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上海: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填报志愿表设置及志愿信息输入办法
2016-04-1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表(以下简称高考志愿表)是考生表达报考意愿、招生部门网上投放考生档案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依据。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实行网上录取,整个招生过程不流转纸质档案材料。因此,考生报考普通高等学校不仅要填写纸质高考志愿表,还必须把高考志愿表信息准确无误地进行网上填报,并确认两者一致。

高考志愿表填报办法如下:

一、高考志愿表设置

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做好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6〕24号)文件精神,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批次按录取先后顺序设置如下:

1.“综合评价”批;

2.零志愿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3.本科艺体批和本科提前批;

4.“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

5.“特殊类型”招生;

6.本科普通批;

7.全部高职(专科)批[含高职(专科)艺体批、高职(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普通批]。

其中“综合评价”批、“特殊类型”招生(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外)、本科普通批、高职(专科)普通批均按平行志愿投档,其余批次按顺序志愿投档。

对于本科普通批和高职(专科)普通批中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将分别进行征求志愿。征求志愿所填报的院校按平行志愿投档。

高考志愿表按照本科和高职(专科)的招生录取批次设置,每个招生录取批次均设置若干院校志愿和相应院校的专业志愿,同时还设置“愿否专业调剂”选项和“愿否走读”选项。

“愿否专业调剂”选项:是指考生若未被这个学校填报的专业录取,是否愿意接受该校在本市招生的本批次、同科类的其他专业中调剂录取。“愿否专业调剂”选项可填写数字:“1”表示全愿意、“2”表示全不愿意、“3”表示除中外合作专业(收费高的专业)外其他愿意、“4”表示除医科外其他愿意、“5”表示除农科外其他愿意(注:3、4、5三项可以并列填写)。

“愿否走读”选项:可填写数字:“1”表示愿意、“2”表示不愿意。凡招收走读生的院校(专业),均在招生专业目录中的相关栏目内注明(未注明的均为住读)。如考生需走读,可在入学后向学校提出走读申请。填报有走读要求院校(专业)的考生应考虑自己的居住地区、交通条件以及其他是否具备自行解决住宿条件等情况后再选填。

二、高考志愿表填报内容

考生根据本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可以全部填写或部分填写招生批次及院校、专业志愿。

1.“综合评价”批

获得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入围资格、且高考成绩达到“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选择填报其中2个平行的院校志愿,并根据相关院校公布的“综合评价”批专业,每所院校中选择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和1个“愿否专业调剂”的选项。

未填报该批次志愿或未被该批次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面所填报志愿院校的投档录取。

2.零志愿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该批次设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院校,考生可选择填报其中1个院校志愿,并根据院校公布的专业,选择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和1个“愿否专业调剂”的选项。

未填报该批次志愿或未被该批次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面所填报志愿院校的投档录取。

3.本科艺体批和本科提前批

本科艺体批含艺术类和体育类本科专业,分为两个批次,考生可在每个批次填报2个非平行的院校志愿。

填报艺术类本科专业志愿,必须持有填报该艺术类本科专业相应的考试合格证或符合相应的专业要求;填报体育类本科专业志愿,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必须在合格线以上。艺术类、体育类本科专业招生要求详见相关招生学校的招生章程。

本科提前批是指列为提前批招生的军事公安类、师范类、小语种等本科专业,考生可填报2个非平行的院校志愿。

考生可根据相关院校公布的专业,每所院校选择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和1个“愿否专业调剂”和1个“愿否走读”的选项。

根据有关规定,本科艺体批和本科提前批同时录取,两者不能兼报。

未填报该批次志愿或未被该批次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面所填报志愿院校的投档录取。

4.“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

符合市教委规定的本市农村户籍的考生才能填报该批次志愿,符合资格的考生可填报4个非平行的院校志愿,并可根据相关院校公布的专业,每所院校选择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和1个“愿否专业调剂”和1个“愿否走读”的选项。凡填报了“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志愿,且文化考试成绩不低于本科批次控制线的考生,由招生院校按照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未填报该批次志愿或未被该批次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面所填报志愿院校的投档录取。

5.“特殊类型”招生

获得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团员、高水平运动队队员、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和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培养计划”招生入选资格的考生,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特殊类型”招生院校志愿。

获得“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资格的考生,可选择填报1个“清华北大特殊类型”院校志愿、3个平行的“本科普通批特殊类型”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和1个“愿否专业调剂”的选项。入选资格考生可根据与相关院校的协议,填报相关专业志愿。“特殊类型”资格考生均在院校所在的相应招生批次投档录取。

未填报该批次志愿或未被该批次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后面所填报志愿院校的投档录取。

6.本科普通批

本科普通批设置10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愿否专业调剂”和1个“愿否走读”的选项。

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将进行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设10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可填报3个专业志愿。

7.全部高职(专科)批

该批次高考志愿表分为:高职(专科)艺体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普通批。

高职(专科)艺体批:可填报4个非平行的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提前批:可填报2个非平行的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普通批:可填报8个平行的院校志愿。

每个院校志愿中均设置6个专业志愿、1个“愿否专业调剂”和1个“愿否走读”的选项。

根据有关规定,高职(专科)艺体批和高职(专科)提前批同时录取,两者不能兼报。

高职(专科)普通批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将进行征求志愿,征求志愿院校个数不限,每所院校可填报3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填报院校按平行志愿投档。

三、高考志愿表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表填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填报本科志愿(分三次进行);第二阶段是本科录取结束后填报全部高职(专科)志愿。

1.第一阶段志愿填报

(1)5月20日至25日

a.填报零志愿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志愿;

b.填报本科艺体批和本科提前批志愿;

c.填报“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志愿;

d.填报本科普通批志愿。

(2)6月24日至26日

填报“综合评价”批志愿。

(3)6月28日至30日

填报“特殊类型”招生志愿。

2.第二阶段志愿填报

8月上旬填报全部高职(专科)志愿。

四、高考志愿表填报要求

高考志愿表不仅仅表达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更是考生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每个考生应把个人志愿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积极报考师范、农林、水利、地矿、石油、军事等院校和外省市高校。

高考志愿表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考生根据自己的基本条件、对高校的了解和学科的认识以及相关规定,慎重填报院校和专业;各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符合条件的新生。因此,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各区县招考机构和中学也要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指导。

1.本市高考分文史类和理工类,共设六个科目组。

文史类:第1科目组[语文、数学、外语、政治];

第2科目组[语文、数学、外语、历史];

第3科目组[语文、数学、外语、地理]。

理工类:第4科目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

第5科目组[语文、数学、外语、化学];

第6科目组[语文、数学、外语、生命科学]。

语文、数学、外语以外的一门相关科目考试成绩按文史类和理工类分别作分数调整,招生录取时文史类、理工类各相关科目组的考生同等对待。

2.凡填报本科志愿的考生,需参加四门文化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相关科目)考试;只填报高职(专科)志愿的考生,需参加三门文化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考试。

3.考生可通过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院校对相关专业的科目组设置、外语口试等级及其它方面的特殊要求。

4.根据相关规定,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其年龄、婚否不限;军事、公安院校按规定分别有报考年龄和毕业生性质等要求;考生若想了解报考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可参阅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5.高校的学费标准和住宿费标准由招生院校在其招生章程中明确。

6.各区县招考机构和中学要统一组织考生进行高考志愿表的网上填报,要安排专门人员按规定审核考生的高考志愿表及考生的签名。其中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学籍所在中学统一安排,非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户籍所在区县招考机构统一安排。

7.考生务必认真、仔细地填写志愿信息,并作相应检查。高考志愿表经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后,不得再更改。考生不按时完成志愿信息填报的,视作自动放弃。

8.考生对高考志愿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填报错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9.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由市教育考试院将考生填报的志愿信息备份,分别提交教育行政部门和纪检机构存档,以保证公平、公正。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于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校,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毕业文凭,符合要求的学生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士学位。学校位于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交界之处——上海市嘉定区,与上海市区有地铁11号线相通,随着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学校与长三角及全国的大中型城市的交通十分便捷。学校占地501亩,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运动场地宽敞,校园环境优美,四周天然河道环绕,绿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常年绿树掩映,花草芬芳,是大学生理想的学习场所。 天华学院的发展定位为:建设以教育类、工科类和健康类专业为主体、文理和经管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民办本科院校,坚持走文化立校的育人之路,形成鲜明教育国际化特色,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初等教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未来的目标定位,又经历十多年探索之路,学校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理念:建设文化天华、特色天华、责任天华、活力天华。 学校设有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7个学科,目前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数学、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英语、日语、德语、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康复治疗学、人工智能、健康服务与管理等31个专业,其中包括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8个中本贯通项目,5个高本贯通项目。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00多人,近100人拥有或者正在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其中50余名教师拥有或正在攻读国外硕、博士学位,220人次的教师有海外培训经历。截止2021年9月底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0155人,生源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把深度国际交流作为全面提升学校品牌和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管理观念及模式、师资培养、专业教学改革、双语教学、社会培训等方面锐意开拓。同时,加强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近30余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国际化发展机遇和平台。学校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课程合作项目累计达到14个,同时每年有近十个暑期游学项目、短期交流交换项目。 学校已正式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体现了办学者坚守教育理想、立校为公的情怀。学校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学校党委先后六次获得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市社会工作党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办学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项赛事上屡获佳绩。
  • 学校简介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教育部备案的民办非营利性普通高校,在全国招收计划内的全日制学生,颁发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大专文凭。学校现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与外国语学院、酒店烹饪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7个二级学院,开设招生专业25个,在校生4000多人。建校24年来,学校办学实力取得长足进展,办学成果丰硕,目前已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市级精品课程9门和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上海市教学名师1个;名师工作室6个,以及一批校级教学成果、教学名师、精品课程。近年来,学校师生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由政府主持的重要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完成上海市民办高校政府资助项目十多个,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学校完善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和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每年针对历届毕业生进行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学生对母校满意度和雇主对学生满意度均达到了90%以上。学校现有大学生民族艺术团、音乐社、书法社、空手道社、篮球社、足球社、舞蹈社、话剧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营造了丰富多彩、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办学特色学校紧紧抓住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国际化三个关键词,主动对接城市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需求,联手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旗舰企业,开展高水平校企合作办学,大力开拓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自2005年以来,我校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精神文明单位,还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市平安单位、市创建“健康校园”达标奖。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市奉贤区
    学校简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创于1954年,是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类型高校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凸显“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科技创新文化,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00余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厚德精技 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明德 明学 明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爱科技”“六融合”“双协同”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入选首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42门;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个;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近五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00余项,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长期处于上海高校和同类高校领先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实力突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依托、服务和引领相关重点产业发展。拥有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6个,拥有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6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研究院、上海市大学科技园、上海创业学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和各类协同创新研究院、产学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平台。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制定各类标准40余项;2021年学校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上海市同类高校第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6人,博士生导师37人,“双师型”教师812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22人次、省部级人才137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日益提升。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1所;近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铁道工程技术人才,获批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协同育人和协同科创工作,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和数字赋能为路径、以大学治理体系优化为保障,努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选地和特色学科专业培育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民族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徐汇区
    学校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2019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拥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学生1100多人,成人本、专科学生6000多人。学校现设89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3个,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培养人才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1个上海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国际联合实验室; 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2个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教师教育中心”落户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的全球影响力。学校主办或承办25种学术期刊,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全国三大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之一。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5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含子课题2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含3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含2项合作);各类省部级项目522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73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秀拔尖人才辈出。现有教职员工2980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2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6人次,省部级人才327人次。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 学校办学资源丰富。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332.3万册;有100多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和8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自建数据库;馆藏古籍近12万册,善本古籍1350多种,于2009年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在学校的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之一。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是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六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日本福山大学和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建有两所孔子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情系教育的理念,在“厚德、博学、求是、笃行”校训的引领下,传承弘扬“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大家。同时,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其中有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小学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卓然的成绩,不断拓展深化着师大教师教育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
  • 上海公安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上海公安学院是上海唯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公安高等院校,也是公安部设立的全国公安师资、外警、科技信息化、网络警察、警察心理等培训基地、实验中心和全国公安微课程研发中心,全国公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学院。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6月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警务学校,历经中央公安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公安学校、上海公安专科学校、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17年6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公安高等教育事业掀开升级发展新篇章。建校70多年来,在市公安局和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与支持指导下,学院全面推进上海公安教育事业发展,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安政法系统培养输送了3.7万余名毕业生,培训在职民警34万余人次,被誉为申城“警察的摇篮、警官的熔炉”。当前,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海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人民城市,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学院在此新时代大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作为办学治校总纲领和人才培养总遵循,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聚焦上海公安“争创世界一流的平安城市、建设世界一流的警务模式、塑造世界一流的警察形象”的目标和“忠诚铸魂、系统防控、厉行法治、固本强基”四项工程,秉持“托起公安工作明天”的办学使命和校训,瞄准建设特色性应用技术型公安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按照“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要求,坚持“科技+人力”,强化政治建警,依托智慧赋能,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内涵建设,完善轮训轮值,开展实战培训,推行双师制度,拓展服务辐射,着力建设与上海城市发展水平和上海公安工作现代化相匹配的一流公安本科高校,不断提升办学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服务支撑上海公安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学院主要承担全日制本科教育、全日制第二专科教育、在职民警培训,以及受公安部委派为境内外警方举办各类专业培训;同时,开展公安理论与实践研究,担负警务实战任务,并创办公民警校加强社会服务。学院占地面积721亩,分为浦东、闵行、宝山三个校区。院内建有一批实验实训中心和教学训练设施,院外在全市公安实战单位选建了17个智慧公安教学点和27个实训实习基地。学院开设治安学、侦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以及治安管理(派出所勤务方向)、治安管理(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方向)、治安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方向)、治安管理(大数据应用方向)、治安管理(刑事侦查方向)、治安管理(经济犯罪侦查方向)、交通管理、刑事执行(监所管理方向)、刑事执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方向)、警务指挥与战术(特警方向)10个全日制第二专科专业(方向)。学院拥有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共享课程,以及一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官等。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