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二本A类录取昨日开始 多校线超一本
2013-07-2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晚,省招考频道公布了包括中国建筑大学、北京农学院等一批二本A类院校的录取结果。尽管是二本批次录取,但仍有许多考生考分在一本线以上,甚至超过一本线60多分。这部分考生,很可能是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在其后的一本批次征集志愿失败而落选下来的。

  在这些最高录取分数已经超过一本线的院校中,外语类、医学类以及建筑、经济类院校的录取分数又排名较高,而这些院校、专业也是今年考生最为热衷填报的。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录取15名文科生,最高分552分,最低分510分;录取17名理科生,最高分524分,最低分483分,最高分都高于一本线30分以上。

  录取文史类专业的二本院校中,最高分数线超过一本线的有:北京建筑大学,录取3人,最高分551分,最低分524分;北京物资学院,录取3人,最高分521分,最低分498分;大连外国语大学,录取15人,最高分584分,最低分525分;上海海洋大学,录取7人,最高分532分,最低分509分;浙江传媒学院[微博],录取10人,最高分550分,最低分500分;湖北经济学院[微博],录取5人,最高分535分,最低分508分;西南交通大学,录取6人,最高分532分,最低分514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录取8人,最高分538分,最低分513分;西华大学[微博],录取10人,最高分535分,最低分502分。

  理工类的录取中,分数线超过一本线的院校有:北京建筑大学,录取10人,最高分519分,最低分481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录取26人,最高分514分,最低分478分;山西财经大学,录取26人,最高分514分,最低分456分;辽宁科技大学,录取35人,最高分499分,最低分462分;沈阳化工大学,录取15人,最高分494分,最低分455分;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9人,最高分506分,最低分459分;南京工程学院,录取6人,最高分505分,最低分492分;湖北经济学院,录取5人,最高分506分,最低分470分;川北医学院,录取27人,最高分533分,最低分503分。(昆明日报)(记者 李双双)

热门院校

  •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学校简介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2月24日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公办大学,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业务接受云南省教育厅指导的高职学院。一、基本情况学院位于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市红河州职教园区,校园占地545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有综合大楼、图文中心、活动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教学楼、实训楼、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截止2021年底,学院共有在籍学生4126人。共有教职工122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2名,研究生学历教师97名,“双师型”教师48名,党员63名。学院目前开办12个专业,分别是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会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陶瓷设计与工艺、跨境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消防)、医学美容技术。二、办学特色一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初设之际,就制定了“明德至善 多元贯通”的校训、“笃志博文 德技双馨”的校风、“敬业厚生 品行双范”的教风、“乐学擅习 身心双健”的学风,建成“省内外有影响、云南有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院。二是办管分离,统一管理。2021年1月19日,红河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红河州职教园区集中统一管理暂行办法》,学院按照“办管分离、中高一体、统分结合、协同配合、各记其功”的原则,下设12个二级学院,覆盖园区学校开设专业。三是中高职贯通,一盘棋发展。通过“3+2”分段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与园区的州农校、州财校、州民族师范合作,发挥红职院办学优势,统筹引领全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使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红职院的专业设置尽可能对口衔接,打通中职到高职的“无障碍衔接”通道,打破生源保护壁垒,让园区和各县市职业中学的学生通过“3+2”、5年制大专、“职教高考”等方式进入红职院学习,整体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学历,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实现全州职业教育一盘棋思想。四是“专业群”建设,一体化办学。设立12个二级学院,每个二级学院对应一个专业群建设,中专、大专一体设计,优化师资、实训设备等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专业小、散、弱的问题,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把专业建在产业上、企业里,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设立12个专业群,即学前教育专业群、紫陶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体育运动专业群、消防应急专业群、农林牧渔专业群、建筑工程专业群、交通运输专业群、汽车工程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公共服务专业群、大健康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及时应对产业调整快速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边界模糊化等多重挑战。五是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园区联结,通过引企进教、引产入校,建设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实践专业(项)共建,推进工学一体、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技术人才。学院将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努力构建起“纵向贯通”的学校体系和“横向融通”的办学体系,从而形成“一纵一横”、“多元联动”、“学培并举”的职业教育“区块链”,实现全州现代职业教育“一盘棋”发展,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人才支撑,在全州三个示范区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 学校简介昆明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89年来,培养的10万余名全日制和10万余名非全日制高级医药卫生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卫生健康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现有呈贡(主校区)、人民西路、平政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482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702人,其中本科生15268人,硕士研究生4396人,博士研究生534人,留学生504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28174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全日制高等医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毕业后教育、医学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有在编职工6732人(校本部1616人,直属附属医院5116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2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3人,兴滇人才奖2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入选其他省级人才项目597人次。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351人。 学校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33个。有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课程项目3门;有省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一流课程30 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口腔医学、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4个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相关专业认证,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2个专业通过国际认证。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设立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部委级科技奖励17项。“十三五”以来,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省级科技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35项,位居全省前三,年平均科研经费1.5亿元;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创新团队31个。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干细胞临床备案机构3个,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1项,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实验室(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基地等101个。《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建立了由4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7所教学医院、42所实习医院、15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和76个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第一、二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是云南省水平最高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和口腔专科医院。 学校与2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9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发起成立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是云南省“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招收国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学校,已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在校留学生生源国达27个。 学校重视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医学及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地合作,开展教育、医疗、科技和文化对口帮扶。获全国文明校园、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云南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先进单位和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是国家公共机构节约型示范单位。
  • 学校简介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一颗由碧玉清溪孕育而生的璀璨的高职教育明珠。建校六十余年来,她扎根在滇中的广袤土地上,汲取着党和人民对职业教育的深切希望和磅礴之力,书写着教育的“奋进之笔”。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2002年3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云南省第110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校园创业示范平台、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云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职业培训鉴定‘双十佳’先进单位”、玉溪市“文明校园”“美丽校园”等称号。学校目前占地面积415.5亩,产权建筑面积为15.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辅助用房面积8.8万平方米。在校生12502人,年技能培训鉴定超过5000人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270人,编外及公益性岗位教职工65人,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60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30人。“双师素质”教师14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科技特派员1人,省级“三区”人才计划7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市级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3人,兴玉名师2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3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学校现有三年制高职专业6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27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市级骨干专业3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形成了以农为主,农、工、商结合,文理并重,多元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建成农林科学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信息电气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康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学院。会计专业获云南省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评估A级5星;烟草专业教学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典型案例50强;烟草生产与加工专业团队主持完成由教育部公开发布的国家专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级质量工程3项,省级质量工程15项,校级质量工程26项;学院连续两届入选国家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高职院校学科竞赛300强蓝皮书。 2020年,学生参加国赛、省赛获奖166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69项、三等奖61项。学校连续多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奖”。“十三五”末,学校在国家、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奖励83项,其中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金奖5项、银奖14项、铜奖34项,市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学院科技服务队获评全国“2020年科技志愿服务队先进典型”。当前,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和谐校园建设稳步推进。面向未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承“敢想敢试 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和“厚德 守正 善技 笃行”的校训精神,建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是云南省第一所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专科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始建于2001年,是在当时云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省教育厅刚退下来的一批老领导以及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学院、昆明医学院等11所大学的老专家、老教授,怀着为云南经济社会培育人才的赤子之心和为云南民办教育事业发展闯新路的宏愿,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创办起来的。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办学的社会公益性原则,将“以德立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作为办学宗旨。按照“大专文凭+职业技能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技能型、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原校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普朝柱,原全国人大常委、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春华秋实,办学十多年来,学院探索积累出了宝贵的办学经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之路,办学历程充分展示了“科信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情怀,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积淀和“科信精神”。学院专业设置已由建院之初的不足十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四十多个专业。学院已形成一支由云南高校和企业退休的专家教授为楷模、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为后继力量的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同时,学院形成了一直高素质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与学生同吃同住,全天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学院第一任院长——朱维华 研究员,原云南大学校长学院设有云南省第250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宝石、计算机、园林等专业领域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会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宝石检测、数控加工、电子信息、IT产业、汽车等4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拥有ERP供应链、宝石鉴定与加工、数电模电、工程测量、通信技术等多个实验室。学院长期与西南科技大学、重庆阳光助学园区、省内多少大学等重点本科院校进行合作,开设了多个专业的专本套读教育项目,为本院专科学生提供了一条提升本科学历层次的便捷途径,也为社会输送了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学院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求信誉、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自创办到现在,已为社会输送毕业生一万多人,毕业生就业情况十分喜人,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近三年来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并曾连续7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学院设立了国家和省政府奖学金,我院学生和公办院校学生享受同等的奖助学金政策。学院从创办之日起,把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坚持诚信办学,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狠抓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教学进度表和课程讲稿“五大教学文件”的建设,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创新型学校”、“全国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中国诚信办学先进单位”、“德育先进集体”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称号,并连续八年入选“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为云南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广泛赞誉。目前,全院师生正坚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秉承“自强、勤奋、务实、创新”的校训,奋发努力,求实创新,为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省级示范、全国知名的高等职业学院而努力奋斗!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昆明市安宁市
    学校简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云南省办学最早的民办学校之一。学校位于春城昆明,现有安宁、海源两个校区,教学行政用房5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05.85万册、电子图书160万册,建成了高速、稳定、便捷的校园网络,实现“万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无线全覆盖”。建校29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厚德尚行”的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爱育人”的办学理念,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文化育人,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设有财会金融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和医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部),并结合行业产业需求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共建了ICT、智能制造、大数据等7个产业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9个,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医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法学9个学科门类。现有专任教师153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923人。拥有“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领军人才。学校建有新商科、学前教育、土木工程、基础医学等24个实验(实训)中心,其中有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云南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72个,建有中天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浩宏物流有限公司、景天财务集团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386个。获批立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4项,云南省“质量工程”项目251项。学校获得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8门课程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建有现代供应链研究院、工业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大数据会计研究院等9个科研机构,拥有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校目前有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113项、横向项目67项。高级别的研究平台及团队建设取得了新突破,获批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出版著作107部,发表学术论文3802篇,其中核心期刊264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授权1308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项目1011项。根据《2019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学校科研竞争力排名全国民办院校第55位。学校是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云南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园、云南省省级校园创业平台等,以“专业+创业”为路径,构建了“创业资源、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和创业评价”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2019年,学校“蜜思优蜂”项目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金奖。2020年,学校“建垠生物”项目以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114人次获国家级奖项、414人次获省部级奖项。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连续9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民办教育优秀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就业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多项荣誉,学校办学成效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云南日报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办学以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余宣俊、“强国一代新青年”张哲等一批优秀学子。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