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西: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征集志愿公告[2014]第21号
2014-08-1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第二批本科C类部分院校的文史、理工、艺术类尚有缺额(含调整计划),现予公开征集志愿。

一、征集志愿时间:

8月11日18时—12日11时,逾期不予受理。

二、征集志愿条件:

1.文史类:文化课成绩需达375分,理工类:文化课成绩需达300分。

2、艺术类:文化课成绩艺文244分、艺理195分。

3、填报专业成绩使用省统考成绩的院校,美术达195分、音乐达68分、舞蹈达63分、表演达77分。填报专业成绩使用省联考成绩的院校,播音主持77分,广播电视编导及戏剧影视文学达310分。

4、填报使用校考成绩的院校,凡统考涉及的专业须统考专业成绩和校考专业成绩均合格,统考未涉及专业须校考成绩合格(统考未涉及专业详见山西招生考试网2013年11月22日《关于山西省201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的通知》)。

三、符合条件的考生,凭考生号、登录密码登陆山西招生考试网(www.sxkszx.cn)填报志愿。

文史类、理工类院校:考生可填报5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艺术类院校:考生可填报1个第一志愿和4个平行参考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填报3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四、院校收费标准、专业要求等以《填报志愿指南》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五、专科(高职)院校填报志愿期间,凡符合条件未被录取的考生在填报专科(高职)院校志愿的同时,也可填报二本C类院校征集志愿。二本C类院校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进行专科(高职)院校投档录取。

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征集计划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潞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潞安化工集团。学院前身为“潞安煤矿技工学校”,创办于1958年。2004年3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潞安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成为教育部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21年8月,挂牌成立全省高职院校首家应急管理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96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253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含博士)89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75人;双师型教师108人。学校内设机构:培训管理设有“一处三部一院”(党校教务处、培训管理部、安全培训一部、安全培训二部、网络学院),学历教育设有“两处两部四系一院”(教务处、学生处、资源与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贸系、信息工程系、基础部、思政部、应急管理学院)。学校开设各类专业32个,其中矿山机电技术、煤化工技术为省级高水平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多人,高职扩招学生3200多人。学校具有国家一级煤矿安全培训资质、二级非煤安全培训资质,培训资质全面覆盖了煤矿、化工、冶金、电力行业所有的特殊工种培训,同时,机械加工、建筑安装等行业的特殊工种培训实现了重要工种覆盖。学院建有各类实训车间、实验室80个,拥有大型培训教室8个、标准教室42个,拥有大型计算机房6个,安装有考试点必备的叫号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监控录像系统、体温监测系统,可同时容纳1500人在校培训,每年为企业和社会培训20万人天以上。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学院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实施“1369”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服务企业、面向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省内一流高职院校,把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力争早日迈进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奋力写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 山西中医药大学晋中市榆次区
    学校简介山西中医药大学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同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办学资源充足。现有太原、晋中2个校区,占地979亩。晋中校区建筑风格独特,庄重典雅,环境优美,建有中医药文化浮雕、中医药先贤雕像、上湖、神农药谷等文化景观,充满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元素,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9383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0.4万册,电子图书310万册,各类数据库36个,建立了性能先进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完备,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开办有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工、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山西省品牌专业3个、山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现有3个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32人,其中研究生903人。教师队伍结构渐趋合理,师资力量逐步增强。学校下设15个二级教学机构,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教学医院、18个非医学类实践教学基地。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183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16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92人。现有国医大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全国名中医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双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6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6人,入选“三晋英才”支持计划108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育厅“131”领军人才17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5人,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山西省名老中医18人,山西省名医8人,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人,山西省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31人,傅山学者4人。学校学科特色鲜明,科研基础较为坚实。学校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一级)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2个,山西省卫健委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学校牵头成立了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学校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科技合作基地,现有省部级以上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20个,其中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学校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日益广泛。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首批中医药院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招收沿线国家留学生184名。连续20年承办商务部举办的国际针灸技术培训班,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余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学校与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建立了中-澳分子中医药学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以国际化产学研联合模式设在西方著名综合大学的中医药联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校与江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阿德莱德大学共同组建的“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围绕中药农业、中药创新药物与健康产品研制、制药工程等领域开展研究。附属医院特色突出,医疗水平持续提升。现有4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是一所综合性中医院,中医特色突出,是全国中医院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单位;附属针灸推拿医院(第二临床学院)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之一,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其新九针技术享誉国内外;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临床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单位,医疗设备先进,综合实力雄厚;附属晋中医院(第四临床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康复养生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积极探索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模式,分别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晋中市政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等44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做好和顺县精准扶贫和石楼县教育帮扶工作,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扶贫工作格局。学校承办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三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学校成为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高校精神文明标兵单位,连续10年荣获省级“平安校园”称号。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示度和贡献率不断提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正以挺进博士授权单位方阵和建设成为区域性、有特色、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承“厚德求真,守正创新”校训,主动适应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形势,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12310”战略发展思路为统领,坚持“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坚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实现“健康山西”和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山西药科职业学院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山西省教育厅。学院前身是山西省中药材学校、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4月更名为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学院为山西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山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A级”院校,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面向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占地20.99万平方米。校内建有实训基地18个,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储备项目6个;校外建有实训基地110多个。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395人,教职工369人。设有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教务处等十个党政部门,工会、团委两个群团机构,实训中心等三个教辅部门,中药系、制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药学系、器械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和国际合作教育中心、基础部、公共体育部等教学单位和院属晋阳制药厂。学院聚焦服务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开设专业(含方向)22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规划项目2个。设有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本专科函授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及全国计算机、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站点。建校60多年来,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扬“自强不息”的药院精神,恪守“修德济世,精业立身”校训,秉持“百草精神”校风,笃行“术道并重、授业培能”教风,谨记“惟实”学风,践行“严谨、规范、高效、奉献”作风,为山西乃至全国药品和食品行业培养了数万名“留得住、用得好、信得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太原工业学院太原市晋源区
    学校简介太原工业学院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为主,以工程应用为特色,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教八大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确定的向应用型转变的首批试点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学校,1988年升格为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67年来,学校传承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兵工精神,践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校训,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9万多名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学校占地面积39.2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2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图书馆藏书203万册(含电子图书)。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化学与化工系、计算机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外语系、设计艺术系、法学系、体育系13个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部2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47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7598人。现有教职工1113人,其中专任教师9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3人, 其中二级教授3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839人。其中,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西省“131”领军人才9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山西省教育领域“三晋英才”10人,“双师型”教师100余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同时,学校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特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无人机系统团队1个。学校围绕“立德树人、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不断加快建设与区域(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逐步形成六大学科群协调发展,以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新格局。拥有“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省级“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一流课程认定6门、建设7门、培育1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认定项目2项、建设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建有16个教学实验中心,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3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Visual C++程序设计与上机指导》等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多个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奖项。2019年,学校获批山西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成为我省第5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类”创新创业工作示范建设单位,学校建有“精益制造”“零一众创空间”两个省级众创空间。学校以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持续深化“以练促教、以赛促学”办学特色,全面提高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国家级—区域级—省级—院级”学科竞赛体系,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学校机器人队勇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被团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状”。2021年,学生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荣获一等奖6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北赛区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参加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荣获两金、三银、一铜;参加第14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荣获二等奖4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赛区竞赛、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攀岩比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成绩名列省内前茅。2021年3月,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前300》中位列第89,较上一年上升35名,在《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69名,连续3年进入单年排行前100榜单。2021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2020版”,学院连续两年进入全国本科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top10%。学校遵循“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原则,强化学科(群)交叉,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密切联系与资源共享;引入各类社会资源,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进一步助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新型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第一批)B类增补建设项目。2018年储能新材料学科群成功获批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2018年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2020年山西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和山西省储能材料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单位”。专著、SCI、E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授权专利和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签约经费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几十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教师海外交流深造、引进国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等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多次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平安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省城“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太原市园林化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力实现“三个转变”,贯彻“123”发展思路,在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 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市榆次区
    学校简介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884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569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0余名,硕士研究生千余名,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组建20年来,锐意进取,开拓奋进,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现有教学院系20个,本科专业49个,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和特色专业,16门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近五年,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一流)课程16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4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90项。获批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入选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实践教学成果丰硕。师范专业学生参加“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多次荣获特等奖,行知舞蹈团登上人民大会堂“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欢会舞台,行知合唱团多次与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及团体合作演出;舞蹈系200余名学生赴京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境史诗《伟大征程》,2021年7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大批学子在国家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 学科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学校现有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提质增效计划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8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中心(培育项目),2个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1331工程”工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山西省教育行政执法研究基地。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及其它部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57项;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理论类)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2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主办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学术期刊。 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从6个增加到15个,教育硕士招生覆盖基础教育75%的学科,研究生教育覆盖我校20个院系中的19个院系,在校生人数突破千名。建成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2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五年来,我校申报并立项的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各类项目共70余项,研究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共计150余项。 师资实力显著增强。现有专任教师1193名,包括教授107名,副教授339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7名,硕士生导师396名。教师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1名,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1名,1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8名,333人才工程(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5名,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4名,省级教学名师9名,三晋英才26名。 对外合作交流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与全球15个国家的32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上百人次来校讲学,并选派优秀教师80余人次到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院所访问学习或开展学术交流。 附属中学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敦品励学”的校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中高考成绩名列太原市前茅。 学校行知文化育人特色鲜明,被全国陶研会授予“全国优秀陶研学校”称号;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行知文化育人”项目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连续两次荣获“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获批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友许军则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诞生于世纪之交的太原师范学院如同一艘扬帆启航的大船,在世纪首航的波翻浪涌中高歌猛进,执着前行。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资格;2010年开始建设新校区;2013年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同年入驻新校区;2014年正式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8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正式列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培育单位,学校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科学谋划制定了“五大方略”,坚定实现“五个突破”,在“六项重点任务”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以师范教育为本,扎实推进内涵建设,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