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南省赴沪开展招生宣传暨高考综合改革调研交流
2023-03-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深化豫沪战略合作,倾听驻沪高校对河南高考综合改革意见建议,持续推动省校合作,宣传推介河南考生,2月27日至3月1日,省教育考试院院长董学胜带队赴上海开展招生宣传推介暨高考综合改革调研交流活动。

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一行前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走访调研,并召开上海部分高校在豫招生座谈会。

作为生源大省,我省高考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广大考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愿望十分强烈。我省坚持以考生为中心服务理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推介河南优质生源,努力为河南考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升学机会。各高校对河南考生“很多”“很难”“很拼”“很棒”的特点印象深刻,对广大中原学子给予充分认可和广泛赞誉。

驻沪高校高度评价我省开展招生宣传推介活动,对多年来倾力服务高校在豫招生的暖心行为表示衷心感谢。复旦大学表示,河南考生勤奋努力、朴实善良,无论在校学习还是社会实践都能吃苦、敢拼搏,受到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上海交通大学表示,河南考生入校后发展势头足,在专业能力、科研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表现都较为突出。同济大学表示,河南优质生源多,是高校学生来源的重要省份,河南籍学生善思好学、勤奋刻苦,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华东师范大学表示,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希望发挥优势,助力河南高考综合改革,培养更多创新拔尖人才,为河南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其他高校纷纷表示,河南基础教育发展均衡,广大考生刻苦努力、发展全面,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沪豫合作,帮助更多优秀河南学子实现青春理想、圆梦心仪大学。

河南高考综合改革已正式启动,2025年将基本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我省教育招生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广泛学习借鉴先行改革省份经验,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按照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服务国家人才选拔和教育强省战略,主动打好“政策牌”“生源牌”“改革牌”“服务牌”,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招考事业新篇章。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市,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1年4月,是全国兴办最早的五所林业院校之一。建校初期称“河南省洛阳农林中等技术学校”,1953年8月改名为“河南省洛阳林业学校”,1958年8月升格为“河南省洛阳林业专科学校”,1963年8月称“河南省洛阳林业学校”;1966年停止招生,1974年恢复招生;1998年2月更名为“河南省林业学校”,2002年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合办学,成为其二级学院,称“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与“河南省林业学校”两个牌子同时存在。2013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为专科层次的“河南林业职业学院”。目前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河南林业人才的摇篮”。学院位于洛阳市瀍河区中州东路2号,校园占地面积340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2亿元。综合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校园超市、学生活动中心、标准田径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学院图书馆面积1.6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期刊52.3万册。学院有“河南省果园特种机器人”“河南省古树名木复壮”“河南省森林康养”“河南省林果资源高效利用”等四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河南省林业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2个;拥有野生动物标本馆、洛阳市文化创意实训平台、洛阳市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平台、园林实训中心、汽车组装维修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旅游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科研平台,以及组织培养、财会模拟、网络安全、软件工程、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电子商务、数控加工、电子电器技术应用等实验实训室93个,教学用计算机2500余台,教学及实验设备总价值1.2亿元。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个。学院有学生社团93个,常年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保持在5000人以上。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学院2021年底在校生8300人。目前设有生态工程与旅游系、园林系、信息与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基础教育部6个教学系部,开设专科专业44个,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国家级骨干专业;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数控技术、森林生态旅游、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河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省级教学示范专业。2020年园林技术专业群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高水平专业群,学校跨入河南省高职高专“双高”校行列。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分院设在学院,目前开设有林业、园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在校生20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436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75人,双师型教师160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10人。教职工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职教专家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科带头人15人;洛阳市劳动模范2人,洛阳市优秀教师13人,洛阳市青年科技专家1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近10年,学院教师获国家专利104项,编制并发布林业行业标准5项、河南省地方标准18项,培育林木新品种3个。承担国家省市重点教科研项目55项,其中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国家林业与草原局948项目3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项。教师主参编教材200余部,在各种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性教学和技能大赛工作,在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企业网搭建与应用、综合布线、电脑平面广告设计、动画片制作、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机器人大赛、插花艺术、园艺植物修剪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会计技能、网络营销等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一、二等奖,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学院多次派教师赴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职业教育考察和交流,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学院讲学或任教,拓宽了学术研究范围,加强了与国内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悠久的历史、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使学院成为享誉中原的品牌职业院校,建校7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5.5万名合格毕业生。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IT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定点院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批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实训基地” “河南省全民振兴师资培训基地”“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河南省诚信规范招生示范院校”“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省首批行业示范性职业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节水型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随着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林业类职业院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积极完成规模向质量、一般向特色、普通向精品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模式、办学层次的实质性突破,努力把学院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建有花园校区(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占地面积555亩)、龙子湖校区(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占地面积1780亩),江淮校区(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龙池大道236号,占地面积1500亩)正在建设,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高校牵头单位。学校起源自1951年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1954年更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1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曾多次搬迁、数易校址,历经多年边建校、边搬迁、边办学的艰苦卓绝历程,从北京辗转至河北,再南下河南,始终坚守治水兴国之初心使命,坚持水利水电特色之办学传承,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以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矢志不移,形成了“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学校设有水利学院、电力学院、水资源学院等24个教学单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岩土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院、中德资源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等169个研究机构。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水利部电大开放教育办公室、水利行业监管研究中心、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河南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及依法治校研究中心、河南河长学院、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政中心、河南省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与修复研究基地、河南省生态环境干部培训基地、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等设在学校。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成员单位等。学校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河南省高校分类发展为契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巩固提升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国家战略实施、新时代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服务。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5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包括10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基地),15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1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授权领域。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330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5余万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包括国家部委部长、武警水电部队将军和省部级领导近20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大学生等十余项荣誉称号的孟瑞鹏烈士,“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刘慈欣,中国蓝天救援队队长安少华,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奖获得者刘俊国,海外学者、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最高级别会员张晓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玉生等海内外各领域杰出校友,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的毕业生品牌形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双聘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等省级人才8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人。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其中: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60多项,包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140多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80多项,累计到账经费6亿余元。发表SCI、EI、 CSSCI等期刊高质量学术论文近20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80多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60余项,2019年、2020年连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获奖层次和数量稳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学校获批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河南省首个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实施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利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防灾减灾国际联合实验室、水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5项(含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1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河南省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等国家和地方智库6个,河南省区域“水—土—碳”耦合效应与生态安全、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防灾减灾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个。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主动适应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新变化和生态建设新要求,积极参与重要水事活动为国家战略实施、水利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科技服务、人才支持、人员培训、工程监理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年来,学校为水利水电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训专业技术管理人才30余万人,其中培训监理人员7余万人;河南河长学院培训省内外各级河(湖)长8000余人,助推河(湖)长制深入发展;连续举办承办“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培训班”、“水务工作培训班”等。学校承担的“地坑院”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汶川地震后,学校选派10名专家,高质量指导完成了救灾一线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成为江油市重建样板工程之一;承担的“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施工期监控管理智能化项目”成为水利部“智慧水利”示范项目;受水利部委托作为第三方,承担全国31个省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评估工作;与开封市兰考县开展“结对帮扶”,助力周口市鹿邑县等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水利重大需求,深度参与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治理、河南省“四水同治”、节水行动、防洪抗旱、河湖治理、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水利行业强监管等,围绕水资源、水灾害、水安全、水治理、水生态、水环境和智慧水利等领域,开展关键问题研究和特色智库建设,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学校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河南省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获批9个有关黄河问题的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开展黄河重大关键问题研究,参与承担三门峡等沿黄地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校属企业河南华北水利水电监理有限公司参编了《水利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承担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奖,监理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沁河渠道倒虹吸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膜结构海南三亚会展中心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设计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毽球、陀螺、秋千等场地改造工程,得到竞赛组委会的表彰。国际合作前景广阔。学校国际合作历史悠久,1958年起开始接收留学生,对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化办学迈上了新台阶。学校与80余所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法国尼斯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韩国启明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2015、2016年先后入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和“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中方创始成员高校,并成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水资源与污染治理、能源两个领域的牵头高校。学校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成立乌拉尔学院是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体系下第一个合作办学机构,于2018年正式招生,成为河南省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性成果;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联办的孔子学院获批,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学校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标志着我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境外办学实现了重大突破。学校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设立了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联合设立了中俄高铁研究中心,与韩国仁荷大学共同设立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重视大学生体育美育和文化生活,2015年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大学生赛艇队,获得20余项国际国内赛事奖项,赛艇运动成为学校特色体育运动的一个品牌;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连续11届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连续五年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优秀组织奖”,连续被评为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河南省首届“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节水文创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河南最具影响力社团高校”;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六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特等奖,第四届、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第十三届、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河南省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个团支部评为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组织申报的《凝聚榜样力量汇集青春能量—颂学瑞鹏主题教育活动》荣获河南省首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新媒体中心荣获“河南省十佳豫青新媒体工作室”称号;艺术作品《孟瑞鹏》被评为第13届“红锣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奖。社会声望持续提升。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近年来,先后获得“最具就业竞争力的10张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优秀组织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起,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电力类分市场在学校设立;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中,学校位居河南省高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参与调查的71所本科院校毕业生满意度测评中,学校排名第一;2016年被权威媒体评为“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十佳典范高校”“河南省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2017年、2018年分别入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第97位、第90位;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大学科技园获批为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华水众创空间被评为“河南省众创空间”“郑州市创业孵化园”。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和治水兴国、护水靓国的责任担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新时代治水方针为遵循,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战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朝着建设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的发展目标奋力迈进,为新时代水利水电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由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原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隶属于河南省财政厅,是河南最早以培养财税、金融、会计等专门人才为主的学校,是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财经管理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原河南教育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省属成人本科师范院校,1993年开始向普通应用型高校转型,基础教育资源积淀深厚,本科教育经验丰富。学校办学条件优越,两个主要校区分别坐落在郑东新区的象湖、龙子湖畔,在校生两万余名,占地面积100.6万平方米(1509亩),建筑面积61.5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26.89万册,电子图书199.11万册,中外文期刊2500种,电子文献数据库38个。拥有比较齐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有教职工1397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33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729人,其中博士103人;“双师型”教师54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职教专家等3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76人。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现开设有会计学、投资学、税收学、金融数学等37个本科专业和财政、会计、国际贸易实务等45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科获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工程造价2个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物流管理、法律事务等12个专业为省级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政、会计、投资与理财、国际贸易实务等10个专业为省级名牌或特色专业。学校建立了河南省财政干部培训基地、河南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河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继续教育基地、郑州市地方税务局干部培训基地、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分别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联合设立了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研究基地、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河南基地、中原发展研究院财政研究所等,设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2016年以来,拥有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有财税、金融、工程造价、物流管理等涵盖校内所有专业的实验室243个。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河南正道财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银行、河南中升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宇鑫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109个,覆盖了所有专业,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高人文素养、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学校正在朝着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成省内一流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高校的目标而努力。
  • 学校简介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现有开元、文昌、中州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635亩,总建筑面积5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11亿元。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有75年办学史、20周年建校史。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创办的卫生干部培训班(周口卫生学校前身)。1956年3月,沈丘师范学校建立;1958年6月,西华师范学校建立;1971年8月,周口卫生学校建立;1976年8月,周口农业学校建立;1979年初,周口艺术学校建立;1982年2月,周口广播电视大学建立。2001年4月,以周口农业学校、沈丘师范学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周口艺术学校为基础成立周口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6月,西华师范学校并入;2014年9月,周口卫生学校并入。学校现有13个二级教学院(部)和1所附属医院,开设有57个全日制高职专业、12个五年制大专专业,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艺8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2万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3万余人,生源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种26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专业示范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融合专业联盟1个。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1030人,其中博士25人,高级职称教师220人,“双师型”教师480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省、市级职教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110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学校发展高质量,不忘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强化顶层设计,党的领导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学校获批省级样板支部1个、市级标杆支部2个。在党建引领下,团学活动丰富多彩、卓有成效,校团委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成为河南省思政工作品牌。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54项。2018年,在南非举行的“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项,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在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七十五年薪火相传,二十载春华秋实。学校秉承“砺德砺能,志存高远”校训和“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教育理念,已发展成为一所集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及技术培训为一体的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河南省现代学徒制示范点”“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等50多项荣誉称号。
  • 信阳学院信阳市平桥区
    学校简介信阳学院创办于2003年,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信阳市,西邻“江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学校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山水相映、绿围翠绕,春有杜鹃绽放,夏有栀子花开,秋天丹桂飘香,冬日腊梅傲雪,被誉为“河南最美大学校园”之一。学校名师荟萃、治学严谨、学风浓郁、设施齐全,是莘莘学子学习深造的理想学府。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了以师范专业为基础、以新兴应用专业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集群。现有外国语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12个学院。成立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信阳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汽车技术研究所、应用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绘画艺术研究所、大别山民歌研究所、土木建筑工程研究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所、非金属矿物材料研究所14个科研机构;开设了53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9大学科门类,生源覆盖全国18省(市、自治区)。在校本专科生22000人,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单位,是全省率先开展双学位教育的5所新建本科高校之一。多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获批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英语、教育学获得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土木工程、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经济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美术学等9个专业获得河南省高校品牌专业;化学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汽车技术实训中心获批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务分析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化学教研室、数学分析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普通化学》《教育概论》《会计学》《中国文化概要》获批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2019年以来,学校实现了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级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以及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七大历史性突破。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以出色的办学业绩和较强的综合实力成功进入同类院校前30强。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发布的第9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中,我校科研竞争力跻身第25位。信阳学院“皮影戏进校园”入选第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