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北:2010年舞蹈类专业联考5分一档统计表
2010-02-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舞蹈

分数段

人数

累计人数

190 分以上

0

0

185 - 189

2

2

180 - 184

0

2

175 - 179

14

16

170 - 174

24

40

165 - 169

25

65

160 - 164

46

111

155 - 159

64

175

150 - 154

97

272

145 - 149

108

380

140 - 144

129

509

135 - 139

172

681

130 - 134

197

878

125 - 129

233

1111

120 - 124

244

1355

115 - 119

258

1613

110 - 114

218

1831

105 - 109

188

2019

100 - 104

134

2153

95 -  99

103

2256

90 -  94

65

2321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渤海理工职业学院由河北众诚企业集团投资创办,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并经教育部验收确认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院校,河北省教育厅年检连续多年优秀院校,国务院国资委所属职业经理研究中心河北省职业经理人培训学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北众诚企业集团是学院人才培养的主体基地,目前集团总资产规模近百亿元,员工2000余人。全资子公司十二家,控股公司两家,高等职业院校两所。集团通过跨行业、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搭建国际化发展平台,集团业务覆盖高等教育、地产开发、建筑装饰、物业管理、酒店管理、休闲娱乐、现代农业、以及大健康产业、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产业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实力强大。学院位于“环渤海、环京津”美丽的渤海新区大学城内,占地面积875亩,教学、生活和体育设施完备,固定资产近4亿元,在校生12000余人。目前开设54个专业,设有医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艺术系、商务系、高尔夫学院和基础部等二级单位。学院大力开展专业群建设,每个专业群支持一个产业链,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专业群内形成闭环“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培养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办学定位: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立足渤海新区,服务全省,协同京津冀、环渤海、雄安新区,辐射全国,走向国际。学院秉承“修德、博学、精技、强身”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发展战略,树立“徳技双修、厚德尚能、立德树人、修德精技”的办学理念,培养现代服务、经贸管理、建筑、机电、汽车、信息、轨道交通等行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推行“工学结合 产教融合 双主体育人”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企一体化的优势,实现了校企“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 成果共享 责任共担”,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14项,其中一等奖5项;参加省级大赛获奖67项,其中一等奖6项。教师获批省级厅级科研课题11项,院级课题25项,发表科研教学论文170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30部。学院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备,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建有高尔夫训练场地和建材检测中心两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和材料检测两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了覆盖京、津、冀地区名优企业信息库,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双证书获取率98.8%。学院为学生专接本考试提供培训,学生可通过全省统一考试进入本科高校继续深造。学院遵循服务一带一路思想,与美国、加拿大、塞浦路斯等国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毕业后可出国继续深造。
  • 学校简介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简称“河北科工大”,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新时期国家设立的本科职教试点学校。学校坐落在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冀中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枢纽——河北省邢台市,这里是五朝古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资讯发达。学校的前身邢台农业机械学校始建于1979年,归属国家农业机械部。1982年更名为机械工业部邢台机械工业学校,1983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以军需工业学校为依托成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高职教育改革试点;1994年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教育部批准学校率先以“职业技术学院”规范更名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同年总后勤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2002年学校由总后勤部移交河北省成为省属高校,2021年教育部批准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办学主体,与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合并转设,成立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传承弘扬军队办学作风,遵循“德能并蓄,敏行担当”的校训,坚持“雷厉风行,团结奉献,实干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在各个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91年承担原国家教委高职教育试点任务,2000年成为国家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006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荣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2016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学徒制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2019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优质校,入选国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序列。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服务国家军民融合和雄安新区建设,对接河北省主导产业,构建“一体两翼”专业布局,建设主体专业群,设有汽车工程、服装工程、机电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艺术与传媒、经济管理、会计、资源与环境工程等10个系,开设汽车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服装工程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开设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会计、环境工程等40余个高职专业。校企合作建有设备先进、软硬配套,融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多功能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11个,建有实验实训室272个,总面积超过14.9万平方米,建设校外实践基地557个;学校获批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拥有河北省阀门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中小型非标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服装个性化定制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14个;邢台市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邢台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市级研发平台9个,与区县政府、企业合作,建设技术服务站、引企入校研发机构、校级重点研发平台35个,实施校地融合,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师生应用技术成果产出成效突出,专利长期位列《中国高职院校专利产出排行榜》河北省同类院校首位。学校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第一方阵,坚持“技术立校,军风育人”的办学理念,创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邢台模式”,形成了“军人作风+职业素养” 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建有中国特色高水平A档专业群1个、国家级专业10个、省级专业群6个、省级专业9个。主持1个、参与8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规划教材42部。完成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7项,年完成横向科研项目百余项。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与知名企业集团、原军队保障性企业及科研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断重塑新时代“邢台模式”新内涵,创新“分流培养、分类成才”育人模式,实施“企业研发进校,学校设站进区”举措,搭建了师生协作“守敬创新工作室”,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校注重吸纳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标准,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泰国、南非等国家开展校际合作。2015年3月,学校与德国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等4个专业的学历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在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大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和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中持续发挥排头兵作用。与泰国合作成立中泰语言与技术中心,设立“守敬工坊”推进海外办学,成功举办三轮“泰国职业教育师资高级研修班”,成为河北省首家在国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师资的高职院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入选河北省高水平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案例,中泰语言与技术中心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首批筹建合作院校。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成立了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发展联盟、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联盟、河北省服装职教集团、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和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联合邢台市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藏书128万册,建有大型图书馆、体育馆、标准运动场、千兆位校园网;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000余名,泰国、喀麦隆等国留学生百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100余名,其中,教授70余名名、副教授230余名,各级教学名师45名,在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任职的教师20余名,7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9.45%;聘任企业骨干、行业人才兼职教师220余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河北省各类教学名师22名,省管优秀专家、省“三三三人才”12名,教师各类比赛获国家级奖项75项。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在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的新起点上,立足邢台、面向河北、辐射京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的把学校打造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服务基地,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成本科职教改革成效显著、支撑区域发展强劲、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
  • 学校简介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与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于1952年在天津建校,由河北省水利厅、交通厅、工业厅合办,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是当时华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水利学校之一,也是解放后全国最早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之一;1955年更名为“河北省天津水利学校”;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1959年更名为“河北保定水利水电专科学校”;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196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恢复为专科;1963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学校”,1965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1970年迁至沧州市,更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2016年3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命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2020年12月30日获批为河北省第二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单位。学院现有八系三部一中心共12个教学单位,设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国际商务、软件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获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近4年,我校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140余项。学院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水利、电力专业为特色,土木、交通、信息技术、自动化、机械、经济管理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现有教职工639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06人,博士、硕士499人,“双师型”教师249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二层次2人、三层次10人。2018年11月,学院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9年首次申报,2项面上项目获批立项,填补了沧州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的空白。学院建有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作为共建单位建设河北省省级科研平台2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厅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沧州市技术创新中心5个,校内科研平台16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近60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30余个。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15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8篇,被EI、SCI、ISTP 等权威检索机构检索收录59篇;编译、出版教材和著作134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有9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12项。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1982人,其中本科生9596人,专科生2388人。学院始终坚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建校至今培育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5%以上。学院聚焦文化育人,打造精品校园文化。2014至2020年,连续7年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6至2019年,连续4年获得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获“河北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突出单位”“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沧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经过近70年的执着求索和精神积淀,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秉承“勤奋、求是、创新、笃行”的校训,铸就了“崇尚致用,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方向,为河北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教育报》、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办学成就。在未来的征程上,学院党委将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求真务实、砥砺奋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提供坚强保证,不断开创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 衡水学院衡水市
    学校简介这是一所创始于1923年的学府,这是一个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的高校,这是一所以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为目标的本科大学——衡水学院,坐落在有“北方湖城”美誉的河北省衡水市市区,校园占地面积3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6亿元。校园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荣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河北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三次荣获“河北省园林式单位”。衡水学院现有20个教学系(部),60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人,函授生达到9000人,生源来自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优越的办学条件,保障学生成才成人——学校有专任教师92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32人,博士硕士学历(学位)教师882名,拥有一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曾宪梓奖获得者、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中青年社科专家、省“三三三”人才、省级优秀教师、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学校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会长单位,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衡水湖湿地保护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衡水学院学报》。学校教学文化设施齐全,馆藏纸质图书132万册,电子图书329万册,有各类文献数据库供师生免费使用。坚持质量立校,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学校是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教务处被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拥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等省级精品课程;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遗传学”、“分析化学”、“动画设计”等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发展学科;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均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学校在河北省历届大运会上屡创佳绩;成功承办了全国蹴球邀请赛、河北省民族体育运动会射弩比赛。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生物科学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省级预评估。实施“进步教育”,激励学生创新发展——学校以“守正出新”为校训,坚持让每一位师生都进步,师生共同进步,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进步教育”办学理念。注重发掘学生潜能,把社会实践、文学艺术、志愿服务等作为拓展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支持学生参加各种与教学联系紧密的竞赛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手风琴展演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河北省高校网络技能大赛、河北省高校“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均有不俗表现,摘取金、银等多种奖项。被命名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河北省桥牌教学基地”“衡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衡水市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立足于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办学定位,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教学与实训技能,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广泛合作,建立了一百九十多个实践实训教学基地。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80%,多年位居同类高校前列。尤其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社会体育”、“英语口译”、“学前教育”等毕业生供不应求。推进“精细化管理”,创新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坚持以师生为本,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大院”、“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青年文明号”、 河北省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衡水市治安防范先进学校”、“衡水市文保系统安全稳定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八方学子——学校所在地河北省衡水市,是冀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滨临素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之称的国家自然保护区衡水湖。大广、石黄高速纵横相交贯穿全境,并与旁近的京港澳、京福、青银等高速公路相连通,京九铁路与石济高速铁路在这里构成“黄金十字”。衡水距京津仅2小时左右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市海港区
    学校简介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学科结构完善,学术实力雄厚,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办学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在9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创新战略,承担“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 主动融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现已成为一所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大学。2017年,东北大学与秦皇岛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拉开了东北大学与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共赢发展、共建秦皇岛分校的序幕。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生活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学校占地700.68亩,建筑面积348669.12平方米。设有研究生分院和8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同时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本科生984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00余人;教职工829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教授、副教授22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2人获河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5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51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学校按照“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搭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平台,着力加强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了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现有6个实验中心,包括多个专业技术实验室、外语语音室和计算中心机房。还拥有无线校园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通信与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校还与清华大学等30余所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混合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秦皇岛分中心1个(智能感知与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985工程”实验室2个(测向定位实验室、下一代网络技术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河北省电介质与电解质功能材料实验室、河北省微纳精密光学传感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1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7项。近五年,各类科研立项1111项;发表科研论文3223篇,其中,三大检索1125篇,SCI论文619篇;授权专利438项,出版著作144部。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逐年提升。通过开展各类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均衡发展。学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通过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生自2017年来,在国际、国内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及以上奖励1065项、省级奖励2087项。学生志愿者还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秦皇岛连续五届国际马拉松锦标赛、2017年全国煤炭交易会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学生一次就业率名列河北省前茅,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学校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学校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使命,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提供服务。先后成立中国长城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满学研究院、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等41个研究院所,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决策智库作用。目前,已与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市100余个地、市、县和一批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学校师生采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云科普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河北省的科普网络资源,已打造成覆盖全省的立体型科普工作阵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开发的“智慧党建平台”得到了中组部、河北省委组织部和秦皇岛市委组织部的关注。学校还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开展留学生教育。引进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世界高水平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位列140名)合作举办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培养掌握前沿智能科技、具有全球视野的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先后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英国邓迪大学、日本广岛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形式的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海内外影响力。目前,已与美、英、澳、德、日、韩等多个国家的近30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和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合作科研。学校积极鼓励教职工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长短期出国交流项目60余项,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培养已培养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各个层次。面向未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将全面贯彻东北大学的办学思想,秉承“同一家园、同一梦想、一同奋斗、一同分享”的理念,践行“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按照“加强内涵、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努力建成与东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数据截止日期:2020年5月31日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