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报考简章
2014-12-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报考条件

1.已办理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手续,并取得《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的考生。

2.具有一定舞蹈艺术专长。

二、报名

1.报名时间:2015年1月23日8∶30~16∶30。

2.报名地点:杭州市玉皇山路77号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筹)]。

3.报名材料: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备复印件)、身份证(备复印件)、2张一寸半身正面免冠照。

4.报名程序:考生本人凭报名材料接受资格审查→缴纳报考费→领取准考证。

三、考试

1.考试时间:2015年1月24日~25日

2.考试地点:杭州市玉皇山路77号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筹)]。

3.考试内容:

(1)舞蹈表演:自备作品表演(不能用组合代替)

注:考生自备伴奏CD;评委有权在考试中指定考生作片断表演;

服装要求:考生必须身着练功服参加考试。

(2)舞蹈素质:前腿、旁腿、后腿、横叉、大跳

服装要求:考生必须身着芭蕾舞练功服参加考试。

四、收费标准

根据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报名考试费为110元/人。

五、成绩效用

获得专业省统考合格证的考生,可以填报认可我省专业省统考成绩的院校专业。

六、成绩公布

2015年2月中旬考生可登录浙江教育考试网(www.zjzs.net)查询成绩。

热门院校

  • 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市上城区
    学校简介浙江外国语学院(简称“浙外”,英文为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ZISU)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的公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学院,1994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并更名。校训为“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2018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现有13个教学机构,35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类专业15个,涉及外语语种13种(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朝鲜语、德语、捷克语、土耳其语、波兰语)。英语、小学教育、阿拉伯语、翻译、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俄语等3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等5个学科是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建设项目。硕士点申报工作正稳步推进,已与多所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特色。面向全国16个省(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规模8500人。2017年,学校启动“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学、思、践、悟,从青年习近平身上学习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获得社会认可,生源质量逐年提升,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校建有实践教育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屡创佳绩。国际志愿服务做精做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志愿服务大型赛会超过一万人次,获得各类荣誉390余项,“国际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平台”项目被评为省高校实践育人示范载体。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27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1.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4%,具有6个月及以上国(境)外研修经历占49.7%,外语学科80%以上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38人次,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6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8人,长期聘请百余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建有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城市国际化研究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等6个校科研机构;拥有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外国语学院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智库)8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3个、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研究院2个。学术理论刊物《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基地、教育部领航工程校长培训基地、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建设基地、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基地。浙江省教育厅在学校设有浙江省师训干训中心和教师培训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自建校以来已累计开展培训30余万人次。学校公开出版有《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月刊(小学版)》《作文新天地》《小学生世界》等报刊。学校重视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现已与40多个国家的12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合作项目覆盖学校13个语种专业,年均派出学生450余人次、接收来华留学生200余人次。学校重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建有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安提瓜和巴布达孔子学院。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合作举办的西班牙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国内首个西班牙语专业(旅游管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特色项目。学校坐落于小和山高教园区,毗邻西溪湿地。校园占地面积555.5亩;拥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现有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电子商务实验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验中心(室)。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106万册,报刊835种;有数据库31个,电子图书68.3万册,电子期刊16.4万册。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发展大局,紧密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着眼强化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于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成为“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了外国语言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文化旅游和区域教育治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三地四域”战略布局。当前,我们正聚焦“三地四域”,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应用型高校而不懈奋斗!
  • 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市拱墅区
    学校简介兴学源起。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校园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与未来城市实践区相适应的千余亩新增校区正在选址规划中。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2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历史、理、工、医、管、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计有教职员工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50%。人才培养。学校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7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7个,省工程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各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23门,入选省课堂创新校,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求是雏鹰班”(与浙江大学合作)、“口腔卫生国际特色班”(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合作);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开设“数字治理”“数字贸易”“数字文旅”等产业特色班,着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科学研究。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教创新综合体建设,设有院士、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领衔的城市大脑研究院、幸福城市研究院、脑与认知研究院、未来城市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京杭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超算中心、低温中心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53个。获批认定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十三五”期间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8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超过4.4亿元。社会服务。学校坚持立足杭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先后与拱墅区、富阳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市交投集团以及中科曙光、浙江中控研究院、宇视科技、浙江大华、米奥兰特、京东方艺云、华为终端、浙江和康医疗集团等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教育培训。文化传承创新。学校秉承百年求是文脉,汲取杭城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神禀赋,形塑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涵育了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城院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初步打造了城院大讲堂、城市理想、星光文化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园文化品牌。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现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合作的课程项目6个,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境)外的近7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等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开创了国内口腔卫生本科人才培养的先河。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和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海外深造率达到10%,其中QS百强大学平均录取率超过60%。
  • 学校简介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唯一、全国极少专注“数字安防”领域人才培养的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浙江省公安厅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共同发起,于2013年开始筹建,2016年去筹正式建校。近年来,学校始终秉持“崇德尚能 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秉承“错位发展、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全力推进赶超跨越发展,顺利通过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成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试点高职院校,入选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荣获浙江省征兵工作成绩突出高校、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和滨海校区。本部校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背靠华亭山脉,毗邻温州动车南站,邻近温州轻轨S1线;规划占地总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1亿元。滨海校区位于东海之滨(龙湾区滨海二十三路与金海一道交叉口东侧),校园与温州理工大学、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用、共享,环境幽雅,设施齐全,是一所集事业、人文、生活为一体的生态化校园。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412人,其中高级职称比例21.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84.5%;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15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1.7万册,电子图书40万种;现有在校生8900人。学校深化创新“政校行企”四元协同、“德技知行”四维互嵌的数字安防类人才培养体系和“准警务化”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狠抓“教、学、做、训”四个环节,重视“双创”教育、校企联合培养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优秀人格品质、优秀团队意识等养成,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成功培育国家奖学金特别奖获得者,2016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在武书连2021升学率排行榜专升本比例排名全省第8。特别是双创教育方面,2021年在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中金奖和获奖总数均居全省高职第一,毕业生首次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称号,学校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坚持智能为核,以“新技术”为支撑,以“大安防”为特色,形成了人工智能(智慧安防)、应急安全技术、创意设计、智能装备、数字商贸等五大专业群,设有安全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应急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智能安防学院、社科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教学单位,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24个专业,成功培育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3个、温州市级重点(特色)专业2个、温州市级重点(特色)专业群3个;建成实训基地(室)71个,其中拥有浙江省商用密码人才实训基地等省市级实训基地3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学校发挥数字化技术专业优势,学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保持了快速增强的良好态势。近两年,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128项,到款额1388万元;获市厅级及以上项目立项91项;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一区2篇;获授权国家各类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6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特别是,积极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以“立地式”科研服务地方发展,以空间治理和城市安全为主攻方向,搭建了浙南物联网产业学院、温州市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温州市数字经济产业人才学院、温州应急管理学院、温州市退役军人学院、紫光芯云学院(与紫光集团共建的混合所有制学院)、数字孪生安全城市研究中心等多个平台,承接了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温州节点建设、三维虚拟城市建设、天地空一体化态势感知场景建设、“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数字乡村大脑)、智安医院出入安全防控数字化管理平台、智慧防疫平台等省市县数字化项目40余项,参与的温州市空间治理和城市安全数字化领域数字化改革项目占比达60%以上,为“平安浙江”建设贡献了安防力量。学校坚持加强党建引领,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全域化大格局,深化清廉校园建设,成功培育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和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培养出省市“两优一先”、担当作为书记等荣誉获得者4人,校团委荣获“温州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强化校园安全建设,建校以来一直保持着安全事故和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性事件“零发生”的良好态势,超预期通过省等级平安校园创建考评,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并被推荐为4A级平安校园。面对当前我国加大“平安中国”建设和安防产业发展力度的背景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教大会精神,抢抓机遇,以“十年事业五年干”的劲头,在“十四五”期间,达到千亩万人大学规模,力争跻身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行列,成为安防职教领域的头部院校,全力向建成一所省内有地位、国内有特色的一流的人民满意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进发。
  • 学校简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4年,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教育部批设的首批28所高职院校之一,整合了金华师范学校、义乌师范学校、金华卫生学校、金华农业学校、金华供销学校、浙江农机化学校等6所国家省部级重点中专的传统和资源,办学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金华府官立初级师范学堂,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立足职业教育、不断传承创新,先后被列为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浙江省重点校和国家“双高”校A档建设单位(全国仅10所),在省内率先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入围全国高职“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教学资源、育人成效、实习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七个“50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入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等全部四大榜单。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人才70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近年来,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0项、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各1个,位列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单第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部级近400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和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授权专利1976件,软件著作权342件,年科技服务到款近3000万元。学校与浙江省教科院联合成立“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是全省唯一依托高职院校设立的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聚焦职教研究,多次承担教育部、教育厅委托研究任务,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前言提供决策依据和研究参考,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40余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上刊发报道和署名文章50余篇,办学经验在各类全国性高端会议上作介绍发言30余次。学校紧密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金华五大千亿产业,形成有效对接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以及现代农业、文教卫生的10大专业群,招生专业59个。其中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专业3个,四年制高职试点专业2个、本科教学点专业1个、联合专升本办学专业4个,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获奖学生数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一。学校先后获评国家级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奖数全国高职第一。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100所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8000名左右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7%以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均超90分,涌现了一大批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的杰出校友。学校坚持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创立“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实施“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近年来积极打造实体化、“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产教共同体”,通过政校行企专业共治、课程共建、师资共融、人才共育和评价共促,形成了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持续创新形成了“三引领、三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四方参与、四类评价”教学质量评价、“4+X”教师考核评价、“五纵五横”学生管理服务等“金职范式”。深度聚焦校企合作,打造产教融合高端平台,现建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园,首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浙中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等多项高端产教实体;同时,积极与华为技术、辉瑞制药等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学校立足区域发展,发挥办学优势,不断深化校地合作,牵头成立金华市应急管理学院、退役军人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全天候、全领域、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武义县政府签约共建“武义学院”,挂牌设立武义县职校、婺城区九峰职校和磐安县职教中心等3所附属中职学校,形成区域职教集团,积极助力区域共同富裕。学校深化“培训+”模式,年社会培训30万余人·天,服务区域产业建设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先后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教育学院、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西昌民族幼专等20余所院校开展东西部对口协作交流,每年接待来校考察交流兄弟院校200余所。学校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成功入选WFCP世界职业教育院校联盟;先后招收6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留学生;成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怀卡托国际学院(招生专业6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主动承担卢旺达政府委托培养学历留学生85人,并于2017年在卢旺达设立“金职院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电子商务两项专业教学标准通过卢旺达高等教育委员会(HEC)认证,纳入卢旺达教育资格框架体系(REQF),入选“未来非洲-中非职教合作计划”国家项目,成为全国首批“走出去”办学试点院校,不断推动职教理念和教学模式走进非洲。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连续三年蝉联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区域服务型高职的发展定位,高质量完成国家“双高”建设、高标准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水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持续领跑高职教育,为省市两级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以高水平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努力成为展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窗口”,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
  •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市南湖区
    学校简介嘉兴南湖学院,地处长三角中心城市—嘉兴南湖之畔,是经国家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嘉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其前身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20 年 12 月“建党百年、百年建校”背景下,学校以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南湖”命名,成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全面开启新征程。  学校办学基础好。目前占地 900 余亩(规划用地 300 余亩),下设13个二级教学单位、34 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医学等 6 大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7700 余人;拥有专任教师 430 余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占比超 30%;建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 11 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 亿多元,图书馆纸质藏书 76 万册。  学校教科研底子厚。拥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 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一批教科研专家学者;近年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 113 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0项,科研经费总额 1500 多万元,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73 篇、专著16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1项。     学校社会声誉佳。一直注重与嘉兴城市、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成长的互动融合,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京东方、杭钢集团、浙江机电、嘉兴国际商务区等有着深度的合作。本科办学18年来,立足嘉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深受用户单位喜爱、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5 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院校。  沐浴新时代的春风,学校紧紧围绕“红色基因,绿色发展,协同共赢,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强化红船引领、城市支撑和产学研融合转型,聚焦服务“革命圣地”、“战略要地”和“产学研高地”,着力打造“红色大学”、“城市大学”和“产业伙伴型大学”三大特色,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