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甘肃:2011年高考志愿填报首日 观望者居多
2011-06-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西部商报讯昨日上午8时起,2011年高考志愿第一次填报正式开始,在首日填报的考生并不多,网络也未出现拥堵,填报十分顺利。但是,由于今年首次取消了“服从院校调剂”,考生在填报时多少有些“吃不准”。对此,专家建议说一定要“稳”字当头,要尽量避免“高分撞车”和“热门扎堆”,要慎重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切忌心存侥幸,要选一、二所“保底”学校。

  首日填报的考生并不多选校难煞中等生

  高考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我省考生从昨日起开始进入填报志愿阶段,网上第一次主要填报的是本科提前批、艺术类本科一批、体育类本科,普通类本科一批,普通类本科二批、艺术类本科二批的志愿。记者在西北师范大学昨日举行的“甘肃省2011年高考招生咨询会暨西北师范大学校园开放日”活动现场采访了解到,虽然填报志愿已经开始,但首日填报的考生并不多,多数考生和家长还在四处搜集招生院校信息,到处打听咨询招生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以增加所填报志愿的把握性。

  记者看到,当日参加咨询会的院校虽有120多所,但考生和家长还是里三层、外三层把各招生院校的展位围得水泄不通,都想从招生院校招生负责人的口中打探到填报志愿的建议。记者采访了解到,像考分在重点线边缘或是超出重点线不多的考生以及超出本科线不多的考生群体数量较大,这部分考生在全部考生中成绩在中上位置,志愿填报好能入愿以偿进入心仪的学校,如果填错志愿,就意味着会滑档。出于这方面原因,在第一填报志愿首日,兰州各普通高中填报志愿的考生并不多,考生和家长还在为选学校、选专业犹豫不决。

  专家建议:政策有变填志愿要“稳”字当头

  与以往相比,今年我省高考填报志愿在设计上有重大变化,那就是首次了取消“服从院校调剂”,开始实施网上征集志愿。对此,针对高考填报志愿的这一变化,西北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程跟锁提醒考生说,由于今年在填报志愿时取消了“服从院校调剂”一栏,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就要更加慎重,选学校要“稳”字当头。同时,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将公布缺额计划,再次从网上征集志愿,考生也可再次填报志愿,因此在录取期间考生都不要外出,要密切注意各批次网上征集志愿,为自己增加多次被录取的机会。

  程跟锁建议说,高分考生原则上是可以填报任何一所高校,但也不要一窝蜂挤清华、复旦等名校及其热门专业,应该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中等成绩的考生一定要慎重填报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的四个专业之间要有合理梯度,因为同一院校在专业的排列上也有梯度,许多大学专业志愿采取的是分数级差的方式,如果填的都是热门专业,很可能影响录取,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详细了解高校的招生简章,搞清楚分数级差,并且不能放弃第二、第三志愿,但三个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尤其是刚上一本线的考生,可重点考虑报本地的院校。另外,二本线边缘或以下成绩的考生也不要轻言放弃,要特别关注“网上征集志愿”,尤其要填好一、二本批次第二次征集的志愿。此外,无论一本还是二本“踩线生”,都要避开热门专业和地区,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专业建议选农、林、水、地、矿、油等,避免填报北京、上海等地的院校,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的院校。

  招办提醒:尽早填报避免网络拥堵

  省招生办负责人提醒考生在网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提交密码,防止密码外泄,志愿信息被非法篡改。多名考生共用一台计算机时,每位考生填报志愿结束要点击“安全退出”按钮,并关闭显示个人信息的所有页面。在填报志愿期间,可以任意更改志愿,网络关闭后志愿将不能再次更改,考生最好不要反复上网修改信息,在志愿填报的规定时间内,以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为最终结果。同时,为避免临近截止时间前网络拥堵、停电、计算机损坏等意外情况,考生应尽早填报志愿,最好在6月27日之前就填报好志愿,否则最后一天提交,网页可能会太过拥堵,以免错过时间。逾期不上网填报志愿的考生按自动放弃处理。(首席记者 郭涛)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18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毕节市人民政府主管,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全日制普通高职教育为主体,同时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学院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文体场馆健全,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毕节市金海湖新区核心区域,毗邻美丽的金海湖湿地公园和营盘山郊野公园,离高铁站、厦蓉高速和飞雄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约十分钟车程。学院现有教职工232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8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50人,正高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65人,双师型教师81人。学院现有贵州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成员1人,有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院设置有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社会服务系、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继续教育部、中专部(毕节市工业学校、毕节市水电技工学校)8个教学机构。目前开设有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工程造价、水务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方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15个专业。学院现有信息技术、工矿建筑、机电、汽修等6大类校内专业实训基地,配备了与各专业相适应的实训设备设施,总价值近亿元,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和条件。学院秉承“精工报国、厚德乐业”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质量优先、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对接产业发展,立足自身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现代装配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工程、工商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若干特色产业群。不断突出内涵发展,强化特色发展,注重人本发展,紧贴地方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持。努力建设“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卓越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建于1978年的贵州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和建于1979年的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合并成立,隶属于贵州省教育厅。学院地处花溪大学城,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诊改试点学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学院以举办高职教育为主体,同时开展中职教育和职前职后培训,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工艺美术、经济管理、食品工程、旅游服务等专业为主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现设有信息工程系、轻工化工系、机电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建筑工程系及基础教学部、思政教学部、中职教学部、国际学院等七系三部一院。学院现有高职招生专业30个,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余人;有专兼职教师7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33%,硕士、博士占比52%,“双师型”教师占比81%,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名,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杰出贡献人物1名,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名,国家级职业教育大数据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学院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开放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城双创园)、贵州省第101职业技能鉴定所、贵州省大数据院士创新工作站、贵州山地特色水果及制品工程研究中心、贵州酿酒产业职业教育集团、贵州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学院与省直高校共享大学城优质教学资源,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澳大利亚高登职业技术学院、泰国商会大学、泰国吉拉达学校、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等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发展优势明显。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深耕轻工,融入贵安,服务贵州,开放发展”办学定位和“文化浸润技术,理想托起技能”育人理念,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围绕“四新”抓“四化”和打造特色教育强省发展的要求,强化质量内涵,推动“双高”建设、职业教育本科发展,服务产业升级,奋力打造“创新协同、智能智慧、开放包容、生态美丽”学院事业发展升级版,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
    学校简介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是华人商界领袖、台湾爱国企业家王雪红陈文琦夫妇捐资举办的一所非营利性公益慈善大学。学校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计划内统一招生,教育部颁发高职(专科)文凭。学校地处贵州省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距贵阳市区和龙洞堡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全校园免费无线网络wifi覆盖,设施设备齐全,常年有来自欧美等地区30余名志愿者外籍教师,是贵州省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花园式高校。2015年2月获得贵州省唯一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院校”,成为贵州省政府重点支持的职业学院。学校目前在校生4062人,80.8%的学生来自贵州农村,始终坚持“公益兴学,教育扶贫”的办学宗旨,以“诚信、爱心、高尚”为校训。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模式下,以“创新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与产业扶贫”为目标,开设了20余个社会热门、市场紧缺型专业。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了“校企深度合作”,分别与百度公司、万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Marriot)、HTC公司、用友公司、梦动科技、课工厂、多彩贵州农业生态公司、北京唐人坊公司等企业合作,派出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对实习合格学生100%就业推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扎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教育扶贫”讲话精神。学校办学将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扶贫模式”的探索路上,敞迎莘莘学子前来攻学成才,力争开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新范式,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 贵州大学贵阳市花溪区
    学校简介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985.37亩,图书馆藏书总量375.8万余册,电子图书366.92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38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437人,研究生13507人。现有在职职工416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6人,占比49.9%。正高级职称人员52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923人。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4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3‰和5‰,农业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7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9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2人、贵州省省管专家63人。通过一流学科特设聘用岗位人员196人,杰出人才3人、卓越人才4人、青年英才10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178人、“溪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有连续7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学校现有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贵州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111”引智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机构1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教学平台27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11人、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名师45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14人、教学团队14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抓“四化”,主动服务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学校脱贫攻坚成果获教育部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案例。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学院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批“全国最美十佳大学生”和“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坚定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学校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磷化集团、中烟贵州分公司、贵阳农投集团、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111博士工程”“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4年主、承、协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学校秉承“兴学育人”办学初心宗旨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奋力书写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辉煌的奋进之笔,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 学校简介贵州商学院沿于1947年的“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是贵州商科教育的发祥地;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贵州商学院”;75年的办学历程,培养了8万多商科英才,被称为“黔商摇篮”。学校地处中国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坐落于麦架河畔,占地978亩,现有馆藏纸质图书 108.14 万册。建有新商科实验中心、文化与艺术教育中心。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有28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现有在校生10120人,教职员工744人。学校是贵州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是省第六批人才基地和全省双创示范基地,拥有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2个、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创建了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黔青梦工场,孵化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2个。学校与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瑞士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1所国内外高校开展校际交流合作。追梦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商业头脑、创造活力、担当精神、实干作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