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02-1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苏教考〔2015〕2号

各有关高校,各市教育局、招办(考试院、招考中心)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我省2015年普通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试点院校范围

教育部规定清华大学等78所高校(其中我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共10所)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南京师范大学可在江苏省内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

二、高校公布自主招生简章

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周密制定自主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内容须包括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报名条件、报名方式、考核办法、工作程序、入选考生确定规则、录取优惠分值、咨询方式、监督机制、申诉渠道等信息。2月底前,高校将招生简章报经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后方可向社会公布,并据此开展有关工作。试点高校还应根据江苏省高考模式的要求,在自主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中,对以自主招生方式录取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提出明确要求。

三、考生报名

3月底前,符合高考及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的考生,须按试点高校确定的报名时间和方式报名。中学向试点高校推荐申请自主招生考生时,应事先制订并公开推荐工作方案,尊重考生的自主选择,择优推荐。所有被推荐考生的名单及相关材料须在校内进行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公示。

符合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推荐条件的考生,由所在中学或考生本人向试点高校准确提供其高中阶段课程成绩、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同时,申请考生应提交个人自荐报告,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申请考生和所在中学须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试点高校应组织专门力量,按本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参加本校考核的名单并及时告知考生。在确定拟参加本校考核的考生时,要合理控制学生数量,兼顾生源质量与区域分布的合理性,向在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考生、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或中学、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适当倾斜。

4月30日前,试点高校完成考生材料审核,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试点高校要将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分别在本校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并通过江苏省“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管理”平台报送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数据库格式要求见系统说明文档)。公示的考生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及资格条件等。

四、高校考核

试点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及相关专业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测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对学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查。

试点高校的考核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须参照国家教育考试的相关规定执行。尤其在命题、测试等环节,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考试安全保密和组织管理的相关规定。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面试环节,每组专家评委的人数应在5人以上,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

五、公示入选考生信息

6月10日至22日,试点高校完成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按照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适当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最高不超过200%)择优提出候选考生,由高校招生领导机构审核后,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并通知考生所在中学。同时,将入选考生数据库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并上传至江苏省“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管理”平台。公示的考生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合格标准、拟录高校及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等。考生所在中学和试点高校应分别在其网站进行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公示。中学公示的考生信息须保留至当年8月底,高校公示信息保留至当年年底。

六、入选考生志愿填报

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须在6月27日-29日,凭动态口令卡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自主招生高校志愿,不再需要打印志愿确认表。考生只能填报一所高校作为自主招生院校志愿;专业志愿须在公示的拟录取专业中选择,否则视为无效志愿。如在规定时间内,考生未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即视为自动放弃自主招生录取资格。

各地招办和考生所在中学应积极对考生宣传上述政策,并督促考生按规定及时填报自主招生志愿。

七、投档与录取

江苏省文科类、理科类高考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对于已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示无异议并填报高校自主招生志愿的入选考生,将按以下规定进行投档录取:

1.自主招生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须达到试点高校在自主招生简章或招生计划中提出的等级要求。如高校未作具体说明的,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须达到该校对其所属科类一般考生的等级要求。

2.对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达到上述要求,且高考文化分在所属科类本科第一批省录取最低控制线上的考生,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在本科第一批批量投档前,先行向试点高校投档,由高校根据公布的录取规则,使用“其他类”招生计划择优录取。对学科特长等表现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入选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由高校根据对其高考成绩要求及实考成绩,决定是否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出破格投档申请。申请经江苏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后,高校可破格录取相关考生,并报教育部备案。试点高校在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交拟录取自主招生考生数据时,须对相应考生标注“自主招生”录取类型。

3.对不符合自主招生录取标准的考生,试点高校应在规定时间内退档,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在本科第一批批量投档时,对其中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按其平行志愿进行投档,由有关高校择优录取。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录取计划不超过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4.按自主招生方式录取的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将分别在录取高校、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公示的考生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录取高校及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等。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是高校人才选拔的重大变革。各试点高校要加强领导,精心实施,积极探索学校自主考核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人才综合评价选拔录取模式,引导中学开展素质教育,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试点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自主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在高考前以任何形式组织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考核工作;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各种形式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录取时不得突破自主招生计划录取,不得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不得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有关中学等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

对于负有责任的有关高校,特别是存在举办或参与组织辅导(培训)班、收取与录取挂钩的费用等行为的,或违规招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将建议教育部取消其自主招生试点资格,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并对高校有关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对于负有责任的有关中学,将责成当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严肃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并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对于负有责任的考生本人,未入学者,取消其自主招生考核成绩及参加当年高考的考试资格和录取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者,由高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并由有关高校将考生的违规事实报省教育考试院,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

试点高校要建立考试录取申诉、举报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对违规违纪的部门、机构、考生和工作人员,一经查实,要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请各市招办(考试院、招考中心)速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市各县(市、区)招办和有关中学。

江苏省教育厅

2015年2月6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隔路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学院建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其中,美观大气逶迤相连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中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标准田径场、网球场、运动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星罗棋布于绿色校园中。青山、碧水、红墙、绿草交相辉映,是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学院坚持专家办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都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学院有教职工390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超过33%。学院从其他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强调学真、业精、爱生、乐教的师德规范,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好、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把“正德厚生”确立为校训,以“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把“三个导向”和“四个学会”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即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学校发展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努力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践行“敏于行、勤于思”的学风,强调“做学合一”,提倡“快乐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行“孝、宽、诚、责、毅‘五字文化’教育”,塑造学生核心道德品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创新素质教育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实施“导师制”和“特色班”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多种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近五年来,学院在国家、省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230余项,获奖数量质量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为省内同类院校仅有。在省职业规划大赛上连续七年获得一等奖和“职业规划之星”称号,为省内高职院校仅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国家及省级荣誉。2018、2019、2020年,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优良单位,并获省财政专项奖补金,连续获奖在同类院校中是唯一的。2021年,学院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进一步展现了我院近年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彰显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独具特色的系部设置与专业建设学院现设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基础教育系、公共教学部、思政教研部8个系部,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批建立锐捷网络工程师、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不断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并加强对外合作教育与交流。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学院建有电子信息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建筑装饰类、机电工程类、汽车工程类、民航运输服务等七个专业群,共设置33个专业。依托南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成功申办了直升机驾驶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定翼机驾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五个专业,并以此为主打,辐射到电子、通讯、机电机械以及服务类专业的发展,打造民用航空类专业群,积极培育部分专业的“航空”特色,形成我院在全省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优势。空中乘务专业是省内唯一一个专科本科直通的航空类专业。在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加强投入和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10个实验实训中心共120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已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表明我院该专业的建设水平已经走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和机电工程专业群又获批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的省级重点建设立项项目数名列民办高职院校前列。高质量的毕业生和就业升学工作办学23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0000余名,就业率达96%以上,学院毕业生以理论素养高、技能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所、五十五所、扬子江药业集团、奔驰汽车4S店、宝洁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就业工作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高教》期刊,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都对我院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大篇幅报道。2019年5月1日,我院优秀毕业生顾春燕获评“大国工匠”,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除此之外,学院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铺路搭桥,共有6000余名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专转本”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面向“十四五”,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江苏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江苏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走“质量与特色发展”道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为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 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市虎丘区
    学校简介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国际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学校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档,“工程学”和“化学”学科跻身ESI前1%;6个学科入选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6个学科入选“十四五”省重点学科。64个本科专业中,1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8个专业通过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等一批名家名师;国家“杰青”获得者、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0余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在内的各类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400余人;省“双创团队”在内的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1支。 学校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包括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近五年,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特等奖提名、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等奖项4700余项。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毕业生。 学校现有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4个。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近26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40余项;学术论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5100余篇,专利1100余项。 学校先后编制200余个小城镇规划,完成苏浙皖地区1000余个乡村规划。参与大量地方环保政策的制定、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配合省市263行动计划,参与完成长三角场地的风险评估和修复等项目百余项,与佛山市南海区合作共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进行跨域技术输出,为珠三角探索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起草完成我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全面服务支撑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发展智库获批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入选苏州市首批新型智库,并成为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8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自1993年以来每年承办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班,为1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00余名环保、能源和物流等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学历教育。学校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获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3个,获批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重点项目1项,获批省“十四五”首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项,入选“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和省“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 学校简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前身是1959年3月原国家农机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79年3月更名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学校是国家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开始试办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入选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校A档建设院校,2022年在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3。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在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高职院校综合考核中获第一等次。学校现有中桥、太湖两个校区。全校占地850多亩,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148亿元,图书馆藏书130万册。目前设有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开源创新创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国际教育学院、爱尔兰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与百度、西门子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7个,目前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4400多名,教职工900余人。学校秉承“严谨治学,崇尚实践”的校训,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0余名,博士120多人。其中,国家教学名师2名、省教学名师4人,二级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8个,聘有杨叔子院士、姚建铨院士等高层次专家学者和顾秋亮、黄成等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为兼职教授。目前开设有与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54个,其中本科专业6个。拥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2个、首批国家示范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业2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高校品牌专业2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品牌与特色专业8个,全国机械行业品牌与特色专业3个。学校主持建设数控技术和物联网技术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拥有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1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国家规划教材36部。学校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二等奖近20项。2021年CCTV1“新闻联播”报道了学校建设智能制造专业集群、赋能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学校还主办全国性的职业教育期刊《机械职业教育》和学术期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学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建成了“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建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项目、4个基础实验中心、8个专业大类实训中心,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苏省机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开设了6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使学生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95%以上。在校外建立了200多个实习基地,其中100多家企业成为学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基地。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11年以来,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探索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每年开设近百门次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了20多门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在校外建立了30多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参加各项竞赛佳绩频传,近年来有1000多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其中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1项;“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4项;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129项,其中一等奖27项,优秀团队28个,获奖数量和等次在江苏高职院校中多年名列第一。同时,学校竭诚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运行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爱心基金、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荣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每年为社会、企业培训10万人日,为中小企业完成技术服务项目200多项。教师年完成600多项专利,其中部分专利已向企业成功转让。学校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重大项目1个,获批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项目1个,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省自科、省社科在内的部级及以上项目50余项。学校重点建设了“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所”“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所”等三个年服务到账达千万元的研究所,建有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并牵头组建了全国机械职业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江苏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建有江苏省传感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智能工厂仓储物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工程中心和研发平台10个,其中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职教集团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学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2004年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简称CCID)的第一个中国成员单位,2012年CCID在校成立中国分中心。学校先后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技大学、印尼特里沙克迪教育集团、老挝申沙万教育集团合作建设3个海外分校或语言中心。2018年经教育部备案,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爱尔兰学院。近年来,学校与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4年招收首批国际留学生,目前有来自加纳、利比里亚、伊朗、印尼等2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留学生在学校学习。学校中美、中丹和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成功入选省教育厅2016、2017、2018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2021年入选首批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品牌专业、教育部“中非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学生赴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对口院校进行短期和长期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近几年,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黄炎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省文明单位”“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省教育人才先进单位”“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学校简介国家公办院校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位于“五省通衢”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院始建于1978年,现有贾汪、云龙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38亩。设有五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6927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9人,其中高级职称9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249人。专业课教师267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193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省技术能手6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人数11人、2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01人,其中产业教授6人、“江苏工匠”2人。专业对接市场 学院是华东地区唯一的以安全类专业为特色,技术类专业为主体的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十分注重专业建设,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了 “五大一特”专业群:电气类、机械类、汽车类、信息类、商贸类、安全类。共有实训基地26个、实训室149个,实习工位447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0年)7857.09万。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18个,其中合作三年以上的61个。学院拥有“1+X”证书制度试点27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安全实训基地、国家级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7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多个专业被评为省市级品牌与特色专业。技能成就未来 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思想,狠抓教学质量,在市、省、全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06年以来,我院师生在徐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394金376银251铜、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73金167银245铜、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19金19银7铜,连续六年全市第一,连续两年全省前三,成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领军人、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经过近四十年的全面建设,学院已发展为“校园环境怡人、办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良、能力培养突出、综合管理规范、办学成果丰硕、校企合作紧密、就业安置一流、升学渠道畅通”的现代职业教育名校。学院荣誉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优秀选送单位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优秀选送单位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高技能人才摇篮奖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国赛、省赛)特等奖徐州市行业首选品牌等校企合作 学院与全国100余家大中型优强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引企(制度、文化、人员、设备、资金)入校,搭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平台,推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已建成上海三菱电梯华东地区实训基地、大金空调展示实训中心、南京奥特佳汽车空调实训室、中德诺浩汽车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及电子商务实训实验室。学院聘任近百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兼任教师。就业安置 学院以学生为本,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学院积极组织开展进班级、全覆盖的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每年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十几家企业的领导、专家来校进行专题授课,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介绍成才经验,帮助学生熟悉职场环境,提高岗位适应性。2019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7.53%,2019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年终值71.31%。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7.35%。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麦可思)93%,2018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麦可思)93%,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麦可思)95%。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满意度”(2019年“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91.60%。学生拥有新技术、高技能,在校期间即被众多企业预订,毕业生供不应求。大批毕业生安置在与我院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实现优质就业、体面就业。学院在徐州、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地设有就业基地,并有教师长期跟踪管理,家长放心,学生就业安心。校园生活 学生注重学生行为引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晨练、晚自习均有老师跟班,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式管理(WIFI全覆盖),宿管人员24小时值班,负责学生宿舍安全和就寝纪律。为了方便学生就餐,学院全部使用校园一卡通,四个学生餐厅全配备消毒餐具。学院现有学生社团31个,其中思想政治类2个、学术科技类7个、文化体育类16个、公益实践类5个、创新创业类1个。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数控加工兴趣小组、合唱团、书法社、辩论社、吉他社、舞蹈社、街舞社、武术队等科技文体活动有序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为广大同学搭建了自我能力锻炼提升的良好平台。
  • 学校简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毗邻著名的钟山风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1952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首任轻工业部部长,将学校交由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为轻工业部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理;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暂定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培养了张闻天、华罗庚、江竹筠、徐伯昕、朱森林、秦怡、顾心怿、王世绩、邹世昌等一批杰出校友及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约3.4亿元;图书131万册;设有14个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4561人,其中,本科生4267人。外国留学生70余人。教职员工105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6.5%,双师素质教师占9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才用才力度。拥有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16个,全国技术能手9人,国务院特贴、省名师、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双创博士、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社科优青、南京市劳模、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十佳职教教师”等200余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5人)。学校健全和完善“分层分类、做学合一、双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开放课程12门、国家规划教材4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9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7项;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1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职业院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与3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西门子、ABB、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7个。学校与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等4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家境外组织和院校保持稳固的联系,获得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学校国际化探索成果“高职国际合作教育范式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年至2019年我校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20年学校建成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2021年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孔子学院正式落户学校。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职研究会、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等全国性平台5个,以及牵头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机电职教集团等全省性平台9个。学校是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唯一的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的试点院校。面向新百年、开启新征程,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以例示人”作用,致力成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和产教融合的示范,为“建设成为‘全国领军、世界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