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二批预科B类最低投档分数线(征集)
2022-08-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说明:表中空白处表示无相应科类招生计划。
院校代码院校名称理工类文史类
10531吉首大学 509
10605河池学院437 
10856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504
11641江苏海洋大学460 
11825桂林航天工业学院461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特色高校、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国家职教示范集团)、自治区文明校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普基地、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培育中心、柳州市生态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创办于1956年,前身为广西林业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校园内环境优雅,拥有3A级国家森林公园——君武森林公园。学校占地面积1.8万亩,校园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学校设有林业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园林与城乡规划学院、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旅游与交通管理学院、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道桥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保护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2022年学校开设有53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3个、自治区优质试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1个,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50多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12人、硕士378人,高级职称138人、教授33人,双师型教师187人;另外还聘请160多名行业专家、企业高管担任授课教师;拥有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2支、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支、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2人、广西优秀教师1人、广西高校思政教育卓越人才1人、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学校实训条件优越。拥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教育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高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1个。校内设有教学实验林场、调查规划设计院等校办企业;校外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262家,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印尼金光集团、中国建设五局、上汽通用五菱、广西高峰林场等3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180多项,取得较大科研成果30项,获得省部级奖励近20项,培育林木良种1个,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获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专著11部,主编出版教材100多部,发表科研论文1500多篇,承担了教育部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培育中心、广西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学校在全国高职科研服务经费排行中始终保持前50强,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学校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科工组织、澳大利亚农业中心、印尼特立沙帝大学、越南林业大学、越南东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等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合作开展林业碳汇研究,与澳大利亚科工组织合作开展桉树材性改良等研究项目。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至2021年,学校已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3万多人。已连续18年荣获“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优秀个人”齐书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届“扎根基层工作献身林草事业”优秀毕业生、第一批“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荣誉称号获得者吴艺梅等优秀校友。学校将秉承“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立德树人、服务发展、生态风格、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校精神,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追求卓越,全面加强“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工程,稳步实施“深耕计划”“鲲鹏计划”“珠峰计划”,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 学校简介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核准,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医药健康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办学。学校总占地约570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际旅游名城广西桂林市。并依托大中华养生谷办学,大中华养生谷是中国十三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建有崇华中医街、崇华中医医院、中医养生小镇等项目,作为学院强大的教学配套及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条件。学校目前开设的专业有:中医康复技术、中药学、中医养生保健、医学营养、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健康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护理、药学等专业,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和大健康产业为己任,面向世界打造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学校校长由广西医科大学原校长,医学博士黄光武先生担任。专兼职教师团队中有博士10人、研究生学历54人,教授、副教授和主任、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70人。学校还选聘一批长期在医疗第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能力水平优秀的医生给学生传播知识、言传身教,手把手的进行教育培养。让学生在学校学到实用的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以后很快能一展身手,成为业务骨干。专兼职教师队伍已超过300人。学校还成立了由国际知名专家、国内各学科优秀带头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其中有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郑永齐院士,中国中医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中国中医国医大师王琦、孙光荣、韦贵康,全国名老中医汤一新、林毅、李莉等教授。其中王琦院士带团队主持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学院的教学,韦贵康国医大师带团队主持岐黄中医正骨康复学院的教学,作为他们学术思想和医疗技术的传承人。学生将有幸在院士和大师指导下学习中医知识。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成立的。学校秉承“德育为先、技能为重、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让更多人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活过120岁”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大健康”医疗健康管理专业人才为己任,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建和完善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广西乃至全国培养健康养生养老、医疗护理、医疗旅游的人才培养基地,让更多的学生步入医学殿堂,传承和发扬祖国五千年中医学的优秀传统,在“大健康”发展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沿边境、邻首府、近机场、连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陆路门户、“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崇左市。学校于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广西新一轮硕士学位B类立项建设单位。【文化传承】学校的前身为1939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广西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12月,原“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组成新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办学82年来,学校坚持扎根祖国南疆,凝练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确立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凸显出“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办学特色,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积极贡献。【办学条件】学校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美观。校园占地总面积114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80个(403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7个。馆藏纸质图书122万册、电子图书200多万册、电子期刊80多万册,开通了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20多种网络资源,建立了自动化检索系统。【学科建设】学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现设13个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15个高职高专专业,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广西高校重点培育学科2个;自治区民族院校特色学科4个;自治区新增硕士授权点立项建设学科3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10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7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1门。【科学研究】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建有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桂西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在民族经济、民族文化、边疆治理、桂西南植物资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升本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0多项,厅局级项目47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工 1177人,其中专任教师89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76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23人。教师中有荣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人选等各类人才称号。【服务地方】学校大力挖掘办学潜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校地融合,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工作,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桂西南高端家居设计产业学院、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学院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搭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建有崇左市壮族文艺创作基地,市级人才小高地,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崇左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学专业和“桂西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会”;与崇左市人大常委会共建“崇左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分别与崇左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结成共建单位,在民族音乐、民族工艺美术、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培育和弘扬。【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利用地处“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前沿窗口的区位优势,组团参加东盟广西国际教育展,与老挝波利坎赛省教育体育厅、美国加州大学圣伯纳迪诺分校、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泰国曼谷北部大学、泰国南邦皇家大学、越南海防大学、越南东都大学、越南东方大学、柬埔寨国家管理大学、菲律宾塔拉克农业大学、韩国建阳大学、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等30多所(家)境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现有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韩国、喀麦隆、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也门、乌干达等国家短长期留学生近200名。与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国内10多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帮扶协议,在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500多人,在校生中有来自包括壮、瑶、苗、侗、彝、仫佬等33个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51%以上。建有全区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教师教育示范基地,科学制订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深化协同育人,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形成“一六六、校中企、项目制、订单式”等10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来,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3项,学生参加各类全国、全区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获国家级奖41项,省部级奖2600多项,累计600多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多次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声誉】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单位”“全区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校五四红旗团委”“广西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崇左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先进后盾单位”“广西高校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社会声誉日渐提升。办学以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发展。展望未来,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以立足崇左,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朝着建设“广西民族师范大学”的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扎根南疆国门,奉献革命老区,矢志教师教育,发展非教师教育,服务民族地区,具有师范、民族和边疆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砥砺奋进,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贡献!
  • 学校简介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厚德笃学、惟实励新”校训,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桂工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服务自然资源行业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现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学校现有二级教学单位19个,本科专业75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各类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40余人次;广西“八桂学者”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rold Kroto为名誉教授,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7个学科领域、5个本科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共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6项,包括: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课程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0项。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1项、参与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最近两届获奖5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参与4项)。近年来,承担省级教育科研、教学改革项目300多项。教师主编、出版教材250多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4本,自治区级获奖教材6本,21世纪系列教材22本,其它优秀、规划教材51本。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6项。学校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受到社会高度认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9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创业园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第一批“国创导师工作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规范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第六届到第十四届总分连续九届位居广西高校第一,在数学建模、英语竞赛、地质技能、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广告设计等各类竞赛中成绩卓著,获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2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680余项。学校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救人英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等一批先进典型。学校教学科研条件良好。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点学科24个(其中5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5个,广西政府院士工作站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学校被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700余项,其中包括“973”前期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70余项。2018年以来,年度科研总经费保持在2亿元以上。学校早在1987年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4项。学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00余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广西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50余所高校签订了留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协议,共派出到国外访学、留学的学生2000多名;由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设在学校的FGA考点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被国际珠宝界传为佳话。累计接收了各类留学生6600余名,留学生在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新HSK)的平均通过率达95%以上,成功举办了在华吉尔吉斯留学生文化节、“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发展校长论坛。如今,学校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连续获得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和自治区文明单位、绿色大学、和谐校园、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立足新时代,学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锐意进取、担当实干,为早日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理工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裕。学校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建校至今曾七迁校址,七更校名。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因时局动荡,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学校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2020年5月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广西目前唯一的一所医学院校。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双一流”大学的高校。学校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其中南宁-校本部总用地面积571亩,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南宁-武鸣校区总用地面积1433亩,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玉林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38亩,位于玉林市玉东新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52亩,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玉岭路以东、凤凰路以南、楞仙路以西、玉成路以北。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1个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学校现有183个实践教学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1个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11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22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其中社会函授站7个、区外社会函授站2个),5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武鸣医院),15所教学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5所、综合医院12所、专科医院3所,引领着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图书及信息化资源丰富。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学校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备设施2500余台件,建设有院企合作创新实验室、全流程信息化OSCE中心、学生及住专培学员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区、虚拟内窥镜训练区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医科大学集教学、培训、考核、科研、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是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06万多册,电子图书185.9万多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80个,学位论文775.99万册,音视频28624小时。学校教学科研信息网络功能优良,“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22人,其中正高职称737人,副高职称789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73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686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267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122人。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9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人,广西“八桂学者”9人,广西“特聘专家”10人,自治区优秀专家32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2人;“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师团队)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100人,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一批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最高奖。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155人,其中本科生16384人、硕士研究生4468人、博士研究生1074人、高职高专生8516人、国际学生703人、港台学生10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港台地区及34个国家。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分别于2015年与2020年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生物医学工程)、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37个(含建设项目)。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分别是:临床医学(含5年制、“5+3”一体化、五年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六年制全英班)、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翻译(含四年制本科、第二学士学位)、运动康复、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信息工程、妇幼保健医学、医疗保险、养老服务管理。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线上一流课程《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线下一流课程《环境卫生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药用植物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药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儿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学校设有高职高专专业(方向)6个,分别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优势特色鲜明,科技成效显著。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优势,在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现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南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三级(BSL-3)实验室1个、病原微生物二级(BSL-2)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4个(含3个培育);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含1个培育)、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7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1个;广西教育厅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3个、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8个、广西人才小高地5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含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20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25个;广西生物样本库1个。截止“十三五”末,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416项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等53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西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十三五”期间,发表英文高水平论文3372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体现我校科研人员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实力。学校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种学术期刊。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国际影响力日增。近10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1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瑞典、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医院或医疗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1100多人次。组织学生出国(境)开展短期交流近300人次,接收国(境)外学生短期来校交流共200多人次。搭建研究平台,先后推进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和培训中心、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希腊等“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各国签署多方合作协议,开展“基于多学科团队学习和循证医学教育的牙科专业教育平台”中欧合作项目和教育部“‘丝路1+1’口腔医学教育援外”等项目,在大健康、海洋药物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充分利用广西区位优势,重点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各国交流合作。定期举办面向“一带一路”和东盟相关国家的高端国际会议,如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地中海贫血防治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卫生青年论坛、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中国东盟再生医学国际会议、中国-东盟卫生应急合作论坛、中国(广西)-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中国-东盟国际衰老与疾病学术论坛、中国(广西)-东盟生物医学工程论坛、中国-东盟护理论坛、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会议等数十个学术论坛,与“一带一路”和东盟各国共享科技成果。积极筹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和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推进与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的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平台建设及“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建设,着力增进学校与东盟地区国家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打造东盟医学留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地学校。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医疗合作平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国际合作远程会商协作网定点医院,2020年疫情期间与东盟各国、日本、尼泊尔等国家开展国际远程诊疗和国际远程学术讨论10余场。第二附属医院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急诊专科跨境医联体、环南海-中国东盟海上医学救援联盟。立德树人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好。学校“十三五”以来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培育支部2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广西高校唯一入选党支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学校迄今培养了各层次医学人才20万余名,他们已成为引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学生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次和二等奖2次、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1次、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高职)二等奖1次、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二等奖各1次,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预防医学专业赛道和护理学专业赛道3项银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优异团队奖和最佳团队合作奖、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连续两届全国病案信息大赛团体奖单项等百余个全国各类赛事奖项。毕业生参加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左右,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长年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至今连续14年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学校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09年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部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作为国家正式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国第三所医学院校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2013年成为教育部、卫计委批准的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6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具有典范作用的20所高校之一;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分别获印度医学理事会和泰国医学理事会认证;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医学院校获得教育部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延长至2021年12月;全科医学成为广西唯一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18年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21年,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1个,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4个(即全科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入选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位于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第206名,在第三方评估公司(软科)中国最好医科大学中排第18名,位于国内各省属医学院前列。展望未来,砥砺奋进。站在“健康中国”建设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求和学校“十四五”规划,秉承“造就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的优良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创建“双一流”,全力打造区域样板医学院校,朝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区域国际知名度高的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