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09年将破格录取航模特长生
2008-12-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生活日报11月30日讯(记者 尹玉涛)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布了2009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和 2008年相比政策出现一些变化。该校招生负责人表示,该校将根据自主招生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将可能突破5%,此外对特长生破格力度也将增加。

  该校招生负责人表示,2009年自主招生将特别加强面试环节的测试工作,对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考生及在文学、外语或者在其他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基于文化课考核的基础上,将重点通过面试环节的测试选拔出学校需求的人才。同时,将加大破格录取考生力度,在创新实践、航模运动、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些特别优秀的入选考生将有望破格录取。此外,学校将根据自主招生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将可能突破总招生计划的5%。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采取学校推荐或本人自荐的方式提出申请,登录该校招生网站(zs.nuaa.edu.cn)进行网上报名。2009年1月3日将进行自主招生选拔测试工作。

热门院校

  •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江宁区
    学校简介南京晓庄学院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2000年,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建立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学校现有方山、莫愁和晓庄(行知园)三个校区,晓庄(行知园)校区是陶行知先生当年办学原址的核心区域、生活教育理论发源地和实践地。校园总面积近1500亩。学校设有15个专业学院,涉及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47个本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400余人,兼职研究生导师110名。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等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学校。学校坚持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建校95年来,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校训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7余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育管理者。2021年学校获批6个新一轮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1门课程被评为省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全国优秀教材1项,省级重点教材4部,省级教学成果(教材)奖1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两年,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一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学生团队在纳米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学生在省级或二类以上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获奖近千项。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获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建成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学校居校友会2021年中国师范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首位。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龙头作用,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学校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注重科研产出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科研实力,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2021年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51项,建有10个省级科研平台,获得科学研究成果奖11项,16人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科研经费和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均大幅增加。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国际教育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常年聘请10余名外籍专家执教,与韩国又松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印多努沙大学开办中文系,共培养了来自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近5000人次。2021年学校举办“百所华校云牵手”暨“中华文化大乐园”法国、匈牙利园活动,具有较高的海外美誉度。学校秉承“大爱、奉献、担当”精神,坚持深度融合战略,主动为地方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教育部、省市领导在我校晓庄(行知园)校区内,为全国第一家师德教育馆开馆,目前正打造成全国师德教育基地和行知教育思想传承、实践和创新基地。陶老师工作站暨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是中央文明办设定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96111热线获评“最专业可靠中国心理热线”。学校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与市委政法委联合成立全国首家网格学院“南京网格学院”;与市教育局合作建设“南京教育智库”;建有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中心等多个服务社会基地平台。学校推进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协议的签订和落实;与南京市江宁区、秦淮区、溧水区、高淳区、六合区、江北新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教育交流合作。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校举办了“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省委书记吴政隆给我校发来贺信。顾明远、于漪、朱永新等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探讨了新时代“大先生”精神的内涵,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根据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市共建南京晓庄学院协议要求,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和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方山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邮编:211171,联系电话:025-86178122(同传真)莫愁校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41号,邮编:210017,联系电话:025-86569135晓庄校区(行知园):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晓庄中心村132号,邮编:210038,联系电话:025-85351840
  • 学校简介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Yangzhou Hospitality Institute,缩写YHI)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由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排名前10名的富力集团联席董事长、总裁张力先生创办,与瑞士酒店协会(Swiss Hotel Association,简称 SHA)合作,是国内第一所加入SHA联盟的高职院校),全面引进和采用其举办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cole Hotelière de Lausanne,简称 EHL,其酒店教育世界领先)“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洛桑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学校以服务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文化治校,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为行业企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学校办成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人才素质过硬的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cole Hoteliere De Lausanne)富力集团(地方开发、酒店发展、文体旅游、医养健康、设计建造、商业运营、互联网产贸、创新服务平台)学校设有中瑞酒店学院、天力建筑学院、联合学院三个二级学院,可招生专业 26个。共有配套实训基地 22个,形成了以酒店管理、餐饮服务、西餐工艺等专业为主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教学酒店(四星级、五星级客房),中厨房、西厨房、中餐厅、西餐厅、中、西式面点房、冷菜间、演示厨房、咖啡厅和酒吧、品酒室、品茶室、画室以及专业机房等实训场所,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学校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植入学校的教学中。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已经在酒店管理教育领域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学校办学依托方富力集团也加大了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开设了多个与集团业务相关的专业,并在专业建设上从办学投入、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到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最后到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任务,以文化育人为基础,以能力素质为重点,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生产和服务一线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立足扬州,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及集团内部各行业的发展需要,重点建设酒店类特色以及建筑类特色专业群,适度拓展相关专业,主动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学立艺林,德比馨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文化兴校,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文化兴校”战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办学条件,重点抓好教学质量工程,着力提升育人水平和办学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连云港市海州区
    学校简介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是江苏省财政厅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及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位于风景秀丽的花果山西麓,是财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前身为连云港市会计职业学校,始建于1964年9月2日。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历经“连云港市会计学校”(1965年)、“连云港市财经学校”(1973年)、“七•二一财经大学”(1976年)、“连云港财经学校”(1982年)、“江苏省连云港财经学校”(1986年)、“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2004年)等发展阶段,2015年学校升格为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学校秉承“至诚守正”的校训,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实干担当”为行动指引,以“五向五解”为工作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3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江苏财经人才摇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高职院校后勤行业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占地576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财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学校紧紧围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业已形成以会计专业群为龙头,以电子商务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为主体,行业与区域品牌特色和优势并存的专业群体系。学校共开设18个专业,5个专业群,其中1个高水平专业群、26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室均配备多媒体互动教学设备。实训场室建设日臻完善,已覆盖每个专业群,建有大商科智慧教育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二期教学实训中心等现代化实训中心,拥有会计实践教学智慧教室、CPA审计智慧教室、纳税申报智慧教室、智慧录播教室及VBSE实训室等数十个实训场所,其中现代商务实训基地和现代物流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图书馆业务全部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现有纸质图书37万余册,引进人民网思政教育课程库、艺术美育数字图书馆、万方、知网、维普等国内知名电子资源数据库。学校具有高级职称9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21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级中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0人;连云港市“521”工程人才13人。学校始终坚持高质量办学,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引领六融合能动发展型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拥有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0”专业1个,高职本科分段培养“3+2”专业2个,贯通了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南京审计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设“专转本、专接本”的本科教育,为学生升学拓展了渠道。学校不断强化政校行企协同育人,通过引企入校、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企业开办订单班,实现全员就业。学校先后与深圳希施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金融产业学院、与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京东电商产业学院,与四季沐歌科技集团签约共建四季沐歌产业学院,不断推进“双主体”育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更高更广的平台。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在各类教学竞赛、技能比赛中实现更高突破。2021年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19年荣获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20年获得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两个一等奖。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瀛洲葫芦”创业项目成功摘取2020年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多年来,学校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连云港、长三角等地区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学校精准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所、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财税研究所、中国乡村财会监督研究中心,开展自贸区发展研究、电商新农人职业培训、乡村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积极服务地方智库建设和经济发展。学校设有国家技能鉴定所,组织多种技能证书考核,面向各类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素质更新提升培训,承接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各类社会考试,学校的社会责任担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交流。与英国BPP大学合作开办ACCA精英班;与台湾致理学院、醒吾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师生互访等学术交流活动;与韩国明知大学合作开展“3+1”韩国本科班项目;与韩国国立韩巴大学合作开展“3+2”“4.5+1.5”等留学项目,为学生留学升本开通直通车。2018年起与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合作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招收来自于老挝的学历留学生。此项目已成为连云港地区规模最大、特色最明显的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今天的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财院人将秉承“至诚守正”的校训,弘扬厚德人本,敬业强能校风,继续发扬明理博学、爱生善导的教风,知行合一、理实并重的学风,着眼于办出特色和争创一流的远景,与实现江苏沿海和连云港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紧密相联,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所立足行业、服务区域,财经主体、会计特色,管理精致、社会满意的高等学校。
  • 学校简介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台湾知名人士热忱投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十七年,学校秉承“诚正、弘毅、奋进、创新”的校训,以“成就学生未来,助力区域发展,增进两岸交流”为教育使命,以“学生热爱、企业追求、BOSS摇篮”为教育愿景,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业界乐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崇尚“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先后荣获 “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自主试点学校”、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民办高校党建考核优秀单位”、“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江苏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立项建设单位”、“全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首批 ‘1+X’证书试点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单位”等殊荣。 ★独特的区位优势 学院位于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与昆山高新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占地面积696亩。东接上海,西邻苏州,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区域内拥有台资企业4800多家。“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全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极为旺盛,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合理的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学院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以打造品牌骨干专业为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构建了“以应用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设有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28个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实现了学院专业群与地区产业链的深度对接,形成了多方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机电一体化技术、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一批省级示范高职院重点专业特色鲜明,社会美誉度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四个专业在江苏省高职院校率先开展国际工程(IEET)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通过。 ★优良的教学团队 学院积极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入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的优秀师资、科研人才,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职任教,创造尊师重教的环境,凝聚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升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00余人, “双师型”教师达80%,形成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紧贴岗位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富有特色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行业通用课程、通识基础课程体系。定期举行课堂教学观摩、“精彩一课”示范课堂、校级教学大赛、微课竞赛、授课质量星级评定、学生教学成效评价等教学活动,促进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创建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专班、校企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台商企业技术骨干的摇篮。先后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80多家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与6家知名企业集团分别共建企业学院;与昆山高新集团深度合作,共建(两岸)科教创新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精英高技能人才,促进教育、科技与产业发展;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合作项目,为学生搭建了专本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直通立交桥。每年有数百名学子通过“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等方式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发展,组织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教学竞赛和技能大赛,并取得骄人成绩。 ★优秀的合作交流平台 学院融合两岸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充分利用台湾教育优势资源,与台湾成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台湾中卫发展中心、昆山工研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两岸众多知名企业,共建了两岸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与台湾知名高校、两岸台资企业成立“登云两岸产学合作联盟”,辅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互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两岸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创新链的衔接,形成了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发展格局。圆满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江苏)技能邀请赛,成功举办了“登云两岸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研讨会”。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活动,为大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培训服务,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共赢,推进两岸教育界、产业界交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优异的就创业质量 学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就创业服务体系,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满足学生学业和就业发展需求,提升创业就业能力。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就创业基地120多家,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就业率98%以上,工作半年后岗位晋升率达54%,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6.65%。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涌现了一批就业创业能手。 ★和谐的育人环境 学院紧扣时代主旋律,夯实教书育人主阵地,创新文化育人多渠道。做好“人文素养”讲座和非常零距离访谈,做美《登云学工》杂志,做强专业技能大赛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心理健康教育和资助育人服务体系完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公寓设施齐全,校园环境幽静美丽,学习生活便利温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操得到全面、系统、多层次发展。 ★宏伟的发展蓝图 立足现实、聚焦江苏,着眼长远、面向长三角,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明晰“十四五”战略定位和路线图,实施“特色品牌强校”战略,聚焦品牌形象,以优良的品牌形象奠定学院的社会声誉,加快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支撑,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成效;聚焦区校合作创新发展,不断打造科创高地,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聚焦文化传承创新,通过积累文化高地,增强职业教育精神对社会的辐射引领作用;聚焦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新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打造具有双高质量和水平的省内知名、海峡两岸有影响的特色登云、品牌登云而努力奋斗。
  • 常州大学常州市
    学校简介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3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学校以“责任”为校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学校设有21个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206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900人。同时设立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7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0个学科上榜。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7项,实现金奖“四连冠”,2020年捧得“优胜杯”;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11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和“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分列第91位和第44位。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13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66%。拥有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220余人;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0余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全国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9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7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3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0余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5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8个、产学研基地515个、校企联盟436个。2016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学校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现有4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与玻利瓦尔大学共建我国在委内瑞拉的首家孔子学院,承办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孔子课堂。成立跨文化研究院、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不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等荣誉称号。当前,常州大学正在全力推进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学校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通过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