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南:4年资助千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2016-08-3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7日下午,“希望工程助力脱贫攻坚青年学子分享汇”活动在郑州举行,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出席活动并寄语青年学子:“不忘初心,放飞梦想。”

活动中,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反映河南省纪委、团河南省委近年来在扶贫攻坚工作、特别是智力扶贫工作方面开展的工作探索以及青年学子顽强学习、不懈拼搏感人事迹的视频《因为有你·放飞梦想》;爱心企业家进行了助学捐赠;与会领导为爱心企业颁发了希望工程爱心捐赠纪念牌;受助青年学生代表发言;河南省青联委员代表、参加活动的青年学生表演了自编自导的励志节目。最后,尹晋华深情寄语青年学子,就青年学子的学习成长提出殷切希望。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相关部署,河南省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抓团员青年的现实需求,以智力扶贫工作为重点,先后开展了河南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战青春建功行动、“贫困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等工作。特别是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纪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共同启动开展的“贫困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4年来通过协调各方爱心资源,累积资助1000余名贫困县青年学子走进校园、圆梦大学。

在2016年开展的青年学子资助活动中,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纪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将驻马店上蔡县、汝南县,周口西华县、郸城县,信阳光山县和南阳市的青年学生纳入资助范围。(记者 潘志贤)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享有“中国厨师之乡”美誉的河南省长垣市,基础设施齐全,环境典雅别致,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学院占地378亩,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在校学生11000余人。学院前身为长垣1963年创建的安阳专区厨师培训班,2006年,长垣银河集团董事长范国栋出资创办长垣博大烹饪学院。2010年,升格为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在省委高校工委、长垣市委正确领导下,秉承“累德积义、崇文尚技”的校训,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理念,以学促产、以产兴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走“与国家发展同频、与区域产业对接、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建、与国际交流融合”发展之路,以“双高校”建设为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力架构学院高水平建设综合新体系,扩大办学规模,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有影响、世界能交流的高职院校。学院是国家级“烹饪工艺与营养”骨干专业建设单位,国家级“餐饮食品研发配送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单位、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建设单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十大典范高校、河南省(高职高专)综合实力30强院校、中国烹饪大师(名师)培训基地、中国烹饪大师(名师)工作站、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美食文化交流示范基地。学院设有烹饪工艺与营养学院、食品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幼教学院,开设高职专业35个,初步形成烹调工艺与营养、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信息工程四个专业集群,其中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群是河南省“双高”建设项目,《食品雕刻》课程是教育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现有中式烹调、西餐烹饪、中西面点、餐饮服务、酒店管理、信息工程、电子商务、学前教育、食品检测等专业实训室79个,满足了各专业实训教学需要。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有14位中国烹饪大师在校任教。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省级以上大师工作室4个。外聘中国烹饪(餐饮服务)大师44名,研究员24名,高级顾问13名。“双师型” 教师占80% ,充分保证了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学院师生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技能竞赛,在各类国家级技能竞赛中共荣获团体金奖19项、金牌73块、银牌110块。2016年,93名学生参与并圆满完成了杭州G20峰会的服务工作。2018年、2019、2022年选派部分优秀学生参与了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会务服务工作。2022年,烹饪专业94名学生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后勤保障服务,为赛区送上了长垣味道,他们制作的面点“形象芒果包”、“形象石榴包”还登上了除夕夜围炉宴,受到中外运动员的欢迎。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牵头成立河南省烹饪职业教育集团,与国际知名的长垣龙头企业卫华集团共建卫华产业学院。分别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开元旅业集团、希尔顿酒店、大董餐饮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餐饮企业签订协议,共建企业冠名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企业定向就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高达88%,多名优秀毕业生在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中央军委办公室等重要单位实现就业。烹饪专业顶岗实习学生薪资多在4000元以上,毕业入职月薪5000元以上,超过5500的占60%以上,有10%的毕业生入职月薪8000元以上。在星梦邮轮工作的2020年毕业生任佳伟月薪10000元,在济南工作的2020年毕业生徐莹莹月薪11000元,自主创业的学生孙涛、赵云明、郭超杰、张辉等同学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好就业、就好业已经成为学院一张靓丽的名片。学院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编辑整理出版了《中餐纲目》《厨乡韵》《百菜百典》等多部书籍。编辑出版了《常用食材的性味与功效》《烹饪工艺实训》《食品雕刻》等多部国家规划烹饪教材。与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中国豫菜》《老家的味道》等多部专题片。在挖掘、保护、弘扬烹饪文化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分别与韩国全州大学、法国滨海塞纳省手工业行业协会达成了合作协议,为学生走出国门深造与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2019年3月,法国美食文化代表团30余名学生到学院交流学习。从60年代建校的长垣厨师学院至今,学院培养出了数万名烹饪人才。以满天星肉丝带底品牌创始人冯建忠为代表的优秀学子,使厨乡精湛的烹饪技艺得以继承和发扬,推动长垣由“厨师经济”向“烹饪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 学校简介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前身是郑州旅游学校,创办于1985年,隶属于郑州市人民政府,历经四次跨越发展,于2004年5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公办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步铸练形成了“立德修能、知行合一”的校训、“团结、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严于修身、勤于治学”的教风、“勤学善思、求真致远”的学风。学校占地面积1251亩,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036亩、建筑面积近43万平方米。全日制大中专在校生17410人。现有9个二级学院、3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开设47个高职专业、8个五年制大专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2个,教育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省非物资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市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8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是全国旅游行指委旅游管理专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807人,其中教授23人、研究员1人,副高以上职称15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3人,硕士50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1人,国家行业大师4人,省职教专家5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省骨干教师3人。同时还聘请多名行业企业专家及一线岗位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学校牢固树立“科研强校”办学理念,坚持围绕旅游搞科研的方针,大力实施科研水平提升计划,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建有河南旅游研究院、旅游大数据研究院等科研平台20余个,其中文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旅游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基地为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完成省部级项目与成果81项、市厅级项目327项,出版著作、教材90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332篇(其中核心651篇)。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固定资产总金额约5.73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1112.23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13万余册。音像资料5000件,电子图书127万册,报刊近400种,电子资源数据库6个。校内实训室174个、实训教学场所420间。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与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上海迪士尼度假区、IHG洲际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希尔顿酒店集团、中州国际集团、同程旅行等多家高端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80余家。与日、韩、美、德、奥地利等国及台湾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每年在加勒比游轮公司、新加坡星梦、丽星游轮公司、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世界、韩国湖原大学、韩国济州观光大学、台湾高雄餐旅大学、日本饭店协会等境外著名高校、企业实习、就业学生200余人。学校坚持“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搭建平台”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争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服务的旅游特色突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三年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个,在省赛中获得一等奖11个、二等奖6个。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校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中央警卫局等确定为定点选人单位。学校是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旅游教育五星联盟单位、河南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全国体育文化类“一校一品”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十佳典范高校、河南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被业界誉为河南旅游人才的“黄埔军校”。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和践行“立德修能、知行合一”的校训,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信息化、国际化、融合化、品牌化方向,立足河南、放眼全国、面向未来,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早日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技术型高校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百年商医 “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圣贤文化的根脉之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商丘市,坐落着一所传承百年的医学院校——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1年的“归德圣保罗医院护士学校”, 历经“河南省第五护士学校”、“商丘地区卫生学校”等阶段,是河南省开办医学类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历经百年不间断的办学传承,培育了第33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吴静芳、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宋静、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红卫、美国新泽西州大学博士杨德忠、同济医科大学博士马志明等数以万计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学校也成为全国唯一培养了2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医学院校。 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千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跨越,极大地拓展了学校办学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现设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医学教学部、公共学科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教学院(部);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护理、护理(英语护理)、护理(日语护理)、护理(ICU护理)、护理(老年护理)、护理(口腔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医学营养、康复治疗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外合作办学)22个专业及专业方向。面向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744人。建有基础医学、临床、护理、医用化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口腔等7个实训中心;建有千兆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站、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室等设施。图书馆藏书94.5万册,中外期刊近千种。学校是河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院校等,同时也是河南省第六批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学校坚持特色制胜、争创一流,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实训基地是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药理学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外科学课程被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急救护理技术、药理学、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校校本部现有专兼职教师9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326人,有全国及河南省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及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中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36人,特聘教授12人。学校还聘请了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宋静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红卫教授、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崔留欣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校建有先进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口腔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中医及康复治疗等实训教学中心,建有国内领先、功能完善的生命科学馆、校内模拟医院等。学校还是河南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人员;学校老年护理培训基地是河南省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抗病毒感染分子免疫学创新团队”被评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我校教师发表论文1507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61篇,参编教育部,卫生部规划教材593部,其中主编117部。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34项,其中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国家专利25项。学校拥有4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为豫东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是河南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商丘市儿科治疗中心;附属柘城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附属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同时学校还与国内130多所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保证了临床教学和见习实习的需要。学校加强对外合作关系,与郑州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师资培养、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2015年,学校与新乡医学院正式达成并签署了联合培养普通本科生的相关协议,自2016年起连续招收培养了三届本科生在我校学习。通过校际合作,既为基层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又学习、借鉴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锻炼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中外合作办学,2018年我校与美国布卢姆菲尔德学院联办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21年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联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获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建校百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秉承“明德、至爱、励学、善思”的办学历史传统,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服务方向,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特色名校”战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着力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 、“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第七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省级平安校园”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格次;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优秀格次。学校正立足新起点,扬帆新征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和百年校庆献礼,为早日实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医学院校”进而达到升本目标而努力奋斗!
  • 黄淮学院驻马店市
    学校简介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71年。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5G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目前,学校主要有开源路南北校区、医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达209万册、电子图书23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及各类应用平台67个。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万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8人、副高级职称416人,博士近300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土木工程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综合能力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三,在全省市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持续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突出地方性,聚焦应用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道路。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围绕发展办大学、围绕需求育人才”,大力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建设,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位居河南省同类高校前列。按照“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理念,深入开展校企“双主体”培养,构建了通识、学科、专业、创新创业 “四位一体”的“模块+平台”特色化应用型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学习+实践锻炼+基地就业”的实践教学新生态。近三年,学校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1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3项,4个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批省级重大项目和重大委托项目,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获批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2项,并入选教育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校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巴基斯坦COMSATS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被河南省教育厅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教育振兴发展计划。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了“1+N”创客空间集群,构建了以“五个融入”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项,10名学生先后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2月,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落户我校。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现有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32个,省级教学团队、创新团队14个,市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29个,并聘请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组建了“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驻马店市大数据发展研究院”“驻马店企业家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圆通科学工作院”等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3个建设学校之一。学校被授予“河南省学术交流基地”、“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报《天中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与近300家行业企业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校地校企共建了“嫘祖服装智能制造学院”“黄河生态工程技术学院”“农产品加工学院”“夏南牛产业学院”“食用菌产业学院”“花生产业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等11个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坝道工程医院”团队以及平舆县共建的“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与遂平县人民政府、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获批“2022年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校企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联合打造了明港镇新集村、驿城区蚁峰镇“回兰拙匠书院”、确山县中山店村、遂平县红石崖村、驿城区鲁湾村、巩义市小关镇楼子沟村等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新集村入选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和农村农业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定点帮扶村西平县高庙村2020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村”。围绕“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与驻马店市政府共同举办“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乡村振兴论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全力服务地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文化传承创新成果丰硕。学校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坚持“以校园文明涵养城市文明,以校园文明提升城市文明,以校园发展服务城市发展,以校园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着力打造“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校园环境,致力构建“宜学、宜教、宜业、宜居”“四宜”教育生态,2021年7月,学校被推荐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围绕挖掘保护传承地方文化,成立了天中书院、天中文化研究院、豫派二胡研究所、杨靖宇精神研究中心、竹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天中九章》《重阳文化》《嫘祖文化》等10余部地方民间文化专著,与驻马店市合作拍摄了电视纪录片《乡韵乡魂•丝弦道》《中国传奇之都•驻马店文化名片》《风卷红旗—中原红色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竹沟记忆》,制作了《盘古开天》《梁祝化蝶》《传奇天中》《重阳登高》等原创动画电影,学校获批河南民俗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天中本土音乐研究所、驻马店传奇文化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原创音乐剧《杨靖宇》获批2020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项目,2021年5月,我校创作的舞蹈《文狮少年》,作为河南省高校唯一代表作品,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幕式,并荣获一等奖。音乐剧《我的竹沟 我的路》、歌曲《亲爱的共产党》入选2021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项目。图书馆荣获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先进单位”等称号。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拓展。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自2005年以来,合作培养毕业生近万名,毕业生实现高品质就业,千余名学生出国留学和交流学习。同时,学校每年选派100余名教师出国学习交流和培训,引进50余名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入选首批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计划,“黄淮-迈索尔国际软件工程学院”列入河南省“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2014年以来,学校连续承办了八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搭建了中外教育界、企业界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2020年12月,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第五次部省联席会议上指出,“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已形成品牌效应”。     站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黄淮学院党委将围绕“新时代 再出发”,遵循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引领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的追求,切实扛牢“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政治责任,聚焦“十四五”确定的“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抓统筹、抓关键、抓落实,提振精神、提升水平、提高效能,持续深化“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建设、核心竞争力建设、凝聚力建设、影响力建设”“四项建设”,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篇章!
  • 学校简介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国唯一一所测绘类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领导。学院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园区,与美丽的“象湖”毗邻,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96人;“双师型”教师11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20人。同时,还外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实践指导教师170多名。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各专业均建有实验室,并配备有与行业单位作业水平相当的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学院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目标,就业为导向,顺应市场变化,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学院现有测绘工程系、国土信息与管理系、空间信息系、遥感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等院系。主要培养测绘类高等技能型人才,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多次荣获团体、个人一等奖。 学院引进“北京打造前程互联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拓普北斗测绘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进驻校园,建立有42个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为教学科研、学生实习提供了保障。就业面向全国,服务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及相关单位,我院与全国千余家单位建立有毕业生供需关系,构筑了畅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