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2023年军队院校在川招生面试、军检30日开始!成都、西昌片区日程安排出炉
2023-06-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23年军队院校在川招生面试和体检日程安排

1.jpg

2023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成都片区面试和体检考生手册

一、面试和体检对象

6月27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在门户网站公布面试、体检分数线和上线考生名单,除凉山州、攀枝花市上线考生,省内其余市(州)上线考生均在成都参加面试和体检。考生本人应及时自行查询是否进入面试和体检名单,也可向当地军分区(警备区)、县级人民武装部问询。

二、面试和体检日程安排

成都片区面试和体检同步组织,定于6月30日至7月5日(共计6天)在西部战区总医院市内门诊部军队人员健康体检中心实施。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一段1号。面试和体检分组实施,由各组组长带领考生完成全部规定科目检查和测试。

参加面试和体检考生于规定时间当日06:30前空腹到医院报到,入场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3张一寸免冠红底彩照、 “高中阶段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病历调查表”报告。现役军人子女持军人的军官证复印件和部队政治工作部门证明,到达现场后交于考生所在市(州)军分区(警备区)招生工作业务人员。

提前批志愿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且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金、银、铜牌)的上线考生,自行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在面试和体检现场向省军区工作人员申报。

2.jpg

三、结论查询

面试结论当场告知考生。

体检中,现场可得出结论的体检项目,医院将结论当场告知考生本人。考生上站体检结束次日,由考生学校所在市(州)军分区(警备区)告知体检结论。

7月7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www.sceea.cn)公布政治考核、面试、体检合格名单。考生可通过上网查询或向所在市(州)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区)人民武装部问询结论。

四、复议申诉渠道

面试设复议组,成员由省军区战备建设局1人、军队院校专家1人、家长代表1人(随机抽取)组成。体检设复议组,成员由省军区战备建设局1人、战区总医院体检中心1人、各军分区(警备区)招生工作业务人员组成。

考生对面试结果有异议,可向面试复议组提出复议申请,由复议组复议将结果当场告知考生。

考生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以通过学校所在地军分区(警备区)逐级申请一次复检。军分区(警备区)招生工作业务人员接收考生复议申请后,提出复议意见,报体检复议组审批。复议申请通过后,军分区(警备区)招生工作业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带考生参加复检。

对于现场可得出结论的体检项目,医院将检查结论当场告知考生本人,如有异议,考生可在体检结束后当场向军分区(警备区)提出复议申请,在体检前台登记,体检当天15时组织复查,过时不再组织复议。

对于可通过服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和当场不能得出结论的血液、尿液检验项目,不予复查,体检结论以初检结论为准;女性体检对象因生理期导致个别体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在全部体检结束前可申请一次复查,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时间不允许情况下由承检医疗机构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定。

五、监督举报

成都片区面试和体检工作领导小组每天随机抽取5名考生家长进入面试和体检现场,监督有关工作。为维护考生权益,接受群众监督,省教育考试院和省军区分别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28-85156581、86686315。

六、注意事项

1.考生须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参加面试和体检,逾期未报到视为自动放弃。确实需要改期参加面试和体检的考生须通过学校所在市(州)军分区(警备区)向面试和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申请。

2.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参检,未经医务人员允许不得随意摘除。参检当日请勿携带贵重物品,以免丢失。严禁考生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体检场内。

3.面试和体检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考生须配合工作人员完成规定项目检查,严禁冒名顶替、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或群众举报,取消参检资格。

4.体检前1日20时后禁食,22时后禁饮水,体检前3天尽量避免服用药物,体检前保证充足的睡眠。体检前2-3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高脂及油炸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体检前一晚,洗澡洗头,清理耳垢。

5.空腹参检,空腹项目完成后医院提供早餐。

6.做过眼睛手术的考生,须提供手术病历。严禁佩戴隐形眼镜,改戴框架眼镜以便检测视力。佩戴OK镜者,体检前未佩戴OK镜不足2月,请携带配OK镜时的检查记录。

7.体检当天穿容易穿脱的鞋,不穿过于复杂的服饰,女性不穿连衣裙、连裤袜;放射科检查不要佩戴金属饰物或穿金属的反光衣物;严禁喷洒香水、香体液等,禁止佩戴假发。

8.女生需要做子宫及附件彩超检查,尽可能不排晨尿,如已排尿或少尿而导致彩超老师在检查过程中未能做出清晰判断的人员,请在彩超老师指导下适当饮用清水至膀胱充盈状态后进行复查。生理期女生须提前告知带组组长,并在体检区前台登记。

9.如实填写病史调查表,体检当天交给体检前台。如有病史记录,请于体检当天携带病历证明等相关材料(病史记录、相关材料需医院盖章;曾患有结核类疾病,需提供治愈3年以上且无复发证明)。

2023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西昌片区面试和体检考生手册

一、面试和体检对象

6月27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在门户网站公布面试、体检分数线和上线考生名单,凉山州、攀枝花市上线考生在西昌参加面试和体检。考生本人应及时自行查询是否进入面试和体检名单,也可向当地军分区、县级人民武装部问询。

二、面试和体检日程安排

西昌片区面试和体检同步组织,定于7月1日在战略支援部队第27基地医院实施。地址:凉山州西昌市航天北路136号。

参加面试和体检考生于规定时间当日07:00前空腹到医院报到,入场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3张一寸免冠红底彩照、“病史调查表”、“高中阶段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报告。现役军人子女持军人的军官证复印件和部队政治部门证明,到达现场后交于考生所在市(州)军分区招生工作业务人员。

提前批志愿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且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金、银、铜牌)的上线考生,自行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在面试和体检现场向省军区工作人员申报。

三、结论查询

面试结论当场告知考生。

体检中,现场可得出结论的体检项目,医院将结论当场告知考生本人。考生上站体检结束次日,由考生学校所在市(州)军分区告知体检结论。

7月7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www.sceea.cn)公布政治考核、面试、体检合格名单。考生可通过网络在线查询或向所在市(州)军分区、县(市、区)人民武装部问询结论。

四、复议申诉渠道

面试设复议组,成员由凉山军分区1人、攀枝花军分区1人、军队院校1人、家长代表1人(现场随机抽取)组成。体检设复议组,成员由凉山军分区1人、攀枝花军分区1人、第27基地医院1人组成。

考生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以通过军分区逐级申请一次复检。军分区招生工作负责人接收考生复议申请后,提出复议意见,报体检复议组审批。复议申请通过后,军分区招生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带考生参加复检。

对于现场可得出结论的体检项目,医院将检查结论当场告知考生本人,如有异议,考生可在体检结束后当场向军分区提出复议申请,在体检前台登记,体检当天14时组织复查,过时不再组织复议。

对于可通过服用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和当场不能得出结论的血液、尿液检验项目,不予复查,体检结论以初检结论为准;女性体检对象因生理期导致个别体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在全部体检结束前可申请一次复查,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时间不允许情况下由承检医疗机构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定。

五、监督举报

西昌片区面试和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当日随机抽取5名考生家长进入面试和体检现场,监督有关工作。为维护考生权益,接受群众监督,省教育考试院和省军区分别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28-85156581、86686315。

六、注意事项

1.考生须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参加面试和体检,逾期未报到视为自动放弃。确实需要改期参加面试和体检的考生须通过学校所在市(州)军分区(警备区)向面试和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申请。

2.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参检,未经医务人员允许不得随意摘除。参检当日请勿携带贵重物品,以免丢失。严禁考生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体检场内。

3.面试和体检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考生须配合工作人员完成规定项目检查,严禁冒名顶替、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或群众举报,取消参检资格。

4.体检前1日20时后禁食,22时后禁饮水,体检前3天尽量避免服用药物,体检前保证充足的睡眠。体检前2-3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高脂及油炸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体检前一晚,洗澡洗头,清理耳垢。

5.空腹参检,空腹项目完成后医院提供早餐。

6.做过眼睛手术的考生,须提供手术病历。严禁佩戴隐形眼镜,改戴框架眼镜以便检测视力。佩戴OK镜者,体检前未佩戴OK镜不足2月,请携带配OK镜时的检查记录。

7.体检当天穿容易穿脱的鞋,不穿过于复杂的服饰,女性不穿连衣裙、连裤袜;放射科检查不要佩戴金属饰物或穿金属的反光衣物;严禁喷洒香水、香体液等,禁止佩戴假发。

8.女生需要做子宫及附件彩超检查,尽可能不排晨尿,如已排尿或少尿而导致彩超老师在检查过程中未能做出清晰判断的人员,请在彩超老师指导下适当饮用清水至膀胱充盈状态后进行复查。生理期女生须提前告知带组组长,并在体检区前台登记。

9.如实填写病史调查表,体检当天交给体检前台。如有病史记录,请于体检当天携带病历证明等相关材料(病史记录、相关材料需医院盖章;曾患有结核类疾病,需提供治愈3年以上且无复发证明)。


热门院校

  •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市通川区
    学校简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实施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简介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达县教育学院、达州卫生学校、达州农业学校、达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四校合并组建,是四川省首批成立的八所高职院校之一。学院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四川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四川省职教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院现有徐家坝、韩家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新校区770亩。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6537人,有教职工620余人,其中正高职级职称教师25人,副高级职称155人,硕博教师16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达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学院设9个二级学院,涵盖医药卫生、教育艺术、农业、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现代服务类专业40多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9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一流高职建设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学院建立了18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华为科技公司、科大讯飞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附属医院、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日立电梯、海尔集团、达州市中心医院等单位进行了深度的产教融合、医教结合、校企合作。建院20年来,学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以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学院正朝着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和“1235”发展战略、“两步走”创建达州职业大学(本科)的发展路径,按照“一年构建制度体系、三年取得重点突破、五年实现一流治理”的要求,大力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积极建设四川省“双高”院校,努力推动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培育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力量。
  •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温江区
    学校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4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药学、中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前1%学科2个(药物学与毒物学、临床医学)。 学校有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3人,国家级特聘专家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10人,四川省特聘专家41人。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9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学校作为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单位已完成 80 多部行业规划教材编写,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3部主编教材获全国二等奖,副主编教材分获特等奖1部、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获奖情况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 近五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387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62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36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科学技术将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 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志愿服务类赛事奖项、文化艺术类赛事奖项等17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79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学校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省级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直属医院3所,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101所。 学校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会,与5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是全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合作。学校设有“葡萄牙宝德分校” “南非分校”“加拿大分校”等;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在黑山、德国、白俄罗斯设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在塔吉克斯坦建设“中国-塔吉克斯坦传统医药中心”;是国家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十四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一轮“双一流”提速建设为核心,坚持“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发展路径,围绕“调布局、优结构、提效能、促创新”工作主线,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体系、传承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为重点,全面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建设奋进、幸福、美丽、仁爱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 学校简介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额出资举办,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国唯一一所核工业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是中国核工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秉承“两弹一星”“四个一切”“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核工业精神,为中国核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学校位于女皇故里---四川省广元市,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有与各专业配套的核电建造实训中心、焊接加工实训中心等教学实习实训中心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100余家;现有职工数100余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41人,硕士学历教师19人;中国核工业集团特聘专家3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核集团首席技术专家8人。学校开设有全国独有的核电站动力设备运行与维护、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核工程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核工程方向)、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核工程方向)、工程测量技术(核工程方向)、安全技术与管理(核工程方向)等专业,满足了核工业事业发展和适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需要,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核工业行业的空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覆盖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与美国、法国、英国、巴基斯坦、阿根廷、沙特等多个国家有合作项目,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学校作为核工业技能人才定点培养单位,与中核集团“协同育人、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到中核集团。迈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为核工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贡献力量,发挥品牌优势,重视社会服务,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气魄、百倍的努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强核报国,创新奉献”为己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泸州市合江县
    学校简介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长江、赤水、习水三江交汇的中国荔城——合江。校园背靠笔架山麓,雄踞长江河岸,青山常绿,风景天成,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按照“以建好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一产业的专业和专业群为目标,以发展对接三产业的专业和专业群为任务,逐渐形成‘企业有需求、地方有需要、业内有认同’的亮点和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举办了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药品经营与管理、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机电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等应用型专业。其中,省级重点扶持建设专业2个,院级重点专业建设6个,优质课程建设37门。学校分别获批为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27.19%,研究生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26.87%,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2.81%。两年来,省、市、院科研立项共91项,教师以学院名义发表论文、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得专利300余项,部分文章被三大检索刊载。学校设施设备齐全,有教学楼、实训楼、学术报告厅、图书馆、文化广场、田径场、室内体育活动中心、校园广播、有线电视等;学生公寓提供有空调、淋浴设施、教室有空调、20G宽带网入校园;生活服务功能完备,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促成优良校风”;坚持“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坚持“爱学生、双核共融(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双向统一(生源和服务面向统一),培养人才”。办学以来,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麦可思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学校区域贡献度为80.4%;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6%;对教学的满意度达97%”,为川滇黔渝相邻区域中小微企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的毕业生,助推了区域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学校曾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后勤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赛奖励,荣获了四川省数学建模大赛、“互联网+”大赛、C/C++程序设计大赛等8个四川省级和行业大赛一等奖。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管理人才、技术能手、项目经理、创业典型、先进工作者、考取研究生的代表和在校科研立项并结题的优秀人才,让学子活出了精彩。央省市相关媒体、官网对学校的报道不胜枚举。以文化人,化成天下,三河聚海,育人利物。学校倾力打造校园文化,用“大爱文化、法治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融汇成“三河文化”,凸显了学校的办学亮点。学校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建设好“三个满意”的品牌学院。
  • 四川大学成都市武侯区
    学校简介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5个学科型学院(系)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 ;“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举办8届“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3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五。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8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4500人。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56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64项。2020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0.80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4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843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 “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17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12个,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4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四川大学已经确立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