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2018高考本科录取结束 专科补录志愿填报将于9月23日开始
2018-08-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近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重庆市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全部结束。今年全市高考报名共250473人,在渝招生高校共1578所,各类各批次共录取222709人,本、专科录取人数几乎各占一半。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表示,为主动适应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庆市加快调整相关计划及专业结构,如大力引导市属高校积极发展与电子信息、汽车装备、人工智能、材料能源及制造等支柱产业相匹配的专业与学科,适度限制并适时砍掉文科类非专业性院校的非特色优势专业及其招生计划。

虽然重庆市2018年高考录取已结束,但考生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可上大学。今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专科补录时间为9月20-30日(已被录取未报到注册或录取后退档的考生不得参加补录),在6月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中未被录取的考生和3月高职分类考试中未被录取的高职对口类考生,请于9月23日14:00-9月24日12:00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或重庆招考信息网根据公布的补录计划填报志愿。记者 李星婷 实习生 谭诗雨

热门院校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重庆市黔江区
    学校简介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级众创空间、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职业技能定点鉴定基地、重庆市外贸职业认证考点、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点、重庆市建筑岗位培训考试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点。学院地处渝东南中心城市重庆市黔江区,交通便利,离机场两公里,离高速出口三公里,离建设中的高铁站两公里,占地630亩,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0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10余万元,馆藏图书62.9万册。校内建有高尔夫球场、标准化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室内健身运动场馆,有渝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驾培集团。设有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应用工程学院、数字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创新学院等教学单位;有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27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78人,硕士、博士59人。学院以“培养优秀大学生,成就优秀创业青年”为培养目标,秉承“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和“自信与创新使人生更有价值”的校训。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阿里巴巴、中软国际、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北京广慧金通、VIVO总部、重庆一方财务等单位合作,在课程开发、订单培养领域共建会计、云计算、空中乘务、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拓展学生专升本学历晋升通道;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加坡、白俄罗斯等国家多个知名高校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国外留学机会。建校以来,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各类技能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131项,历届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院将坚持理念导航、管理科学、制度保驾治校,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特色品牌与文化发展并举并重,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努力创办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市永川区
    学校简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是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和巴南区,总占地面积1977亩。校园依山傍水,花繁树茂,环境秀美,荣获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称号,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可满足全校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楼所有教室都配有成套多媒体设备和部分智慧教室设备,120余个土木建筑类、电气信息类、机械设计类、经济管理类、传媒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类等专业实验室和8个工程实训中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设有包括重庆大学各学科知名专家、教授在内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委员会,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和评估。学校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8个,其中: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软件工程),申报国家“双万计划”建设专业3个(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管、经、文、法、艺、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现有在校生31000余人。学校以“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为发展战略,以“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探索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为学生走向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新时代新征程,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 学校简介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水利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文明单位、重庆市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节水型校园、重庆市绿色校园、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重庆市“双高”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始建于1964年,历经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永川地区水利电力学校、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200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936亩,总建筑面积36.8万平方米,实训场地面积14万余平方米,校内外实习基地300余个(中央和市级财政支持建设3个),实验实训设备总值1.5亿元(生均1.2万元),藏书100万册,固定资产总额突破10亿元。——师资队伍实力强。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300余人,博士3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市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14人,骨干教师122人,双师素质教师272人,双师型教师230余人,其中水利部双师型教师、职教新星、职教名师等43人。近三年,教师在国家和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2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拥有国家规划教材2部,建有《文明在水之洲》等市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余门,其中《水工建筑物》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市级教学资源库3个。人才培养层次包括全日制专科和专本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目前,学院在校生1.2万人,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三化递进 三方协同 内外融合”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之一,获得重庆市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专业结构布局广。开设高职教育专业42个,形成“一特一优三大支撑,九大门类协同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涵盖水利、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艺术、教育9个专业大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2 个,重庆市骨干专业4个,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在全市属唯一设置。获批教育部2021年国控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点,增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3个新专业。学院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适应大数据和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与中国普天集团、吉利汽车等著名企业合作,组建大数据产业学院、吉利智能制造(汽车)学院,打造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形成“一特一优三支撑、九大门类同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同时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全程育人成效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作用,打造全国样板支部1个。紧紧围绕“两室一堂”,建立完善学生上课随机抽查、信息网络同步公示、“一课四责”“一室四责”等制度,搭建“四级七维三测评”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学生到课率稳定在99%以上,课堂教学互动反馈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教学目标达成度为95%以上。学生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日益提升。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88项次、省部级奖项320项次。2021年,在校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1项、三等27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显示,2017—2021年我校大学生竞赛排名全国第183名,2021年排名全国第69名。——创新创业成果多。建有功能齐备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培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99个。是重庆市首批创新创业“双百”示范建设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近两年,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4银4铜、市级10金18银43铜。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决赛上,学院获得5金14银17铜,奖牌总数位居全市高职院校前列。——对外技术服务好。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重服务”等多种有效途径,积极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近三年,学院对外技术服务到账额突破1500万元。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开设40余种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具有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院校、全国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重庆市水利行业干部培训中心、重庆市水电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资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25000余人次。——文化育人特色明。弘扬“上善若水,学竞江河”校训,构建若水文化、名人与水、水哲学思想的环境育人体系,将水文化建设与人才人格品质培养相结合。学院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彰显水文化育人特色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案例荣获全国水文化育人优秀案例一等奖,水文化“景、堂、戏”育人模式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水利部特等奖,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5个精品项目之一,标志着校园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近三年,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文体活动获集体荣誉80余项、个人奖项280余项。——国际交流合作深。是中泰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组织开展10余项对外合作项目,与泰国、越南、老挝、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国际教育合作。近三年有80余名留学生入学。与泰国黎逸技术学院共建大禹学院,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学院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水利发展、高度重视重庆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永川、服务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实施“稳定规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文化引领”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发展战略,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 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大学前身可追溯到建于1937年的国立中正医学院、1941年的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和1946年的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1954年原第六军医大学(南昌)、第七军医大学(重庆)合并组建第七军医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根据军委改革方案和陆军整编命令,以第三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为基础,纳入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新疆呼图壁)、解放军第八医院(西藏日喀则)、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河北石家庄),组建陆军军医大学。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改建为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由陆军军医大学领导管理;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改建为陆军第九五八医院,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管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日喀则分院改建为陆军第九五三医院,仍由第二附属医院领导管理。大学是一所医学类高等教育院校,主要面向陆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培养医疗卫生军官和文职人员,同时面向全军培养医疗卫生士官,主体培训任务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现职军官初级基本培训;同时,还承担现职军官辅助培训、文职人员培训、预选士官培训、士官升级培训、直招士官岗前培训、对外军事培训、新兵入伍训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和地方应急医疗救援力量培训等任务,是陆战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特色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军队卫勤保障重要力量、陆军卫勤决策咨询中心和白求恩精神文化传承阵地。大学机关编设“一办七处”(办公室、教务处、教保处、科研学术处、政治工作处、纪检监察处、安全管理处、供应保障处)和职业教育中心、教学考评中心、教研保障中心、服务保障中心、警通勤务连,下设基础医学院、军事预防医学系、药学与检验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高原军事医学系、全科医学系、医学心理系、护理系、陆军卫勤训练基地、研究生院、外训大队、士官学校(含附属医院)、边防卫勤训练大队,以及西南医院(含陆军第九五八医院)、新桥医院(含陆军第九五三医院)两所附属医院和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学占地面积9079亩,本部驻地重庆。开设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授权点6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授权点71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中心)7个,教育部、军队重点实验室37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化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ESI前1%。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80人,三级以上教授24人,“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1人,“国家优青”和“青年长江”36人,13个团队入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大学始终坚持姓军为战办学方向,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创立了鲜明的军事医学办学特色和优势,形成了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育人文化体系,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先后为部队培养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20万名,成长出18位院士、160位三级以上教授和100余位将军。“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本科生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数学建模等国内外各类竞赛屡获最高奖,勇夺全军首届勇士杯、陆军首届精武杯军事技能竞赛野战救护第一名;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9篇、全军优博优硕论文104篇、重庆市优博优硕论文209篇;任职教育形成野战外科、野战内科、野战护理、野战检验、军事心理、高原医学、维和军医等系列培训特色;培养的卫生士官深受基层部队欢迎。军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拥有我军唯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世界最大的生物激波管实验室、亚洲最大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我国最大的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在战创伤救治、高原病防治、军事预防医学、新概念武器损伤医学防护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直接面向部队、服务战场的重大创新成果,主持修订全军《战伤救治技术指南》,牵头制定《军人通用健康标准》《高原部队人员用氧标准》等27项国家军用标准,成功研制我国首列卫生列车、我军所有型号装甲救护车以及53种系列战救器材,获得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为标志的1900多项科技奖励。医疗服务保障品质卓越。两所附属医院及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烧伤、战创伤、肝胆、骨科、心血管、呼吸、感染、眼科、神经等学科临床救治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微创外科、精准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生物治疗、辅助生殖、基因诊治、医疗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前沿技术。常年承担驻渝、驻藏、驻石家庄等地部队3.5万余名官兵的体系医疗保障任务,指令性帮带27家军地医疗机构,整体帮带驻青海、西藏6所部队医院,实施“红色军医边关行”活动,常年派遣医疗队深入高原、边防、海岛,每年对陆军所有旅团级边海防部队巡诊一遍,形成了“三线一海”为军服务品牌,多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卫勤战备建设坚强有力。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建有“卫勤综合训练基地”“战创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卫生列车模拟训练基地”等实战化训练平台,高标准完成全军机动卫勤力量整建制基地化训练、“联合救援-2016”中德卫勤实兵演习、全军“生防坚盾-2019”实兵检验性演练、陆军医院专业人员比武竞赛、陆军卫勤“三法”(保法训法建法)集训等任务,多次代表我军赴国外执行联合演练、国际救援、医疗服务等重大任务,连续6年选派军医专家组援建埃塞俄比亚国防军总医院。作为我军战略卫勤力量和国家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在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抗击新冠肺炎、汶川玉树尼泊尔抗震救灾等数十次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此外,先后五次组建女兵方队参加首都阅兵等重大活动。面对新时代新的使命任务和要求,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紧紧围绕陆军“机动作战、立体攻防”战略要求和转型建设形势任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为根本,紧扣“建设部队满意、世界一流军医大学”办学目标,发扬“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办学思想,树立“军事医学部队一流、通用医学世界一流”建设标准,弘扬“求实、创新、勤奋、献身”优良校风,立足陆军、面向全军,深入推进政治建校、改革强校、科技强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20年10月23日更新)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市永川区
    学校简介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国家教育部备案,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财政全额拨款,以财经类专业为主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专业为支撑,具有独立颁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6年,始名江津专区商业职工学校,开展干部教育与培训;1974年开办全日制中专教育;1983年更名为重庆第二财贸学校;2007年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位于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永川城区、西部职教城。占地710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图书馆藏书85万余册。现开设31个高职专业(国家骨干专业2个),在校学生12243人,面向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专任教师300余人,拥有重庆市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重庆市首批高职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个教学团队;拥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现代学徒制专家库入库专家、全国财指委高职类专指委员、全国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裁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先进个人、重庆市名师、重庆市双师型名师、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重庆市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专家、重庆市优秀思政工作者、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学名师、重庆市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重庆市黄炎培优秀理论研究人才、重庆市会计青年英才等各类优秀人才50余人。学校是全国商务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庆市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是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永川区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人才培训中心、重庆市会展经济研究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在65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财智人生、经纬天地”的校训,确立了“面向人人、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和谐、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厚德、精业、严谨、奉献”的教风,“修德、砺学、强能、笃行”的学风,积淀出深厚的“爱国立德、忠义孝悌、诚信自律”财品文化,“善贾生财、乐于通财、精于理财”财智文化和“敢于创新、长于精算、经世济民”财英文化(“三财”校园文化),以培养重财学子良好德行和较高心商为核心的财品素养、扎实技能和较高财商为核心的财智素养、创新精神和较高情商为核心的财英素养为综合素质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50000多名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教育部原部长周济,重庆市政府原市长王鸿举、黄奇帆等领导都曾先后到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学校时发表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的重要讲话。学校将继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外延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市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