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省2010年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工作通知
2009-11-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湖北省2010年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以下简称“美术统考”)定于2009年12月20日举行。
一、报名
艺术类考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09年11月27-29日,报名条件和要求与普通高考相同。
12月7日各地向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办上报考生报名信息。
报考美术统考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后,于2009年12月13日至18日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bea.edu.cn),凭本人高考报名号和身份证号自行下载打印《湖北省2010年美术类专业基础课统考准考证》。
二、考试
(一)考试科目及范围
2010年湖北省美术统考考试科目仍为素描、色彩、速写三科。考试范围、考试方式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0年湖北省美术专业基础课统考考试大纲》为准。
(二)考试时间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我省美术统考色彩和素描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满分各为100分,速写科目为30分钟,满分为100分。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日 期
科目及分值
考试时间
2009
12月20日
上午
色彩100分
8:30—11:30
下午
素描100分
13:30—16:30
速写100分
16:50—17:20
(三)考试地点
2009年美术统考考试地点仍设在武汉市城区。考生必须凭网上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身份证遗失的,须持公安部门出具的带本人相片并盖章的户籍和身份证明参加考试。
三、成绩公布与复查
2010年1月15日,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bea.edu.cn)上公布考试成绩,考生可凭准考证号或高考报名号及本人身份证号上网查询和打印本人统考成绩。不再另行发布考生美术统考成绩通知单。
对考试成绩有疑问的考生,可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申请复查。复查时间为2010年1月18日至22日。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做好宣传。2010年我省艺术类考生首次实行网上缴纳考试费和网上打印准考证,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美术统考政策宣传,认真做好报名组织和指导工作。
(二)严格资格审查。各地要按照有关要求,指定专人做好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把好资格审查、电子照相等环节和关口,严禁报名中的弄虚作假和翻拍照片、顶替照相等违规行为。
(三)及时上报信息。各地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本县(市、区)艺术类考生报名信息,信息上报后,不再更改和增补报名数据。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200910月15

热门院校

  • 鄂州职业大学鄂州市鄂城区
    学校简介鄂州职业大学是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地处湖北“国际航空都市区”——鄂州,紧邻“九省通衢”的大武汉。这里是蜚声中外的武昌鱼故乡、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学校位于市中心国家4A级风景区——莲花山,校园占地1598亩,建筑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设有12个教学院(部),形成与临空经济高端产业集群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智能制造与汽车服务、护理与生物医药、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建筑工程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小教与学前教育、服装与艺术等8大特色专业群、46个专科专业、5个“专本联合培养”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湖北省特色品牌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省级实训基地、36个厂中校、107个校内实训室、288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10多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工作关系,开展国际教育项目合作。依托行业产业,发起并牵头成立了 “湖北省模具职教集团”“鄂东南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和“顺丰物流管理学院”。对接鄂州葛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唯品会、苏宁云商、中国平安集团等10多家企业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8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平均薪资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风正帆悬,行者无疆。伴随着全球瞩目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落户,与机场相伴而生的空港经济与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引领鄂州职业大学新一轮建设发展的引擎。鄂州职业大学,已经站在了跑道的起飞点。
  • 学校简介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由湖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学校位于湖北省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大道东666号,校园占地面积1017.3亩,建筑面积3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2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万册,电子图书320万册,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学校交通便捷,环境幽雅,教学资源丰富,是求学深造、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学校设有人文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理工学部、教育与艺术学部、公共基础课部(马克思主义课部)等5个学部,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9600余人。开办有32个本科专业和20个专科专业,基本形成“以师范教育类为基础,以电子信息类和现代管理服务类为支撑,文、商、工、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现代管理服务类专业群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英语专业获批湖北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了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5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75人。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省部级教科研课题7项;市、校级科研课题43项、教科研课题43项;荣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学校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专科生专升本升学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在湖北省独立学院中排名前列。据初步统计,我校毕业生先后有60多名同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近三年获批国家和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66项,教育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我校学生在多项学科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民办高校党建成果特等奖、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2018年学校作为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运动员村、省运会开幕式演出单位,积极服务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被中共黄石市委、市政府授予二等功。近几年,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大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湖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突出高校”、“黄石市园林式单位”、“黄石市综治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据艾瑞森中国校友网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近5年,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教学质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校友会2020年中国独立学院排名第23名,校友会2021年师范类独立学院排名第2名,校友会2021年中国民办大学Ⅱ类排名第18名。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前,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正朝着“扎根黄石,融入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辐射全国,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目标奋进。
  • 学校简介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坐落于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的大汉口,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重点高校、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老牌一本招生高校。学校聚焦“新工科”,服务“新农科”,发力“新医科”,协同“新文科”,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学和管理学为两翼,工、农、管、理、文、经、医、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现有常青和金银湖两个校区,设17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0000余人。拥有本科专业7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优势特色学科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交叉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3个;被列为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有全国唯一“中国油脂博物馆”。
  • 学校简介湖北理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2016年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应用型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8个学科门类和62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药学”、“土木建筑工程”等5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其中,“临床医学”学科在2021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4门;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4个。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和教学实践平台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提供有力支撑。拥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1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推广中心1个,与区域企业共建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0余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2个、省级环境监测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馆藏图书116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含电子图书223.95万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2.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亿元,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8480人,其中留学生244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02人,其中教授正高113人,副教授及副高361人,博士283人,硕士612人。教师中有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产业教授2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黄石市“东楚英才”3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量共753项,其中国家级158项、省级595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0余项,获得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30项;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高于本省非“211”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曾获“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毕业生深受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青睐,许多校友已成为所在企业、单位的骨干和高管,荣获省级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行业翘楚;有不少校友创办的企业成功上市,成为行业领跑者。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斐然,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200余家,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人社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创业学院”、省科技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3A众创空间”、省经信厅“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学校是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爱尔兰、拉脱维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办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项,合作项目在校生500余人。先后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国家级科技园区、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了2个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与本地医疗集团共建了3个临床学院;与省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3个专业“3+2”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与省内外企业共建了近20个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30名。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校师生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美校、依法治校,打造绿色理工、文明理工、数智理工、美丽理工、平安理工、幸福理工,致力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担承新时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学校简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办学始于1953年,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国家重点中专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和交通部直属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独立设置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湖北省教育厅。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单位、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是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类立项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单位。也是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是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业教育分会船舶技术专业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委员会、港口物流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市场营销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北省高职高专学报专业委员会等行业专业协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会长(副会长)单位。 学校始终围绕交通运输行业办学,秉承“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校训,以“奋斗、开拓、执着、担当、包容、奉献”的“水韵”精神为引领,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深入实施“三进一融”特色育人模式,为国家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十万余名交通管理干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突出的行业职教办学优势,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学校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3亿,教学设备13440万元,学校面向交通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船舶与航运学院、物流学院等11个学院。学校建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建有1个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上汽通用项目ASEP示范教学中心、1个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48个招生专业,有国家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1个,有“智慧交通物流”“船舶与航运”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荣获国家首批教材建设奖,开发国家规划教材14部,7种教材入围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建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4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0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牵头开发了教育部、商务部、湖北省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开展了专本衔接联合培养。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54人,其中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77.9%,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37.45%,双师型教师比例80%以上。建有国家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有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2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奖1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1人、“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奖”2人、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1人、湖北名师1人、“荆楚好老师”1人。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学校是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轴系安装与调试项目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分多年稳居武汉地区第一名。学校入选首批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合行动职业院校,学校“三进一融”特色育人案例获邀在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上交流分享,多次被《中国交通报》《中国青年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推荐报道。2019年,学校603名学生志愿者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受到组委会高度评价。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交通院校优秀学生”“长江学子”等荣誉称号。学校持续推进“校政行企军”多方合作,牵头组建长江经济带物流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立长江港航物流联盟人才专业委员会,牵头组建的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第一批示范职教集团,先后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华中科技园等3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与浙江省玉环市、瑞安市政府开展校政合作办学,与军委部定向培养士官,是湖北高职院校四个有士官班教学的学校之一;学校获批成为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批50所“经世国际学院”,是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中方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东盟交通职教联盟理事单位,学校先后与德国、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办学。学校近年培训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突破千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取得15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入选武汉市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年均开展公益培训达4万余人日。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思路,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着力培养“为党守初心,为国担使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将学校建成专业特色凸显、行业大师汇聚、工匠人才辈出、技术卓越、治理科学、文化先进的具备职教本科办学能力的国家双高校。学校近年培训与社会服务到账经费突破千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取得15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入选武汉市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年均开展公益培训达4万余人日。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交通,面向湖北,服务需求,育训并举”的办学思路,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着力培养“为党守初心,为国担使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致力于将学校建成专业特色凸显、行业大师汇聚、工匠人才辈出、技术卓越、治理科学、文化先进的具备职教本科办学能力的国家双高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