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时间安排
2021-07-0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7月7日至8月15日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普通类

1.香港、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录取:7月 7日前。

2.本科提前批院校录取:7月12日至18日。

(1)7月12日至15日,第一阶段录取。

(2)7月16日8:00—12: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3)7月16日18:00至18日,补充录取。

3.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教育部高校专项招生录取:7月16日至18日。

4.本科批院校录取:7月20日至8月1日。

(1)7月20日至24日11:00:第一阶段录取。

(2)第一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①7月25日8:00—15: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②7月26日15:00至7月28日11:00,补充录取。

(3)第二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①7月29日8:00—15: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②7月30日15:00至8月1日,补充录取。

5.高职(专科)提前批院校录取:8月2日至6日。

6.高职(专科)批院校录取:8月7日至15日。

(1)第一阶段录取:8月7日至8月9日11:00。

(2)第一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①8月10日8:00—12: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②8月10日18:00至8月12日11:00,补充录取。

(3)第二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①8月13日8:00—12: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②8月13日18:00至8月15日,补充录取。

二、艺术类

1.本科提前批院校录取:7月7日至10日。

2.本科批院校录取:7月11日至23日。

(1)7月11日至14日,第一阶段 平行志愿院校录取。

(2)7月15日至18日,第二阶段 有序志愿院校录取。

(3)7月19日8:00—12: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4)7月19日18:00至23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院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3.艺术类高职(专科)批院校录取:7月25日至8月1日。

(1)7月25日,第一阶段 平行志愿院校录取。

(2)7月26日至29日,第二阶段 有序志愿院校录取。

(3)7月30日8:00—12: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4)7月30日18:00至8月1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院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三、体育类

1.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7月11日至15日。

2.本科批院校录取:7月16日至21日。

(1)7月16日至18日,院校录取。

(2)7月19日8:00—12: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3)7月19日18:00至21日,院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3.高职(专科)批院校录取:7月25日至8月1日。

(1)7月25日至29日,院校录取。

(2)7月30日8:00—12:00,考生查询剩余招生计划并按时填报“征集志愿”。

(3)7月30日18:00至8月1日,院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注:如录取工作时间调整,以"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通知时间为准。

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7月6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始建于1984年,为国有公办干部培训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为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院校,辽宁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学院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藏书51万册。现有财经学院、商贸学院、管理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数字信息学院、旅游与康养学院、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院,拥有财经商贸类、公共管理类、工艺美术类、应用工程类共计30余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年均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省内就业率在85%以上。现有教职工5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00人、“双师型”教师近300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3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1个,校内实训基地(室)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专家工作室、教师工作站100余个,校企双向工作站(工作室)16个。建有怡亚通数字供应链产业学院、俄速通数字商贸产业学院、辽宁金信学院、顺丰流通管理学院、蓝海管理学院等5个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成绩显著。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奖项71项,省级、国家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43项,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奖项49项。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高职)综合排名全国第123名、全省第3名。 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决策咨询、干部培训、高校社科联、辽海讲坛、国际交流合作等平台,为辽宁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 崇学 精业”的院训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担负起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的法定职责,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辽宁,服务全国,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建设质量卓越、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皇姑区
    学校简介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进入“上海软科”全国最好大学排名200强;2021年,排名又有新跃升。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272人,硕士研究生3670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在黎巴嫩、约旦、乌克兰设有孔子学院共3所,在巴基斯坦开设网络中文课堂1个;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学校现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243人,专任教师134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7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29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1人,省高校本科教学名师16人,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3个。学校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7个,国家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一流课程91门。学校是优秀应届本科生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剧),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基地。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在2020年上海软科最好大学排名中进入TOP200,2021年又提升4个位次。现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教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建有3个国家二级学会,入选“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权威来源机构”。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进入全国同学科前20-30%。教育硕士获批东北地区首批全国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B,位列辽宁第一、东北第二。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4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38个,其中研究基地33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新型智库3个;省级科研团队24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8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07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7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7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17部,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192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学校秉承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与五大洲32个国家及地区的158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4个;设有黎巴嫩、约旦、乌克兰海外孔子学院3所和巴基斯坦网络中文课堂1个;部级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部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来华分会会长单位、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建设高校、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政府外事交流员接收和派出单位、辽宁省“两岸大学生交流基地”。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六大突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特色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支柱性、标志性学科专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建成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 辽宁工业大学锦州市古塔区
    学校简介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学校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中心),全日制在校生145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709人,硕士研究生1269人。学校占地面积6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19亿元,图书馆藏书 134万余册,数字资源量达到56万余册。学校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培育和发扬“严谨求实、勤学进取”的优良学风,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10万名优秀人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拥有辽宁省一流学科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建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重点实验室7个,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兴辽英才计划”攀登学者1人、特聘教授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59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3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现有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8个,省示范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7个。获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批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高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汽车制造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获批省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精品课15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课程32门,辽宁工业大学MOOC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上线运行课程1100余门。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省教学改革项目11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教材建设奖11项,省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8部。 学校坚持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学校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6万平方米大学生实验实训中心1个。构筑了以创新实践训练为主体的“实践创新、创新选育和创业孵化”三级进阶式培养平台,构建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创建了“学业、创新创业、职业和就业”的“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立了长效的驱动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着力打造创新创业课程,大力开展校级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选育项目和孵化创业项目计划,强化提升创新创业竞赛水平,形成了“创新﹒创业﹒创青春”的校园文化。中国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大赛连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屡次收获国家级一等奖,各学科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项年均突破百项。2017-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获奖排名分列全国高校第132、141、112、100和115位,多次单年度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位次持续均居于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前列和辽宁省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重视发挥科研引领支柱作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近五年共完成了包括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8项。多次入围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百强高校,2篇论文获国际计算智能协会杰出论文奖(Outstanding Paper Award)。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加强校地融合,产研融合,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建立了“辽宁工业大学海城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万得汽车未来技术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维森智慧城市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智能包装装备研究院”“辽宁工业大学应急装备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10余个,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00余项,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先后与韩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新西兰、泰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批“中欧学分互换”项目,2017年和2020年获批“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目前,学校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近600名留学生,其中学历留学生数量占90%以上。 巍巍辽工,煌煌其著,砺器精湛,悟道深远。70年的改革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向前!
  • 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市沙河口区
    学校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崇严尚实、坚韧执着”的大铁精神、“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了十余万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在轨道交通行业就业,部分已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和核心技术骨干,在业内享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摇篮”的美誉。 学校现有沙河口校区、旅顺口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8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6亿元,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为131.05万册,电子图书151.17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7427种。 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是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10个五年制双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8074人,其中,本科生1515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917人。 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院校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车辆工程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10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应用型转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等建设点42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以上本科精品类课程35门、省级一流课程61门。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131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8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68人,其中教授169人、副教授32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90%。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攀登学者、特聘教授、优秀专家14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万层次人选90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3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23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其中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 学校是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是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发起成立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了“辽宁省轨道交通产业校企联盟”“连续挤压产业创新联盟”。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研究院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社科基地、智库等39个。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6项,获批省部级项目64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次,出版学术著作20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58项。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连交通大学远交大交通学院。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建有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百千万培养工程”等两项成果被评为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学校获评“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成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抓牢“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等发展机遇,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学校“五大战略”“三大工程”,凝聚发展力量,切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 学校简介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是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辽宁省石化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位居全国1300余所高职高专百强,辽宁省50余所高职高专十强。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由辽宁省教育厅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联合办学,将始建于1952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与锦州石化公司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将始建于1956年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院校——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并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使学院占据了国家第一产业——农业和国家支柱产业——石油化工两大行业背景优势。学院现有3 个校区、8个教学系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5000余人。专任教师 231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 148 人,硕士、博士 174 人,辽宁省及行业教学名师、辽宁省及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万”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二级工程师、高校教师培训专家、通过国际创新方法应用能力三级认证等近30人;首批国家级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院现有专业27个,其中全国高职院校骨干专业6个,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7个,特色专业5个;“双师”比例达92%,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其设备均按企业真实生产装置以一定比例缩建而成,建设水平一直引领全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方向,柴油加氢装置、石化安全HSE体验馆、HSE应急演练中心、自动化仪表综合实训中心等均为自主研发、全国独创。其中清净剂磺酸盐仿真工厂填补了国内精细化工实训装置空白;高低压供配电装置与西门子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技术先进性相当于目前企业最高水平;罗克韦尔自动控制实训室,接受美国罗克韦尔公司捐赠设备,实现了国际化接轨。在重点打造实践教学条件同时,学院全面进入信息化教学时代,完全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远程教学。现为教育部第一批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辽宁省数字化石油化工实训基地项目牵头学校,拥有教育部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数字化学习平台、录播中心、智慧教学运行控制中心、智慧图书馆、智慧教室。在东北首家引进上海曼恒3D虚拟现实LED屏显示系统,人机互动技术国内领先。 学院紧贴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对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与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老师、师傅在企业生产装置上同步讲授、操作、指导。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开展合作交流,为学生成长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确保学生厚基础、高技能、宽视野、强素质。在校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过关斩将、摘金夺银;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更是屡获殊荣、捷报频传。不仅以上手快、肯吃苦、善学习、执行力强而深受企业青睐,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更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成为大国工匠。 据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权威机构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显示,近四届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全国骨干校、全国高职平均水平。规模及以上特大型企业一次招聘毕业生可达300~500人,很多学生同时被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争相录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领先的实践教学条件、素质优良的“双师”教学团队,使学院成为了莘莘学子立德强技、就业乐业的摇篮!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打造世界级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和四大炼化基地,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