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明年高考理综三科分值或变 试题也会有调整
2011-11-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明年,湖北省首届高中课改生将迎来新高考。目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公布,并向有关专家、老师等征求意见。

  昨日,记者从我市一些高中学校获悉,明年我省“新高考”整体维持稳定,各科考试时间及总分值与今年高考一致,但理综三科分值有所调整。湖北省2012年高考的科目设置保持不变,继续实行以“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的科目设置。“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是指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同时,各科目考试的成绩仍均以原始分数呈现。四科卷面总分值为750分。语文科目考试时间长度为150分钟,卷面分值为150分;数学科目考试时间长度为120分钟,卷面分值为150分;外语科目总考试时间长度为120分钟,总分值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时间长度为150分钟,卷面分值为300分。其中,文科综合中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科目试题的分值仍是每科100分,但取消了原来的跨学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试题分值有变,物理由120分调整为110分,化学由108分调整为100分,生物由72分调整为90分。

  另据了解,“新高考”试题也将有所变化。在英语、政治、数学(文科)试卷中,不设“选做题”,全都是“必做题”;而语文、数学(理科)、历史、地理等学科试卷里将出现“选做题”。考生答题时,可从其中一个模块中选择作答。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由三峡大学与宜昌教育实业开发总公司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事业法人地位的高校独立学院。其前身是2000年9月成立的三峡大学宜昌分校;2002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04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新确认为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高校独立学院。学院于2010年通过了湖北省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学水平评估,2012年通过了湖北省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及专业审核评估,具有自主颁发学士学位资格。 学院位于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之都、中国旅游名城——湖北省宜昌市,与三峡大学同一校园,共享三峡大学良好的氛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学院校园占地面积825亩,开设有39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学科覆盖工、文、管、经、法、医、艺等7个学科门类,并具备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办学资格。截止2020年10月学院共有在校生108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83人,其中专任教师462人(共享大学教师330人),另外聘请校外教师22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为71.65%;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比例为33.5%。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以“崇德、尚能、修身、明智”为校训,始终将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实现学院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并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于水利电力行业、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三个课堂为载体,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路,学院教育质量及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近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上线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学院学生每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0项以上。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 学校简介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学校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庙山科技园,占地648亩,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学校建有一支师德高尚、技艺优良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67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楚天技能名师5名。学校设有6院35个专业,秉承“厚德、尚学、精业、力行”的校训,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重点打造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3D打印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智能制造,以传播与策划、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动漫制作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传媒,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为核心的互联网+商贸,以应用英语(双语幼教)、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为核心的幼儿教育、以人物形象设计为核心的形象健康管理等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专业特色。并建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还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印刷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了“武信·新华三信息产业学院”、“武信·海峡形象健康管理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建设了“国家印刷媒体技术实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美容赛项国家集训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游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3D打印技术实训基地”、“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建立了“京东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汇德新能源汽车工程实训基地”、“金石兴工业机器人教学实训基地”、“金石易服IDC人才实训基地”等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印刷技术(3D打印技术)、人物形象设计等一批“订单班”,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量身打造了SYB创业培训课程,对学生实行创新创业帮扶,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1.5%,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学校注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育人成绩斐然。教师教学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教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21个教科研课题、3个学生管理研究课题获省级立项;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39个、省级奖项13个,国家级团体奖项5个、省级团体奖项6个。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2名学生入选国家队,1名学生获湖北赛区第2名,4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8个、省级奖项113个,国家级团体奖项5个、省级团体奖项31个。学校坚持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成才环境,与学校共同发展。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09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8个学科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教授1400余人,副教授1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2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70余万毕业生走向社会,遍布全球各行各业。 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和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重大科研基地,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个国家医学中心、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6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一批省部级科研基地。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思路,学研产相结合,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共建技术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友好合作。工程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四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列为中欧建交40周年40个典型案例之一。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 学校简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双高计划”A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奖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单位”;全国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先进示范单位,中国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百强院校。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平安校园;是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绿化管理先进高校。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49年,位于闻名中外的教育之乡湖北省黄冈市,坐落在长江之滨、巴河之畔,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园里树木苍翠、芳草怡人、鸟语花香,被省、市评为 “园林式校园”。学习条件优越。师生学习生活智慧化,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生活服务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智慧教学中心等平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校建有4门国家级、2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500余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80%以上课程具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拥有7个大型数字图书库,数字图书资源丰富。校内外实习实训现代化,学校建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8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黄冈大别山创业中心公共实训基地、1个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产教融合项目),校外实习基地426个;校内实训中心10个、实训室330间,附属医院1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点5个,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专任教师802人,其中,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名,省、市教学名师5人,教授、副教授356人,“双师素质”教师654人;常年聘请楚天技能名师34人、外籍教师8人、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600余名。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5年,教师参加说课、信息化教学等比赛,21个团队荣获省级、13个团队荣获全国一、二等奖。专业特色突出。学校根据“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对接中国制造2025、对接长江经济带、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国家战略,优化专业建构,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了紧贴市场的普通全日制高职教育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涉及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学科门类。学校主持2个,参与2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了32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工作出彩。学校现设10院、2部、2中心14个教学单位,全面灵活地实行“双境培养、双师执教、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教学成效卓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成绩独占鳌头。近年来,在湖北省举办的7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6次荣获总分第一名;700多人(次)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其中,一等奖近200人(次)。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学校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就业率连续18届超过98%。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出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造性地将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等区域名人文化,现代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高职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一主线四融合”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文化育人成效卓著,涌现出了“中国好人”余康颖等一批先进典型。学校“一主线四融合”文化育人等文化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优秀奖1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果特别奖1项;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科研成果丰硕。学校教研科研氛围浓郁,近几年,获国家专利168项,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46项。承担教科研项目900多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326项,主持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3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3项。教职工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800多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4部、湖北省规划教材1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0篇。学校自主研发的“春缈”等茶叶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金奖,“世界绿茶评比”金奖。学校教师参与研发的《固体废弃物制备高性能道路建筑材料关键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社会服务优质。作为黄冈职教集团的领头羊,学校发挥人才技术优势,41名教师担任湖北省农业科技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建立6个应用技术研究团队、10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10个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团队、10个社会服务基地团队,深入十县市,提供实用技术咨询、培训、研发、推广等服务;与百村共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实施科技扶贫开发,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与千企合作,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订单教育、员工培训和横向项目研究。近5年,学校累计培训社会人员20余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50多项,促进了数万户致富,带动了区域经济大发展。学校先后荣获黄冈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基地、湖北省阳光工程先进单位。《人民日报》称赞学校育人“接地气”,扶贫“有底气”。忆往昔,守初心砥砺前行,一步一辉煌。展未来,学校将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秉持“崇德、强能、务实、创新”校训,弘扬“艰苦办学、勤俭建校、爱校如家、勇争一流”黄职精神,坚持“面向全国、扎根黄冈、服务黄冈、贡献黄冈”的新办学定位,树立“学生为本、质量为要、开放融合、需求导向”的办学理念,锚定“职教本科”新发展目标,建立“双轮驱动”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成世界水平、国内一流、老区标杆的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是2003年3月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试办、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由湖北工程学院举办的一所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校位于武汉市卫星城市、汉孝子董永故里——孝感市城区,与武汉市相距45公里,距天河机场30公里。京广、汉渝铁路,107、316国道、京珠和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孝感市、孝汉城际列车直通武汉,交通十分便利。学校依托湖北工程学院优质办学资源,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按大学科门类整合的思路现设置有语言文学系、财经政法系、信息工程系、城市建设系、生物化学系和机电工程系等6个教学系和1个公共课部,开办有35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其中大部分专业依托湖北工程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开办,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生物工程专业现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认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市场营销学》、《文字与版式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3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目前,学校共有学生近7000人,专任教师253人,外聘教师130人。近年来,学校狠抓内涵建设,逐步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学生在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其中,学生获得第八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二等奖、湖北省第二十五届翻译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湖北省第三十三届“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湖北省高校第十五届“福创杯”新青年小说大赛一等奖等多个省级及以上大奖;学生小说《爱上世界上唯一的你》和散文集《梦里花落,流连未央》、《逆流梦雨》等作品公开出版;法学专业学生国家司法考试年均一次性通过率保持在20%以上;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长期保持在30%左右,多名学生获得国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机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和“湖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地方,培植特色;创新机制,开拓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理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文化艺术、学习竞赛、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学校还有人文、科技、公益、艺术、体育等近20个学生社团,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目前,正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将秉承“明德明志,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朝着一所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有影响、有特色的独立学院的目标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