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出现800多篇零分作文 满分作文比往年少
2008-07-2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本报讯 记者夏杨报道:高考评卷已经结束,广东省高考评卷语文科组长柯汉琳透露,今年高考作文共有18篇满分,比去年减少了8篇,但考生平均分有所提高。还有800多份试卷吃了鸭蛋。

 

满分作文比往年减少

 

语文科评卷组组长柯汉琳介绍,今年作文“好写”,但未必就能“写好”,今年全省作文共有18篇满分,去年是26篇,前年有50多篇。在文体上,选议论文文体的占到90%,记叙文只有5%。但今年平均分超过40分,比去年提高了不到一分。高考出现了800多篇零分作文,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空白卷。

 

令语文评卷组老师感到忧虑的事,今年阅读题平均分未过及格线,暴露出中学生阅读面太窄的问题。阅读“拦路”还导致部分考生作文交了白卷,800多分零分作文超过一半是白卷。

 

“满分作文少有三个方面原因。” 柯汉琳分析,一是学生的语文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今年作文体内的逻辑要求严密,部分考生为将重点落在“不要轻易”这个点上,思维能力要加强;三是和评分制度有关,广东从去年开始采取二评、三评做法,一篇作文两个老师同时打60分是很少见的,满分自然比往年少。“但是今年一等卷(48分以上)的人数增加了,占10%”。 整体来说今年作文还是不错。平均分40.37分,比去年39.62分高出1分。

 

1/3考生写震灾水平各不同

 

广东省高考评卷语文科作文题组组长陈妙云列举了一开始推出的作为标杆卷的一号卷。“一号卷中有一篇文章接近满分,他主要是把不轻易和说‘不’都写清楚了。整篇文章形成了对比论证,一开始就说出了‘轻易说不’的人会怎样,举了身边的例子。也列举了一些不说‘不’的例子,对比之后得到的结论就是不要轻易说‘不’。很准确地把握好话题。”

 

高考作文“一个错别字扣1分”的标准今年仍然执行,评卷老师反映,今年的考生作文中,错别字比去年少了很多,这和学校教育的重视有关。

 

陈妙云还透露,1/3的考生都会写到震灾,但水平是分得出来的。

 

有考生在作文里骂出题者

 

学生在文章里所展露的价值观会不会影响老师的评判?陈妙云说,像“范跑跑”这种,网上还存在争论,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自由的阐述,阅卷的老师还是会斟酌的。“我们最终是要看你所写的内容能不能回到主题上来。

 

柯汉琳还透露,有一位考生在作文里面骂作文题、骂出题者,“我们不能因为骂出题人就说评不好,关键要看他写得怎样。”他说,如果骂出题者也能“骂”出彩,我们还是会给他高分的。

 

柯汉琳表示,高考作文,时间有限,还有文体限制,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好的文章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学校代码:14760)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云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德业双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医药职业学院。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全国“双一流”高校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长期帮扶。学院校园规划建设起点高、教学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师资雄厚。规划校园占地750000平方米,满足在校生为10000人的办学规模。计划分三期建设,其中第一期规划用地约395亩,立项批复总建筑面积130387平方米,总投资9.1亿元,可容纳4500人的办学规模;工程建设20幢建筑单体,包括10幢宿舍楼、1幢行政办公楼、5幢教学楼、1幢会堂及大学活动用房(包含图书馆)、1幢室内体育用房、1幢食堂、1幢校门牌坊。
  • 韶关学院韶关市
    学校简介韶关学院是广东省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韶关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7月创办的韶关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7月,韶关师范专科学校与1985年创办的韶关大学合并,1990年12月定名为韶关大学;2000年3月,韶关大学与1979年创办的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韶关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18年3月,韶州师范分院正式并入学校。2021年1月,韶关学院医学院正式并入学校。学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占地262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94.5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91万册。现有教职工2726人,专任教师1496人。全校正高级职称119人、副高级职称414人,硕士以上人员1277人。现有国家督学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10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项目1人。学校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多个国家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万人,成人教育学生1万人。开设有文、理、工、农、法、管理、艺术、教育、经济、历史、医等11个学科门类,17个二级学院,73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3个、通过师范专业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省级产业学院3个(含省级示范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69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项目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91项、省级教改项目111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24个,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341个。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学校重点打造“生态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机械装备、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教师教育”等5大重点学科专业集群,构建“省级、市校共建、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拥有5个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冲补强”重点建设一级学科,6个市校共建重点(培育)学科。拥有省级以上(含共建)科研平台25个(含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近3年,学校获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91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38项(其中国家级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学校成功申报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近三年,学校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249项,其中国家级286项。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7%以上,年均总体就业率达97%。学校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前300名。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中荣获铜奖1项,3名学生荣登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榜。学校成功获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首家创新创业对分教研基地”。学校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教育部列为内地免试招收香港学生高校,被省侨办列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近100名;开展专升本、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等10多项交流合作项目,每年有100多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镜头中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学生资助百佳单位典型”等荣誉称号。在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榜》中,排名第328位;在《南方网》公布的2019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排名第372位;在《南方日报》公布的广东本科院校2019毕业生“薪酬榜”中,排名第29位;在《南方网》公布的广东2018届本科高校升学榜(硕士研究生升学率)排名中,排名第19位;在《南方日报》公布的广东本科高校就业率10强榜中,排名第7位。校园被市政府命名为“韶城新十景”之一。(2022年3月)
  • 学校简介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是省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被誉为“广东农业科技与管理干部摇篮”的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5年。学校现有清远校区、白云校区、天河校区三个校区,办学涵盖农、工、经、管、文等专业领域。学校是农业农村部、教育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农业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科技部第二批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单位;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项目单位。作为全省第一方阵的高职学院,学校的发展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省委常委张福海,副省长覃伟中,原省委、省政府领导任仲夷、林若、朱森林、卢瑞华、郭荣昌、杜瑞芝、凌伯棠、欧广源、李容根、林木声等同志都曾莅临我校指导或题词勉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欧广源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办学条件优越学校现有广州白云校区、广州天河校区、清远校区三个校区,建筑面积64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精良。有覆盖所有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基地22个、校外实训基地170多个,各类实验室、实训室185个,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普通高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7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3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建有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5%,重点建设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5%。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职业教育“双师型”高职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南粤技术能手奖1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4名、南粤优秀教师8名;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人才33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支,省职业教育“双师型”高职名教师工作室1个,省级“粤菜师傅”工作室1个,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9个。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7人,校级教学名师40人,校级教学团队21个。学校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约900人,建立了1100名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人才培养水平高学校共开设44个专业,专业范围覆盖农林牧渔、土木建筑、生物化工、餐饮旅游、财经管理、外语外贸、计算机与自动化和文传艺术等类别,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0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一类品牌专业1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2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校级品牌专业11个。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先后与英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芬兰、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0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学生境外交流学习、带薪实习等项目。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在畜牧兽医、园艺技术、药品生物技术、会计、商务英语、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和影视动画等专业开展高本衔接人才培养,学生毕业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年学校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5年学校获评广东省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最高的公办高职院校。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屡创佳绩,近年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中共获奖项180多项,在最近一次全省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综合评比中,学校以2项国家一等奖、9项国家二等奖和10项国家三等奖的成绩,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14位。学校在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强学校建立了特色鲜明、系统完备的科研体系。设有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三大科研机构;建立了岭南绿色农业职业教育“星创天地”、广东家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生态型野化茶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肉鸽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肉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是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南方农村》学术期刊。有9支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有90多位教师入选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和省社科院专家库。近年学校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国家、省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各类成果奖20多项。——创新创业教育全省领先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是省教育厅认定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0年学校“无际魅力——全球竞技无人机行业破壁者”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建立了覆盖各个专业群的二级创业咨询机制,建立由校内科技创新教师、创业赛事导师和校外企业家、创业人士、专家学者、行业能工巧匠等组成的数量达600名的导师库;定期开展“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近年共荣获省“挑战杯”创新创业类大赛省级以上奖项40多项。创新创业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大学生文化活动缤纷多彩学校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来自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每年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游园活动、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动物科技文化节、科贸茗谈、党团志愿服务、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系列活动,为同学们拓展知识、强化技能、提高修养、锤炼品格和了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在活动参与过程中, 展示自我,发挥作用,同时感受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成长成才。当前,学校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突出特色、强化技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践行“砺志修德 强能善技”的校训精神,以崭新的姿态,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国际视野的高水平高职学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部分荣誉称号和社会职务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国际烹饪教育分会副主席单位◇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会长单位◇全国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国际农牧职教联盟副秘书长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 ◇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推广单位◇广东省高职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单位◇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广东省家禽业协会名誉会长单位◇广东省高职高专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首届副会长单位◇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餐饮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2021年10月20日
  • 学校简介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孕育于“国家火炬计划”,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举办,委托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是中山市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131所、广东省10所之一、中山市唯一一所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于一身的中国高职“大满贯”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园区、服务中山、面向大湾区”的办学定位,秉承“立德、明志、精业、惟新”的校训,坚持“高、新、特、精”的办学理念,坚持“院园融合”的办学特色,构建了高职教育的“中山火炬模式”。是全国不多的、没有“围墙”的“园区大学”,也是省内唯一以“园区模式”办学的高职院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9300多人,教职员工434人,其中博士34人,硕士296人, 高级职称1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8人、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6人、广东省技术能手4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5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办学条件优越学校位于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腹地,被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七大产业集群、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天然簇拥,学校坚持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将整个园区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空间,将学院“院园融合”的触角逐步延伸到中山新兴产业带。校企联合共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生产性实训校区,构建了“政、校、企、行”多方联动办学机制。——教学成果显著学校对接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药、高端装备智造等新兴主导产业集群组建了6个专业群23个专业,拥有国家重点专业4个、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发展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15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7个、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广东省品牌专业8个、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专业15个、中高职衔接招生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0个、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标准1个。主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14门,拥有广东省精品开放课程17门。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专业实训基地7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拥有部省市共建“华南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实验基地”。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学生近3万人。学校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9.37%,高于本省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70%以上的毕业生在大湾区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与质量节节攀升。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00多项、省部级奖项300余项。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建校内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火炬众创中心,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学校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创业精英。——办学成绩斐然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能力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先后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200所、广东省11所之一、中山市唯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200所、广东省14所之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197所、广东省14所之一、中山市唯一)。成功获批为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试点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成人教育先进集体、广东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首批自主招生院校、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德职教联盟副会长单位。学校的社会认可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上升。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市白云区
    学校简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1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16人, 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10000多人。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区情况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师资队伍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88人,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4.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5.50%。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其中在职6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385人。此外,学校还聘有43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学科发展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人才培养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也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总体稳定,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业率继续位居前列,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科学研究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亚太安全与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基地),3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阐释学研究院); 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并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土地法制研究院、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国别与区域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国(境)外合作与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83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学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及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运转良好,受教育部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RCEP人才培养计划”“OECD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办学条件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622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3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525.64万册,其中纸质书刊315.38万,生均图书153.20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0.93亿元。发展愿景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 和 “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广外学风,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和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