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普高招生网上咨询会6月26日—27日进行
2011-06-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帮助广大考生了解招生政策,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同时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咨询服务,今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继续举办高校招生网上咨询会。届时省教育考试院将联合各市招办、部分在苏招生院校共同在线解答考生有关填报高考志愿的咨询。考生可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入网上咨询会页面进行在线咨询。

  根据我省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安排,网上咨询会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时间:6月26日—27日(部分院校为6月20日—30日),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14∶30—17∶00。

  参会单位:部分第一阶段录取院校(含文、理科类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体育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处、各市招生办公室(考试院、招考中心)。

  第二阶段:

  时间:7月27日—28日(部分院校为7月20日—30日),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14∶30—17∶00。

  参会单位:部分第二阶段录取院校〔(含文、理科类第三批本科、高职(专科)、高职(专科)注册入学院校;体育类高职(专科);艺术类高职(专科)〕、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处、各市招生办公室(考试院、招考中心)。

  据统计,目前已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数百所院校报名参会。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学院现有西园路校本部、东山校区和相城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16亩。设有园艺科技学院、园林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苏州农民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38个,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学院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校训,坚持“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办学思路,致力于打造“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园艺职业教育开拓者、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国际职业农民培育和输出探路者”等五张名片,取得了一批重大办学成果和荣誉: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五十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五十强、全国高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最高奖、2016土耳其安塔利亚世园会最高奖和组委会金奖等诸多荣誉,连续七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
  • 学校简介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于1999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自办学以来,学院始终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雄厚的教学资源、显著的学科优势和严谨的教学管理,保持与通信信息行业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培养了一批信息产业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造就IT英才的摇篮、投身信息产业的阶梯。2012年,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案,南京邮电大学与扬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共建新校区。新校区坐落于扬州市仪扬河畔的大学城——扬子津科教园区,占地893亩,校园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等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筑古雅、景色宜人,教学、实验及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是广大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学院现拥有专、兼职教师612人,其中高级职称27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总数的90%,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现有在校生10428人,设有19个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干,工、管、文、经等相互交融的优势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工程和电子商务5个专业被评为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建设、改造实验室49个,投入经费5000多万元,面积达10800平米,满足教学需求。2020年度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唯一成功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目前学院双创中心共有校内场地建筑面积8602平方米。学院还将不断投入,持续提升办学条件。学院始终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紧密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办学,聘请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建设“课程、实践、竞赛、讲座、社团、实习”六大能力发展平台,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近半数毕业生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行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较高成为学院主要特色亮点。学院毕业生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平均达到14%,2021年考研升学率达14.12%,考研升学率再创佳绩,特别是通信工程专业,考研升学率高达30.14%,其中近60人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知名学府录取。据武书连2021全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升学率排行榜,学院升学率在江苏省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中排第4位,等级为A。在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列全国第14名。学院学生在国内外诸多学科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5项,“挑战杯”系列大赛省级奖项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3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27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IRAN Robocup国际机器人大赛季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省级及以上奖项1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奖项16项,其中一等奖4项。此外,还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等比赛上获得佳绩,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301项。学院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学院已与国外10多所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学生交流的合作渠道。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美国中密西根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3+1”校际交流本科双学位项目、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等。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建设。自迁址办学以来,学院先后与电信运营商及扬州地方知名通信信息企业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建立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学院与扬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合作,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多名企业高管为我院客座教授,将大学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应用需求进行高度对接,提高了契合度。学院为学生设立了20多种奖学金、助学金项目,用以奖励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在科技创新、专项技能、社会工作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各类优秀学生,奖励面达60%以上。同时学院还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特殊补助等途径,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秉承南京邮电大学“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多科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践行“创业、创新、科学、奉献、进取、协作”的通达精神,积极探索依托通信行业、面向信息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学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打造通达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发展,面向世界,将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信息类应用型大学。
  • 学校简介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其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8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常州职业大学。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常州工学院。2003年,传承常州师范教育百年文脉的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历经44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特色明显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拥有59个本科专业(49个专业招生),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700余人;在职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7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140人次。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致力培养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与常州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目前,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类)5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3个,4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5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0个。现有4个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电机产业学院为省重点产业学院。学校被授予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4个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获批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拥有特种加工、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两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等9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通用航空器关键部件智能循环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资源循环材料等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与11家企业共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工危废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报废汽车绿色精细拆解与利用等3个行业联合创新实验室。拥有空天地信息感知与无人机应用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等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州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以及数控技术应用及装备、软件、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校内产学研一体化中心。拥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等24个社科研究智库平台。 学校坚持“在服务常州中获取资源、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色、在贡献常州中提升能力”的办学方略,秉承“团结、严谨、求是、创新”的校风和“教会学成、守正有为”的校训,持续培育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两个特色”,整体优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设有创新创业学院,双创教育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学校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竞争力排行榜上突飞猛进。建有“奖、助、勤、贷、补、减”帮困助学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以及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奖学金、考研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作为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依托企业、行业和校友资源,建立了稳定的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网络,构建了就业长效机制,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当年平均签约率均在96%以上。 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留学江苏”目标学校,招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6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与美国、英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境外的60多所高校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等领域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拥有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均被确定为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设有中德亚琛中心(筹),拥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项目“常州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先进成型与智能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项目 “中德亚琛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国际化平台和项目。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节水型高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等省级荣誉,荣获“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市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等教育改革,扎根地方办大学,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坚持改革创新,精准务实地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建成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 学校简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始建于2008年5月,2010年正式建校,是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名校云集、产业集聚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校园占地424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学校设有商务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科技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金融科技学院等二级学院,拥有一支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由来自于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留学归国精英和外籍教师构成,96%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在校生约5500人。学校遵循“为产业办教育”的办学宗旨,针对苏州地区服务外包领域人才需求最为紧缺的ITO、BPO和KPO三大重点业务领域,开办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药品生产技术、微电子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与审计、动漫设计与制作、资产评估与管理、数字出版等近30个专业,实现了学院专业链与地区产业链之间的高度铆合。学校致力于打造“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成为“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被认定为唯一一家“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中心”。2013年学校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校以“尚同于学,尚礼于人”为校训,遵循“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的办学理念。2014年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10月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4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省示范验收,成为全省最年轻的省示范院校,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将以“建成为省内示范、国内唯一、具备国际化办学能力的中国服务外包第一校”为目标继续努力。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市崇川区
    学校简介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45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砥砺奋进,锐意创新,70多年来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先后培养了各类人才6万余名,他们中有以中科院院士印象初、原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尔鎏为代表的社会精英,更多的成为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和自主创业的典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学校地处被誉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南通市,滨江临海,处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突出。校园坐落于南通市主城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商业繁华、配套完善。校园总面积600余亩,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员工600余人。 学校设有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园艺与景观工程学院、机电与交通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以及素质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机构。学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了现代农业、健康环保、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园林市政、现代商务等六大专业集群。设有专业3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X证书制度试点29个。建有实验实训室140多个,其中国家实训基地2个、“星创天地”1个,省教学团队4个,产教融合基地、工程中心、创新创业示范基地5个。主持建设了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秉承“厚德·匠心”校训精神,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未来的大国工匠。学校与省环保厅、知名企业合作牵头成立了江苏环保产业职教联盟,与南通市农委及知名农林企业牵头成立南通园艺产业校企合作示范理事会,牵头成立了南通市跨境电商职业教学联盟、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南通市营养学会等社会组织。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海尔智能科技公司、淘金电商公司等200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校企共建“海尔智能化学院”“淘金跨境电商学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生技能扎实,多个团队在全国、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其中“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四届蝉联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学校稳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近75%,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40%。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支、省产业教授 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微生物课程教学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富民强农服务团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分别获得第九届、第十二届“感动南通·教育群体”荣誉称号。深入开展多学科多专业应用研究,成功搭建多个政行企校合作、产学研用融合的科技服务平台。学校与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政校战略合作,牵头成立“南通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开展南通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和乡村振兴专项课题研究。建有省级科技平台1个、市级科技平台8个,科研成果获环保部环境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南通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等市级以上科技奖项。面向社会开展农技人员、村会计、新型职业农民、企业环保总监、污水处理工等各类培训,年均培训各类人员约40000人次。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农业三新工程”等平台为依托,在如皋、海安等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学校被表彰为“全省普通高校教科研先进集体”“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荣获“南通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坚持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学校与美国、德国、日本、孟加拉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搭建师生国际交流平台。招收老挝、泰国、印尼、孟加拉国等13个国家的学生,在校留学生近200人,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留学江苏培育学校”“省茉莉花奖学金资助学校”。学校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分段培养、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3+3”分段培养,打通职业教育学历上升通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连续多次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不断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有科技部星创天地“农业创e园”、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南通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支点大学生创业中心等众创空间和创业学院,构建了国家、省、市、校四级创业平台体系,学生创业项目获全省三创大赛冠军等奖项。立德树人春风化雨,学校以实施“立德立心立行”教育工程为抓手,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大国工匠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瑞龙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专业文化、农耕文化、爱心文化等校园文化品牌润物无声。以“悦纳与超越”为理论核心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育人品牌。“一院一品一典型”品牌建设使学生素质培养呈现出百花竞放的生动局面。学生团队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优秀实践团队奖”等奖项,并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曹通、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凯健、国家科技部“科技列车”特派员宋庆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校自1987年开始被连续命名为“南通市文明单位”,1997年开始连续多次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获“江苏省文明校园”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2021年9月)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