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体育高考”首次检查兴奋剂
2016-03-0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天,华中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专项测试及申请单考考生文化测试圆满结束。这次考试是湖北高校首次针对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进行的兴奋剂检查工作试点。

华中师范大学对兴奋剂抽查的项目主要在田径,现场被认定为一级运动员的考生需全部参加检测,现场被认定为二级运动员的考生部分被随机抽取进行检测。

今年,华中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收高水平运动员45人,较之去年招生人数增长12.5%,招生项目主要集中在健美操、羽毛球及田径。

通讯员马雪蒙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广播电视大学)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10年4月成立的湖北省唯一一所汽车类公办高职院校,是襄阳市文明单位。办学十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体教职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形成了“精耕汽车、深融产教、滋润职业、鼎力社会”的办学理念,已成为襄阳市“一极两中心”建设重要的人力智力支撑。新校园占地面积620亩,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硬件设施齐备,学习生活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教职工总数558人,现有专任教师415人,其中152人具有高级职称,10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拥有省级名师1人,市级隆中工匠1人,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市“三八”红旗手获得者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学校各类在籍学生2万余人,其中普通高职学生6000余人,中职学生3500余人,电大专、本科学生11000余人。近年来,学校围绕“塑造汽车职教品牌,推进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三大办学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国家战略,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组建了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现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现代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群,共开设了25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国家骨干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营销服务、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等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1+X”试点学校。办学以来,学校积极加大产教融合发展力度,成立了办学理事会(筹)、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工作平台,深化与襄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区内龙头企业、东风集团及旗下公司的全方位合作。结合中职、高职、电大的办学格局,强化对襄阳广播电视大学、直属襄阳市工业学校的“两翼”建设,夯实了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中职、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基础。学校学子和教师连年在专业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上斩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奖,办学成绩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4.48%以上,60%左右毕业生实现了在本市本地优质企业就业。展望“十四五”新目标,学校将继续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坚持高标定位,竞进提质,跨越赶超,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争创一流、敢做唯一的气魄,擦亮汽车品牌,高举特色旗帜,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省级优质高职院校而努力奋进。
  • 学校简介学院概况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0年中南兵工局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军工学校。学院历经中南兵工学校、湖北工学院等7个时期,先后隶属于中南兵工局、六机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1998年成为教育部首批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1999年转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学院秉承“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坚持“兴船报国育英才”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先后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双高计划”)。学院是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等。学院始终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治校方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目前,学院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建成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为主干、现代制造与信息技术类为两翼,土木建筑类、财经商贸类、旅游类、艺术类为拓展的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有多个专业的士官生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559人,副高级以上239人。拥有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湖北教学名师3名、湖北师德先进个人1名,荆楚好老师2名,聘用楚天技能名师20名。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教工党支部(立项建设)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名师(技能名师)工作室5个。目前,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士官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等国家级专业1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重点专业25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海员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项目1个。学院建有机械制造技术中心、轮机中心、产品创意设计中心、机电一体化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焊接实训中心、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商务中心等20个校内综合训练基地。拥有船舶建造、船舶机舱仿真、数控加工、机电生产线、计算机网络技术、冷暖空调、酒店管理等108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其中,国家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实训室6个。风雨兼程跨世纪,砥砺奋进70年,船院人筚路蓝缕,创业如歌。新时期船院人在这块寄托着洋务运动风云人物——张之洞“实业兴国”梦想,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兵器专家——徐建寅,新四军军工奠基人——朱毅,中国的保尔——兵工专家吴运铎战斗生活过的热土上,勤奋工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办学情况学院坚守“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主动增强服务“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能力,助力湖北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以“军民融合”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主动融入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主干产业,形成了服务“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国家战略的“三海一工”的特色专业群体系;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建专业,构建了“政军行企校”五方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形成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为导向持续强化内涵建设,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战略,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院坚持军工特色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军工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发展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为根本统领,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服务“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根本面向,以深化“军民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产教融合”为根本路径,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全面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树立全国海洋科技工业职业教育标杆,建成行业旗舰、国际领先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深度融入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为“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提供高水平系统化支持,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亮丽的“武汉船院新篇章”,为世界职业教育“中国标准”“中国模式”的全面形成、应用推广贡献智慧。
  • 学校简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学校坐拥“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地利,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成为引领荆楚、示范全国的高职教育著名品牌。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职教先进单位、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单位;获评教育部“2019年教学资源50强”“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案例 “2017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案例、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以及“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是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同时,学校也是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分会理事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单位。学校秉承“厚德笃学,求实拓新”的校训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坚持——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方向;二个满足——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多方面的需要;三个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专业与行业相结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四个为本——学校以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柔性化教学体系、“三全育人”体系、以综合能力素质为核心的全面质量观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形成特色。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580亩,建筑面积62.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86亿元。学校拥有62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有数控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6个省级实训基地,313个实验室,323个校外实训基地,1个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项目,1个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2.86亿元。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44.65万册,数据库13个,其中电子图书343.1万册。学校出口总带宽10Gbps,校园网主干带宽40Gbps,信息点24600个、信息系统56个,基本形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化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智慧校园体系。学校现设置13个二级学院共69个专业,覆盖电信、机电、计算机(信创)、建筑、商学(智能商务)、艺术、外语外贸、文化传媒、旅游航空、纺织服装、生物、国际教育、继续教育、双创教育等十多个应用技术与教育领域,形成了以25个国家级称号专业为引领、30个省级称号专业为主体、6个国际合作专业为特色的专业集群。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性专业5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品牌、特色专业22个;湖北装备制造、湖北旅游为湖北10大职教品牌,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大大增强。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451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850人,校外兼职教师5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57人,占比65.5%,教授、副教授413人,占比48.6%,“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90%。学校拥有教育部督学1人,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技术技能大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有国家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教育部装备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和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4人。聘请外籍教师23人。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等28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07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工作关系,开展各类国际教育项目55个,2000多名校友在国(境)外学习和工作,牵头成立了“湖北职教国际交流分会”,荣获“2018年度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学校依托行业产业,发起并牵头成立了湖北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旅游、生物四个职业教育集团,与IBM、海尔、华中数控、联想、长江存储等300多家企业和机构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22000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6%以上,学校就业工作多次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学校建有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旅游与旅游职业教育研究院等11个研究机构,6个博士科研团队。近五年为4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开发、咨询、培训、成果转化等服务,技术服务到款额达2000万元。学校援建中西部职业院校12所,重点支持建设了湖北省教育援疆品牌——武汉职院新疆博州分院。学校年均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技能培训60000余人次。 目前,学校正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落实提质培优计划,深入推进“双高”建设,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行领导力、执行力、教学力、文化力、学术力“五力并举”策略,着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校师生员工正致力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加快内涵建设与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度合作伙伴●教育部——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平安校园学院简介学院国标代码:13238湖北招生代码:C233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2002年,是由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办学方向明确】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理念先进】学院立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锻铸“明德明志 力新力行”的校训精神,以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积极推进“43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核心+职业核心”的双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发展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办学新路。【办学优势明显】☆学院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南湖之滨,毗连湖北工业大学,学术氛围浓郁,地理位置优越,地铁直达,交通方便。☆学院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师资与管理队伍精良,是莘莘学子明德修身、探求真知的理想殿堂。☆学院各专业均配备高水平教学实验室,并共享湖北工业大学各类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等教学资源。☆本院学生报考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本院专升本专业丰富、计划充足,为在校学子继续求学保驾护航。☆本院学生可直接参加湖北工业大学各类校园社团和科技文化活动。☆本院学生与湖北工业大学共享校园人才市场资源,可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和高质量就业机会。【基础设施完善】学院占地面积千余亩,校舍面积20余万平方米,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先进,学习、生活、运动条件优质齐全。图书馆自有纸质图书90余万册,与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并馆运行。学院建有多媒体教室177间,专业实验室85间,其中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33间。校园网覆盖校区并建有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学校全方位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公寓标配双制空调、热水系统。学生食堂引进社会资源建设管理,食品安全可靠,条件一流,品种丰富,味美价廉。【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5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达到54.76%,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89.05%。学院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资助332人次教师“下企业”锻炼,评定“双师型”教师98名。我院教师获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全国一等奖、湖北省首届楚课联盟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一项、青年教师团队获得德国iF设计新秀大奖。学院通过聘请客座教授或企业导师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深化】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院转型发展突破口,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积极实施“借船出海”的产教融合战略,主动对接现代通讯技术、物联技术、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数字媒体等产业战略布局和人才需求,与国际化大公司---中兴通讯、中软国际、吉利汽车、凤凰传媒等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培养。“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获批,凤凰基地实现了学院国家级平台的突破,是学院实施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学院还与东风汽车公司、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京东京邦达等82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已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新生态。【创新创业彰显】学院通过构建“万-千-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思想集聚、学生创业实践、创业项目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创业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实现职业能力系列课程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覆盖。开创“创星杯”系列活动,打造在全省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校园创新创业品牌。学院获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并连续两年获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团体优胜杯,连续五年获得“湖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佳组织单位奖,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同类高校榜首。【教学质量稳固】学院以湖北工业大学“绿色工业”学科优势为依托,着力建设机械制造、电气通讯、土木建筑、生化工程、工业设计、经济管理、外国语等七大专业群,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42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0项。其中,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物流管理列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电子信息工程和环境设计列为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土木工程、通讯工程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我院教师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两项。2015年生物工程专业校外实习企业获批湖北省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称号,2017年学院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北省第二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团队、智慧物流教学团队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数理与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中兴通信电子信息教研室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产教融合教学团队获批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IS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其课程设计》等四门课程荣获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位居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育人成果丰硕】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大学艺术修养系列课程。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开展全院美育教育的教学与赛事指导工作,拥有大学生艺术团、国家二级合唱团金石合唱团、体育运动大队等40多个学生社团,多次在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类文体赛事中荣获金奖。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众多国家级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赢得奖励1000余项,获奖数量及层次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奖助体系完备】学院在校本专科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除此之外,学院还设有学业奖学金、学术创新奖学金、文体竞赛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素质发展奖学金、考研(留学)奖学金、企业冠名奖学金、创新创业竞赛专项奖学金、学术成果专项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等,同时,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拥有完善的学生奖、助、贷、勤、补、减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就业渠道畅通】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会员单位,与湖北工业大学共享校园人才市场,积极建设系部二级专业人才市场,不断强化建立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与中兴通讯、中软国际、吉利汽车、用友新道、凤凰数字传媒集团等知名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对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1%以上,连续多年为湖北省就业核查“免检单位”,涌现出“长江学子”等优秀就业创业大学生典型。学院现有100余家校企合作就业实习基地,每年进校招聘用人单位数量超过800家,提供岗位数超过万余个,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各项能力满意度均值超过96%。
  • 学校简介【学校概况】 湖北文理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地处中华民族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66-1978年,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在此设立;1998年3月,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7月,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是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办学思想】 学校坚持应用型、综合性的办学定位;坚持立足襄阳、面向湖北、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坚持交通特色、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的办学特色;坚持以内涵建设、实力提升、特色彰显为事业发展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等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全国知名、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9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9028人。有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机械、教育、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旅游管理、艺术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专业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8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7个。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校企(地)深度融合、科教有机结合、全员协作配合的人才协同培养特色日益凸显,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渐成特色,年度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600余项。【学科科研】 学校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38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5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有力支撑医学学科快速发展。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5项,省部级项目398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4项。年度科研经费突破5000万元;授权专利数量居全省高校十强。【师资队伍】 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8个,现有教职工1644人,专任教师1122人,其中正高级159人,副高级414人,博士学位教师363人、硕士学位教师607人;国家级、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聘任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和本校聘任的硕士生导师共43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等荣誉(客座)教授180余人,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校园文化】 学校校园三国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校训,大力弘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和“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艺术校园、运动校园建设。“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像诸葛亮一样读书去”“新一代卧龙出山”等特色语系感召着青年学生求学、探知、成长。“隆中诸葛读书工程”“周末志愿服务”等活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格桑花”援藏支教团队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被中宣部评为“最美支边人”。学校团委是高校系统唯一入选首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单位。【开放办学】学校坚持与地方共生共荣,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全面服务襄阳“双百行动计划”,与襄阳市及所辖县(市、区)建立密切的校地合作关系,各类合作项目有效实施,积极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成效明显。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对口支持合作关系,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10多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学生赴哈佛、剑桥等世界著名大学交流学习,来华留学教育日益规范,师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增量提质。【发展目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湖北文理学院人积极融入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加快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重大发展战略,抢抓襄阳市“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加快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引领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的历史机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建设全国知名、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