府和社会机构、权威媒体评价为“全国十佳独立学院”、“全国首批创新就业型大学”、“全国最受欢迎的独立学院”、“湖北省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5至2022年,文华学院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百强排行榜》上,均排名第二位,荣膺中国六星级民办大学。学校被新华网评为“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和“中国社会影响力就业典型高校”。在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上,文华学院连续五年在湖北民办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一,2021年在全国893所参评本科高校中位居第264名。
  • 学校简介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5门,国家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7个;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多次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高水平竞赛大奖。“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3000余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排名第71位。学校女篮在全国享有盛名,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和CUBS冠军,培养了10多位国家队、国青队队员。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8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67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7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4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宜昌、孝感、无锡、淄博、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襄州区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恒大集团共建了“恒大管理学院”“恒大足球学院”;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二级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濮耐奖学金、铌钢奖学金、辉玲奖学金、圣晖奖学金、创泽创新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上饶商会助学金等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数据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美国桥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硕士教育项目。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近500名。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积极传承“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大力弘扬“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