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高考生:通讯工具勿进场千万别写繁体字
2012-06-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高考前提示考生: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9日举行。在考前的几天,考生、家长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和作息?考生应该如何配合金属探测仪检查?考试时应该遵守哪些考务规定?昨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就考生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给出权威解读、应试锦囊及温馨提示。

  文/记者徐静、黄茜 通讯员粤考宣

  考场纪律:作弊情节严重三年禁考

  记者:广东今年在考试管理方面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答:广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对普通高考违纪舞弊行为形成严厉惩处的高压态势。对考试作弊行为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33号令)处理,情节严重的考生,取消其本次高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省教育考试院设立了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高考举报电话020-38627821,学业水平试举报电话020-38627984,举报邮箱:gdeduzkb@163.com,982526114@qq.com。

  记者:现在离高考只有几天时间了,考生要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高考前夕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高考前夕,考生要调整心理状态,平静面对考试,还要排除各种干扰,切忌误信传言,绝不能相信社会上、网络上有关“出售高考试题及答案”、“出售作弊器材”、“代考”等的传言或有害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记者:考生在赴考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考生在考试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考试用具是否准备妥当(如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铅笔、三角板、铅笔刀、圆规、塑料胶擦等),每天赴考场前要检查清楚考试所需的各种用具,特别要注意携带好自己的准考证、身份证,不带准考证、身份证是不能进入试室的。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考生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无线耳机)、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涂改液、修正带以及不透明的文具盒(袋、套)和不透明的水杯(含饮料)等物品进入试室。

  记者:考试时,考生应遵守哪些纪律要求?

  答:今年,广东全部试室均实现对考试过程的实时网上远程监控,考生考试时不得携带任何书籍、资料,不准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试室,不得雇人代考、替考,不得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考生携带任何书籍、资料及通讯工具(手机、传呼机)等违规物品进入试室,无论使用与否,将被取消考试成绩。前几年普通高考期间,广东有部分考生因携带手机进入试室,均按照规定被取消成绩,令人十分惋惜。

  进入试室:勿带与考试无关物品

  记者:考生在进入试室时要如何配合检查?

  答:首先,考生要严格遵守规定,赴考时,不要携带手机等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其次,考生可在每科开考前30分钟(非英语科的外语科目开考前35分钟)开始检查进入试室,分批接受检查;第三,要服从监考员管理,不能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进行检查。

  记者:高考当天如果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有哪些准备和安排?

  答:考生在赴考过程中如遇突发事件,应主动向班主任或有关部门寻求帮助,确保准时到达考场。各考场也配备了医务人员和备用试室,如果考试期间考生出现身体不适,可向考场工作人员报告,以得到及时医治,或者由考场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到备用试室进行考试。

  话你知

  今年广东高考考生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报考人数69.2万人,比2011年增加3.8万多人,增长5.8%。其中报考普通高考的考生65.8万人,比2011年增加3.3万人;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的考生3.4万多人,比2011年增加近5000人。在普通高考考生中,文科考生29.5万人,理科考生29万人,体育、艺术类考生7.3万人。

  2012年广东普通高校招生除艺术类、体育类院校在录取批次安排上作适当的调整外,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基本维持不变,仍按去年的实施办法进行,保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为规范艺术、体育类招生录取管理,广东进一步完善艺术、体育类招生录取实施办法,不再将艺术、体育类专业列于提前批次,而是将艺术、体育类专业和普通类专业放在同一批次同时进行录取,考生填报某一批次志愿时,只能在艺术(或体育)类专业和普通类专业间二选一进行填报。

  考时切记:

  填错AB卷答了也白答

  记者:考试时,考生应遵守哪些考务规定?

  答:考试时要正确填涂试卷类型。广东实行A、B卷分卷考试,考生必须看清自己试卷的类型,并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的A或B信息点涂黑。今年,凡是未填涂或填错A或B试卷类型的,考生答卷无效。

  根据教育部新的考务要求,广东用汉语文授课、学习的考生在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考生切勿使用网络语言、繁体字、古文字等。考生作答时,需要修改的,可用黑色笔直接修改,严禁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考生答选择题时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2B铅笔,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所选答案选项涂黑。如果学生不小心买到假2B铅笔或答案选项填涂过浅,在答题卡扫描时就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记者:6月9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考生有何要求?

  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6月9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绩与高考录取挂钩。因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措施也按普通高考的要求严格执行。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东东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成立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4年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广东东软学院,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2018年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学校坐落于广东省制造业重镇佛山市,地处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园区,毗邻广州。学校秉承“ 教育创造学生价值,学生创造社会价值 ”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 IT 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升本以来,学校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和应用型高校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深化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借鉴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 CDIO,结合办学实际,构建了TOPCARES 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初步成效。学校先后获得“ 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区人才培养基地 ” “ 广东省信息化人才及 Linux 应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 “ 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2020 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 ”“2021年度创就业典范高校”“广东省征兵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学校党建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学校党委荣获“ 佛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截至2021年,学校共设置 22 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 4 个学科门类,面向 15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累计有校友 3 万余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000 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合作,积极实施“ 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合作 ”。2015 年获批招收海外留学生资格,是广东省民办院校中少数接受国外留学生的高校之一。2020 年获教育部批准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中外合作开展“ 软件工程 ”专业“4+0 中外合作办学 ”项目。学校还与普利茅斯大学、印度 VIT 等 8 所大学开展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分互认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台湾地区东海大学和佛光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协议;与英国、美国等合作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互访和交流活动。
  • 学校简介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85年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院,正厅级建制。建院之初,学院名广东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主要承担广东省科技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被科技部称誉为“地方继续教育的一颗明珠”。1989年更名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199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2001年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珠海校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等学院,并继续承担科技干部培训的任务。2007年学校从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学校于2008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3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7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2016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7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6年被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荣誉称号。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9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21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2022年入选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学校现有珠海和广州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30000多名,是在校生规模最大的省属高职院校。设有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应用外语学院、旅游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机器人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物联网学院、管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设有数字贸易研究院、广东省人才研究所高职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公民与品德教育研究院等5个科研机构。学校开设招生专业57个,其中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1个、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1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5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5个,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3个、二类品牌专业14个,珠海市优势学科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75人、副高职称325人,博士学位109人、硕士学位843人,专业课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66%。学校拥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团队3个,全国技术能手、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国家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省级师资团队项目13个,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优秀教师、技术能手、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等省级大师名匠54人,珠海市特聘学者、技术能手等市级人才6人。学校办学条件好,教学条件优。校园面积2012亩,建筑面积67.59万㎡。教学仪器设备3.97万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0949余万元。馆藏图书180万余册、电子图书数字资源量近16万GB。多媒体教室130间,智慧教室20间。校内实践基地106个,实训室43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多个。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应用人才培养中心1个,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是科技部、省科技厅、教育厅、人事厅认定的“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广东科技人才基地”“广东省中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牵头建立了政校行企共同参与,政府主导的区域职教集团——珠海市职教集团,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了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职教集团的桥梁作用,采用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35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有16家被省发改委立项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单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了9个产业学院,企业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校企以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项目班等方式培养万余名学生。围绕学校重点打造“互联网+科技特色”的发展定位,学校成为广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学校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通过建立以“标志性成果库”为成果导向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机制、完善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的培育机制等措施,推动了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构建了以“软件工程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广科三一海工协同创新中心”和“广科Mi众创空间”3个国家团队为代表的50个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构建了以国家“软件技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代表的24个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团队,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学校加大国际合作办学,2017年取得招收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质,2018年获“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2019年中法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正式备案,2020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授权学校成为“认可雅思机构”,2022年获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学校招生“进口”旺,现每年面向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左右,广东省录取的新生均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自主招生、现代学徒制等多形式分类招生,以及本专科协同育人试点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出口”畅,总体就业率均达98%以上。近三年,学生获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奖项500余项,其中国际级5项;由政府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00余项,含国家级7项、省级一等奖81项。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应用开发”和“软件测试”赛项获国赛一等奖。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年全省排名前列,2021年我校共获93个奖项,排名全省第二名。2019年亚太信息通讯大奖赛手机控制的智能探测小车项目获冠军。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FIRA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冠军。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成绩,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如2011届毕业生聂云宸创办喜茶品牌,进入福布斯2018年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2012届毕业生朱荣创办珠海京天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被珠海耗材行业协会评定为国产耗材行业40周年杰出贡献企业;2018届毕业生林仲坚,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2019届毕业生胡智文,作为广东省唯一入获全国“劲牌阳光奖学金”特别奖暨“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2021届毕业生吴健鸿,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1届毕业生霍世童,创办药品智能溯源平台,获一项新型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获国家级奖项一项、省级奖项七项。学校秉承“厚德、高能、求实、创新”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办学思路,立足“创新本色、湾区基色、数字底色、科技特色”,通过“双高计划”建设,正在为加快建设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创办于2011年2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和粵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校坐落于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风景区东侧,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758亩,基础设施完备,是读书治学、修心养性的圣地。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大城市的区位优势,立足广州、面向湾区、服务都市产业及社会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以真.实求知,以善.美修行”校训,注重职业道德养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致力打造“省内优质,国内知名”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建筑艺术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智能机电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理论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1个思政课教学部,并成立了广州智能建筑产业学院、应急管理技术学院等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学校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等组成的“双师型”专任教学团队,以及一批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开设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护理等社会紧缺及新兴专业40多个,在校生1万余人。 学校先后与南方航空集团、美的集团、京东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电城市服务集团、中科雅图、棒谷科技、东莞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和肇庆高新区社保局等合作共建了200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创设了新闻社、醒狮社、书法协会等45个学生社团,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累计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2万人,先后获得“广东省当代优秀民办高校”、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男子丙组冠军”;会计专业荣获 “2017- 2018年度广东省院校特色专业”等。 学校坚持打造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的指导下,在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精密结合、主动服务社会等措施,我校致力打造应急救援人才培养的“东华范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应急救援专业人才。
  • 学校简介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近70年办学历史、行业特色鲜明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1999年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是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之一、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先后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优质水利高职院校、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是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广州天河、从化两个校区,设有水利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占地面积1500余亩,纸质图书藏书量9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6亿元,校园无线信息点1200多个,无线信号全覆盖,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教职工900余人。 学校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7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8%以上。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全国产业导师资源库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师 1 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36人。1名教师当选“中国好人”(爱岗敬业),1名教师获评全国十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标兵人物”,1名教师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名教师受聘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1个,3个教师团队荣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办学之路,紧密对接广东省现代水利、电力等重点行业和智能制造、先进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形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供用电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应用英语等10个专业群。目前招生专业 47 个,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主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一类品牌专业2个、二类品牌专业8个、省重点专业3个。高本衔接试点专业10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4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 本、水利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3本,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得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年度职教改革创新课题2项立项。学校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行业特色的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紧密合作,校企共建北控水务学院、环境艺术产业学院、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产业学院、智慧水利产业学院、泰迪数据智能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7个,校企合作共建省级高职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3个(包括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学生三年来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8项、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231项,技能竞赛专业覆盖率100%。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37项。 学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强、行业品质优、岗位适应快,就业网络主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3%。毕业生就业率、理工类专业相关度、雇主满意度以及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等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核心指标均稳中有升,部分指标超过“双高”学校平均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设创客空间 11个、众创空间 2 个、就业创业e站1个、创客协会活动中心 1 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10个,多部门与多协会协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年度覆盖面超过80%,学生在校创办企业61家。1个就业创业案例入选“2020届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优秀成果及典型案例”。 学校立足水利水电行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进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培训。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及专业群,现建成省级平台2个、协同发展中心1个、校级平台33个。近3年师生获得专利授权531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技术13项,承接科技纵、横向课题及技术服务项目661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依托平台建设成果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入榜广东省“专科高校创新能力榜前10位”。 学校是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设有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广东省属职业技能鉴定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机构、电工特种作业培训机构理论与实操考试点,是省教育厅、水利厅批准成立的“广东省水利人才教育基地”。2019年与海南省水务厅共建“海南省水利人才教育基地”,入选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水利部“水利干部培训机构”,年培训量超15万人日。2019年成为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0年学校联合企业开发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个,截至2021年共获批1+X证书制度试点20个,覆盖了33个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杰克逊学院、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美国贝佛学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合作办学专业14个,联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6个,合作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开发并被采用的课程标准5门,招收留学生70余人。学校成立广东省 首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牵头成立华南“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水利电力联盟,建设老挝鲁班工坊、坦桑尼亚鲁班工坊及坦桑尼亚大禹学院,协同龙头企业成立“老挝鲁班学院”,学生参建该国重大项目获老挝国家一级劳动奖章。荣获“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 多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节能型示范高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集体多项荣誉称号,获评全国样板党支部1个、广东省样板党支部2个、广东省“三型”党支部2个,立项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入选广东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广东省“八个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培育单位。 七十年风雨兼程,新时代扬帆启航。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继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鲜明、教育水平优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内容更新截至2021年8月31日)
  •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州市荔湾区
    学校简介一、基本情况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成立于2009年3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广州市从化区,毗邻京中国港澳和大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地铁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校园建筑吸取岭南建筑之精华和神韵,银墙绿瓦搭配和谐,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湖光山色处处皆景,生活、教学设施完善,是一所环境一流的花园式大学。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全日制在册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成绩斐然,现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重点专业、2个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5个省民办专项资金资助专业。2022年开设65个热门专业,10个在建专业群,覆盖12个专业大类。建有华夏-百度百捷学院、华夏-德鑫医疗技术等2个产业学院,22个校内实训基地(170间实训室),21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个中药科普种植基地。学校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综合排名在全国317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位居第9位。综合办学实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民办高职学校前列。8个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车辆与自动化学院、卫生健康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1个省重点专业:工程造价2个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现代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5个省民办专项资金资助专业:工程造价、软件技术、建筑室内设计、计算机网络、新能源汽车2个产业学院:华夏-百度百捷学院、华夏-德鑫医疗技术学院二、招生就业学校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充分就业”为基础,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构建了专业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就业创业工作做到了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学校报到率及招生人数连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17-2021年,毕业生近五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茅。学校每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参会企业达422家,提供15000多个工作岗位。三、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学校坚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宗旨,始终以“构建面向全体,融入专业,协同培养,结合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双创教育体系”为方向,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建设新型的创新教育、科研实践、创新交流和创业孵化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校与省内外2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多个校企合作基地与人才市场供需网络;与企业共筑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平台。学校与国信蓝桥、吉利汽车及捷佳航空技术等企业共建了合作育人特色班;与广东美的、广百物流、白天鹅酒店集团等数个著名企业就相关专业签订了“订单班”用人协议;分别与百度百捷有限公司、广东德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华夏-百度百捷学院、华夏-德鑫医疗技术产业学院,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构筑了实习与就业的畅通平台,为莘莘学子铺设了通往职场的快速通道。四、交流合作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名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专升本”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港澳台地区等国(境)外高校合作,开展交流项目,为学子们拓宽视野、继续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校园生活学校坚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校园生活。学生生活条件舒适便利,学生公寓(6人/间)的空调、宽带、独立卫生间、冲凉房、衣柜、电脑台、写字台等设施配置齐全。教室、图书馆、饭堂等场所均配备空调。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学校现有学生社团52个,成员3000余人。其中文化艺术类14个,体育健身类11个,专业研习类27个。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品牌社团,如尚武堂(醒狮协会)、中华茶文化协会、子衿汉服社等,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服务奉献意识。每年举办的社团文化节是展示社团文化的重要舞台,学生社团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涌现出尚武堂、街舞协会等一批特色社团、省级优秀社团。六、办学成绩短短十余年时间,学校办学规模取得跨越性发展,专业建设对接市场需求,多措并举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科学高效,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与赞誉。 专业建设成绩亮眼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重点专业,2个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及5个省民办专项资金资助专业。 科研项目硕果累累近5年(2017-2021年)承担省级以上课题52项;获得专利授权证书138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公开发表论文732篇。“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名”中我校位列第44位,是广东省入围全国50强的唯一一所民办院校。 在国家及省级各类竞赛项目中屡获殊荣我校学生在2020-2021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广东省高校艺术作品展演、“笔墨中国”——第十三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竞赛活动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179项。 党建工作捷报频传2018年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学校管理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管理学院党总支被评为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学校党委被确立为广东省“两新”组织示范点,获评广东省高校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获评广东高校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教工党支部、财政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分别获评“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1年6月,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被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七、所获荣誉学校采取“以党建为引领,半军事管理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三合一”的育人模式;遵“厚德、重能、敬业、善事”的校训、重“承华夏文明,育寰宇英才”的教育理念,循“诚信、勤奋和感恩”的树人标准,扬“一日华夏人、终身华夏情”的校园文化,在华夏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民办非企业5A级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民办教育最具竞争力提升院校”“广东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广东省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广东省红十字标准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中国最好的职业教育”是我校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