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2012-04-0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并于2012年秋季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求。

  (二)是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现阶段基本由必修课主宰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是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我省起始于2006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但改革并没有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过度应试的局面,新课程理念还未成为自觉行动。改革不进则退,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

  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五)基本原则

  要坚持多样化原则,推进高中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局面,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要坚持选择性原则,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为学生有个性学习创造条件。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价值观教学,为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定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积极稳妥,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六)调结构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选修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之中。高中专题教育列入必修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1)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内容的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应用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动手能力、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3)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提高综合素质。(4)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学校要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设四类选修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七)减总量

  梳理学科知识体系,适当减少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总量。必修课程是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要求,也是继续学习必要的知识基础。梳理与整合各学科的必修与选修内容,将要求过高或非主干的知识内容调为选修,将学科必备的主干知识调为必修,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合理分工、层次递进的课程格局。

  (八)优方法

  ——构建开放型选修课程体系。学校应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制订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选修课程建设。要加强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及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发选修课程,引进国内外精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网络选修课程,建立开放型选修课程体系。

  ——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学校要建立和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人生规划教育,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制定个人修习计划。要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加强选课走班管理,允许学生跨班、跨年级选课,允许学生到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及社会培训机构修习选修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必修课程的选课走班,允许学生选教师、选进度、选修习时间。

  ——改进教学方式。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办学行为,改革教学方式,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和难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轻负高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实验,创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应在3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学习,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学生必修课程修满96学分,选修课程修满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同时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达到规定要求,即可毕业。

  ——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和办学特色,遵循教育规律,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体现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自主制定学校课程开设计划,科学安排课时与教学进度。每学期必须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必修课程,学生每周课堂教学时间不得超过26小时。

  (九)改评价

  ——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分为水平Ⅰ和水平Ⅱ考试。水平Ⅰ为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11门必修课程,每年开考一次。

  水平Ⅱ为选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每年开考一次。学生选考科目最多不超过三门。

  高中期间学生参加水平Ⅰ、水平Ⅱ考试,同一科目考试最多参加2次,成绩是否记入学生成长记录,由学生个人确定。学生参加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水平Ⅱ考试,且考试合格,可以免予参加水平Ⅰ考试。

  ——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重在过程,重在导向。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准确地将课程修习情况、个性特长发展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全面、客观、科学,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发展状况。要改进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与程序,力求简便、直观、可行,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

  ——完善高考招生制度。高考的考试内容限定在必修课程范围内。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制度,形成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校招生方式,选修课程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作为高校录取的前置或必备条件。高校要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和专业特点,对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选修课程修习情况按专业提出要求,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多样化进程。

  (十)创条件

  ——建立普通高中按学分收费制度。按照谁提供课程谁收费的原则,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即将原学期学费分为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注册学费按学期计收,学分学费则按学生每年修习课程收取。学生参加社会机构开设的课程学习,由社会机构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收费。

  ——增量教育资源要向课程改革倾斜。各地要高度重视深化课程改革的配套需要,增量教育资源要向课程改革倾斜,逐步提高教师配备与培训、选课走班设施与设备等方面的课程支撑能力。有条件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区域为单位,做好课程资源建设规划,统筹选修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课程改革宣传,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改革政策、方案和指导意见。要建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十二)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体。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深化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和课程体系;要改革学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成立课程资源评审委员会、学分认定委员会、学生选课指导中心等机构。要建立健全选课指导、学分认定、选课走班管理等配套制度,明确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诚信可靠进行。

  (十三)加强课程改革专项培训

  加强对各级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相关人员的课程改革培训,强化课程意识,提升行政的课程决策力、指导力;加强校长培训,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把握课程标准,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选修课程开设能力;改革师范教育,省内师范院校要根据课程改革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为课程改革培养合格教师。

  (十四)完善考核制度

  优化学校评价与教师评价指标。学校选修课程建设与开设情况列入对市县教育现代化评估和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体系。选修课程建设列入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指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执教能力列入评优及职称评定条件。

  (十五)工作步骤

  2012年秋季,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校全面开设各类选修课程。2013年,进一步改革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浙江财政银行学校建立于1975年。1978年,浙江财政银行学校分设为浙江财政学校和浙江银行学校。1994年,浙江银行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经教育部备案正式建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03年,获评浙江省第一家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并于2009年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2014年,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7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校”,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连续三年跻身“社会服务贡献”50强,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各民间排行榜均居全国前1%。学校现有下沙、绍兴滨海新区2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1205.4亩,建筑面积57.4万平方米(下沙校区33.4万平方米,在建绍兴滨海新区校区24万平方米)。现有在编教职员工625人,其中正高职称、博士学历等高层次人才110余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2人、杰出教师2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优秀教师1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十大标兵人物1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杰出教师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杰出教师2人,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优秀教师6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151人才”22人、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8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3人。现有在校生12214人。近年来,学校教师共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00余项。教师在14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量连续十四年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投资保险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明理学院、淑女学院、银领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开设25个专业。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实务、财富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为国家骨干专业;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农村金融、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现代文秘等五个专业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学校主持金融服务与管理等4个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2个升级改进支持项目。从2015年起,与中国计量大学联合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人才。从2020年起,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建有省级以上精品类课程46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浙江省课堂创新校建设单位,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校,立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6项。12个项目获得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学校设有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研究院,浙江省跨境电商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服务万亿金融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研究基地、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科技金融创新研究基地、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中东欧研究基地,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捷克研究中心、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和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其中浙江省服务万亿金融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浙江省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全国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学校捷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备案登记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是中东欧经贸合作智库联盟发起单位、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理事单位、浙江省“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单位、浙江省“一带一路”研究智库联盟单位,获评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高水平建设单位。“专业+语言+国别”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成效初显。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美国尔湾协和大学合作举办国际金融、会展策划与管理、国际商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强中文+拓技能+融文化”的留学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成熟,留学生质量不断提升。探索构建“中文+职业技能”浙金院国际职教品牌,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与“走出去”企业校企共建丝路学院。基于优势专业领域,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技术技能培训包,推动学校优质专业和课程标准“走出去”。学校建有8个校内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60余个省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和100余个校外紧密型产学合作基地。现有6个专业立项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1+X证书3个项目的试点,金融管理、会计2个专业群立项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互联网+国际贸易”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互联网金融虚拟运营创新创业实训基地2个项目立项国家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智慧财经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浙江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浙江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设杭州资信评估公司和浙江金苑培训中心是学院面向社会的产学研服务窗口。社会法人组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总会和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作为重要的办学支持力量挂靠在学校。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集团化办学,成立浙江金融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智能财务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校企联建杭州联合普惠金融学院等十个产业学院;加强校企双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和订单式人才培养。2004年开始与中国工商银行等120余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订单人才培养,累计向订单单位输送了16000多名应用型金融人才。办学47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金融界高级管理人员、创业精英和6万余名经济金融人才,其中各级各类行长、经理约5000余人,被誉为“行长摇篮”“金融黄埔”。学校先后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学校是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全国财经类高职院校联席会主席单位、全国财经商贸类高水平建设理事长单位、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职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会长单位、浙江省商务发展研究会会长单位。学校办学和育人工作曾受到习近平和张德江、李强、赵洪祝、夏宝龙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表扬和赞誉,刘延东同志、陈敏尔同志曾专程视察学校并给予肯定和鼓励。2005年11月2日,时值学校办学30周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发来贺信,要求我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当前,学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我校办学治校的指示精神,积极实践理念引领、服务引领、品质引领、文化引领和创新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教育重要窗口和高品质幸福金院而不懈努力奋斗。
  • 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市下城区
    学校简介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2004年9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提出了“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殷切希望。学校从1978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学校、1984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现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05亩,总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中心),在校生14500余人,教职员工约1400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称号。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6个门类,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一流学科,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1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艺术类专业23个。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编辑出版学、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工程、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传播学、网络工程、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平台2个、省级教学平台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近五年来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2项,省课程思政教学项目14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教材41部,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6门、省级一流课程109门。建有40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海外实习基地5个。学校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重点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引才计划入选者2人,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34人,省级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四个一批”人才8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才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3人,行业高端人才50余人。学校现有全国性科创平台8个,省级科创平台8个。近五年先后获批国家级科研与创作项目100余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与创作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高水平论文论著、社会服务与合作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五个一工程”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德国红点设计至尊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60余项。主创或参与创作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长江图》《小鸡彩虹》《孤山路31号》《罗曼蒂克消亡史》《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大国通道》《爱上中国》《为了人民的健康》《携手,为人民》《中国减贫密码》等。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等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学校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单位、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省浙非高等教育合作伙伴计划成员单位、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考研率逐年攀升,一年后创业率在5%以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位列全省本科高校第一。2018年创业学院荣获“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2019年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学校获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众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出版、影视行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骨干精英,近100人次获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等行业最高奖。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75亿元。建有国内高校首个5G+4K电竞综合演播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75.8万册,电子图书164.3万册,电子期刊119万册,学位论文869万册,音视频82441小时。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宗旨,力争成为卓越名校、传媒名镇、艺术名片,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传媒大学!
  • 西湖大学杭州市西湖区
    学校简介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等发起创办,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举办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首任校长由施一公教授担任。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 学校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现有博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包括中医博士与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中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药学硕士9个专业学位类别。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名中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药学等医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2个,其中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公共事业管理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曾先后两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建有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及国家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科创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简称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CCMP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县、区)以及浙江省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升级转型,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2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白俄罗斯、新西兰建有海外中医药中心。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秉承“求本远志”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理念,倡导“求真、求实”的校风,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 学校简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际商贸名城义乌,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杭州大学义乌分校,1999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独立办学,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文同意正式建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1.39万平方米,自然风光秀丽,建筑风格独特。下设9个教学单位33个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正式在编教师626名。办学以来,学校秉承“尚德崇文 创业立身”的校训精神,结合办学实际和市场需求,走出了一条以“创”立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创业教育、创意教育、国际教育三大特色教育,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成效显著。学校是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首批浙江省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院校,跻身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荣登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引才用才力度。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15人,硕士以上教师531人,境外留学访学三个月以上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占比89%;拥有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人,省级高层次C类人才6人,省教坛新秀、省优秀教师、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共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4位教师当选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国家级“双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拥有国家骨干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优势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5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精品课程3门、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项;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8本,主编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主持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开展“1+X”证书试点30个;牵头成立全国直播电商职业教育集团,开发全国首个直播电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主持国家科技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建有悦为电商学院和商城设计学院2个混合所有制学院,获批省级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3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获国务院领导及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建议7项。学校主动对接区域发展,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近五年受益5万余人次;成功援建汶川电商学院,受到时任四川、浙江两省省委书记点赞。学校不断强化创新创业育人成效,率先在浙江省成立实体化运作的创业学院,建有1.28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设立30家师徒制专创工作室。“创”系列文化三次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众创空间;学生创业项目连续两届获“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稳定在12%左右,60%以上的毕业生留本地就业创业,成为地方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学校不断深化创意设计服务水平,运营的义乌市创意园是全国首个以“小商品创新设计”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创意文化园区。园区拥有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国家林产品创意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入驻文创设计机构、产品研发科技型企业60余家,师生共创工作室10余家,是中国美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韩国桂园艺术大学等150余所知名高校的设计学子实践基地,每年安排接待实习实训师生2000余人次。园区年均累计服务生产企业3000家以上,创意产值累计近4亿元。学校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国(境)外100多所高校和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设立6个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在马来西亚和西班牙分别成立“义乌丝路学院”。累计培养国际学生10000余人次,国际生规模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开设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9个语种课程,语种数量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建有全国首个县级市HSK考点。学校连续两年位居浙江省高职院校国际化总体水平第三名。面向新百年、开启新征程。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建成“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而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