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致2017届上海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2017-08-1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亲爱的2017届上海高考考生:

暑去秋来,本市普通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圆满收官,作为上海新高考综合改革首届高考生的你将在今秋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此时此刻,你是否还能回忆起那个三年前的自己?2014年,上海市新高考综合改革悄然启动,也正是在这一年,青涩懵懂的你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忐忑不安亦有期待地迈进了高中校门。

最初,你是不是感到有点新奇?新高考改革带来了那么多的变化:“不分文理科”让擅长化学又喜爱地理的你不必在特长和兴趣间纠结徘徊;“3+3”的选科方式让你在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教学中体验到自主选择的快乐;“外语一年两考”为你减缓了复习时间紧、科目多的考试压力;“综合素质评价”把课堂延展到了课本和教室之外,引导你进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究性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2017年,上海市迎来了新高考改革的瓜熟蒂落,既读圣贤书,也闻窗外事的你来到了另一扇大门,推开它,不同的选择会让你领略不同的风景:你可能已经被一所心仪的高校录取、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你也可能不满足于这次成绩、选择再战高考;你甚至可能走出国门,去领略不同的文化。不管你即将走进怎样的人生风景,都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此,请收下我们的祝福和叮咛:

致圆梦大学的你,

十年寒窗,破茧成蝶。祝贺你,通过努力,走进了那座心仪的象牙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相信,经过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历练、浸润,你已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品格融入灵魂深处。亲爱的同学们,请坚守这份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情怀,珍惜大学时光,热爱你的专业,发挥潜能,积淀专业素养,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进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如果你觉得自己学有余力,或是更适合在其他专业上发展,亦或是可以去更适合你的高校学习,你可以申请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咨询学校相关转专业政策以及本市特有的“插班生”政策。

对部分家庭稍有困难的同学来说,领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可能有点忧喜交加、百感交集。请不要为学费过分担忧,党和政府会为你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8月19日、8月26日、9月2日将开展2017-2018学年上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受理工作,请在8月31日前登录上海学生资助网(http://xszz.scsa.org.cn)进行网上申请,并于集中受理时间到市学生事务中心办理正式贷款手续。此外,被部分外省市院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可获得一次性经济补贴,请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办理。

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8月21日至25日期间,被录取的考生勿忘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应届生到毕业中学,往届生到区招办)。

致选择复读的你,

或许高考的结果并非如你所愿,但所幸的是,这并没有挫伤你坚毅的品格和挑战的勇气。铩羽归来,你拍却尘土,重拾课本,查缺补漏,反躬自省。我们深信一次次的跌倒和爬起,将淬炼你坚毅、勇敢、豁达的品格,也会让你守得云开见月明。

要提醒你的是:新高考改革模式下,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必定要经历重考,“+3”科目的成绩是可以保留的,这可以为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准备赢取更多时间。如果你认为“+3”科目中某门学科有潜力更上一个等级,也可以选择撤销该科目原来的成绩,重新考试。

致出国留学的你,

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

背上行囊,骄傲又独立。走出国门的你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结识世界各地的人们,领略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或许在留学初期,你将遭遇跨文化交际的不适应,甚至要面对举目无亲的孤独,但我们相信,作为上海学子兼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气质会让你很快适应并融入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你必将有所收获:或是在语言交流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或是交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又或者是在多元的文化环境里,加深了对世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你具备了获取更高视野、更大格局的可能。

亲爱的同学们,需要提醒你的是,当你选择出国留学时,切记从规范、正规的渠道了解出国留学的信息。也请记得,不管你飞得多高、多远,祖国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我们也期盼着你能早日学成归来,回到祖国,回到上海,希望你能为2040年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贡献才智!

天宇高远,岁月辽阔。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即将走向怎么样的远方,我们都关注着你们,祝福着你们!你们的成才、成长将给中国教育教学改革乃至社会转型发展带来重要启示,期待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实现自我价值,承担起社会责任!

愿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勇敢迎接未来;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17年8月14日

热门院校

  •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杨浦区
    学校简介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开设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精神,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下设17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在校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5人次,省部级人才189人次,高级职称教师859人,博士生导师260人。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0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高原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依托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培养“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学校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本科教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研究生教育注重“跨学科、重创新、贴行业”。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在校留学生近千人,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校始终坚持协同发展的办学战略。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共建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和“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与商飞、华为、上海电气、光明食品(集团)、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科院上海分院、核八所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分布在长三角区域的近30个科技转移工作站,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与杨浦区合作推进环上理创新街区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紧扣时代脉搏,全面贯彻落实校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进而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
  •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作为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学院秉承“厚德、博艺、创新、和谐”的校训,抓住上海推进电影产业繁荣与复兴的契机,聚集现代电影工业,注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凭借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培养更具市场适用性,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在上海市众多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水平更是连续多年稳居上海所有应用型本专科院校前三。学院积极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等艺术学府联合办学,多渠道为有意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打通学历提升通道。高本贯通模式:我院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本科院校,开设五年一贯制本科的教学模式。在我院完成规定的3年课程学习后,符合条件的,将进入相应本科院校学习2年,符合本科学校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升本模式:学生完成3年学业后,可选择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学习。我院与韩国7所大学联合办学,学分互认,为学生提供中韩3+1课程体系,两校双文凭认证。我院就读3年,在韩国就读1年,授予韩国和中国教育部认证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后,还可以继续学习2年,拿到研究生文凭。
  • 上海立达学院上海市松江区
    学校简介上海立达学院是一所理、工、文、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上海和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民办高校。学校现有7个二级学院,分别是财经学院、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基础与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有11个本科专业和21个专科专业,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建设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引领校园文化,参与人事管理和服务,加强自身建设。近年来,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管理学、信息科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特色职业教育,适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坚持以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学校前身为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3年,经过近20年的办学发展,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走特色民办高校之路已在业内和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力。2018年5月,学校通过上海市本科高校设置工作评审,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关于同意上海立达学院备案的批复》(教发函【2018】22号),同意对以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组建上海立达学院予以备案。学校成功升格为本科高校,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学校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校具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四季碧草如茵,湖光树影,鸟语花香,被教育部学信网评为“全国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2018年中国大学校园环境最美排名第12名”。 学校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立人达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秉持“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创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模式,多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学校现建设了10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358个校外实践基地,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建有海外教学基地,可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了高端化的文体及生活设施,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万余册,拥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符合国际标准的运动场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以及体育馆、健身中心,6T标准的学生公寓,餐厅等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学习与生活条件。 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拥有一支由国际顶尖的学者、精英组成的国际导师团队。积极拓展海外教育项目,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开辟“微留学”、“海外升硕定向培养”和“专本硕直通”项目,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外向型发展平台,提供便利化条件和个性化服务。
  •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杨浦区
    学校简介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坚持探索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开放发展的体育特色创新发展路径。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五育融合育人格局。坚持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校训,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践行“为了师生终身发展”的根本理念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视察我校中国乒乓球学院巴布亚新几内亚培训中心,给在我校驻训的巴新学员复信,在2022北京冬奥张家口赛区视察我校师生团队科研创新项目情况。学校现有杨浦、徐汇2个校区,及江湾、黄浦、松江教学点。占地面积超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数约7000人。学校是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86年)。198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已形成以体育学为主干,高水平交叉融合理学、医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学科布局体系。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获得A+最高等级。现有本科专业2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基本覆盖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现有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体育、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其所属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所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体育管理、体育工程学、运动康复学、反兴奋剂学、体育传播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0人左右。2017年,运动健康科学教师团队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坚持“特色与质量并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发展方针,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上海市级15项。师资队伍包含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NAK)外籍院士、国际兴奋剂检查机构(ITA)独立理事、美国俄勒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疾控中心(CDC)首席科学家、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和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原主席、国际软式网球联合会裁判委员会委员等高水平师资力量。教师队伍中多人荣获“东方学者”、“浦江人才”等,入选“曙光计划”、“晨光计划”、“扬帆计划”等,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表彰。教师队伍中包含世界冠军、运动健将,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员。学校积极推动“体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率先建成世界唯一的专门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乒乓球学院,并被国际乒联认定为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与国际手联和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球学院和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与中国篮协、中国田协、中国羽协、中国体操协会和中国铁人三项协会分别共建中国篮球学院、马拉松学院、羽毛球学院、体操学院和铁人三项学院,是中长跑项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大力培养体育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先后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金奖和全国唯一的“乡村振兴奖”;在主赛道实现体育类高校零的突破,获得全国银奖。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蕴瑞学苑”。学校和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共建绿地申花上体女子足球队。历年来培养了一批国际知名教练员,如施之皓、孙海平、陈忠和、王跃舫、孙荔安、沈富麟、马良行等。学术创新水平位居领先地位。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处于同类高校领先水平,是首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的体育类高校,先后承担国家哲社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8项。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主动健康”等专项的项目主持单位和20多项课题研发单位,是唯一荣获“中国冰雪科技联合攻关单位”的体育类高校。建立世界顶级体育学术期刊平台,《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跻身SCI学科库前三,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连续7年在“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排名第一。体育学、心理学和兴奋剂检测上海研究院,分别入选市教委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和IV类高峰学科。建有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家兴奋剂检测上海实验室设在我校,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含体育产业)基地7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各1个。一流体育大学高质量推进社会服务。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模型、体质健康指数评价模型和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等,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教育评价改革等提供重要指引。“运动戒毒”模式获司法部肯定并转化为国家标准。三人制篮球国家队、钢架雪车国家队驻训基地设在我校。建有上海市重点培育智库、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上海高校智库各1个。牵头起草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主动服务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体育一体化研究中心、长三角体育产业协作秘书处设在我校。主动服务海南深化改革开放,发起成立海南自贸创新体育产业研究院。建有国内唯一的国家体育大学科技园。大力建设体育文化传承新高地。国际奥委会批准设立上海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率先引入国际体育组织立项建设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建有世界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上体(武术)入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设立中国传统体育非遗研究院。我校首任校长吴蕴瑞先生入选上海市“社科大师”。建有国内首家以体育为主题的大学体育书店,建成体育教育博物馆。建立开放发展新格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已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培养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成功立项国家留基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5个。与美国怀俄明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建2个海外中心。是中国“丝绸之路”体育教育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加入“中国-俄罗斯体育教育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联盟。与越南北宁体育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理工学院合作开展体育学博士、硕士联合培养。
  • 学校简介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由原虹口区五所职业学校于2000年组建而成。学校现有三门路、密云路2个校区,占地面积137.6亩,建筑面积93927平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97人,在校生2434人。 2000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校,2015年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科文职工之家、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校、上海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等国家级、市级荣誉百余项。 学校现有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和文化艺术等五大专业群。拥有上海市职业教育国际商务开放实训中心、汽修开放实训中心和国际邮轮教学基地。是国家人社部命名的第43、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学校形成了“改革•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和“把需要生活的人培育成生活需要的人”的办学宗旨,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与上海商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电子信息技术学院、上海济光学院等开展了中职—本科(7年一贯),中职—高职(5年一贯)的贯通培养模式,与澳大利亚TAFE学院开展国际化办学,与多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并积极推进“双证融通”,让学生获取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步。 南湖职校建校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中外人士的关注。原上海市两任市长徐匡迪和韩正都先后来到学校视察,勉励师生。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和口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