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南:全力以赴高质量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录工作
2022-07-2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7月19日,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一行到我省普通高校招录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看望招录工作人员。

在听取省教育考试院招录工作汇报后,高体健来到招录现场,详细察看信息管理、录检审核、信访监督等组的工作情况,对教育招生部门全面加强领导、全面从严要求、全面强化保障、确保公平公正招录的举措,优化信息服务、强化咨询服务、加强宣传服务、全心全意为考生办实事的用心,践行以考生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推介河南优质生源、争取更多招生计划、为河南考生争取更多圆梦好大学机会的用情,给予充分肯定。

高体健强调,要全面履职尽责,确保招录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全员零差错零失误;要搞好优质服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招录工作;要加强监督执纪,维护招录工作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公信力;要抓好宣传报道,针对社会各界特别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宣传解释力度,营造和谐放心的招录氛围。

热门院校

  •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市平顶山市新城区
    学校简介河南省平顶山市别名“鹰城”,建市于西周应国遗址之上,究其起源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正坐落在古应国遗址(滍阳)西面,位于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长安大道西段,在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熏陶中,传承着中国传统经典的艺术文化;在几十年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中,延续着平顶山新生蓬勃的建设力量。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的平顶山市师范学校。1978年,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平顶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1980年12月改为平顶山市教师进修学院,1986年3月更名为平顶山教育学院,至此,学校整体架构初现规模。2003年9月至2009年12月,平顶山教育学院先后整合平顶山市师范学校和平顶山市文化艺术学校,在办学标准、管理服务、教科研工作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8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命名为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目前,学校共有两个校区(新校区和园丁校区),总占地面积5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学校学科齐全,设有中文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计算机系、教育系等16个教学系(部),61个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3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9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0余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市级拔尖人才9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省教育厅批准命名的河南省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立项建设单位1个。教师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学术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来,共出版专著83部,发表论文649篇,其中核心期刊133篇。有省级科研课题42项、省级科研成果34项,市级科研课题265项、市级科研成果151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所获荣誉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1.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215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000余人)。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不断努力下,在校学生共获得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一等奖295个、二等奖266个、三等奖197个,其中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13个。教师获得各级教学技能大赛奖励150人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677个。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百佳艺术类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河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安全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书证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制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2020年,学校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并获得了考核站点资格。其中,计算机系、美术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和财经系等11个专业被列为试点专业。2020年,学生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高达84%。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初现成效。学校与河南新文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产教融合科技有限公司(云时代)、上海琴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友坚力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君勋如舞国际贸易公司、宁波鲜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涵盖计算机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系、财经系和中文系等教学系部的24个专业,在校生达2796人。2021年1月,计算机系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师生提供培训及华为终端服务门店岗位学习、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华为全场景智能终端服务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岗位能力,达到学生就业率90%以上的高标准,成为学校特色办学成果之一。社会贡献在60余载的办学岁月中,学校承载历史使命,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先后培养中小学幼儿园师资3.1万余人、大专毕业生3.5万余人、中师中专毕业生1.2万余名,被称为鹰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中小学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被认定为平顶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平顶山市初中校长培训基undefined地、河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为了促进平顶山市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学校领衔成立平顶山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加大与幼儿教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借助学校专业的优势,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促进和繁荣地方文艺事业的重大使命,连续十余年参与市春节联欢晚会,积极响应全市大型文艺活动。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建设,领衔成立“平顶山大香山文化研究会”“平顶山市尧文化与尧山旅游研究中心”,凝心聚智,为平顶山市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也因自身的广泛影响而获得“影响鹰城市民生活100品牌”的荣誉称号。发展目标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的办学发展之路,围绕地方产业着力打造契合需要的特色专业群,突出办学的“服务性”。按照“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思路,不断丰富专业建设内涵,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学科专业;按照“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一流师资队伍;按照“以人为本、生态绿色、开放智慧共享”的校园建设思路,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安全舒适、具有特色”的省内一流现代化校园。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学校将以提质培优项目建设为突破,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增强内涵建设,紧抓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教改革,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以“双高”标准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优化1+X证书制度,依托国有企业、大型民企建立示范性企业实践流动站,推动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大力培育“双师型”教师,全面推动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和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公开制度。学校将以人才兴校和围绕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契机,谋划职教本科专业,深入推进校园建设和专业建设,全力打造适应平顶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有现代办学理念、基础扎实的职业教育新高地,为我市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市,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奋力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建设新胜利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厚植4000年古应国文化传统,秉持60年学校发展核心理念,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十四五”规划蓝图为方向,以建设“特色鲜明、业内认可、省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为发展愿景,紧跟国家职教政策要求,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乘风破浪,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 学校简介地理历史: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被誉为“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城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传承于1903年创立的豫南道立师范学堂,至今已有110余年办学历史。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审批、教育部备案,由专科层次的信阳教育学院、历经百年发展的信阳师范学校、创立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信阳卫生学校合并组建。2009年,创建于1981年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信阳商业学校整体并入。进入21世纪,为适应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借助信阳新区开发的难得机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新校区。办学成果:学校连续六届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批河南省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河南省省级平安校园”“河南省省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8月,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将学校确定为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护理专业群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2025.43亩,建筑总面积70.92万平方米,现代化的校园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环境优美。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检验技术学院、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商学院、旅游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部、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中专部19个教学院部,开设医药卫生、文化教育、应用技术和商贸服务四大专业集群,65个普通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93个专业实验实训室、189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有信阳外国语学校1所附属小学,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所附属医院。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5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2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32人。现有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5个、全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各1人。教育教学:学校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综合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近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等项目70余项。其中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1+X证书”试点专业3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还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优秀课程”共13门,“省级立体化教材”2门。近三年,师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84项,其中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9年,学校护理和学前教育专业被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确定为国家骨干专业,5个项目列入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科学研究:学校紧密对接地方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不同需求,大力建设产学研平台。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等产学研平台。近三年,引进博士硕士人才150多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能工巧匠、兼职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近20名和兼职教师120多名,培养培训“双师型”580余人,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师徒式”培养,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近三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28篇(其中核心论文99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1项,市厅级548项。获市厅级以上成果奖400项,申请专利102项。合作交流: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之路,实施“引企进校”工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先后与格莱科技、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10余家知名企业从招生、核心课程开发、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合作。已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新道商学院,与南京嘉环科技公司建立嘉环产业学院。学校实施开放办学,合作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先后与大别山干部学院合作成立大别山干部学院信阳教学基地;与德国约哈尼特学院(中部德国)、日本海老源医疗集团等海外高校和企业深度交流合作。先后有100多名护理专业毕业生赴日本、美国带薪实训、高薪就业。就业创业: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持续完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五五”就业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以就业创业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被河南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先后与省内外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为毕业生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学校“大别山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备案为“河南省众创空间”,被教育厅列入2020年“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单位。传承百年薪火,续写职教辉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走“练内功、提内质、强基础、重特色”的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努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正朝着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全国一流职业院校奋勇前进。
  • 学校简介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始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59年开展本科教育,1981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于2010年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计划。建校至今,学校坚持“扎根中原,立足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严守“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凝练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博学奉献”的教风和“勤奋诚信”的学风。经过历代工大人的励精图治和薪火传承,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不仅具备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而且作为第二单位成功入选国家首批“ 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在推动行业、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做出了应有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一、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6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34人,博士学位教师1000人;硕士生导师572人,博士生导师74人;汇聚了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河南省教学名师等一大批学术带头人;拥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26个。建校以来,学校涌现出了陈启宗、路茜玉、张根旺、周乃如、汪璠、张国贤等一大批,在粮食、磨料磨具等行业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和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著,为我国粮食事业、磨料磨具行业及学校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专家,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二、学科专业学校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完整学科体系;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前1%。建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22个学院, 74个本科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学科群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等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16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8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等29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三、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家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高校,拥有“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和“河南省政府奖学金”培养资格;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拥有“食品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外国留学生3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近1万人;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2万余名合格毕业生,粮食行业半数以上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均出自本校,被誉为粮食行业的“黄埔军校”。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21项、省部级奖1312项;全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连年100%;国家“挑战杯”竞赛连续9届领跑河南;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和评价。四、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科学研究体系和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86年国家科技攻关奖励大会上获国家奖励4项;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2017年进入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高校。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等35个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中国粮食博物馆预博馆;是国家粮食行业郑州培训基地;设有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校内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54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和100余个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五、办学条件占地总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拥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建有食品工程、建筑工程、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各种、各类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9亿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60台(套);学校图书馆是原商业部批准的“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藏书270.4万余册,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先进、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基础。作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局共建高校,如今的河南工业大学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为宗旨,满怀信心的朝着有特色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中国建筑之乡,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和扁担精神的发祥地——林州。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林州市长春大道东段,校园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风格进行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1279亩,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2亿元用于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可容纳在校生26000人。学校获得凤凰网河南频道“2020年度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2021年2月我校被河南省人社厅纳入“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培训行动第一批高校”名单;2021年11月“安阳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在我校挂牌。一、专业特色鲜明,硬件设施一流学院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新兴产业、新业态,开设统招大专专业26个。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后勤生活设施和校外大型合作企业实训基地,教学场地充足,设施先进齐全。全院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投影系统、空调系统;实验实训训大楼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拥有现代化的图书信息大楼;校园内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网站、餐厅一卡通等智慧校园建设完成;各类体育设施、设备完善,建有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塑胶篮球场、标准塑胶排球场、标准塑胶网球场等运动设施;学生公寓宽敞舒适、设施完备,拥有独立卫生间、配备独立双温空调,24小时供应热水。二、师资实力雄厚,育人模式先进目前,我校聘任到岗154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行管39人,教辅人员9人。教师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33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7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各1人。学院以“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培育新时代建设人才”为己任,坚持“服务社会发展,助力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和公益性的办学宗旨,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社会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林州“中国建筑之乡”的资源优势,通过课堂进工地、实训进企业、模拟现场进学院、实训基地共建、学训同步等方式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学院与多个大型知名企业及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及深造提供切实保障。学院秉承“建德筑能 自强不息”校训,不忘初心,办人民满意教育;牢记使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深化办学内涵,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校园文化浓郁、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是2002年由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在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实行省政府主管、河南开放大学代管的管理体制,有效利用河南开放大学优质资源办学,两校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统一领导、一体运作”的运行模式。学校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占地总面积5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48万余元,图书60.4万余册。现有教职工675人,全日制在校生10713人,高职扩招在校生5429人。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3.5万余人,近5年就业率稳定在93.2%以上。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8个教学院部,开设有大数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32个专业;设有润心、文心、匠心三个书院,建立了“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协同体制机制,形成了“学校—书院—育人导师—社区—宿舍”五级管理体系和“一站式”学生社区体系,办学治校和育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学校秉承“励志图强、与时俱进”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全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成立了河南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和鲲鹏产业学院,获批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工程智能绿色建造等4个省级工程中心,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2019年以来,学校主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高职扩招百万的号召,利用河南开放大学系统力量,积极参与高职扩招工作,打造“学生招在郑信、面授放在就近、线上线下结合、校企多元实训”的办学模式,育人效果良好。学校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成功获批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填补了河南省高职院校此类国家级社科项目的空白;师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近400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等多个国家级比赛中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称号,获批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学校,多项改革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学校将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素质、技能并重,推进学历教育与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衔接,多专业、多层次综合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