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高考移民”新政将从2012年起执行
2009-02-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15日电(赵蝶 记者 李京枝)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限制非正常的“高考移民”。2月15日记者获悉,近日,四川省提前三年对2012年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考的省外迁入考生的报名条件作出了补充规定,且计划从2012年起执行。据悉,这也是四川省首次对合法的“高考移民”进行界定,出台专门新政。

据了解,规定要求从2012年起,参加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的省外迁入考生,除应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条件和我省对考生户籍和学籍的现有规定外,户籍从外省(市、区)迁入的考生,其户籍须在我省三年(当年9月1日前,下同)以上,且高中阶段连续在我省就读三年,取得我省完整的高中学籍档案。也就是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三年后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户籍和学籍要求将按新规定执行。

另据了解,符合以下条件的省外迁入考生,在我省取得高中正式学籍,其户籍、学籍不作时间限制:①考生父母一方为军队集体户籍或复员、转业军人户籍已迁入我省,考生本人户籍在我省;②考生按收养规定被户籍在我省的人收养,考生户籍已作为被收养人迁入收养人名下;③考生父亲或母亲是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调动入川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和职工,考生本人户籍随之迁入我省。

不是以升学为目的、不属于弄虚作假且情况特殊并要求在我省报名的考生,由考生书面申请,说明理由,经县级招委牵头组织审查后,报请市级招委批准,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

除经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省或市(州)教育局批准面向本市(州)招生的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地报名外,其他考生必须到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或指定报名点参加高考报名。在外省(市、区)或本省范围内跨地区借读或补习的应、往届毕业生,一律回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办理高考报名手续,不得跨县(市、区)报名或两地报名。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非营利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四川首批民办高校之一,2008年开始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人文荟萃,底蕴深厚。 学校位于成都市,校园占地 511.8亩,校内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400余人,专兼职教师600多名,高级职称占比26%,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60%。面向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产业布局,构建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机械设计与制造、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室内设计、金融服务与管理、家具设计与制造、法律事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10个专业群。现开设有38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民办重点特色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学校牵头组建了“双流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产业人才培训联盟”,与13家工业园区和16家行业协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建立了“中电锦江”等4个产业(企业)学院。建立校企业合作基地900余个,深度合作企业485家,其中行业龙头企业40余家;每年合作开展现代学徒、技术专项、产教融合、订单、工学等300多个项目。校内建有95个实训室、1个藏书92.3万余册的图书馆、2个标准塑胶运动场以及灯光网球场、篮球场和相应的健身设施。学生公寓配备热水器、空调等基本生活设施,校园网络实现WiFi全院覆盖。学校践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息息相通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行知合一”的基本办学原则,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成才;以人才培养为主,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依托四川天府新区腹地的地理优势,构建了“园区、企业、学校”和“协会、企业、学校” 两个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形成了基于“学做、工学、实习就业”三个合一的“1234”人才培养思路,实施“分级分段分岗工学交替的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以“明德、致远、博雅、健康”四大育人工程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职场能力培养为落脚点,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创业创新教育”四维一体的课程体系,落实全方位育人理念;以课程融通为工作思路,全面推行双证教育,目前学生双证获取率达到89%;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助推学生职业技能提高,近年来,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其中330多名学生获取了100多个项目的不同奖项;29名教师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办学成效日益明显,就业率持续上升,近三年毕业生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98.1%,成都就业率达到78.44 %,专业对口率达到93%,顶岗实习就业转化率89.03%,多家企业对我院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高专TOP100第27位、国家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国家级骨干专业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项目高校、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院、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新技术考试典型单位、四川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高校、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现代学徒制项目高校、四川省优秀科研成果奖高校、四川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高校、四川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高校、四川省民办骨干专业高校、四川省民办教学成果奖高校、成都十大最美高校” 等称号。
  • 学校简介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化产业普通高校,是四川省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单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吸引力十大院校、四川省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建设高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网络十佳口碑高职院校。学校现有融媒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文化商学院、文博学院(非遗与巴蜀文化教育传承基地)、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8个教学单位,建有77个校内实训室,以及104个校外实训基地和4间大师工作室及传习所。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万余人,教职工57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02人。近年来,学校创新凝炼以“一纲四目”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教育教学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开始迈向系统化、制度化、模块化、课程化、学分化的阶段。参与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主持编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套,立项建设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1个教师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全省高校教学大赛二等奖,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二等奖19项70余人次。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3项,荣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综合科研水平进入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评估前列,稳居全省高职院校榜首。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学校简介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国家公办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全国电力行业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学院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合并,集高职教育、技能培训、人才评价、竞赛考试、科研咨询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国网公司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和国网技术学院成都分院。学院总占地面积822.72亩,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设置7个职能部门和19个业务机构,包括教学系部9个。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9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各1个。学院建成电力行业水平领先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共有校内实训(实验)室53个,包括特高压输电线路、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电力无人机等一流实训场地,为新时代电力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完备的实训条件保障。学院有专任教师234人,有省部级(行业级)优秀教师、专家人才、技术能手4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60%以上,荣获四川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国网公司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教学科研成果取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科学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学院秉承“产教融合、教培一体,植根电力、与光明同行”的办学理念,创新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办学机制,形成企校“人才共有、资源共用、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办学格局。学生在全国和省内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半年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80%以上,60%以上就业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十余年来坚持为川藏两省(区)边远地区免费定向培养上千名电力技能人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近年来,学院不断夯实发展实力,获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四川省“双高”培育单位、四川省能源化工类“1+X”证书联盟牵头单位、四川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首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单位,“智慧电力产业学院”获评四川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展望未来,学院将努力建成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高地,形成“示范-双高-职教本科”的进阶式发展格局,为培养高水平“电力工匠”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市游仙区
    学校简介诗仙故里,科技名城,孕育巴蜀高等职教明珠;富乐山麓,芙蓉溪畔,蕴藏读书圣地工匠殿堂。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首批建立的八所高等职业学校之一。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的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学校几易其址,数次更名,经历了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四川省立江津窑业技术学校、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绵阳市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先进集体等荣誉,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高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2021年10月被列为四川省“双高建设”立项高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860.08亩,校舍面积3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3亿元,其中教学实验实训仪器设备1.57万台(套),教学用计算机6.15千台,图书馆纸质图书98.38万册、电子图书61.2万册。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材料与建造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了2个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涵盖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13个大类、30个专业领域,现有高职、中职、应用本科、“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等在校学生1.2万余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02人,高级职称23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35人。有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四川省高校工程技术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荣获黄炎培杰出教师奖2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3人。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5个、国家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行业骨干建设专业4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专业示范点1个、四川省精品专业1个、四川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个,国家授权专利100余项,省市以上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近30项。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区域行业发展,以现代职教理念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合作共建二级产业学院“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学院”,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绵职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与中材国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兵器五八研究所、四川九洲集团、四川长虹集团等军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建材行业优势突出、政校企研联动育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联合全国13所高职院校和22家企业,牵头主持建设的《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准教育部专项支持。多次承办中国水泥轻舟赛、全国水泥行业分析与物检技能竞赛决赛和全国职业院校建材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学校牵头组建成立的绵阳职教集团,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牵头成立的绵阳职教研究中心,年均发布课题并立项50余项,为助推区域职教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设有创新创业培训学院,成立了以政府主导、学校主管、企业主营等多元体制的富乐绵阳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创客俱乐部,被科技部授予全国众创空间,并升级为省级大学科技园,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学校通过与国(境)内外本科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多层次办学之路。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峨胜集团三方合作共同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为学生搭建了向上发展的平台;与京东方、吉利汽车、史丹利百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共建校企合作订单班,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引进优质专业课程、教师交流互访、学生“专升本”留学和研修等形式,在中外合作办学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与韩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并招收有来自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学生,增强了学校与国际职业教育对接的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一直以来,学校秉持“诚信为基、能力为本、创新为魂、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始终依托和对接科技城建设和区域行业,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按照“巩固一个中心、围绕两条主线、突出三大创新、抓好四项保障,建设美丽魅力和谐绵职”的总体发展思路,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绵阳建设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发展大局,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必胜的信心、决战的姿态,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一流职业大学。
  • 学校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教发函[2004]21号),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国腾实业集团合作创办,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举办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2001年,现有7个学院,68个专业,在校学生17000余名。学校现有成都校区和什邡校区两个校区,占地1400亩,其中,成都校区位于IT、电子类企业云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什邡校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什邡市。 指导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愿景、使命、价值观愿景: 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使命: 办人民满意、社会认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为学生提供多元教育服务,为其成人、成才和终生自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厚基础、重实践、会创新、能成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 价值观: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长远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 坚持“团结、敬业、创新、超越”的科成精神。 办学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为核心,理、工、经、管、文、艺术、体育、设计和航空等多学科门类专业交叉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有系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成都,辐射全国,服务社会及国民经济建设。 办学理念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一个宗旨,三个面向,四类专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长远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坚持办学“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坚持在传承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办好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核心专业,经济管理与人文类专业,游戏、动画、艺术设计与体育类专业和航空航天类专业。在办学中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办学成绩学校荣誉:自创建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四川省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等多种荣誉。专业及课程建设:● 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五门:《集成电路原理》、《大学英语》、《C#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电子商务》。 ●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4个: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四川省特色专业1个: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网络工程。● 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骨干)专业2个: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实验室建设:学校现有8个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57类124间各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3387平方米。8个实验教学中心分别是: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图形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航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文理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图形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教改教研:学校现有教育部教改立项2项、四川省教改项目11项、院级教改项目317项;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3项,四川省教育厅科技项目93项,成都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3项;国腾创业投资基金项目92项。近年来,学校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40篇,SCI26篇、EI47篇,获得专利66项。 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先后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微软课程最佳改革奖”等多种荣誉。学校高教研究所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高教研究机构”。 教材建设:近年来,全院教师共主编各级、各类教材90部、讲义18部,出版的教材中“十二五”规划教材19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3部,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计算机和信息类规划教材10部,高等教育出版社规划教材4部,21世纪高等院校云计算和大数据人才培养规划教材2部。其中,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编写的教材《云存储系统——Swift的原理、架构及实践》,填补了国内本领域教材的空白。师资队伍:学校已建立了电子科技大学现职教师、优秀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多名教师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名师”、“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还有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同时,为了使我院学生充分享受优质师资资源,学校全面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一方面打造一支由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名师,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聘请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专家及众多知名专家和教授为我院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课堂教学:学校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教师的讲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常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大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大赛”、“怎样上好第一堂课”等多项教学活动。合作办学:学校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对外交流。全院有各类学生实习基地52个,各类合作企业135家;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有一百余名学生赴国外和境外进行交流学习。校园文化:学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一体两翼”(育才工程,百叶计划和科成计划)为核心,以“一系一赛”(一个系一个科技竞赛)、“一系一品”(一个系一个品牌活动)和“三个中心”(学生文化艺术中心、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和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载体,积极创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力营造“勤学、乐学、自律、诚信”的良好学风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全力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现有80多个学生社团、协会,自办有《团学视窗》和有线电台(fly radio),打造了百叶讲坛、音乐秀、辩论赛等品牌活动。学校先后获得“成都市共青团工作二等奖”、“成都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集体”、“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排舞大赛一等奖”等多种荣誉。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先后获得“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四川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信息应用技术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等多个一等奖。此外,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还荣获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一等奖以及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众多奖项。同时,学生中还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北京奥运会引导员”、共青团成都市“创业之星”等多名优秀人物。学校自创建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学生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分布在计算机、微电子、电子信息、通讯、金融、图形艺术、航空服务、文化等行业,遍布美、英、 德、澳、日、新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李维佳,“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和“全国五一巾帼奖”获得者毕楠、黄婷、张秋奕,抗震救灾英雄魏来,2019年中国福布斯U30获得者小池集团CEO周凯学,腾讯安全平台部总监、腾讯T4安全专家胡珀,美团集团信息安全中心高级安全工程师李中文等优秀校友。 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通过推进和落实发展规划,全面充实办学条件,继续强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重点突出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和特色发展,全力抓好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为实现“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的目标不断奋进。返回首页关闭页面友情链接:电子科技大学国腾集团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微软中国四川省教育厅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学术会议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新闻网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百叶路1号邮编:611731 © 2012-2022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版权所有 非经营性网站备案编号:蜀ICP备05000142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096号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