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西: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的通知
2023-10-3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是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管理,根据《山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实施方案》(晋招委〔2022〕1号)《山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说明(试行)》的通知》(晋招委〔2023〕2号)等文件要求,现就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包括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戏曲类七个类别。其中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专业的考试工作,由省统一组织实施(简称“省级统考”),戏曲类专业的考试由省际间联合组织实施(简称“省际联考”)。

一、报名

1.凡符合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艺术基础者均可报考。已办理完报名手续的艺术类考生,均应按照所报专业参加省级专业考试。

所有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报考戏曲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相关高校组织的省际联考。

2.音乐类、舞蹈类、美术与设计类考生在高考报名信息确认时,按规定网上缴纳艺术类专业考试费。其他类专业考试费,考生按照有关组考院校要求网上缴纳。

3.报考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统考专业的考生不能互相兼报,但可兼报其他艺术类专业考试。

音乐类专业省级统考分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两类。其中音乐表演类考试包括器乐、声乐两个方向;音乐教育类考试区分主副项。考生在高考报名时,可兼报音乐表演类和音乐教育类。考生若兼报音乐表演类和音乐教育类,选报音乐表演类的方向(器乐或声乐)应与音乐教育类所选的主项(器乐或声乐)一致。报考类别(方向)一经选定,不得修改。高考报名时,考生须按要求填报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规定的乐器类型等信息。

舞蹈类分为中国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和流行舞5个舞种方向,考生报名时须填报一个舞种方向。

表(导)演类专业省级统考包括戏剧影视表演、服装表演、戏剧影视导演三个方向。考生在高考报名时,可兼报戏剧影视表演、服装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方向。报考方向一经选定,不得修改。

4.各市招考机构于11月22日前,将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专业考点名称汇总报送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随机编排考场。各市于考试前发放准考证、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通知考生按时参加考试。

二、考试

凡参加艺术类专业招生的考生,除须参加文化考试外,还须参加专业考试。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内容按照《山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说明(试行)>的通知》执行。考试组织及相关要求如下。

(一)美术与设计类

1.考试科目及时间:

12月9日

上午:色彩 8:30—11:30

下午:素描14:30—17:30

12月10日 

上午:速写(综合能力) 8:30—10:30

各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满分为300分。

2.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美术与设计类专业准考证》于12月9日—10日到各市招办设立的考点准时参加考试。

3.考试工具和材料:

素描:试卷用纸为八开答卷纸(考点提供),绘画工具为铅笔或炭笔(考生自备)

色彩:试卷用纸为八开答卷纸(考点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为水彩笔、水粉笔、水彩、水粉、丙烯颜料(考生自备)。

速写(综合能力):试卷用纸为八开答卷纸(考点提供),绘画工具及材料为铅笔、炭笔、钢笔、签字笔、马克笔、蜡笔、彩色铅笔、水彩(考生自备)。

考试所用画板、画具、马扎等用品考生自备。

(二)音乐类

音乐类分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两类。其中音乐表演类包括器乐、声乐两个方向,考生不可兼报,须在其中选择一个类别方向参加考试。

各类别考试满分均为300分。各类别考试科目、分值及时间安排如下。

1.考试科目:乐理、听写、视唱、器乐、声乐。

(1)音乐表演类器乐方向考试科目包括乐理、听写、视唱、器乐四个科目,满分为300分,其中乐理15分、听写30分、视唱15分、器乐240分。

音乐表演类声乐方向考试科目包括乐理、听写、视唱、声乐四个科目,满分为300分,其中乐理15分、听写30分、视唱15分、声乐240分。

(2)音乐教育类考试科目包括乐理、听写、视唱、主项(声乐、器乐各选其一)、副项(声乐、器乐各选其一)五个科目,满分为300分,其中乐理15分、听写30分、视唱15分、主项165分、副项75分。

主项选择声乐的考生,副项须选择器乐;主项选择器乐的考生,副项须选择声乐。

2.理论考试(听写、乐理)

(1)考试科目及时间

12月9日 下午: 

听写 14:30—15:30

乐理15:30—17:00

(2)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音乐类专业准考证》于12月9日下午到各市招办设立的考点准时参加理论考试。

3.专业考试

(1)考试时间:2024年1月15日开始 (具体时间见《音乐类专业准考证》)。

考试地点:山西大学(太原市坞城路92号)。

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音乐专业准考证》准时参加专业考试。

(2)视唱:所有考生均须参加。新谱视唱,五线谱记谱;开始前可提供标准音a1,考生一遍完成视唱。视唱过程中无任何音响提示。

(3)演唱(奏)

①声乐:声乐科目要求演唱1首声乐作品,总时长不超过5分钟(如选择歌剧咏叹调须按原调演唱)。

声乐科目要求清唱,考试开始前提供1遍标准音a1,不可使用伴奏,要求背谱演唱。考生演唱须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中选一种唱法。

②器乐:器乐科目要求演奏2首乐曲或1首乐曲、1首练习曲,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

a.器乐的钢琴专业:练习曲一首或复调乐曲一首、主调乐曲一首;

b.器乐的手风琴、管弦乐专业: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中西打击乐专业要求演奏两种不同打击乐器的作品各1首,其中一种为音高类打击乐器。打击乐专业:小军鼓乐曲一首、马林巴或民鼓乐曲一首);

c.器乐的中国乐器专业:乐曲两首;

d.电声乐专业: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键盘〈含电子琴、双排键、电钢琴〉、架子鼓、电吉它或木吉它、电贝司、电声萨克斯均可);

e.音乐学专业:选考声乐或一种器乐专业的考试科目;

f.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主项须选一种器乐专业的考试科目。

所有乐器不得使用任何伴奏(包括自动伴奏)。音乐科目考试除钢琴外,所需乐器考生自备。考生进入考场前须向工作人员报告考试曲目。

(三)舞蹈类

1.考试科目

考试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表演、舞蹈即兴三个科目。三科总分为300分,其中舞蹈基本功120分、舞蹈表演150分、舞蹈即兴30分。

2.考试时间:2024年1月15日开始 (具体时间见《舞蹈专业准考证》)。

考试地点:山西大学(太原市坞城路92号)。

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舞蹈专业准考证》准时参加考试。

3.考试要求

舞蹈基本功:女生盘头,着纯黑色吊带紧身练功衣、浅色裤袜和浅色软底练功鞋(或足尖鞋)。男生着纯黑色紧身短袖、纯黑色紧身裤和纯黑色软底练功鞋。无音乐。

舞蹈表演:着自备剧目(或组合)需要的纯黑色练习服装,可使用相关道具。音乐自备。

舞蹈即兴:着舞蹈练功服。

各科目考试均不可化妆。

4.考生报名时需选择中国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和流行舞5个舞种方向,限报1种,舞蹈基本功考试中的技术技巧以及舞蹈表演科目中的自备剧目(或组合)应与所报考的舞种方向(中国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和流行舞)一致。

(四)书法类

1.报名:2023年12月18日—22日,考生登录太原师范学院招生网站 (https://zs.tynu.edu.cn)完成网上报名、缴费和准考证打印。

2.考试科目及时间:2023年12月31日。

上午:

书法临摹8:30—10:00

书法创作   10:15—11:45

两科总分为300分,其中书法临摹150分(两种字体各75分)、书法创作150分(篆书、自选书各75分)。

3.考试: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319号)。

2023年12月31日,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书法类专业准考证》,并按准考证要求参加考试。

毛笔、墨汁、砚台、毛毡等考试用具均由考生自备。

(五)播音与主持类

1.报名:2023年12月6日—10日,考生登录山西传媒学院招生网(https://zsw.cusx.edu.cn/)完成网上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时间另行通知。

2.考试:2024年1月8日开始(具体时间见《播音与主持类统考准考证》),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播音与主持类统考准考证》,并按准考证要求参加考试。

3.考试地点: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25号)。

4.考试科目:

考试包括作品朗读、新闻播报、话题评述三个科目。

三科总分为300分,其中作品朗读100分、新闻播报100分、话题评述100分。

(六)表(导)演类

1.报名:2023年12月6日—10日,考生登录山西传媒学院招生网(https://zsw.cusx.edu.cn/)完成网上报名、缴费,准考证打印时间另行通知。

2.考试:2024年1月14日开始(具体时间见《表(导)演类统考准考证》),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表(导)演类统考准考证》,并按准考证要求参加考试。

3.考试地点: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125号)。

4.考试科目:

(1)戏剧影视表演方向

考试包括文学作品朗诵、自选曲目演唱、形体技能展现、命题即兴表演四个科目。

四科总分为300分,其中文学作品朗诵100分、自选曲目演唱50分、形体技能展现50分、命题即兴表演100分。

(2)服装表演方向

考试包括形体形象观测、台步展示、才艺展示三个科目。

三科总分为300分,其中形体形象观测150分、台步展示120分、才艺展示30分。

(3)戏剧影视导演方向

考试包括文学作品朗诵、命题即兴表演、叙事性作品写作三个科目。

三科总分为300分,其中文学作品朗诵50分、命题即兴表演50分、叙事性作品写作200分。

(七)戏曲类

戏曲类专业考试实行省际联考。戏曲类分音乐表演(戏曲音乐)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音乐)类、表演(戏曲表演)类和戏剧影视导演(戏曲导演)类。

戏曲类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收费标准等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三、校考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高校校考由招生院校组织。2024年起,全国基本实现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六个科类省级统考全覆盖。

经教育部批准有资格举办校考的院校,可在省级统考合格生源范围内组织校考,考生须按院校要求选择相应的类别参加省级统考,未参加相应类别省级统考或相应类别全省统考不合格的考生,其校考成绩无效。其他具有艺术类专业招生资格的院校均须使用我省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2024年起,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有关校考高校要及时公布和宣传校考工作方案。

四、招生录取

1.根据教育部特殊类型文件要求,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我省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

2.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为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2024年起,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专业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同时,原先安排在艺术类招生的健美操、啦啦操等体育类项目纳入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不得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方式进行招生。

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3.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我省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为50%。

(综合分=文化课成绩×50%+专业统考成绩×2.5×50%,艺术类综合成绩满分750分,适用于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美术与设计类、播音与主持类、书法类专业)。

4.有资格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专业志愿,将高考总成绩达到要求且相应科类艺术类省级统考成绩合格的考生档案,全部投放给招生院校,由招生院校依据本校艺术类招生简章中向社会公布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5.考生兼报多种艺术类别参加专业考试,在填报同一批次志愿时只能选择同一类专业填报。考生选报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专业考试的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只能选择音乐表演或音乐教育一类填报。

2024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相关办法另行公布。

6.戏曲类专业的录取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五、组织领导

(一)强化考务组织管理。各市招办和有关组考高校要按照教育部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的精神和要求,切实加强对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考试期间分别成立艺术类各专业考试领导组,统筹做好本地专业考试工作,落实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部署专业组考工作,严格试题(卷)安全保密管理,严肃考风考纪。重点加强对重要环节的监督,加大专业考试考场条件建设,确保实时视频监控考试全过程。通过人脸识别等现代技术手段核验考生身份,严防考生替考。严格落实考生、评委、考场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严防考试舞弊。细化专业考试评分标准,采取评委现场独立打分、全程录音录像等方式,确保评分公平公正。

(二)加强违规处理力度。艺术类专业考试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组成部分,对在艺术类专业考试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及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36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对在考试中被认定为作弊以及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材料取得资格的考生,有关市招办和高校须向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报送有关情况和相关证明材料,由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强政策宣传培训。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政策宣传与培训,统筹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准解读政策,提高政策解读的权威性、科学性,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及时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提高服务质量。广泛开展考生诚信考试教育宣传,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确保政策调整平稳落地。

六、其他事项

(一)我省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专业省级统考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省外高校相关专业的校考。高校2024年的艺术类招生情况,考生可咨询有关高校或到高校网站进行查询。

(二)艺术类各专业考试科目按照百分制评分,科目考试成绩按照相应的分值比例折算后四舍五入取整。最终考试成绩小数点后保留2位。

(三)成绩公布后,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www.sxkszx.cn)查询和打印省统考成绩,我省不发放校考报考资格证明。考生如对成绩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复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考生。

(四)教育部如对艺术类招生考试有新的政策要求,我省将按新的文件规定执行。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隶属于山西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8月,前身为山西省财贸学校。1993年10月获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1994年11月获评为国内贸易部系统重点中专,2000年5月获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4月升格为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是“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7月获评为山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位于太原市民航南路26号,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校舍面积9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礼堂、标准运动场,设有11个电子阅览室,建有62个先进的、并与专业配套的现代化实验实训室,教学活动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书馆现有藏书50万余册,电子图书24万余册,电子专业期刊3200种。校园网络构架合理规范,办公、教学、实验实训区域全网络覆盖,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123间。在校生规模6600余人。现有校内专任教师203人,教授3人、副教授62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研究生198人。设有会计系、经济贸易系、物联网技术系、文化旅游系、工程艺术设计系、公共课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校企合作培训部等8个教学单元,共15个招生专业。其中有:大数据与会计、制冷与空调技术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市场营销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大数据与会计、连锁经营与管理2个省级特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4个山西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旅游管理、制冷与空调技术5个省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财富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环境与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3个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制冷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拥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等一批优秀教师。历届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文化与职业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成绩斐然。学院不断探索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教育成果斐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民主管理模范学校”、“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全省高校‘三项治理’工作先进集体”、“高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伙食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先进单位”、“太原市普通话测试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优质校培育建设单位;山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秉承“博学、敦行、诚信、创新”的校训,全方位倡导和培育“和谐求真,开拓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尚德育人”的教风和“励志笃学,博知精技”的学风,力求营造“和谐、诚信、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创先争优”的工作风气,努力向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迈进。
  • 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市万柏林区
    学校简介 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也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6年)、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2016年)。 1952年,学校前身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创建,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中国内燃机研制先驱支秉渊先生出任校长。1953年学校划归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1955年长春汽校、汉口机器制造学校锻冲专业并入。1960年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1965年大连工学院、沈阳机电学院起重输送机械专业并入。1998年改为省部共建、省管为主。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 学校秉承“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精神,经过六十余年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文理科为两翼,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学、工学、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 18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6个。 学校现有省级“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5个,工程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拥有工商管理(MBA)、法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交通运输、工程管理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其他类型平台9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60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461人,集聚了一批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青年三晋学者”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有省级重点创新团队6个。2017年,我校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黄庆学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6000人,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学校设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山西省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十项,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任务,2015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数进入全国大学20强。2016年以来,学校在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中获财政支持总额位居全省高校第四。 学校是产学研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2001年学校联合太重集团、太钢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山推集团等全国40多家机械制造骨干企业成立产学研董事会,先后与三一重工、中信重工、中联重工、徐工、柳工、洛阳轴承等全国两百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并与江苏海安县合作建设海安锻压装备产业研究院,与山西省晋城市合作建设晋城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培养出12万多名优秀学生,校友遍布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许多校友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一流的工程师和杰出的企业家。北斗三号总设计师陈忠贵,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阳升,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普煜,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文,洛阳轴承集团公司董事长赵东海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路线,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和日本丰桥创造大学等数十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大学生“2+2”、“3+1”、等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及教师互访交流。
  • 山西中医药大学晋中市榆次区
    学校简介山西中医药大学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同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办学资源充足。现有太原、晋中2个校区,占地979亩。晋中校区建筑风格独特,庄重典雅,环境优美,建有中医药文化浮雕、中医药先贤雕像、上湖、神农药谷等文化景观,充满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元素,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9383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0.4万册,电子图书310万册,各类数据库36个,建立了性能先进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完备,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开办有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工、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山西省品牌专业3个、山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现有3个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32人,其中研究生903人。教师队伍结构渐趋合理,师资力量逐步增强。学校下设15个二级教学机构,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教学医院、18个非医学类实践教学基地。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183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16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92人。现有国医大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全国名中医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双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6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6人,入选“三晋英才”支持计划108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育厅“131”领军人才17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5人,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山西省名老中医18人,山西省名医8人,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人,山西省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31人,傅山学者4人。学校学科特色鲜明,科研基础较为坚实。学校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一级)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2个,山西省卫健委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学校牵头成立了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学校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科技合作基地,现有省部级以上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20个,其中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学校学术气氛活跃,对外交流日益广泛。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首批中医药院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招收沿线国家留学生184名。连续20年承办商务部举办的国际针灸技术培训班,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余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学校与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建立了中-澳分子中医药学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以国际化产学研联合模式设在西方著名综合大学的中医药联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校与江西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阿德莱德大学共同组建的“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围绕中药农业、中药创新药物与健康产品研制、制药工程等领域开展研究。附属医院特色突出,医疗水平持续提升。现有4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是一所综合性中医院,中医特色突出,是全国中医院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单位;附属针灸推拿医院(第二临床学院)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之一,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其新九针技术享誉国内外;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临床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单位,医疗设备先进,综合实力雄厚;附属晋中医院(第四临床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康复养生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积极探索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模式,分别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晋中市政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等44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做好和顺县精准扶贫和石楼县教育帮扶工作,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扶贫工作格局。学校承办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三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学校成为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高校精神文明标兵单位,连续10年荣获省级“平安校园”称号。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示度和贡献率不断提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正以挺进博士授权单位方阵和建设成为区域性、有特色、高水平中医药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承“厚德求真,守正创新”校训,主动适应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形势,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12310”战略发展思路为统领,坚持“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坚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实现“健康山西”和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山西林业学校,是山西省唯一一所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办学70年来,学院秉承“知行合一、树木树人”教育理念,坚持“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总基调,发扬“艰苦创业、追求卓越”林院精神,经过几代林院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办学实力显著增强。1992年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7年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2014年山西省第二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A级,2015年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2020年先后确定为教育部和山西省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2021年入围山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胜利桥东汾河之畔,西临汾河公园和湿地公园,北接太原市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92675.23平方米,建有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东山实验林场)10.57万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5051.52万元,图书馆藏书54.4万册。设有6个教学系、3个教学部。现有教职工324人,专任教师231人,高级职称81人(其中教授6人),硕士学位以上193人(其中博士5人)。学院先后面向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人6345人,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0%以上,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化、人工智能和技能社会等重大发展战略,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智慧林业、现代园艺、生态园林、经济贸易、信息技术和环境艺术设计六大类专业群,开设有林业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35个专业。学院与157家行业企业建立了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关系,建有园林工程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无人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校内实训基地68个、校外实训基地220个。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建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部级重点、品牌、特色、骨干、示范等专业20个;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有专业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园林技术专业实施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承担教育部和山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5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中加、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试点专业3个。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2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院级在线开放课程27门;主编、参编“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30部、校企合作教材16部;近五年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54个、二等奖68个、三等奖117个。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示范性、重点、高水平实训基地11个;建有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3个、山西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机构1个,开展森林消防员、园林绿化、插花花艺师、茶艺师等9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学院强化优秀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先后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名师工作室1个、技艺传承平台3个;现有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部级“双师型”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8名,省级模范教师4名,专业带头人28名,双师素质比例达75%。组建6个科技创新团队和3个技术服务团队,培育“三晋英才”3人、省林草科技领军人才2名、拔尖人才6名、青年人才2名。“十三五”以来,承担央财推广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8项、横向课题8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1170万元;开展技术服务80多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61项,社会培训每年11000人日以上,技能鉴定每年2000人次以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学院坚持特色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林业职业院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平安校园、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单位等称号。现为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林业职业教育学会副主任单位、山西林草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山西省农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林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职业教育农林牧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传承着七十余年的职教血脉,沐浴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秉承“厚德、笃学、精艺、果行”的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学院办学实力和水平,全方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全力打造“山西绿色人才摇篮”,为服务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市平城区
    学校简介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美丽的文瀛湖畔,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校合并筹建,2006年3月正式成立,7月1日挂牌。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由御东校区和新平旺校区构成,校园总占地面积2121.3亩,建筑面积94.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1.14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电子期刊100.6万册。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1976人,硕士研究生249人,继续教育学生9747人。教职员工2677人(其中附属医院501),其中专任教师159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82人,博士教师301人。设有21个学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0门。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山西省一流学科12个。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学校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近年来,与华为集团、人民网、晋能集团等220多家企业开展高端合作,建成244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获国家新工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新农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9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7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结合、重在培育。现有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131”人才12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三晋英才”67人、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1人。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5人,特聘教授18人。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推进科研提质增量。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智库,10个市校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2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集群建设项目、1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A类)、1项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近三年主持校外科研课题795项,发表学术论文346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72篇、SCI收录论文521篇,出版著作205部,获省级奖励50项。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拓展开放办学空间。与国内6所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科生“2+2”联合培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民网、晋能集团、晋能控股、地方人民政府等22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高端合作,建成244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协同共建云冈学学科体系。与美国布鲁姆斯堡大学、英国贝利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欧洲应用技术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等20余所海外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学校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280位、省内第6位,毕业生质量列全国第181位、省内第5位。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站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历史节点,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实施“1310”战略和“兴文科、强医学、振工科、精师范”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区域一流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