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关于做好2024年度军人子女高考教育优待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
2024-03-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政联〔2024〕1号

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

根据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军政〔2021〕247号),教育部、原总政治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和《山东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鲁政联〔2012〕1号)和教育部及我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年度工作安排,现就做好2024年我省军人子女高考教育优待资格审核工作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优待对象范围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现役军人(含改革期间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子女、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的军人子女。②子女已报名参加山东省2024年高考。

本通知所称子女应为军人婚生法定具有遗传学血缘关系的子女,以及具有合法收养、抚养关系的子女。根据教育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关于推行使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资格证明信的通知》(军政〔2022〕395号),截至2024年3月31日,退出现役1年内(以退役命令为准)军人的子女,按照军人服现役期间的有关条件享受优待。

二、优待政策

(一)烈士子女,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二)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三等战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三)军人子女(指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现役军人子女)报考军队院校时,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

高考照顾政策如有变化,以当年教育部和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最新出台的正式文件规定为准。

三、办理程序

(一)个人申请。省军区系统政治工作部门和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采取发函、网上公告等多种方式,分别将本通知精神及时告知当地驻军单位和在校军人子女。3月25日前,由军人向所在单位提出优待申请,填写《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资格采集表》(附件1),提交相关必要证明材料(附件2),其中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子女信息等方面证明材料,军人所在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已审核认定并录入军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且在办理此次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期间未发生变化的,军人不再提供,由系统直接调取并匹配相关信息;其他涉及军人服役经历、特殊贡献等方面证明材料,一般以信息系统记载为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体现的,由所在单位指导军人按要求提供。首次采集的证明材料,全部上传信息系统“附件库”,随军人信息作为电子档案一并长期保存,在以后办理人力资源相关业务工作时按需调用。

(二)单位审核。申请人优待资格经所在单位审核把关后,录入信息系统军人子女优待资格证明信模块,汇总至师(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各师(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复审合格,并经公示无异议后,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资格采集表》、《参加普通高考军人子女信息汇总表》(附件3)及其他必要的补充情况说明,于4月10日前送各地军分区(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并通过信息系统转递相关数据信息。4月15日前,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将有关材料和汇总表上报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三)集中会审。由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共同实施,5月10日前完成。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要负责对各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和汇总,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对参加普通高考享受的照顾政策进行审核。5月底前,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上公示审核合格的军人子女名单。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军人子女考生资格审查工作。要严格标准条件,严格审查把关,严格政策纪律,凡发现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资格,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附件:

1.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资格采集表

2.需报送的相关材料清单

3.参加普通高考军人子女信息汇总表

山东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年3月14日


热门院校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泰安市岱岳区
    学校简介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泰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2016年,学院顺利通过了山东省高等教育特色名校验收并获优秀等级,成功入选全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校,成为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泰安市第一公共实训中心、泰安创业大学落户学院。学院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校园文明建设优秀学校、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等。重建千年泰山书院,“学院+书院”书院式育人模式,在国内同类院校开创先河。学院坐落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具有五岳之首美誉的泰山脚下,背依泰山观光大道---环山路,毗邻方特欢乐世界、封禅大典旅游区。依山傍城,交通便利。校园与泰山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是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校园。学院占地6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8亿元,有计算机室、数控机床、CAD、CAM、PLC、单片机、玉雕加工中心等实验实训室98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10个, “校中厂” “厂中校”13个,订单培养班17个。学院馆藏图书60万册,各类期刊2000余种,电子图书容量1950G。设有机电、汽电、财经、建筑、生物、信息、工美、旅游、国际交流等9个院系;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省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特色专业12个;省级精品课程17门。现有教职工492人,其中专任教师348人,教授17人,副教授104人,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博士180人;“双师型”教师222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十佳杰出青年、省优秀教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功勋教师、市首席技师等38人,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教学名师3人。全日制在校生1.3万人。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3项,承担市以上科研课题200多项,其中,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省泰山文艺奖1项。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14年始与澳大利亚合作办学两个专业。从2014年9月起,学院每学期选派优秀在校生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学习交流,2016年9月,选派留学生到泰国斯巴顿大学学习。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托厚重的泰山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构建融传统文化、泰山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于一体的泰山特色校园文化,形成了“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特色德育模式,培养了大批能吃苦,敢担当的“泰职人”,逐步树立起高职教育的泰山品牌形象。
  • 学校简介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两所)民办本科高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19年与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设立文理基础学院、大专文理基础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教育学部、艺术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设49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700余人,外籍留学生近100人。 .屡开先河 理念先进学校秉承“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坚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做事准则和“严、精、实”做事标准。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和山东省民办高校优质特色发展项目支持计划高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典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文明校园、企校合作先进单位。 硬件齐全 条件优越学校位于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依山傍海,宜学宜居,距火车站15分钟车程。占地1200余亩,建筑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2亿元,总资产50亿余元(不含附属三甲医院);现有图书馆4座,纸质藏书249.5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6TB),阅览室座位7200余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200座以上学术报告厅6个、1600座礼堂1个;建有15个实践教学中心,11个校企一体的校内“学产研一条龙”实体和27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内含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五星级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最高的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1.4万平方米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有综合运动场、四季游泳馆、体育馆等运动场地46个;校园有人工湖4个、200米长人工河一条。人工河系龙舟赛道,宜训时节,人工河上,拱桥联通东西,彩舟穿梭南北,近岸风摆秀荷,岸边人柳相依;校园绿植品类近200种,花应四季,校园如画。2020年,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军民融合医院)已试营开诊;总投资15亿元,占地300余亩的大珠山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 .师资优良 质量为本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56人,其中高级职称543人,博士、硕士学位者1266人,硕博教师占教师总数86.95%,另有外籍教师10人。有山东省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山东省青创人才团队3个,校企联合高水平应用研发团队4个;国家级、省级名师、优秀教师12人,市级名师10人。有教育部综合改革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专业等省部级重点专业16个。建成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28门,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52门,校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群)131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43门。在山东省青教赛中,连续七届获23个一、二、三等奖。翟艺老师入围全国青教赛,获三等奖,并获省教育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刘庆施老师在首届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中,获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累计培养12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据山东省人社厅2009年以来的通报,学校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始终位列全省本科高校前茅,2013年为全省58所本科高校第一名;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3名滨海学院毕业生当选,以后每届评选,滨海学子均榜上有名。学生考研报考录取率连续6年突破45%,清华大学等名校录取率达35%。 .以德树人 锤炼技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校“立德树人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推介;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与学习年限,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青岛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打造了机电工程、土木工程、广电传媒、医学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动漫艺术等“学产研”教学实体;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与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提升办公做事能力;倡导人人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培养一种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表达与美化生活能力;学校多措增强学生体能;大一学生学会游泳,自主研发体能测试系统赋予学生体能测试自主自由权,让学生主动乐动,整体体质比高中时期有较高提升。学校设有青岛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山东省创客之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推校企合作育人;学校为全国英语四六级、HSK中国汉语水平等多种国家等级考试考点,校内可直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开放办学 留学便捷学校坚持“教育开放活校强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实施开放办学提升工程,先后与30多个国家与地区(含中国台湾)的12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法国南锡商学院、加拿大萨省大学等院校开展师生交流、合作办学、课程合作项目,构建了多元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国师生出国(境)进修和深造、外籍师生来华工作和留学提供了便利,先后聘请260多名国(境)外专家来校授课,派遣60多名教师赴外访学,向合作国际高校派出学生2500多名,选派近百名汉语志愿者赴外工作;累计接收近30个国家长期留学生1700多名。 .奖贷勤助 寒子无忧学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21年度,资助总金额4363.5235万元,学生8549人次,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3.43%。其中,2021年11月,学校增设由爱心企业全额资助的自立自强基金,为首批110名学生颁发了40万元奖助学金,这样的奖助将连续颁发三年,总计120万元。学校是山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御时代长风 承神圣使命当前,站在中国特色新时代历史起跑线,学校以“创民办清华”为宏伟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向百年名校迈进,以责任和担当承负起应有的时代使命。
  • 滨州医学院烟台市莱山区
    学校简介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241人,其中本专科生15306人、硕士研究生1525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留学生410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秉承“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弘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风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独立办学4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5.6万名各类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涌现出如美国科学院院士孟祥金等一批学术大家、行业翘楚以及救死扶伤的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13年,在山东省高校中率先以“6年完全认证”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于2020年获批认证期延长至10年;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为国家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3”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万名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特殊教育 1985年,学校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招收视障学生,2018年招收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30多年来,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为社会培养了1300余名残疾人医学人才,为促进国家进步文明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为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基地、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专业 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生物制药等3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临床医学致力于“卓越医生”培养和新医科建设,开办“院士新医科实验班”,目前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批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药学学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积极服务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技术创新中心(筹)2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厅局级科研平台22个,直属附属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9门、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科学研究 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0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5项;出版著作114部、教材558部;发表完全知识产权SCI、CSSCI、卓越期刊等收录论文250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刊物发表合作文章10篇;获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参与开发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肿瘤新药—爱地希注射剂。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3项。主办《中国医院统计》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6730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252人;教授(含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6人,副教授(含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82人;博士58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引才工程专家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8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0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泰山医学家)和青年重点科技人才3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优秀教师(研究生指导教师)1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条件设施 现有烟台、滨州两个校区,占地1718.17亩,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7.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亿元;图书馆藏书144.2万册;有直属附属三甲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8所。滨州附属医院是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5.6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开放床位2802张。烟台附属医院是烟威地区首家省属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亿元,开放床位1690张。附属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筑面积30.3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16张。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编制口腔综合治疗椅位260台,为国家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滨州市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设置床位550张,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交流合作 先后与美国田纳西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柏林健康与运动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医科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日本学校法人育英馆等40余所高校和医疗机构,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荣昌制药、美宝集团、愉悦家纺等大型医药集团,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资源共享、高层次人员交流、联合培养人才、学术科研攻关、海外引智引才、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果。
  • 学校简介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占地965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学校资产总额7.86亿元。学校建有藏品丰富、底蕴深厚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拥有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践教学中心7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68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藏书73万余册。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校风和“勤学慎思、惟真惟新”的学风,坚持“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依托行业、开放办学”的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为本、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精技善能”的育人方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培养“品优技高”的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4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4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4人,全国中医药传承人才9人,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教师4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2人,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医药行业首席技师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2人,当选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70余人,受聘高校硕士生导师3人。学校建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2个,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科研实验室1个。主持建设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社区教育课程8门,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4门。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护理、针灸推拿等17个专业,在校生12000余名,生源来自全国15个省市。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专升本工作成绩优异,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学校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院校、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全国首批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国家卫生执业资格考前培训基地、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山东省“3+2”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高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试点单位、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监督执法培训基地、山东省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办公室。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先进集体、2016年中国智慧校园建设创新奖、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学校简介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1950年,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1022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校内实验和实训室220个,校外实训基地365个,图书馆藏书159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885人,专任教师683人,副高级及以上248人,博士12人、硕士432人。还有484名企业工程师、技师担任兼职教师。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金融会计学院、商学院、航空学院、航海学院、文化旅游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医养健康国际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14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院部。学院开设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13个专业集群,54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建有澳大利亚分校和泰国分校。学院现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教学改革综合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德诺浩汽车人才师资培训基地、科技部三维CAD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工信部计算机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基地、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校、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船员培训基地、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天工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试点高校。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国光伏农业高校创新奖、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文化创意集市和创意空间试点校、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国职业教育百强、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等荣誉。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招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近五年一次投档率都在99%左右,报到率均达到90%以上,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就业率达到98%以上,重点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2.7%。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200余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我院学生在全国或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90余项。近三年,学院共申报专利752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687项。累计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团队500余个,培养创新创业积极分子5650人,成功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29个,在孵创业项目71个,创意项目100余个。我院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提报作品千余项,获奖301项。学院有10门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课程获批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在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评选中,2018年我院荣获省教育厅和全国各行指委教学成果奖1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