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九轮征集志愿将于8月11日至12日上午进行
2023-08-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实际录取进度,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九轮征集志愿工作定于8月11日至12日上午进行。本轮征集志愿是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本科层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涉及二本及预科批部分高校。

一、时间安排

考生填报、确认开始时间为8月11日12:00,考生填报、确认截止时间为8月12日12:00(上午)。

二、成绩要求

(一)文、理科

文科不低于425分,理科不低于365分。院校有特殊要求的,按院校要求执行。

(二)艺术、体育类

1.艺术类

文化成绩:文科不低于350分,理科不低于305分。

专业成绩: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140分;美术学类、设计学类:215分;舞蹈类:130分;播音与主持:170分;广播电视编导:165分;书法学:210分;体育舞蹈:180分。

2.体育类

文化成绩:文科不低于400分,理科不低于340分。

专业成绩:不低于60分。

(三)三校生

不低于高职院校招收三校生尚有空余计划科类相应本科(二本)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40分。

三、填报资格

自愿放弃录取、已投档、已录取的考生不参加本轮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应认真阅读招生院校招生章程,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填报。考生身体条件以考生高考体检表记载为准。

四、投档原则

本轮征集志愿投档按照艺术体育类二本及预科批、文理科二本及预科批的顺序进行。被投档至艺术体育类二本及预科批的考生,不再参加文理科二本及预科批的投档。三校生二本及预科批单独进行投档。

五、注意事项

(一)考生应在确认完成后,再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看并核对所填志愿。志愿确认后如需修改,需在填报、确认截止时间前由考生本人向报名确认点提出申请,经确认点取消确认,再由考生取消提交自行修改。修改完毕后须再次进行提交、确认。确认点现场确认工作时间为:8月12日9:00—12:00。

(二)考生应妥善安排志愿填报时间,避免在填报、确认截止时间临近时进行志愿填报和确认。

(三)考生操作流程及其他注意事项参见云南省招考频道“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

附件: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九轮征集志愿计划信息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和9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9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学校现有在校生33344人,其中本科生26237人,硕士研究生3009人,博士研究生92人,留学生588人,全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3231人,香格里拉办学点专科生187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967人。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十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首届云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奖期刊奖“优秀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校以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10万多人次曾访问过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云南跨越发展,紧紧围绕“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办学目标,打好以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中印瑜伽学院为主体的教育对外开放“三张牌”,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心心相通,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国内合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宗教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德宏、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我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种类最多的学校。)学校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构建了“六个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大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获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称号。近年来,围绕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校园和谐、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为更好服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2013年,在原有预科教育学院基础上,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落户我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架起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本科生源。基地多次受到国家民委、云南省表彰,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回信中,提出: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印度总理莫迪的共同见证下,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签署了联合共建中印瑜伽学院的备忘录,中印瑜伽学院在我校成立,成为印度本土外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学院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了专项批示。经过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瑜伽学历教育的先河,目前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健身瑜伽理论研究中心,学院致力于成为瑜伽在中国传播的标准制定者、规则维护者、行业引领者乃至中国瑜伽学科的奠基人。为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同意增设云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2016年12月,经外交部批复同意我校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已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口岸建立8个培训基地、在缅甸、老挝、柬埔寨三国建立3个培训基地,同时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和德宏片区分别建立培训基地,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4万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了拓宽澜湄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学校成立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等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丰富充实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广西自治区党委行政领导等均对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许。此外,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云南省政府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成为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项目和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70载春华秋实,未来,学校将持续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根植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朝着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三风”建设模范校踏实前进。
  • 学校简介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素有“珠江之源、爨乡福地、文明之城”之称的千年名城——曲靖市,濒临浩瀚珠江,汇集乌蒙神秀。学校以“笃学敦行、修德砺能”为校训,以“大医、大学、大爱、大家”为校风,以“教真育爱、传智授业”为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致力于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怀与支持下,在曲靖医专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特色办学日益彰显,办学层次与水平稳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医学育人,高职旗舰;天使摇篮,桃李芬芳”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云南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产学研用”一体的的重要平台,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文化厚重满载殊荣。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曲靖卫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曲靖市唯一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载春华秋实。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学校以“质量立校、育人为本、突出特色、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现已成为省内专科医药类院校中唯一的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唯一的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单位;唯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推荐院校;唯一的省级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办学条件日趋完善。 学校现有麒麟校区、经开区校区两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367亩,建筑面积11.14万平方米。目前,占地1500亩的马龙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学校设有9个二级教学部门、“形态机能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等4个教科研机构,建有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基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余家。师资队伍不断夯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191人,高级职称教师95人。专任教师267人,双师型教师183人,兼职教师10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1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等26 个专科专业,覆盖了医药卫生类中的 8 个专业类。初步形成了以医护、药学、医学技术、康养为优势特色的专业架构,以 8个省级重点特色和示范专业为引领重点打造了 4 个专业群。目前,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3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7个,省专业认证5星级专业1个。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面向1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9600余人,普通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近5年来,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7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地方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陈金正、全国基层卫生技术标兵饶娅芬、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徐静、两次捐献骨髓干细胞的云南年度新闻人物毛金凤、云南省眼镜验光员技术状元适宏妹、云南省护理技能操作状元侯彩娥、云南省名中医王吉候、云南省医师奖获得者孙婧等大量优秀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科创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师获批教育部课题2项、省部级及教育厅以上课题项目110项;发表论文共2548篇,获国家专利475项。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曲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2020年学校获批成立云南省朱德全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杨明莹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陈明亮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云南省、曲靖市新发展目标、新发展定位,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机遇,以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全面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求真博爱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己任,朝着建设“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独特优势”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目标不懈努力、矢志奋进。在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将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高教强省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学校始于1906年丽江府中学堂师范简易科,1913年改设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42年创办国立丽江师范学校,1956年创建丽江师范学校,1968年更名丽江地区师范学校,1995年再更名为丽江民族师范学校;1978年丽江开设大学师专班,1984年在大学师专班基础上建立丽江教育学院;2001年丽江教育学院与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丽江教育学院,2006年丽江教育学院改制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经百余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深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示范显著、服务滇西北发展卓有成效”的办学特色,为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滇西北教师的摇篮”。学校现有土地面积1355.68亩,有校舍总建筑面积34.6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0.48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73.3万元,有馆藏纸质图书89.87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有附属幼儿园1所、附属实验学校1所、附属高中1所。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其中教学实体型学院10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800余人。创建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学前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群等13个实训中心,共有12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其中有4个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123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其中有2个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492人,其中本校专任教师395人、兼任教师折合数97人;本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25人,占56.96%,具有正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36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占41.77%,“双师型”教师250人,占63.29%。现有云岭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名、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1人、云南省师德标兵2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辅导员7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学校坚持“教学立校”。学校开设有49个专业,其中专科专业48个,合作开办本科专业1个。2010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特色评估”。2016年以来建设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5项,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第一届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17—2021年应届毕业生中,被本科高校录取的比例逐年增加,平均为57.36%,最高年度录取率为71.35%。2017—2021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为97.5%以上。2016、2017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良好高校”和“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先进集体”。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近五年,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97篇;出版学术著作58部,出版教材34部;获授权专利58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9项;现有科研平台14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3个;有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加强对策性研究,为行业、产业、企业提供咨询报告。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学校坚持“制度治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实施办法》《教代会实施办法》《理事会实施办法》等基本制度,推进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保障学校内部治理机构运行更加规范、高效。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释”,从制度源头推进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学校实施“强院兴校”行动,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打造“一院一品牌”。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依法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监督。学校坚持“文化塑校”。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把弘扬杰出校友张桂梅精神作为核心内容,把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重要抓手,系统推进文化建设,构建“桂梅精神人人践行、红色歌曲个个传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民族团结处处开花、文明习惯时时养成”的文化体系。打造“禾雨”文化品牌,在新时代广泛传唱《北京有个金太阳》,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重走长征路实践研修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升师生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和精神气质。学校被评为第二届云南省文明校园并推荐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候选单位,被认定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校至今一直坚守师范教育传统,为滇西北培养了4万余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中小幼教师。成立了“丽江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丽江市高校新型智库”“丽江文化旅游研究中心”“遗产旅游研究基地”,大力推进丽江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发挥“丽江市教师发展中心”“丽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职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先后培训丽江市中小幼教师3万人次。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承担旅游行业企业的培训任务,1992年以来,为滇西北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培养了5000余名专业人才,积极参与丽江有关旅游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重丽江乃至三江并流区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设立高山资源植物联合研究实验室,共建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发挥科学研究优势,利用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学校重视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中,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为促进地方民族团结和谐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建立了以东巴艺术研究为特色的艺术学院,成立了滇西北艺术传承基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纳西学研究院,聚焦纳西东巴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市厅级以上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出版著作30部,出版2部东巴文化有关的省级规划教材。依托云南省高职院校示范实训基地项目,设立“民族文化宣讲实训室”,用中英文宣讲云南少数文民族文化,大力传承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携手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学校,形成了卓有成效的“1+3+1”对口支援模式。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以“1+M+N”的组团形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参与,共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本科生。与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共同设立丽江分院。与丽江民族中专、华坪职高、迪庆民专、大理财校、昭通财校5所中职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常年招收留学生、聘用外籍教师;与国外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教师访学、学生跨文化交流活动;与缅甸云华师范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举办“从东巴象形文字到当代”法国展。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高业实、丽泽三江”的校训,弘扬和践行“崇德尚学、求是创新”的校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风、“博学弘德、励志笃行”的学风,坚持“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按照“党建引领、以本建专、强院兴校”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学校简介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2月24日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公办大学,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业务接受云南省教育厅指导的高职学院。一、基本情况学院位于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市红河州职教园区,校园占地545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有综合大楼、图文中心、活动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教学楼、实训楼、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截止2021年底,学院共有在籍学生4126人。共有教职工122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2名,研究生学历教师97名,“双师型”教师48名,党员63名。学院目前开办12个专业,分别是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会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陶瓷设计与工艺、跨境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应急救援技术(消防)、医学美容技术。二、办学特色一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初设之际,就制定了“明德至善 多元贯通”的校训、“笃志博文 德技双馨”的校风、“敬业厚生 品行双范”的教风、“乐学擅习 身心双健”的学风,建成“省内外有影响、云南有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院。二是办管分离,统一管理。2021年1月19日,红河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红河州职教园区集中统一管理暂行办法》,学院按照“办管分离、中高一体、统分结合、协同配合、各记其功”的原则,下设12个二级学院,覆盖园区学校开设专业。三是中高职贯通,一盘棋发展。通过“3+2”分段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与园区的州农校、州财校、州民族师范合作,发挥红职院办学优势,统筹引领全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使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红职院的专业设置尽可能对口衔接,打通中职到高职的“无障碍衔接”通道,打破生源保护壁垒,让园区和各县市职业中学的学生通过“3+2”、5年制大专、“职教高考”等方式进入红职院学习,整体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学历,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实现全州职业教育一盘棋思想。四是“专业群”建设,一体化办学。设立12个二级学院,每个二级学院对应一个专业群建设,中专、大专一体设计,优化师资、实训设备等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专业小、散、弱的问题,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推动专业群高质量发展。把专业建在产业上、企业里,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设立12个专业群,即学前教育专业群、紫陶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体育运动专业群、消防应急专业群、农林牧渔专业群、建筑工程专业群、交通运输专业群、汽车工程专业群、财经商贸专业群、公共服务专业群、大健康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及时应对产业调整快速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边界模糊化等多重挑战。五是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园区联结,通过引企进教、引产入校,建设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实践专业(项)共建,推进工学一体、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技术人才。学院将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努力构建起“纵向贯通”的学校体系和“横向融通”的办学体系,从而形成“一纵一横”、“多元联动”、“学培并举”的职业教育“区块链”,实现全州现代职业教育“一盘棋”发展,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人才支撑,在全州三个示范区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 学校简介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4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3915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屈维德教授首创“冲击消震原理”,应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刘北辰教授发明了世界首座倒张拱钢索桥;李梦庚教授发明的“粗锡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及设备”,被西方冶金界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与戴永年教授发明的“焊锡真空分离铅锡技术”联合构成了现代火法锡精炼技术,推广至全球炼锡厂。同时,学校发明的“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金属分离技术”世界领先,“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微波冶金反应装置”实现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体系”属世界首创,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和新装备将世界锡精炼水平发展到新高度,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灵长类靶向基因编辑技术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里程碑性工作……,为国家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云南科教资源比较丰富,既有像昆明理工大学这样的全国著名高校,也有像中科院昆明分院这样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省属科研院所也不少。要把这些条件利用好,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要集聚创新人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补上云南创新人才缺乏的短板。” 这既是总书记给全体“昆工人”的崇高荣誉,更是总书记为学校指明的发展方向。遵循总书记的嘱托,昆明理工大学立足云南、融入云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辐射南亚东南亚,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开放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做强优势学科,做特支撑学科,做优新兴学科,做精人文学科,以积极有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成效,为全国及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昆明理工大学下设1个学部、27个学院、7个研究院、14个临床教学基地(含10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现有教职工4001人,其中,专任教师2732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861人。现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12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等省部级人才73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3522(不含城市学院)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12489人。 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含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种;有107个本科专业、35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全国设有37个函授站(点),43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全省设有16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22个本、专科自学考试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个省级培训基地。 2000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发展成果亮点纷呈。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牵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72项;出版论著2206本、专利授权13832件;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35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省创新团队等56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 昆明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22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0项;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目前学校有28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已建成国家级课程32门、教材10部、教学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中心)17个、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项。 昆明理工大学立足学科、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与丹麦NEXT教育集团共建孔子课堂,是云南-泰国大学联盟的中方牵头高校,在泰国设置了三个境外办学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学校外籍专家先后荣获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2020年,我校各类来华留学生1013人。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与师生交流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 新的历史时期,昆明理工大学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承“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的精神和“明德任责、 致知力行”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以团结之心、实干之力、拼搏之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双一流”创建和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为谱写昆明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砥砺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