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西: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
2014-05-2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教育部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高校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的办法。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学校创办于1949年3月,是山西省建校较早的师范学校。1949年11月起,先后称朔县师范、朔州师范、雁北师范学院朔州分院、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2012年9月15日,省政府批复学校升格为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5月15日,教育部函复备案,正式批准在原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属于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由省人民政府领导,朔州市人民政府管理,教学工作接受省教育厅的检查和指导。目前学校内设15个内设机构,设置中文、外语、数计、自然科学、政史、学前教育、体育、美术、音乐9个系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125人。学校先后为晋西北及周边地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和输送4万名人才。 ——办学理念先进 发展定位: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过硬的小学、幼儿园师资以及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专业定位:以师范教育类专业为优势和特色,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办非师范教育专业,逐步构建“突出师范教育,适度发展非师范教育”的专业布局。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坚持“育强自己的、引进外来的、共用社会的”人才强校战略,全面优化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35人,专任教师240人。在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研究生116人,教授1人、副教授28人、高级讲师12人、讲师119人、助教67人,副研究员1人、馆员21人,从南开大学等院校聘请客座教授30余人。 2018年3月,学校先后派出160多名专任教师及管理人员赴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学校进行培训学习,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各类人员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教学设施完善 学校占地552亩,建筑面积近23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教学楼、艺术中心、图书馆、培训中心、多功能餐厅、生活服务中心和六栋学生公寓。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集党政办公、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功能于一体;教学、实验、行政用房总计10.2万平方米;学生公寓4.6万平方米;艺术中心和综合教学楼建有演艺厅、钢琴房、电钢室、画室、舞蹈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22个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纸质藏书40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期刊报纸500余种,大型电子阅览室有200台计算机;运动区由标准化体育场、篮球场、网球场等组成,总计2.5万平方米; 校园绿化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40%,学校的各种教学设备配置符合专科办学的部颁标准。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作为我校学前教育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进行普惠制幼儿园试点,推动全市普惠制幼儿园的发展。 ——校园文化丰富 学校共成立学生社团28个,共有注册青年志愿者2840人,2017年在全国“百团公益大作战,万人红心做公益”活动中“朔师萤光志愿队”获“人气团队奖”第一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朔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60名志愿者与市交警一道走上街头共同维护交通秩序,参加市团代会志愿活动,市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十九大宣讲大会,走进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志愿服务活动参与6380人次。 ——社会声誉良好 学校加强应用型研究,建立基础教育研究与朔州地方文化研究并驾齐驱的科研工作格局:山西省社科院朔州分院、民革中山书画院先后落户我校,建立儿童心理、小学教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基地,省文联把我校列为挂牌艺术创作基地。近五年来被中国知网收录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12部。在研省级课题4项。 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办学品牌,凝炼办学特色:专科段学生参加专升本选拔考试,连续十四年名列全省前茅,学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显著的办学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顶岗支教、社会调查、文化艺术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先后接待教育部、省、市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的考察交流90余次,学校被国家授予“中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和“小学教育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获得省级“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等几十项殊荣。
  • 学校简介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坐落在“中共创建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山西 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挂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是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912人,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近2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7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4个。学院建有各类实验室14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3亿元;建有校内大型工程实训基地和实习工厂3个;建有标准塑胶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羽乒馆等运动场所。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关键,以质量监控为保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学院设有矿业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控制工程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16个教学业务部门。学院设有本科专业32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2021年“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为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项目。学院扎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工作,坚持引育并举,突出协同融合,逐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779人,其中专任教师611人(含校内行政兼职教师108人),外聘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16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6.7%;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53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6.9%;“双师双能型”教师74名。近年来,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20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7篇,国家级期刊论文35篇,SCI、EI收录43篇;授权专利251项;出版著作108部,教材64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9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奖项37个。2名教师评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7名教师评为三晋英才,1名教师评为山西省“1331工程好老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22年,3名教师获阳泉市优秀人才贡献奖,3名教师获优秀人才奋进奖,被阳泉市委市政府授予“省校合作先进单位”。建院38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崇德尚能、行知合一”校训,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注重实践,坚持工程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以“德育2+X”综合改革为引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学院聚焦山西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六新”突破,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学院注重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贝特瑞新能源科技、莹玉陶瓷、中兴环能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75个;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合作,在校内共建了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与阳泉华鑫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了教学实习工厂。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8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285项,横向课题14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53项,其中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获批阳泉市重点实验室7个,阳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学院先后评为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标兵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面向未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破解学院发展新命题,创新学院发展新思路,全面提升治校育人新本领,深入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朔州市区西南角,南临恢河水上乐园,西接西山森林公园,北靠金沙植物园,是一所集工农商医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院面向全省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中专、中技毕业生,主要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兼顾社会各类职业培训。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的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建校60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管理人员,为朔同地区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2004年与山西农大联合办学,成立了“山西农业大学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招收了第一届专科层次学生;2007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朔州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4月教育部备案,9月份正式招生。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37万平米,校内建筑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齐全,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整个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服务区、活动区四个功能区,建筑总面积15.3万平米,绿化面积15万平米,绿地覆盖率达43%,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式现代大学校园。校内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生物实验楼、工业实训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餐厅、体育场、体艺中心、培训楼、招待所等建筑。全院建有60个多媒体教室、6个信息化教学实训室,图书楼馆藏纸质图书13.6万册、电子图书20GB。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214人,其中专任教师173人,兼职教师10人;外聘专业教师10人。市级专家32名,市级教学名师34名、副高职称54名;国家名师、省学科带头人2人、“双师型教师”104人、旅美学者2人、朔州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4人。  学院现有党政管理机构8个;教学辅助机构4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业务机构7个,即: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社会管理工程系、基础教学部、中专部、医护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部。学院共开设22个高职专业,1个五年一贯制专业,高职专业中有省特色专业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示范实训基地专业5个。护理、畜牧兽医、动物医学、会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乐观。  学院拥有9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另有23个实训室正在建设中,实验室总装备3890万元。校外有48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建有畜牧兽医研究所、园林研究所、小杂粮研究所、动物疫情监测中心、胚胎移植实验中心、宠物医院、法学研究会7个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全力推进校企合作。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合作共建、凸显特色、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创新学院办学治校体制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以建设省级一流高职院校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大专业建设投资,不断加强学院内涵发展建设,逐步丰富学院办学特色,极大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明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学院先后被认定为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山西省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山西省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国家三维设计人才培养基地、朔州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学院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大赛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13年以来为山西省及朔州市完成社会各类培训2.5万余人次,为山西省成功举办了三届职业院校师生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大赛,先后获得12项国家级、146项省级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省级一等奖38个、二等奖48个、三等奖60个。  六十载的办学历程,我们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积淀了浓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成千上万优秀学子,换来了社会美誉。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平安校园、朔州市劳动竞赛集体一等功、山西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一块块奖牌奖杯都见证了我们传承文明、传授知识、传播道德、播洒希望的神圣使命和光辉业绩。
  • 学校简介山西工商学院创办于1986年,2004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西工商职业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山西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办学36年来,始终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开放办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宗旨,恪守“诚信、奉献、拼搏、争先”的校训,践行“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拓荒牛、友善宽容敬业奉献的孺子牛、勤奋自信争先创新的领墒牛”的三牛精神,确立“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发展目标,努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 学校现有龙城、北格两个校区,共有在校生18000余人,下设13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开设44个本科专业及3个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以管理学为主,工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其中工商管理学科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舞蹈编导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工商管理、会计学、学前教育三个专业获批2020年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1年3月《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1-2022)》榜单发布,我校入围800强,在1230所普通本科院校中,位列797名。2021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年)》,我校在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竞赛中排名第25名,山西省第二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竞赛中排第89名,山西省第三名。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70多万册;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和旅游管理综合模拟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业园被山西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学校被评为山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0年,我校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多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二级单位金融学院被人社部、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校党委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双强六好 省级示范”党组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山西省优秀民办高校”“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校园文化工作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 学校简介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下十里河畔,是一所有着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始创于1905年,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名大同府中学堂,1913年创建并改称山西省立第三中学,1972年更名为大同师范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师专班,2003年省政府撤销中师建制,设立为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分院,2006年4月更名为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2008年9月省政府同意筹建“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市政府在大同师范原校址新建校区,改扩建后的学校软硬件已全部达到《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设置标准》。2018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学校占地487亩,项目建设用地3248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5436.88平方米,总投资5.8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05.64万元,图书馆藏书17.2万册。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文物区五大区域,其中教学区由文理科教学楼、艺术外语教学楼、电化教学楼、幼师教学楼、图书馆等8个单体建筑组成。生活区由学生公寓、教师公寓、专家楼、综合服务中心等8个单体建筑组成。运动区由体育馆和一个400米标准运动场组成。校园的整体设计,集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和谐统一的林、园、路已完美呈现。目前在校生5746人,教职工228人,专任教师213人,其中“三支队伍”专职人员57人。教师中副高职称44人,硕士及研究生105人。现有经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的10个专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8个均为国控专业,非师范类专业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数学教育为省级重点专业,英语教育和学前教育实训基地为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未来几年,学校将逐步拓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非师范类专业。近几年,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数量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0%以上。2021年,学校招生录取2152人,三年制普通高考今年首次在陕西、河北地区招生。专升本达线率连续六年呈迅速增长趋势,2021年我校毕业生共有824人,688名同学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423名考生喜达本科录取线,达线率为61.48% ,一半以上应届毕业生升入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沉淀了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铸就了同师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特质。踏上新的征程,展望美好未来,学校将对标一流,把优质化、品牌化、国际化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将大同师专打造成山西省优质的职业技能型高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