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关于印发2022年普通高考艺术类和体育类术科统一考试防疫工作指引的通知
2021-11-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粤考院函〔2021〕141号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

根据国家和我省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和指引,为确保我省2022年艺术类和体育类术科统考顺利进行,特制定《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艺术类和体育类术科统一考试防疫工作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确保考试防疫工作稳妥、有序实施。

附件: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艺术类和体育类术科统一考试防疫工作指引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2021年11月11日

----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7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实施集团办学,原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编制、人、财、物等并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至此,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拥有了两个校区:天河校区、海珠校区。天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地铁上盖,毗邻华南植物园;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5号,交通便捷,与广东财经大学一墙之隔。学校是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文明单位”、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林学会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750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博士47人,副高以上职称189人。学校下设生态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园艺与食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海洋与渔业学院、海洋工程学院、航海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设有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广告艺术设计、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跨境电子商务、水产养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航海技术等47个专业,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是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该集团由广东省各林业研究所、森林公园、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及相关企业等200多个成员单位组成。目前,学校拥有近100个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占地68亩的多功能综合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可同时满足1000多人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将打造成具有显著生态特色的国际交流平台。占地1600亩的粤西林果教学实训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可有效解决学校30个专业、10000名学生的实习实训瓶颈问题,成为农林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范。学校新建教学楼已完成建设,可同时容纳5000名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办学以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始终坚持社会主乂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林业生态特色,服务生态产业发展,聚焦生态林业、生态园艺业、生态海洋业、生态服务业,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硏究成果日趋丰硕,社会声誉持续提高,文化传承创新扎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逐步拓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风起扬帆时,能者立潮头。目前,学校正乘势而上,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优势,加大创新步伐,壮大办学规模,走特色发展之路,行开放办学之策,全力建设省内有名气、国内有特色、业内一流的生态品牌高职院校。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市从化区
    学校简介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于2007年在原广州大学城建学院基础上独立设置的全日制理工类普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广州市从化区,占地面积1300多亩,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万人。2012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是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A类规划建设的唯一民办高职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试点院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广东省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的民办高职院校、广东省节能型示范高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广东省党建示范校、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民办教育40周年突出贡献机构。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单位、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校现有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机电工程、信息工程、外语外贸、艺术与设计、人文、马克思主义、体育健康、创业教育和继续教育11个二级学院,近50个招生专业。学校有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23个教育部“1+X”证书试点、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省品牌(重点)专业。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博硕占比57.46%、高级职称占比33.99%、双师型教师占比76.65%。教师队伍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技术能手等先进典型。学校是广东省首个“珠江学者”设岗并聘请讲座教授的民办高校;设立了“凤凰学者”岗位,聘请了一批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担任教学与科研学术带头人。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第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了2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学校获批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推动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与曙光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共建“GE大学计划-GE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控制系统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华为ICT学院)”,与海尔智家华南园区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财务产业学院,与合生珠江基建集团共建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共同培养酒店管理高级人才。学校以广州天马集团和广州市建筑集团为主导、行业协会为依托、名优企业为基础,联合300余家合作企业,组建的广东城建职业教育集团是广东省第二批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单位。学校有获央财、省财支持的高职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科研创新团队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有校内实验实训室372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60家。其中,教学公司5家,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室25个,大师、双师、名师、教师“四师”工作室30个,跨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1个,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11个,鉴定工种(证书名称)44个。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学生在国内重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4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赛金奖3项、银奖14项,“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项,“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比赛一等奖38项、二等奖84项,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获金牌1项、银牌1项、铜牌2项。教师获得德国红点奖、中国红星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平面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二等奖等诸多奖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00余项。学校连续多年年招生人数超过7000人,招生计划完成率位列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前茅,新生报到率保持在90%左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就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平均起薪排名全省高职院校前列。“金平果”2021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800强,学校排名全国第315位、民办第2位;武书连2021中国高等职业学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学校排名全国第119位、民办第2位;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1)”,学校排名全国第122位、民办第1位。“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秉承“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依据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省域“双高校”建设目标,进一步夯实升本发展基础,确保学校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数据更新时间:2022年3月4日)
  • 学校简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学前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门市职业教育联合会牵头单位,学校2019年列入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A类考核,2020年跻身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150强。学校秉承“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质量稳步提升。全校现有教职工7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9个二级院系,设有涵盖理、工、文、管、艺等在内的42个招生专业;学校拥有教育部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1个,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6个(总量并列全省第15名)、品牌专业4个、重点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省内仅有16所高职院校获奖)、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还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专业领军人物、省教学名师工作室、省博士工作站。学校“政校园企侨”协同联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市政协合作成立江门市政协委员学院、与台山市共建江门职院新宁学院。与翠山湖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才岛”、德昌电机等产业园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对接。与华为公司深度合作,共建鲲鹏学院、鸿蒙学院,形成“校—城—群—链”融合发展模式。与古兜温泉公司、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合作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古兜温泉公司合作成立温泉学院、与新希望集团合作成立绿领学院、与迪浪公司合作成立大数据学院。与澳门旅游学院合作成立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探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行业资格标准,积极推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打开对外合作新局面。近年来,各专业学生在国家、省级专业技能比赛中硕果累累、屡创佳绩,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奖项430多项。从2009年开始连续七届捧得“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是近十二年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2020年获得“挑战杯”创业大赛奖项15项,首次捧得创业大赛“优胜杯”。学校是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3%,专业对口率为82.77%,平均薪酬为3977.26元。报到率、就业率、创业率等指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 学校简介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8月,前身是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2003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前期隶属广东省体育局,2020年6月15日正式划转广东省教育厅。建校以来,培养和涌现出了冼东妹、傅海峰、江嘉良、孙彩云、董兆致等一大批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明星。办学理念 弘扬体育精神、勤学体育知识、精练体育技能。学院校训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创新思维、精湛技能。占地及资产 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奥林匹克体育园区,占地面积174968平方米,建筑面积86444.8平方米,实有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目前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内实训室54个、校外实训基地125个、产学合作企业20家,在全省21个地级市设立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48个。图书馆藏书18.5万余册。人员情况 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4107人,成人教育在读学员250余人。教职工263人,专任教师20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9人,博士以上学历学位7人),双师素质教师1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4%),聘请体育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等校外兼职教师135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省级劳动模范2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7人。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7个党政管理机构: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审计工作部)、组织宣传统战部(武装部)、学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部、总务后勤部。7个教学机构:竞技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体育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学部。4个教辅机构:训练场馆中心、图书与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中心、医务所。3个广东省体育局下设挂靠单位(广东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广东省全民健身体能康复中心、广东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明确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函》(粤机编办发〔2020〕396号),同意学院内设7个党政管理机构、7个教学机构、4个教辅机构。教学科研 学院目前开设运动训练、运动防护、体育艺术表演、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运营与管理、社会体育、休闲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能训练10个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3个。其中,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顺利完成“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竞技体育专业、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运动训练专业实训基地、体育运营与管理实训基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实训基地、运动防护专业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广东省全民健身公共实训中心、运动训练专业公共实训中心为广东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项目。《运动防护》和《户外拓展指导与训练》两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广东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高职类在建项目。学院2012年以来承担教科研课题共1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厅局级课题81项,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社会服务 继续教育学院建有“九大培训基地”(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基地、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体育产业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广东省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广东省羽毛球人才培养基地)、“两站”(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武汉体育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两室”(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职业技能鉴定研究室)。截至2019年12月,面向体育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裁判员、退役运动员等高技能人才共举办了503期各类培训班,面向社会培训4万余人次,逾10万人日。办校成绩 广东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简称“鉴定站”)是全国第一所成立的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自2005年建站以来,连续14年鉴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截止2019年底,鉴定站共对游泳救生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等)的13个项目开展了共计2237个批次的鉴定,鉴定人数为122052人次,为全省体育市场从业人员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搭建良好平台,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身权益。鉴定站目前共建有51家全省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实现培训网络全省覆盖。共培训各项目培训师800余名,国家级考评员160名,专家队伍日渐壮大。2012年,鉴定站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体育系统唯一一个示范站;201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4年以来,学院师生在全国体育高职院校师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连续保持团体全国前三的优异成绩。其中,2018-2019年我院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取得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并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组织奖。2018年,根据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学院毕业生平均薪酬4707元,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三名。近三年,学院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共逾百项,荣获国际级赛事一等奖21个,国家级赛事一等奖16个,省级赛事一等奖96个。2019年,我院在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在33所 B 类院校中排名第八,首次进入全省 B 类院校前十,创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将依托行业优势,立足广东,辐射全国,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紧紧围绕“体育职业教育、体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弘扬体育精神、服务体育行业、培养体育人才为特色,构建质量和技能并重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体育职业教育、体育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国内一流的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国体育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示范基地。
  • 学校简介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于2011年2月,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下设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医药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57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万人。2014年跻身万人学府,2018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校10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为社会输送近3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区位优越 资源丰富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东莞,毗邻香港、位居广州和深圳两个创新高地之间,是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域地缘优势和高新产业发展基础,拥有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等十大产业集聚区。紧邻世界500强企业三星、泰科及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等国家级产业园区。位置优越,名企环绕,人才需求旺盛,具有天然的就业、创业优势。学院周边交通发达,生活便捷,坐拥穗莞深1小时经济生活圈,畅享珠三角城市群优势资源。 条件充足,设施先进 学校占地面积61.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59万平方米。建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创意设计、财经商贸、土木建筑、公共基础、大健康产业和科创产业园等8大类专业集群实训基地。建成170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达92055.43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233.52万元,可开展实训项目数达640 个,可满足各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图书馆大楼高12层,面积4.2万平方米,为全省同类高校之最。现有藏书约130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0多万册,电子图书23.5万册;学生文化中心、音乐厅、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齐备。教授治学 名师执教 学校实行教授治学,名师执教。现有专任教师456人,校外兼职教师229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2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占30.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占60.1%;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7%。有20多位国家、省市级的专业学会、协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专业建设 特色突出学校先后建成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品牌专业——会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省级“1+X 证书制度试点”共涉及19项证书、覆盖23个专业;省级专项资金扶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酒店管理;省内首个电子竞技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建成国家级、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中心)5个。近30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级等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校企共建 协同育人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简称“双精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与华为云计算、腾讯云、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854家知名企业合作,组建校企合作联盟。校内建有“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腾讯云互联网+产业学院”“电子竞技产业学院”“东莞市网红直播产业研究中心”“华南电商产业学院”“新餐饮产业学院”“应急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等8大产业学院,覆盖高职中职所有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建成协同育人基地、培训机构,为东莞企业签订联合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教育合作协议,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科技引领 服务社会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提升学科水平与增强服务能力相结合,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对口支援、扶贫和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截止2021年底,各学院教学团队承接广东高校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120余项,承接会计职称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政府服务项目30余项;获实用性新型专35项, 外观专利26项,计算机软著28项,开展多期“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就业创业 双轮驱动 学校投入5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及“二级学院工作室”,并与企业合作共建了6个大学生专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面积共5998平方米,先后入驻216个学生创业团队,1096名学生以此为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校下设的创业学院拥有一支28人具有人社部创业培训师资证书的师资队伍。已开办SYB创业培训班182期,4968学生获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创业培训合格证书,通过率为95.26%。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迄今累计斩获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省级铜奖、省级季军等数十项大奖。其中“挑客早餐一优质豆浆提供服务商”项目于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铜奖、广东省高职院校唯一金奖。专本连读 连接海外 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合作,构建“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专升本)”升学体系,开放“专本同读”和“专插本”等多种升学渠道。学校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泰国等6国10余所高校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并开展了9个联合培养、学分互认项目,其中3个面向社会招生。为校内外有志青年搭建深造平台。奖学助学 保障学业 学校设立奖学金,建档立卡困难资助等政策性资助。学校特等奖学金2000元,无人数比例要求;一等奖学金800元,按照学生总数5‰设定;二等奖学金500元,按照学生总数1%设定;三等奖学金300元,按照学生总数2%设定。此外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资助项目。(内容更新时间:2022.2.28)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